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衍作为南齐宗室,为何篡位之后,还要改国号为“梁”?

萧衍作为南齐宗室,为何篡位之后,还要改国号为“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久叔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4/1/21 19:17:52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东城村)人。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和南齐皇帝一样,萧衍也出身兰陵萧氏,所以其可以说是南齐宗室。齐明帝在位时,萧衍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的进攻。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萧衍篡位之后,将南齐的国号改为“梁”,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汉灭亡后,不管是刘秀,还是刘备,登基称帝之后,都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从这一角度来看,萧衍更改国号的行为,是比较让人感到意外的。那么,问题来了,萧衍为南齐宗室,为何篡位之后,还要改国号为“梁”?

首先,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即齐高帝,字绍伯,小字斗将,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朝齐的开国皇帝(479年5月29日-482年4月11日)。对于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和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都是西汉丞相萧何的后人。不过,萧衍虽为萧齐宗室,但是,他和萧齐的血脉较远。据《南齐书·武帝纪》以及《梁书·武帝纪》等史料的记载,南朝齐高帝萧道成为汉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而南朝梁武帝萧衍为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道成的四世祖(萧整)为萧衍的五世祖,换而言之,萧衍为萧道成的远房族侄。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虽然萧衍和南齐宗室,都属于兰陵萧氏。但是,他们之间的血脉已经疏远。进一步来说,萧衍想要凭借出身来继承南齐的皇帝之位,显然是比较勉强的。说到这里,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对于刘裕来说,虽然祖籍在彭城县绥舆里,但是,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因为不是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裔,因此,等到刘裕登基称帝的时候,没有使用汉这一国号。与此相对应的是,刘秀和刘备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裔,所以,不管是东汉还是蜀汉,国号都和西汉保持一致。

回到南朝梁来说,如果萧衍继续沿用“齐”为国号,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比萧衍离萧齐宗室血脉更近的萧氏族人,更应当承继皇位。而这,让本就是篡位的萧衍,会面对更多的竞争者,这自然不利于萧衍作为皇帝的宝座。因此,萧衍另起炉灶,将国号从齐改为梁,自然会让南齐皇室的后人难以来争夺皇位。

其次,在南北朝时期,萧“齐”的国号只存在了短短23年,且又是偏居一隅的割据势力。从这一角度来看,南齐的影响力,显然是比较小的,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号召力。而就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存在200多年,是古代历史上非常强大的王朝。在此基础上,汉朝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古代历史上,不仅有东汉,蜀汉,还有赵汉、成汉、后汉、北汉、南汉等势力。更何况,南齐后期,内乱频繁,已经是不得人心了。故而,对于梁武帝萧衍来说,即便弃之不用,而另改国号,也并不怎么觉得可惜。

再则,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梁武帝萧衍之所以更改国号,也是为适合再建宗庙的需要。在古代历史上,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对于梁武帝萧衍来说,因为自身和南齐宗室的血脉较远,所以不适合将南齐萧氏的宗庙,作为自己的宗庙。换而言之,作为开国皇帝,萧衍打算自己另建宗庙,这样可以追封自己的父亲、祖父等。

登基称帝之后,如果萧衍不更改国号,而继续沿用萧“齐”的国号,则意味着萧衍依然要祭祀南朝齐的帝王。而这,自然会影响到萧衍追封自己的先祖。举例来说,汉光武帝刘秀和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因为都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所以,不管是刘秀还是刘备,都不能使用太祖或者高祖的庙号。一旦使用的话,这就会和刘邦相冲突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登基称帝后,国号是魏,并追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庙号为太祖。假设曹丕使用汉作为国号,曹操不仅不能使用武帝的谥号,更不能使用太祖的庙号。

回到梁武帝萧衍,南齐的宗庙中,太祖为萧道成,而萧梁的太祖则为萧衍之父萧顺之(追尊)。如果,萧衍不更改国号,则意味着萧道成就将成为萧衍的“太祖”,这是萧衍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二者不是直系的血脉关系。

最后,南朝梁(502年~557年),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对于萧衍来说,之所以改国号为梁,而不是其他国号,和自己的封地存在直接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曹操、曹丕所在的魏国,是因为都城邺城,正好在魏郡的范围内,所以,他们使用魏作为国号。再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曾担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于是,黄袍加身后,赵匡胤选择用宋作为国号。

此外,对于南朝梁来说,梁武帝萧衍在位初期,励精图治,这让南朝梁的国力有所增长。但是,南朝梁后期,同样是叛乱四起,比如侯景之乱。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这导致南梁反而损失了大片的疆域,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战前取消其帝号。

标签: 萧衍萧道成刘裕梁武帝刘秀

更多文章

  • 萧衍宣布起兵后,为何一年的时间里迟迟没有发兵东进?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萧衍,太守,萧宝卷,雍州

    南齐永元二年上半年,南齐经历了裴叔业背叛、淮南重镇寿阳沦陷、崔慧景倒戈、台城几乎被攻陷等大变,所幸豫州刺史萧懿率军击败了崔慧景,让萧宝卷政权危而复安。崔慧景事变后,萧宝卷即晋升萧懿为侍中、尚书右仆射,未拜,又晋升为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萧懿一共有九个弟弟∶次弟萧敷、三弟萧衍、四弟萧畅、五弟萧融

  • 侯景叛乱后,将梁武帝困在台城,萧衍的儿子们为何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梁武帝,萧衍,侯景,萧绎,梁元帝

    梁朝太清二年,东魏降将侯景占据寿阳,起兵反叛。侯景起兵之初只有数千人而已,但他善于用兵,在渡过长江后,率军直接包围了梁朝的都城建康。之后,侯景占领建康外城,将梁武帝困在台城。梁武帝有不少儿子,他们都手握重兵,但却不积极救援,最终导致台城被攻破。那么梁武帝的儿子们,为何不肯救他们的父皇呢?梁武帝萧衍有

  • 梁武帝萧衍:不做皇帝,四次出家的长寿老人,最终竟饿死在皇位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萧衍,皇帝,侯景,出家,诗人,梁武帝,萧宝卷,南北朝

    在古代,坐拥天下,成为一言九鼎的皇帝是很多人的梦想。为了争夺皇位,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但也有一位皇帝,他先后四次出家为僧,每次都要求大臣们耗费巨额赎金来赎他回宫。他到底是想干啥?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神人”,就是梁武帝萧衍。萧衍出身于南北朝时期南齐的皇亲国戚萧家。

  • 南北风云——北魏再战南齐,萧衍立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衍,北魏,阳城,大军,拓跋,太守,南齐,诗人,梁武帝,南北朝

    太和十八年(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年底,拓跋宏不顾众人反对,浩浩荡荡率领大军御驾亲征南齐。但没过多久,前锋部队就证实了众大臣的担忧,曹虎果然是诈降!卢渊立马向拓跋宏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希望结束此次行动。开弓没有回头箭,拓跋宏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于是命令卢渊攻打南阳。但卢渊再次唱起了反调,他以军队缺

  • 文学才子萧衍篡位当上开国皇帝,一生著作颇丰,推动梁代文坛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萧衍,钟繇,王献之,梁武帝,王羲之,侯景

    萧衍,南朝梁国的开国君主,博学多才,通经史、喜绘画、精音律、善诗文,“劳燕双飞”一词就是来自梁武帝的《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书学理论造诣更是深厚,写出了多篇书法论著,鲜明地提出了个性的书学观点,其论书主张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于章草的《异趣帖》萧衍是魏晋南北朝

  • 梁武帝萧衍,如何因侯景之乱兵败失去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萧衍,高欢,高澄,皇位,诗人,梁武帝,宇文泰,南北朝,侯景之乱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

  • 惊世奇辩:像梁武帝萧衍这种级别的辩手,横扫《奇葩说》问题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梁武帝,萧衍,唐玄宗,嘉靖皇帝,李世民,皇帝

    (纷乱的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政权南梁的开国皇帝,叫做梁武帝。从中国历史的大脉络来说,南北朝算是比较冷门的时期。论和平安泰,它肯定是不和平的,因为毕竟是天下分南北,隔江而治的乱世。但论而尔虞我诈,纷乱不休的精彩程度,南北朝又比之后的五代十国要逊色不少。不过,南北朝虽然冷门,但这位梁武帝

  • 梁武帝萧衍:一生三次背叛终成皇帝,结果也因叛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萧衍,梁武帝,侯景,皇位,背叛,萧道成

    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是南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没有想到他的侄子萧正德居然“助纣为虐”,倒向了侯景一方,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按兵不动,坐等他的灭亡。梁武帝被自己的亲人背叛了,但如果按照他所信仰的佛教理论,这正是“因果报应”,因为萧衍的前半生就是个叛徒!一、背叛好

  • 梁武帝萧衍:为长寿40年不碰女人,活到86岁,却被宇宙大将军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梁武帝,萧衍,侯景,大将军,北魏,高澄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是个高危职业,皇位更迭之快令人不敢想象,而萧衍则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没有之一,当然,这里说的“成功”指的是他的寿命。我国历史上大约有将近500位皇帝,活到80岁之上的皇帝只有五位,萧衍就位列其中。萧衍当了48年的皇帝,活到了86岁,如此长的在位时间和寿命令他成为纷争不断的南北

  • 南梁的建国史, 萧衍自卫过当, 成功建立了南梁

    历史解密编辑:鹏展讲体育标签:萧衍,南梁,北魏,沈约,萧宝卷,萧道成,建国史

    君臣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和睦相处,一起治理好国家,但在历史上,君臣关系好的案例还是很少的,即便是在和平时期,要是在皇权不稳的时期,遇到暴君或者昏君,君臣关系就恶化成了你进我退、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双方的实力都很强大,往往就会迎头相撞;如果一方强一方弱,就会变成进攻和防守的游戏,结果总是以血雨腥风、两败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