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风云——北魏再战南齐,萧衍立战功

南北风云——北魏再战南齐,萧衍立战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Piconderoga7 访问量:545 更新时间:2023/12/7 1:23:09

太和十八年(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年底,拓跋宏顾众人反对,浩浩荡荡率领大军御驾亲征南齐。

但没过多久,前锋部队就证实了众大臣的担忧,曹虎果然是诈降!卢渊立马向拓跋宏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希望结束此次行动。开弓没有回头箭,拓跋宏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于是命令卢渊攻打南阳。但卢渊再次唱起了反调,他以军队缺乏粮食为理由,请求先进攻赭阳以便获取当地粮仓,拓跋宏只得同意。

事实上北魏前锋部队的攻势确实不顺,遭到了南齐北襄城太守成公期、南阳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刘思忌等人的顽强抵抗。萧鸾这边也不会坐以待毙,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正月壬申日(初二),派遣镇南将军王广之、右卫将军萧坦之、尚书右仆射沈文季分别督率司州、徐州、豫州三地的军队,以抵抗北魏的入侵。

反观拓跋宏这边,他在这年初一在悬壶城接受群臣的朝拜,并大摆宴席。两天后又下诏规定不得抢劫掠夺淮河以北的居民,违犯者处以死刑。之后又在汝水以西举行大规模的演习,并犒赏三军。乍看上去,似乎拓跋宏并不是率军上前线的。

此时北魏前锋部队的处境相当不给力,负责攻打钟离的拓跋衍所部遭到南齐徐州刺史萧惠休顽强抵抗毫无战果。萧惠休也不是完全死守,只要瞅准时机他就不时地派兵出城袭击北魏军队,拓跋衍所部很快就坚持不住败下阵来。

拓跋宏这边的行军速度却是不慌不忙,直到正月底二月初才抵达寿阳附近,但让人诧异的是拓跋宏再次表现出自己仿佛是来郊游的。他先是饶有兴致的登上八公山吟诗作对,接着在途中突然遇上暴雨,又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与兵士一起淋雨共苦。看到军队中有生病的士兵,还亲自前去安抚慰问。一时间仁慈皇帝的形象是有了,可是战机却不知道错过了几回。

抵达寿阳城下后,拓跋宏也不急于进攻,反而派人去传唤寿阳城中的南齐官员出来对话,负责镇守寿阳的丰城公萧遥昌便派崔庆远前去应对。于是拓跋宏和崔庆远开了各自的嘴炮模式,先来了一场答辩。这一次拓跋宏的巧舌如簧终于败下阵来,无论他怎么发难,崔庆远都能针锋相对回去。最终拓跋宏也只能认输,赐赏崔庆远酒菜和衣服,送他回寿阳城。更让人奇怪的是,二月戊申日(初九),拓跋宏竟然直接放弃攻打寿阳城,直接沿着淮河而东下朝着钟离进发。

不仅是拓跋宏率军朝着钟离而来,南齐这边也有动作,萧鸾派遣左卫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裴叔业去援救钟离。按照这架势,看来钟离将成为此次双方的决战场所。但实际情况是双方最惨烈的战场却是在义阳方面。

刘昶、王肃二人率领的所谓二十万大军遭到了义阳城内南齐司州刺史萧诞、长史王伯瑜、军主崔恭祖的顽强抵抗。在双方形成僵局的情况下,刘昶等人选择安营驻扎,在营盘周围挖掘树立三层堑沟栅栏,准备合力攻打义阳城。一时间箭石齐发,守城的南齐兵士不得不以盾牌来蔽身。可即便如此,还是拿不下义阳城。

此时王广之率领援军来解义阳之围,可到了离义阳城百余里的地方时却因畏惧北魏而停滞不前了。关键时候萧衍挺身而出请求先去增援,王广之很是高兴,把自己麾下的精兵分给他一部分。萧衍连夜抄小道出发,与太子右率萧诔等人来到了距离魏军营地只有几里地的贤首山,然后命士兵将旗帜插遍满山。北魏军被此迷惑住了,不敢贸然行动,义阳城内的守军见此情景,也以外援军到来,顿时士气大增。萧诞赶忙派遣长史王伯瑜出城攻进北魏阵营,借大风放火焚烧了周围的栅栏。此时萧衍等也率军从外围合击之,击退了北魏军队。

更让北魏郁闷的是,由于先前义阳情况危急,萧鸾特别诏令都督青、冀两州诸军事张冲出兵攻打北魏本土,从而分散其兵力。与此同时张冲又与王洪范派遣军主崔季延袭占了北魏军纪城。北魏郯城城主带莫楼、东海太守江道僧想在路边设伏齐军,却又被南齐辅国将军桓和率部大败,一时间北魏青、徐一百多家百姓投降。接着张冲又派遣军主杜僧护攻占了魏军虎坑、冯时、即丘三城,掳掠了大量百姓、牲畜,之后又击败了北魏的援军。

很明显,从目前的战况来说,北魏已经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了。想要翻盘,只能寄希望于拓跋宏亲自率军督战的钟离战场了,这一回拓跋宏不会再闹幺蛾子了吧?

更多文章

  • 文学才子萧衍篡位当上开国皇帝,一生著作颇丰,推动梁代文坛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萧衍,钟繇,王献之,梁武帝,王羲之,侯景

    萧衍,南朝梁国的开国君主,博学多才,通经史、喜绘画、精音律、善诗文,“劳燕双飞”一词就是来自梁武帝的《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书学理论造诣更是深厚,写出了多篇书法论著,鲜明地提出了个性的书学观点,其论书主张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于章草的《异趣帖》萧衍是魏晋南北朝

  • 梁武帝萧衍,如何因侯景之乱兵败失去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萧衍,高欢,高澄,皇位,诗人,梁武帝,宇文泰,南北朝,侯景之乱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

  • 惊世奇辩:像梁武帝萧衍这种级别的辩手,横扫《奇葩说》问题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梁武帝,萧衍,唐玄宗,嘉靖皇帝,李世民,皇帝

    (纷乱的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政权南梁的开国皇帝,叫做梁武帝。从中国历史的大脉络来说,南北朝算是比较冷门的时期。论和平安泰,它肯定是不和平的,因为毕竟是天下分南北,隔江而治的乱世。但论而尔虞我诈,纷乱不休的精彩程度,南北朝又比之后的五代十国要逊色不少。不过,南北朝虽然冷门,但这位梁武帝

  • 梁武帝萧衍:一生三次背叛终成皇帝,结果也因叛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萧衍,梁武帝,侯景,皇位,背叛,萧道成

    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是南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没有想到他的侄子萧正德居然“助纣为虐”,倒向了侯景一方,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按兵不动,坐等他的灭亡。梁武帝被自己的亲人背叛了,但如果按照他所信仰的佛教理论,这正是“因果报应”,因为萧衍的前半生就是个叛徒!一、背叛好

  • 梁武帝萧衍:为长寿40年不碰女人,活到86岁,却被宇宙大将军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梁武帝,萧衍,侯景,大将军,北魏,高澄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是个高危职业,皇位更迭之快令人不敢想象,而萧衍则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没有之一,当然,这里说的“成功”指的是他的寿命。我国历史上大约有将近500位皇帝,活到80岁之上的皇帝只有五位,萧衍就位列其中。萧衍当了48年的皇帝,活到了86岁,如此长的在位时间和寿命令他成为纷争不断的南北

  • 南梁的建国史, 萧衍自卫过当, 成功建立了南梁

    历史解密编辑:鹏展讲体育标签:萧衍,南梁,北魏,沈约,萧宝卷,萧道成,建国史

    君臣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和睦相处,一起治理好国家,但在历史上,君臣关系好的案例还是很少的,即便是在和平时期,要是在皇权不稳的时期,遇到暴君或者昏君,君臣关系就恶化成了你进我退、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双方的实力都很强大,往往就会迎头相撞;如果一方强一方弱,就会变成进攻和防守的游戏,结果总是以血雨腥风、两败俱

  • 北魏大乱,萧衍为什么不趁此时际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萧衍,北魏,刘宋,梁武帝,陈庆之,南梁

    自六镇起义之后,北魏境况可谓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内乱四起,军阀当政。连宗室也几乎被杀绝,最后还分裂成了东、西魏。你说北魏都乱成这样,那么南边的萧梁为什么不趁机北伐,统一北方呢?其实萧衍不是不想打北魏,没有打主要是两点原因:一是没钱打,二是没动力去打。北魏大乱之后,南梁一直没啥太大的动作。一直到了河

  • 毛主席看南朝历史时,为什么对梁武帝萧衍的评价,会是这1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萧衍,侯景,诗人,毛主席,梁武帝,萧宝卷,南北朝,南朝历史

    毛主席在读介绍南朝史书《南史》时,曾对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有过这么一个14字的评价:时来天地同借力,运气英雄不自由。这句话不是毛主席的原创,而是来自于唐朝罗隐的诗《筹笔驿》,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运气来的时候,人就像风口的猪,怎么折腾怎有,但是等到点子背的时候,你就是喝凉水都会塞牙。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用

  • 有“皇帝菩萨”之称的萧衍去南郊祭天时,途中被一位老人严厉斥责

    历史解密编辑:小鸣收藏馆标签:萧衍,侯景,北魏,梁武帝,陈霸先,皇帝菩萨

    公元502年,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梁武帝),替代了萧道成创建的南齐,另建了个梁政权,史称南梁。称帝不久,萧衍便按照佛教的规矩,长斋素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举办宫廷宴会,也只用蔬菜,不准宰杀猪牛羊等牲畜。每次处决犯了罪的民众,他总是涕泣、唏嘘不已,一连多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王公贵族犯了罪,他总是哭着教

  • 萧衍掌控国家长达半个世纪,为何最后众叛亲离,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萧衍,侯景,沈约,萧宝卷,北魏,东昏侯

    萧衍可以称得上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之所以说他成功,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当了48年皇帝,本人也活到了86岁。这样的统治时间和这样的长寿,就算是在太平盛世时代都是极少的,何况在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当皇帝其实是一项风险极大的职业。所谓“枪打出头鸟”,皇帝自然就是“出头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