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武帝执政初年的南梁情况,萧衍简直就是明君模板里刻出来的

梁武帝执政初年的南梁情况,萧衍简直就是明君模板里刻出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833 更新时间:2023/12/6 21:48:14

梁武帝萧衍建立南梁以后,南朝社会逐渐趋于安定,在较长时间内结束了南朝长期以来不断内江的局面,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萧衍共在位48年,他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皇帝。在统治前期,他励精图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梁书·武帝纪赞》中称∶"治定功成,远安迩肃……三四十年,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

在梁武帝萧衍即位的最初两年里,他除了平定了陈伯之、刘季连的叛乱之外,还非常关心制定和修改过去不合时宜的法律。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八月,他就下诏命令中书监王莹等八人负责制定法律。经过寻访,他们找到一位济阳人蔡法度,南齐时任郎官,家传律学,藏有齐武帝时删定郎王植之的《集注张杜旧律》,共计一千五百三十条,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到第二年四月,新律终于制定完成,由尚书删定郎蔡法度上呈梁武帝御览,其中包括《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与此同时,梁武帝还非常重视法律的实施,天监二年正月初一他就颁布诏书,称∶"三讯五听,这一制度在古代经典著作中记载得非常明确,这都是为了防止出现冤案,要想治理好国家,这是基础。朕过去担任地方官的时候,就经常亲自审理案件,在审理中务必做到全面了解案情,挖掘出案件的真实情况。南齐末年,政治混乱,百姓之冤得不到伸张。朕顺天应人,君临天下,虽然也亲自处理案件,但是,国家之大,不可能做到每件案件都能经过我的审理。因此,我深恐天下会再度出现冤狱。命令;各地刺史必须每月亲自审理一次案件,务求公正。"

萧衍即位的前两年,南朝境内自然灾害频发。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江南出现大旱,粮食短缺,每斗米售价五千钱,很多百姓因饥饿而死;天监二年六月,东阳、信安、丰安三县暴发洪水,当年夏天,江南各地又出现了严重的传染病。梁武帝萧衍非常关心百姓生产生活,他及时组织人力对灾民进行救济。与此同时,他还十分关心农业生产,曾下诏称∶"广辟良畴,公私畎亩,务尽地利,若欲附农而良种有乏,亦加贷恤"。将已经充公的荒田,除了官府自己耕种的之外,都交给穷苦百姓耕种;严禁豪强占用公田,霸占山川;他还鼓励在边境地区实现屯田,巩固边防;在税赋方面,他多次减轻农民的田赋,对于流亡返乡的百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流民返乡从事生产;他在位期间,还多次实行"土断",核查户口,增加政府收入。

梁武帝还非常重视吏治。天监二年四月、梁武帝下诏废止了过去郡县的供奉,只允许各州的州政府向中央进贡,但进贡物品仅限于当地的土特产。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即位以后,就开始对如何平衡使用士族和寒门进行深入的思索和总结。东晋依靠门阀士族维系了近百年的统治,而刘宋和萧齐政权则重用寒门,却内乱频仍,矛盾重重,因此,如何调和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之间的矛盾就成了维护统治的关键。

梁武帝采取了拉拢门阀士族、改革选官制度等办法,试图解决这一矛盾。他即位后,保留了琅邪王氏王亮、王莹等人的职位,不久,又下令吏部尚书徐勉,依据东晋贾弼之所作《士族谱》、宋刘湛所作《百姓谱》,设立谱局,谱定《百家谱》,以甄别士族,便于他们参加到政权里来。但是,门阀士族已非常腐败,到了"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的地步,因此,只有不拘于门第选拔人才,才能选拔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据《文献通考·选举考》记载∶"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四年),又制九流常选,年未满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至七年,州置州重(州望)、郡置郡崇(郡宗)、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梁、寒素之隔。"梁武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下诏要求以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通过"射策",来考查学生是否"通晓经书"("明经"),如果明经,即可为官。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勤于政事而又生活俭朴的皇帝。冬天的时候,四更过去,他就爬起床来秉烛批阅公文,手因拿笔而皴裂,对于地方上报的案件,他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证据确实充分以后,才哀怜流涕,批准执行刑罚。每天,梁武帝萧衍只吃一顿饭,饭菜非常简单,只有粗米饭和豆羹而已,遇到公务繁忙的时候,就漱漱口,连那顿饭也省掉了。他穿的是粗布衣,床上的蚊帐是木棉做的黑帐子,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褥盖了两年。

梁武帝萧衍五十岁过后就断了房事,后宫嫔妃都衣着朴素。萧衍从不喝酒,除了参加大型典礼之外,平时也不听音乐;他举止庄重,非常注重仪表,即使单独处于偏殿私室,也是衣帽端正,炎炎盛夏也从未打过赤膊。他还是一位孝子。他的母亲在他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服丧期间,他哭了三天三夜,其间没有吃一点东西;等到父亲萧顺之去世时,当时他在荆州任职,听到噩耗,当即乘船回京奔丧,到京后已形销骨立,每次痛哭,总要吐血数升;即位后,他在钟山建大爱敬寺,青溪边立智度寺,又在皇宫内立至敬等殿、七庙堂,每月要拜祭两次,每次拜祭父母,总是涕泗横流,让身边的人都非常感动。

萧衍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登基后,仍然手不释卷,经常看书一直到深夜才休息。在位期间,他亲自撰写了《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老子讲疏》,共二百余卷。在史学方面,他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这种做法割断了历史,因而主持编撰了《通史》六百卷,可惜,这部书到宋朝时就失传了。他即位后,即恢复国子监,设立五经博士;天监初年,他还命令何佟之、贺蓓、严植之、明山宾等人制定吉凶军宾嘉五种礼仪规范,共一千余卷。

萧衍不仅对古代经典著作有深入的理解,而且,他还下笔成章,诗词歌赋,骑马射箭,围棋占卜,样样精通。梁武帝酷爱下棋,棋艺高超,经常与臣下弈棋,大臣朱异、韦黯、到溉陈庆之等人都是他的棋友。萧衍的诗歌现存八十多首,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诗、赠答诗和咏物诗,诗风清丽。因此,《梁书》盛赞道∶"历观古昔帝王人君,恭俭庄敬,艺能博学,罕或有焉。"在梁武帝的精心治理下,南朝逐渐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局面。

标签: 梁武帝萧衍陈庆之梁书

更多文章

  • 梁武帝萧衍被称为“菩萨皇帝”,几十年不近女色,一直活到86岁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梁武帝,萧衍,皇帝,萧宝卷

    听多了商纣王、周幽王、夫差等帝王因为美色误国亡国的故事,但不近女色的皇帝你有听说过吗?梁武帝萧衍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他不仅冷落后宫,不近女色,还酷爱吃斋念佛。萧衍称帝萧衍,是南朝梁政权的建立者。他出生于贵族世家,家境优越,很早就靠门荫制度做了大官。当时的南朝齐政权,因为统治者萧宝卷荒淫无道,朝政混乱,

  • 46岁侯景逼死萧衍后随即请降,高澄:将侯景的妻子剥皮,儿子阉割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侯景,萧衍,高澄,宇文泰,羊侃,高欢,梁武帝,南北朝,军事政策

    慕容绍宗的天罗地网公元547年,东魏大将慕容绍宗在寒山击败南梁统帅萧渊明,斩首数万人,随后长驱直入,逼近首犯侯景所在的涡阳。从占据河南、山东,到沦为过街老鼠,侯景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被王思政和慕容绍宗打得狼狈逃窜,只能在小城涡阳苟延残喘,此时侯景兵不过四万,马不过千匹,粮草紧缺,战斗力衰弱。处于

  • 出家上瘾的兰陵萧氏皇帝萧衍

    历史解密编辑:天天rasion标签:萧衍,兰陵,侯景,萧宝卷,皇帝,高澄

    一、总揽萧衍南北朝齐明帝萧鸾很欣赏萧衍。500年的时候,萧衍讨伐萧宝卷,拥立萧宝融。502年,萧衍接受禅位,建立南北朝时期梁朝。萧衍在位期间恢复了门阀士族的地位,对宗室诸王也十分优待,授予他们实权。萧衍一共在位40多年,在整个南朝的皇帝中,名气是最大的。萧衍非常推崇佛教,548年侯景之乱,萧衍被囚禁

  • 萧衍作为南齐宗室,为何篡位之后,还要改国号为“梁”?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萧衍,萧道成,刘裕,梁武帝,刘秀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东城村)人。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和南齐皇帝一样,萧衍也出身兰陵萧氏,所以其可以说是南齐宗室。齐明帝在位时,萧衍担

  • 萧衍宣布起兵后,为何一年的时间里迟迟没有发兵东进?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萧衍,太守,萧宝卷,雍州

    南齐永元二年上半年,南齐经历了裴叔业背叛、淮南重镇寿阳沦陷、崔慧景倒戈、台城几乎被攻陷等大变,所幸豫州刺史萧懿率军击败了崔慧景,让萧宝卷政权危而复安。崔慧景事变后,萧宝卷即晋升萧懿为侍中、尚书右仆射,未拜,又晋升为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萧懿一共有九个弟弟∶次弟萧敷、三弟萧衍、四弟萧畅、五弟萧融

  • 侯景叛乱后,将梁武帝困在台城,萧衍的儿子们为何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梁武帝,萧衍,侯景,萧绎,梁元帝

    梁朝太清二年,东魏降将侯景占据寿阳,起兵反叛。侯景起兵之初只有数千人而已,但他善于用兵,在渡过长江后,率军直接包围了梁朝的都城建康。之后,侯景占领建康外城,将梁武帝困在台城。梁武帝有不少儿子,他们都手握重兵,但却不积极救援,最终导致台城被攻破。那么梁武帝的儿子们,为何不肯救他们的父皇呢?梁武帝萧衍有

  • 梁武帝萧衍:不做皇帝,四次出家的长寿老人,最终竟饿死在皇位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朗文史阁标签:萧衍,皇帝,侯景,出家,诗人,梁武帝,萧宝卷,南北朝

    在古代,坐拥天下,成为一言九鼎的皇帝是很多人的梦想。为了争夺皇位,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但也有一位皇帝,他先后四次出家为僧,每次都要求大臣们耗费巨额赎金来赎他回宫。他到底是想干啥?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神人”,就是梁武帝萧衍。萧衍出身于南北朝时期南齐的皇亲国戚萧家。

  • 南北风云——北魏再战南齐,萧衍立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Piconderoga7标签:萧衍,北魏,阳城,大军,拓跋,太守,南齐,诗人,梁武帝,南北朝

    太和十八年(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年底,拓跋宏不顾众人反对,浩浩荡荡率领大军御驾亲征南齐。但没过多久,前锋部队就证实了众大臣的担忧,曹虎果然是诈降!卢渊立马向拓跋宏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希望结束此次行动。开弓没有回头箭,拓跋宏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于是命令卢渊攻打南阳。但卢渊再次唱起了反调,他以军队缺

  • 文学才子萧衍篡位当上开国皇帝,一生著作颇丰,推动梁代文坛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萧衍,钟繇,王献之,梁武帝,王羲之,侯景

    萧衍,南朝梁国的开国君主,博学多才,通经史、喜绘画、精音律、善诗文,“劳燕双飞”一词就是来自梁武帝的《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书学理论造诣更是深厚,写出了多篇书法论著,鲜明地提出了个性的书学观点,其论书主张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于章草的《异趣帖》萧衍是魏晋南北朝

  • 梁武帝萧衍,如何因侯景之乱兵败失去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萧衍,高欢,高澄,皇位,诗人,梁武帝,宇文泰,南北朝,侯景之乱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