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唐入宋之殇50:合伙生意不好做,王仙芝和黄巢分手内幕

从唐入宋之殇50:合伙生意不好做,王仙芝和黄巢分手内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4/6/19 5:55:18

大唐乾符三年,朝廷接到蕲州刺史裴渥为王仙芝求官的奏章,政事堂内的宰相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人认为,绝对不能赦免招安王仙芝。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作对比,甚至把死去的唐懿宗都抬了出来,理由非常充分,说服力很强。

他们是这样说的:当年庞勋闹的够厉害吧?三番五次求朝廷让他做徐州节度使,可是先帝唐懿宗就是不理会,不赦免。结果第二年,朝廷大军就灭了庞勋。现在的王仙芝,和庞勋没法比,只是个小毛贼而已,朝廷灭他易如反掌。万万不能赦免招安,以助长奸人造反的风气!

官贼不两立,坚决镇压王仙芝,这种决断是对的。王仙芝鼓动底层百姓造反,攻城掠地,杀人无数。这样的人如果不给予惩罚,天下必将大乱,还会有无数个王仙芝站出来。至于像幽州那些不安分的军镇,随意拥立主帅,毕竟是大唐统治层内部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和王仙芝性质不一样。

但是,你不赦免王仙芝,就得有能灭了王仙芝的办法。前段时间,在宰相郑畋的极力争取下,朝廷已经做出了人事调整。暮气沉沉、养寇自重的宋威,被撤了剿贼总指挥的职务。但是,其他职务不变,朝廷还是有所忌惮。这个时期,官和贼的界限是很不清晰的,逼急了,官军完全可以变成草军。

朝廷任命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为行营都统,同时配备了张自勉等一干猛将,在洛阳、扬州两个方向,形成了对草军的压迫之势。宰相们因为有底气,所以才坚决不同意招安王仙芝。然而,大多数时候,决定权不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有一个人,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要求招安王仙芝。

不出所料,这个人就是宰相王铎。王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弟弟王镣,现在草军中做着俘虏,如果朝廷一意进剿,王仙芝临死前肯定拉王镣垫背。所以,为了不让弟弟丧命,和平解决王仙芝是必须的。另外,如果招安成功,王铎连同王镣就算立了一大功。现在,王仙芝已经息兵不战,等待朝廷招安,唾手可得的功劳为何不取?

退一万步说,兵不厌诈,朝廷完全可以先招安王仙芝,然后找个机会做了他。在长安城,干掉一个没有兵马的官员,比宰条狗还容易。后来,王仙芝的大将尚君长就是这样被干掉的。但是,这个想法现在绝对不能讲出来。综合考量,怎么都是招安性价比高。所以,王铎坚决要求招安,讨论再三后,朝廷终于同意了。

朝廷派出太监任敕使,携带封官的人事文书,紧急赶赴蕲州,宣布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这两个官职,一个是军职,一个是监察官。左神策军是大唐两大禁军之一,押牙是有职无权的中层军官,相当于现代的营级。监察御史听起来很威风,不过足足有十八人之多。至于品级嘛,正八品下。也就是说王仙芝风风火火、辛辛苦苦,最终得了个副科级。

然而,王仙芝根本不嫌官小,非常高兴。一种可能是,这群泥腿子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根本不知道这押牙和御使到底是多大的官。实际上,这官真的和弼马温差不多。他们只看到了左神策军,就以为是大官,没想却是个《水浒传》里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另一种可能是,王仙芝不再在乎官职大小,只要进入大唐的体制内,脱了贼皮,当了官,那就行了!前有车,后有辙。福建的王郢,也是一样的官,但是他怕到长安被调虎离山,拒不接受,结果死的很惨。王仙芝不傻,先解决了大唐公务员的编制再说。

朝廷宦官御使带来的这个好消息,不一会便传遍了蕲州。裴渥,王镣,纷纷向王仙芝道喜。实际上,他们是在给自己道喜,庆祝自己不但死不了,还立下了招降草军巨寇之大功,连长安城里的宰相王铎也在皇上面前更有了话语权。皆大欢喜,喜大普奔!

王仙芝大摆宴席庆祝自己上岸,他没注意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黄巢的脸色,已经由黄色变成了紫色。黄巢时年五十五岁,比王仙芝大的多,江湖资历也老。王仙芝是个盐贩子,黄巢却是个盐商,等级高了不少。从实力,威望,各方面,黄巢都是王仙芝的大哥。

然而,草军的领袖却是王仙芝,黄巢也甘愿做个老二,这就看出黄巢的厉害了。黄巢毕竟读过不少书,他知道自古造反者,第一个起来的,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他坚决不冒头,老是躲在王仙芝背后。他只是表面上尊王仙芝为首领,实际上根本不怎么鸟他。黄巢带的几千人,在草军中自成体系,随时可以和王仙芝翻脸,自成一军,甚至杀了王仙芝单干。

这次,王仙芝得了个小官就忘乎所以,黄巢彻底怒了,该翻脸时就翻脸。“啪!”一个翠玉雕成的酒杯,被黄巢摔个粉碎。这突如其来的巨响,使得宴会的喧嚣戛然而止,王仙芝、裴渥、王镣连同朝廷派来的宦官不由得都惊的呆了。

“当初咱们跪下发誓,说好了一起横行天下。现在你王仙芝得了官职,到长安做官去了,剩下咱们五千多人怎么办?哪里还有我们的活路?!”黄巢眼里几乎喷出火来,一把揪住王仙芝,如同老鹰抓小鸡一般,咬牙切齿地问道。

黄巢的发问是对的,朝廷的诏书只给王仙芝一人封官,并未对其他五千人作出安排。一般的做法是,赦免罪过,遣散回乡。但是很多人自己家破人亡,回不去千里之外曹州的家,只能流落他乡。即使能向家乡的方向走,大唐军队正在四方进逼,对散兵游勇历来是除恶务尽。所以,五千部众的下场只能是半路统统被杀。

现在看出王铎的高明了吧。这出招安赌局是计中计,只要王仙芝接招,怎么都是个输。王仙芝到长安,不出意外的话,会在某一天因左脚先进神策军营,或者其他罪名,而被像一条狗一样杀掉。五千部众,群龙无首,一扫而光。

黄巢敏锐地看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将王仙芝一顿怒骂加痛殴。可怜的草军大哥王仙芝,像个皮球般,被黄巢揍得一点也没有脾气。五千部众得知真相,满营鼓噪起来。王仙芝害怕了,于是不接受朝廷的任命,驱军大举进攻蕲州。草军发泄了他们的兽性,蕲州百姓,一半年轻力壮的被赶跑,一半老弱病残被杀死,满城房屋化为灰烬。

逃跑也是有天赋的,蕲州刺史裴渥逃往鄂州,朝廷敕使逃往襄州。倒霉蛋王镣仍然没跑掉,继续做俘虏。既然彻底翻脸,黄巢于是带领自己的两千多人,王仙芝、尚君长带领剩下的三千多人,彻底分道扬镳。这一切,都在大唐宰相王铎的计划中,一个小小的正八品下的官帽,就让王仙芝和黄巢内部决裂,这效果堪比战国晏子的两桃杀三士,实在是太值了。王铎不知道的是,王仙芝黄巢分手,彻底放出了黄巢这个恶魔………

标签: 王仙芝黄巢宰相王铎节度使

更多文章

  • 《雪中悍刀行》历届武评哪届最离谱! 是天下第六打败了王仙芝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落的娱乐记标签:王仙芝,武评,雪中悍刀行,北莽

    《雪中悍刀行》武评十大高手榜一直是重头戏,每次公布榜单之日,上到皇家下到贩夫走卒无一不在议论。今天来盘点下历届武评榜哪届最靠谱。第一份榜单是由谢观应所评,剧中开篇前所评,太古老不计入!第二份武评榜:第一肯定是武帝城王仙芝,这个没谁不服。第二是从吴剑剑冢横空出世的邓太阿,登城与王仙芝打得天昏地暗,第二

  • 《雪中悍刀行》无敌江湖一甲子的王仙芝,为什么败给了徐凤年?

    历史解密编辑:汉服标签:王仙芝,徐凤年,雪中悍刀行,气运

    《雪中悍刀行》里的战力天花板,大家肯定会说是吕洞玄,这位无敌的存在,不但一世无敌,更是世世无敌。转世成为齐玄帧,败李淳罡的剑开天门,让其跌境。转世成为洪洗象,灭龙虎山气运金莲,斩六国残余气运,送徐脂虎骑鹤飞升。但是吕洞玄再怎么说也是八百年前的人物,即便是这几世的转世,也不过是刚入江湖便出江湖,毕竟这

  • 《雪中悍刀行》王仙芝和李淳罡的宿命之战,巅峰时期两人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汉服标签:李淳罡,王仙芝,雪中悍刀行,天人,气运,剑开

    《雪中悍刀行》中有个设定,叫做厌胜之人,“厌胜”意思是“厌而胜之”,以前的意思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而在雪中,这个“厌胜”就是压制克制的意思,天道会冥冥之中设定命数以一个人来克制另一个人,从而使人无法一家独大。白话点说就是天道会诞生一个针对性的克星,使得没有人能够一直站在食物链的顶

  • 《雪中》王仙芝:为何要坐镇武帝城一甲子?他与徐凤年只能活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乐枫电影标签:王仙芝,徐凤年,武帝城,东越

    在《雪中悍刀行》中;有着很多江湖高手的存在;从李淳罡到邓太阿;再从王仙芝到徐凤年;基本上每一位都是有着很独特的个性;而在李淳罡这位剑神一人一剑一甲子后;江湖中称霸的也就是王仙芝了;其自称天下第二甲子;一直都是徐凤年时期的武道巅峰;那么你知道王仙芝为何镇守武帝城;又为何一定要杀徐凤年呢?今天就来给大家

  • 《雪中悍刀行》王仙芝为什么自称是天下第二,有人能压在他头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汉服标签:王仙芝,雪中悍刀行,天下第二,气运

    王仙芝自称自己是天下第二,导致天下第一的名头落空六十年,让天下十大高手排到了十一位。大家一直很好奇的问题就是,王仙芝为什么自称自己是天下第二,难不成真的有人能够压在他的头上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首先是王仙芝自己说的。他自称天下第二并非是有人能够与他决一生死,而是他怀念李淳罡当初无敌

  • 《雪中悍刀行》中,南宫仆射与王仙芝、李淳罡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南宫,菩萨,赵楷,拓跋,食盐,王仙芝,徐凤年,武侠片,李淳罡(小说《雪中悍刀行》的角色)

    南宫仆射已经废了,不可能达到李淳罡、王仙芝的高度。其实就算她不动情,也不如王仙芝、李淳罡厉害。在《雪中悍刀行》中,被推崇的最高的武学天才莫过于南宫仆射了。南宫仆射的武学也很特殊,是以寿命换取武道境界的十九停。这个十九停也很简单,就是气机流转快,据南宫仆射所说就是:六停杀二品,九停杀指玄,十二停杀天象

  • 浅析残唐(三章)郑畋为唐朝最后的救星,被田令孜排济而难以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郑畋,田令孜,节度使,唐僖宗,黄巢,高骈

    唐末的王仙芝和黄巢起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江南和淮南大片土地丢失,唐僖宗和掌权宦官田令孜出逃,国家频临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几乎没有挽救的可能。此时出现了一位救星,这便是宰相郑畋。他可以说是唐朝最后的救星,正是他的努力,才联合关中各藩镇夺回了长安,驱逐黄巢,让唐朝的国祚得以延续。然而郑畋的努力

  • 唐僖宗登基后将朝政交于田令孜只顾玩乐,两度出逃却驾崩于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仙王的日常标签:唐僖宗,田令孜,节度使,宦官,长安,黄巢

    唐僖宗李儇为唐懿宗第五子。他排行第五,按照顺序本无资格继承皇位,然控制政局的宦官神策左、右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考虑立长君不利于他们专权,遂杀了他的几个兄长,立当时仅十二岁的他为帝。一逃蜀中到唐僖宗登位,大唐帝国的景状已是日薄西山。整个国家充满了矛盾,无法缓解的矛盾,无法消除的矛盾。君主与朝臣,宦官

  • 杜牧堂兄弟杜慆,在泗洲城拖住庞勋叛军十个月,六朝元老杜佑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柒的史坛标签:杜牧,庞勋,杜佑,叛军,节度使,唐懿宗

    杜慆是六朝元老杜佑的孙子,历仕九朝杜悰的弟弟,杜牧的堂兄弟。他继承曾祖遗风,打仗能力很不错,非常勇猛。年轻时,事迹不详。在唐懿宗时发生了庞勋叛乱,当时杜慆任职泗洲刺史,唐懿宗咸通年间,863年,唐朝曾经在徐州,泗洲募兵两千人,戌守交趾,把其中的八百人抽调到桂林戌守,这样的调动本来是没事的,但是应该是

  • “五代十国”之“庞勋起义”,一场因回家而引发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庞勋,唐王朝,黄巢起义

    简介上一篇咱讲到,私盐贩子裘甫发动的起义被王式扑灭,虽说“裘甫起义”最终失败,但是拉开了唐朝末年群雄争霸的序幕。本文介绍的“庞勋起义”,是由于戍卒思乡导致的兵变起义,最终“庞勋起义”被镇压,但这场起义着实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庞勋起义”一触即发唐朝末年,在外族眼中,唐朝就像个大蛋糕一样,人人都想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