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46 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千家诗》146 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335 更新时间:2023/12/13 8:43:28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唐·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洛阳城里的大道平直如伸展的头发,洛阳的春天气候适宜,有很多阳光明媚的日子,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在这样的日子里,洛阳著名的五处皇家陵园有富家子弟去踏春,这时,在大道上飘扬着马匹上的玉饰发出的叮当声,不用看也知道是公子们成双结对而来了。

注释

①佳气:指阳气,春天气温回升,生气蓬勃。

②五陵:在长安附近。即汉代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个皇帝的陵墓。附近亦多贵臣葬地,祭礼郊游的多为贵公子。在这里泛指权贵人家。

③玉珂:用玉石装饰的马勒,两勒相击而发声,故又叫鸣珂。

赏析

储光羲是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备受许多大家的推崇。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消尽常言”,有“浩然之气”,且带有古意。

该诗是《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中的第三首。大道直如发,显示了洛阳的繁荣,以及重要的城市职能。在唐代洛阳一直是东都,政治上是仅次于长安的城市。洛阳城,也是历史名城,城外有五个帝的陵寝,分别为汉高祖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因为这里聚集有许多权贵富豪,所以后人用“五陵”来泛指贵族的居住地。在译文里则把五陵译为它本来的意思“五处皇帝的陵园”。

诗题为“洛阳道”,诗里写了大道的样子,题目可以理解为专指大道,像长安道之类的,无非有个代指的意思,洛阳道,很宽很直的大道。大道之上,没有写别的,专门写了洛阳的贵族,似乎在说明一种特权,但也还是在洛阳的重要上下笔。这是聪明的。古诗就是这样,有许多明明白白的见证,又有许多隐隐约约的佐证。

后人中没有多少人见过洛阳道,但一看诗,就知道了洛阳有笔直的大道,了解了生活在洛阳的贵族们常做的事情。读这首作品,可以简单的认识洛阳道的宽阔平坦,也可以深入理解诗人展现出来的贵族们悠闲的生活。其实诗人对轻松舒适的洛阳生活,并没有多少的批判,或者说没有指责的意思,诗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表现洛阳的大道,对繁华中的贵族们没有像有的诗人那样,说他们不务正业,甘做寄生虫之类的,而是把他们的形象美化了,把他们作为洛阳道的装饰,用以加深人们对这条官道的印象。不管怎样,贵族子弟在那个时代里是很有特征的一群人,用有特征的素材来表现主题,写得过了,就离题,写得不到,就使主题苍白。这首诗里,用到骑马的贵族,这样写,对洛阳道这个主题还是很合适的。毕竟这是在描绘东都的官道,能同时通过多匹骏马,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洛阳道的宽阔。顺着诗的题目来读这首作品,就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想按文字下的一些隐藏起来的因素来理解,那么结果就会有很多。生动的形象刻画使此诗显得含蓄蕴藉,颇具匠心。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年),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县南)人。一说兖州(今山东兖州县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曾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为"伯仲之欢"。储光羲是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殷瑶称其"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河岳英灵集》)。《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储光羲拜访农家时,写下的一首诗,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的农家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农家,竹林,野花,田舍,农人,诗人,唐朝,储光羲

    储光羲,唐代诗人,是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在一个春日里,储光羲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时,写下了这一首《张谷田舍》,诗中描绘了的农家的生活情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情景。《张谷田舍》储光羲 〔唐代〕县官

  • 储光羲以垂钓作掩护等待情人,写下的一首情诗,读后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垂钓,情人,绿杨,杏花,情诗,唐朝,诗人,储光羲,钓鱼湾,原创诗词

    储光羲是唐代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从题材上看,多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从风格上看,大都质朴淡雅。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论他的诗作说:“格高绸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这首《钓鱼湾》便是储光羲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诗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全诗犹如一幅别致有趣的山水风景画

  • 最美诗词 |《钓鱼湾》储光羲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钓鱼湾,储光羲,戴叔伦,诗人,维舟,绿杨

    钓鱼湾(唐·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注释】1.春深:春意浓郁。2.乱:纷繁的样子。3.情人:志同道合的人。4.维舟:系船停泊。维:系。储光羲(约706—763)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

  • 储光羲一首趣远情深的五言诗,以山泉自比,诠释了恬淡自然的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储光羲,山泉,泉水,王维,孟浩然,诗人,五言诗,唐朝,艺术家

    储光羲是唐代的诗人,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就干脆辞官归隐于终南山。也许是没有看破凡尘,后来储光羲又复出,在京城当差,一直累官到监察御史。可惜安史之乱时被俘,被迫接受伪职,动乱平定后他也被贬到岭南。储光羲与王维、孟浩然等都有交往,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

  • 盛唐诗人储光羲十首古诗,五言山水田园诗成就最高,首首质朴古雅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储光羲,五言,陶渊明,范成大,钓鱼湾,田园诗,唐朝,艺术家

    储光羲,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为“江南储氏之祖”。开元十四年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储光羲奉使至范阳。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

  •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60、骂贼不怕割舌的颜杲卿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颜杲卿,安禄山,史思明,颜真卿,郭子仪,太守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有个名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他赞颂的两个人,一个是恨敌咬碎牙齿的张巡;一个是骂敌被割去舌头、惨遭杀害的颜杲卿。两唐书记载,颜杲卿,山东人,是孔子七十二贤之首、复圣颜回的四十代孙。其堂弟颜真卿,是唐朝名臣、著名书法家。颜杲卿从小受到优良的家庭教育,为人忠义,性情

  • 黄庭坚58岁《颜师古幽兰赋》,奔放壮美!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行书,拓片,诗词,明月,宋朝,诗人,黄庭坚,散文家,书法家,颜师古幽兰赋

    黄庭坚《颜师古幽兰赋》,行书诗词,碑刻拓本,书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春,黄庭坚时年58岁。《颜师古幽兰赋》碑共十二通,每通高2.08米、宽0.60米、厚0.18米、行书三行,碑现藏于河南叶县明代县衙文物展厅。此帖字体奔放壮美,章法连绵,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原迹已不传,但由宋至清,似有拓片流通

  • 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安禄山,南霁云,张巡,隋唐演义,引兵,逆贼

    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词曰:逆贼负却君恩重,受报亲生逆种。家贼一时发动,老命无端送。 渠魁虽珍兵还弄,强帅有兵不用。烈士泪如泉涌,断指何知痛?调寄“胡捣练”君之尊犹天也,犹父也。而逆天背父,罪不容于死。然使其被戮于王师,伏诛于国法,犹不足为异

  • 被遗忘的名将南霁云:睢阳之战居功第一,名气却不如张巡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巡,南霁云,李光弼,郭子仪,唐军,燕军

    说起安史之乱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张巡等三人名气最大,也最为人所熟知。郭子仪、李光弼自不用说,中学历史课本介绍“安史之乱”时,就强调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定了安禄山、史思明叛变,为唐朝中兴大业立下赫赫战功。有关唐朝影视剧,汾阳王郭子仪出镜率也相当高。张巡呢?后世争议不断,却不能否认其历史功绩。张巡70

  • 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安禄山,公远,杨国忠,李林甫,杨妃,玄宗

    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词曰:仙客寄书天子,无几字,药名儿最堪思。汉戊忽更番戍,君王偏不疑。信杀姓安人,好却忘危。调寄“定西番”从来为人最忌贪、嗔、痴三字,况为天子者乎。自古圣帝贤王,惟是正己率物,思患防微,励精图治,必不惑于异端幽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