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牢关下窦建德束手就擒,李世民威震天下!唐王朝终于问鼎中原

虎牢关下窦建德束手就擒,李世民威震天下!唐王朝终于问鼎中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9:33

窦建德的失误

就在李世民和窦建德在虎牢关相峙的时候,洛阳城下也爆发一场小规模战斗。

武德四年四月十五日,齐王李元吉不听李世民之前的部署,擅自和王世充部将杨公卿、单雄信在洛阳城外干了一仗,先胜后败,还害得行军总管卢君谔也战死了。

洛阳城的战事算是波澜不惊,王世充已经翻不起大浪了。

而虎牢关这边的对决才是重中之重!

窦建德已经和李世民相持了一个月,双方你来我往也打了好几仗,每次窦建德都占不了大便宜。

窦建德

事情并没有窦建德想的那么简单,什么大军一到唐军就成齑粉矣这类情况并没有发生。

事实是窦建德因为久攻虎牢关不下,夏军军心已经不稳了!大家伙从武德三年末出来打孟海公,一直打到了武德四年四月底,虽然之前一直打胜仗,可是部队并没有得到休息反而又来到了虎牢关。士兵们开始想家了!

别说你窦建德的军队想家,洛阳城外的唐军不也一样嘛!行军作战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军心问题,而是考验双方主帅能力的问题了。

这种相持对谁最为有利?

当然是唐军了,李世民可以徐徐从洛阳城调集军队来虎牢关,而且河南地区王世充已经只剩洛阳孤城,其他州郡都在李唐手里,李世民有了广阔的战略空间可以闪转腾挪,可以从容布置,收拾窦建德。

而窦建德不行,他聚十万大军于虎牢关下寸步不得进,粮道就成为了他致命的弱点。

李世民恰恰抓住了他的弱点,于四月三十日,派大将王君廓率轻骑千余人开始抄掠窦建德的粮道,大破夏军运粮队,擒其大将军张青特。

十万大军一旦粮草出现问题,那就是致命的!难道窦建德真的就没办法了吗?

其实不然,窦建德能割据一方,靠的不仅仅是他的能力和个人魅力,更为重要的是河北士族的支持,说白了就是他也有人才。

对大局把握人不止李世民,窦建德这里也有能人!

所以关键时刻,窦建德的心腹谋士国子祭酒凌敬赶紧给窦建德出了个主意,他告诉窦建德咱们是来干嘛来了?真救王世充来了?

肯定不是啊,咱们是来找机会占便宜来了,李世民弱,咱们就收拾他,到时候王世充也得是咱们的菜。李世民强,咱们就找机会救王世充,而不是在这座虎狼关下面和他耗,咱们耗不过人家!应该在中原战场外寻找机会,为洛阳解围。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大王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更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

凌敬的意思是做战略迂回,搞围魏救赵的那一套,从侧面直插唐廷的心腹要害,蒲津可是渡河进入关中的要地,他李世民到时候退不退兵?他要不退咱们可就直捣长安了……

凌敬接着给窦建德分析了其中利害关系: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拓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郑围自解,为今之策,无以易此。”

凌敬这个办法可了不得啊!窦建德要是真听了,那老李家未来能不能得天下还犹未可知呢!

可惜,就在窦建德将要采纳凌敬的建议时,王世充这边又遣使告急了!

没办法了啊,洛阳城里没粮食了,马上就要人吃人了。

王世充的使节王琬、长孙安世朝夕涕泣,请窦建德速救洛阳;又在暗地里收买以窦建德诸将,以阻止凌敬的计谋施行。

洛阳城好不好?那是大大滴好,运河修来南北通透,繁华地段。可是,如此富饶高大的城市他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好在隋王朝在洛阳城外建有回洛仓,洛口仓两个超级大粮仓。

偏偏王世充仗打得急,没有及时把粮食运进城啊!又加上李世民围而不撤,城里可不得闹饥荒嘛!老百姓已经开始吃树叶和泥土了!洛阳城快坚持不住了,王世充能不急嘛!

于是在夏军的军事会议上,被收买的夏军将领们,纷纷干扰凌敬的计策,转而让窦建德集中兵力进攻虎牢关解洛阳之围。

诸将皆曰∶“凌敬书生,安知战事,其言岂可用也。”

窦建德此时犯了作为统帅的大忌!我们在上一集讲过李世民开军事会议的场景,别看李世民年纪轻轻,但是他很冷静,很有决断力,关键时刻能听取正确的意见行事,同时还能用威望压制住不同声音,以来此统一思想贯彻自己的战略主张。

而窦建德就不行了,他是个意气用事的统帅,受不得别人的眼泪,同时也容易被大众意见所左右,没有自己冷静思考的决断力,这就让他彻底失去了和老李家争天下的资本。

窦建德一看诸将纷纷请战认为军心可用,居然就否定了凌敬的意见,对他说∶“今众心甚锐,天赞我也,因之决战,必将大捷,不得从公言。”

好家伙!你以为他们请战是为啥?那是为了钱啊,收人钱财当然要给人家帮忙啊,要不然以后怎么好意思接着收?

由此也看出窦建德对自己军队的人心士气把握都存在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他的掌控力有问题)

凌敬作为一名忠诚的谋士自然是据理力争,但此时窦建德主意一定,居然把凌敬给强行架了出去。

窦建德的发妻曾氏听说了白天会上发生的事,就给窦建德劝道∶“祭酒之言,不可违也。今大王自滏口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忧不解?若顿兵于此,老师费财,欲求成功,在于何日?”

你窦建德是靠这帮老兄弟起家的,可是没有凌敬这帮人出谋划策你能有今天?不得不说他老婆还是很明事理的,而且眼光不比窦建德差,她旁观者清,看得明白着呢。

可惜窦建德这回连老婆的面子都不给了,直接不听老婆的劝解,当春乃发生训斥道∶“此非女子所知,吾来救郑,郑今倒悬,亡在朝夕,吾乃舍之而去,是畏敌而去信也。不可!”

作为一名乱世起来的政治家,怎么能轻率地拿军国大事来讲义气?你窦建德不亡也是没道理啊!

虎牢关决战

而窦建德方面对于决战的准备就是等待唐军骑兵部队在济河放马的时候发起总攻击,一举拿下虎牢关!

为啥这么干,主要是李世民这三千玄甲军实在是太厉害了,可是说是以一当十锐不可当,好几次都让窦建德吃了大亏!

关键是这种军事机密情报居然让李世民得到了……建德伺唐军刍尽,牧马于河(济)北,将袭虎牢。”

由此可见窦建德确实对军队缺乏绝对的掌控力,这边前脚开会定下的事,后脚就传到李世民那里了!

虎牢关之战示意图

那还打个屁的仗!你输了那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这边当即决定将计就计,引窦建德出战,寻找机会彻底击败夏军。

武德四年五月初一,李世民这边开始做假动作,他故意在前往广武上侦查敌情的时候,留下千余匹战马在济河北边吃草,留给夏军唐军战马正在休息的假象。

五月初二日天气:晴,风和日丽,艳阳高照,适合大兵团作战。

窦建德这边果然上当,(窦建德的统帅能力是真差,放个斥候队侦查一下能死吗?)率领全军向虎牢关进发!

夏军延绵二十里地,在牛口布阵,北距大河,西薄汜水(虎牢关在汜水西北),南接鹊山,鼓行而进。

李世民这边带领诸将将登高丘观望夏军,看要以后李世民笑着告诉诸将∶“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陈,有轻我心。我按甲不出,彼勇气自衰,陈久卒饥,势将自退,追而击之,无不克者。与公等约,甫过日中,必破之矣。”

窦建德就是崛起的太舒服了,没经过什么大战,更没遇到过强硬的对手,所以他的军队确实比唐军差得多,由意气用事不听谋士良言。唐军可不得了,从一开始打的就是精锐,先隋军后薛举,再刘武周宋金刚,哪个不比窦建德差?

李世民就是通过这点才信心满满放出了中午就能破敌的豪言!

窦建德这边果然如李世民所料,大意轻敌看不起唐军,在布完阵后,即遣使随骑兵三百渡过汜水,进距唐军大营营一里之地挑战。他的使者告诉李世民∶“请选锐士数百与之戏!”

这窦建德果然是昏了头。

李世民这边早就准备充分了,立即派遣大将王君廓带领长槊兵二百前往阵前应战,双方你来我往杀的难解难分,基本打了个平手,未分出胜负,于是各回本阵。谁知道这档口,王世充的使节王琬骑着隋炀帝当年的战马,耀武扬威的出现在阵前,李世民远远一看赞叹道:“这马真不错啊!”

尉迟敬德一看,立功的机会来了,就向李世民请战,他要为主公前去取马!

李世民也不是糊涂蛋,没同意尉迟敬德的请求,对他说:“岂可以一马丧猛士?”

尉迟敬德哪管这个,立刻和高甑生、梁建方三员将领一起杀进了夏军阵中,王琬这个倒霉蛋居然就被这三位给生擒了,连宝马都被牵回来了……

没办法,尉迟敬德的勇武夏军早就领教过了,不是对手啊,上去也是白白送命!

具装骑兵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秘密让人把河北放牧的战马赶紧带回来,战马一到就出战!

窦建德这边也不知道怎么安排的军队列阵从早上一直到了中午,整整六个小时。李世民这边也就一开始陪他玩了一手,其余时间就按兵不动。

夏军士卒可就倒了霉了,又累又困,纷纷坐下休息,争先恐后地喝起水来。有些士兵甚至都想回去了……

这军纪,窦建德怎么打的仗啊?

李世民这边发现决战的时机已经来临,乃命宇文士及带领三百骑兵前往窦建德阵前西面,驰而南上,并告诫宇文士及∶“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

李世民这一手的目的是引诱夏军阵型发生混乱好给唐军找到攻击的切入点。

宇文士及依令而行至其阵前,夏军一看就这么点人也敢来?阵型果然动(乱)了。

这个时候,唐军的战马也吃得饱饱回来了,李世民随即说道∶“可击矣!”

李世民这边再次带头冲锋,率领率轻骑先进,唐军大军也跟在后面冲啊起来,东涉汜水,直接冲向窦建德的薄弱点而来!

这个时候窦建德在干嘛?他正在接受群臣的朝拜呢……打仗的人不好好打仗搞这些花活,你不败谁败?

唐军就这样在窦建德猝不及防间杀了过来!大臣们纷纷向窦建德靠拢,这一拥挤窦建德前来支援的骑兵就被这帮酒囊饭袋给挡住了,无法救援。

窦建德又赶紧让大家让路,就这么个功夫,唐军杀到了!窦建德无奈之下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军退守东陂。

而唐军这边可谓杀得虎虎生风!将领窦抗这边打的有点差,李世民看到后率骑支援,所向皆靡。

淮阳王李道玄,也挺身陷阵,直出其阵后,复突阵而归,再入再出,飞矢集其身如毛猬,勇气不衰,而其射人多中弦而仆。

虎牢关之战

李世民一看老叔这么猛,赶紧把自己的副马让给他跟着自己继续冲阵,于是两军在虎牢关下展开大战,一时间尘埃飞扬,杀喊声震耳欲聋。

李世民率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卷筛而入,出其阵后,然后张开旗帜。窦建德将士一看唐军大旗以为中军已溃,军心顿时大乱,部队彻底溃散。唐军乘胜追击三十里地,斩首三千余级。

而夏军主帅窦建德在战斗中被马槊刺中,被迫退向牛口渚。

唐军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紧紧追赶不放,仓惶之中窦建德不慎坠马,白士让不知道这是窦建德,当即举槊要刺,窦建德为了保命赶紧大呼∶“勿杀我,我夏王也,能富贵汝!”

这哥俩一听,好家伙,果然是大富贵!赶紧下马把窦建德给捉住带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一身狼狈的窦建德斥问道∶“我自讨王世充,何预汝事而来越境犯我兵锋。”

我们家和王世充的事关你屁事,你兴师动众来打我?

窦建德人在屋檐下只能道“今不自来,恐烦远取。”

俺要是不来送,又得麻烦您到河北来取,多不划算!

虎牢关大战在窦建德被擒后全是彻底结束。仅窦建德妻子曹氏与左仆射齐善行,带着数百骑兵逃回了洺州。

唐军获得此战的最终胜利,俘获夏军五万多人,不过都被李世民给放了。

一来是唐军没这么多粮食养着他们。

二来是放他们回去当宣传员告诉河北老百姓唐军的强大,你们赶紧早做打算投降唐军。

虎牢关唐军大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洛阳城王世充的耳中。不过他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窦建德十万大军居然连个水花都没打起来就没了……

王世充不相信没关系,李世民这边押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等人到洛阳城下这么一晃,王世充不信也得信了。

王世充还想突围去襄阳,结果手下将领不干了,纷纷对他说∶“吾所恃者夏王,夏王今已为擒,虽得出,终必无成。”

武德四年五月初九日,王世充无奈之下素服,率其太子群臣二千余人,诣世民军门请降。

李世民在大营对王世充以礼相待,王世充可吓的俯伏流汗。

李世民调侃道∶"卿常以童子见处,今见童子,何恭之甚邪?”

你以前不是总说我是个小屁孩吗?现在看见我这个小屁孩怎么这么恭敬啊?王世充顿时吓得顿首谢罪。

王世充和窦建德一起被李世民押入长安太庙献俘,被李渊赦免,后在四川被仇人所杀。而窦建德由于其在河北威望太高,无法驾驭被李渊斩杀。

此一战唐军从武德三年六月开始出兵,至武德四年五月大胜收官,共历时十一个月,实在是李唐王朝立国以来最为艰辛的一仗。

虎牢关之战后李世民威震天下,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不可挡!

@真知新坐标

参考文献《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品历史人物,读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风情!

我是青史铸剑,关注我不迷路!

更多文章

  • 三皇会战,唐朝的重大战略失败,为何杀了夏王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万里繁华标签:唐朝,平定,李渊,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李世民,三皇会战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唐朝崛起的历史,例如唐朝如何平定关中、唐朝如何平定蜀地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唐朝版的三皇会战。在唐朝初期的洛阳战役中,秦王李世民擒获了夏王窦建德、郑国皇帝王世充。随后,唐朝流放了王世充,却杀掉了窦建德。不得不说,这是唐朝的重大战略失败。那么,唐朝为何要杀掉窦建德

  • 唐高祖李渊草率的杀了窦建德,结果,对大唐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渊,唐朝,唐高祖,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

    秦王李世民在公元620年的时候,率领十余万士兵从潼关出发,分为多路进军,对洛阳的王世充的部队形成了包围的阵势。由于,王世充的昏庸无道,残暴不仁,当时的洛阳小朝廷,实际上已经是处于崩溃的边缘。随后,魏州刺史的投降,更是导致了王世充不得不亲自率领士兵与李世民大战。战争的结果是:王世充大败,落荒而逃。之后

  • 李渊执意要处死窦建德,李世民:你会后悔的!9天后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李渊,窦建德,李世民,刘黑闼,王世充,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

    图片来自网络前言在隋末群雄中,窦建德的名声无疑是最好的!但好名声不代表不会犯错。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不听手下劝说,亲率10万大军(号称30万)救援被唐军围困在洛阳的王世充。可虎牢关一战,窦建德轻敌冒进,被李世民抓住战机一举击溃,窦建德也被俘虏。随即被送往长安,斩首西市。窦建德之死,

  • 窦建德的最后一天:当刽子手鬼头刀呼啸而下,顿悟兄弟义气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窦建德,王世充,唐军,李世民,李密,刘邦,宇文邕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 七月二十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晴空中洋溢着欢快的气息。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身披黄金甲,脚踏登云靴,跨乘青骓驹,率领徐世勣、尉迟恭等二十五将,重骑兵一万,轻骑兵三万,明甲执戟,浩浩荡荡,献伪郑皇帝王世充、伪夏国王窦建德二俘于太庙。献俘之礼属于军礼,即报告胜利,献上虏获的

  • 本该成为王者的窦建德,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成为李世民的垫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窦建德,李世民,李渊,隋炀帝,王世充,刘邦

    隋末唐初这段历史,最让人惋惜的人物之一,莫过于窦建德:因为窦建德出身草根,但却凭借自己的才干,在隋末乱世中,成为割据一方的豪杰,甚至在唐朝初年,窦建德一度可以和李渊、王世充这些人物分庭抗礼。而且,窦建德在自己的地盘上坡得人心,颇有当年汉高祖刘邦的既视感。但是,和刘邦的不同的是:窦建德在和唐朝交战过程

  • 没有三大将坐镇,李世民尉迟敬德一弓一槊,敢挑衅窦建德大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大军,李勣,唐朝,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

    正史记载李世民曾经夸下海口:“远处的我用箭射,近处的尉迟敬德用长槊戳,试看天下谁能耐我何!”李世民这不是乱吹大气,这件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但是看正史我们也会产生一个疑问:要是没有这三位大将在后面盯着撑腰壮胆,李世民真敢带着尉迟敬德,凭着手里的一弓一槊挑衅窦建德的千军万马吗?如果捅了马蜂窝,他们两个

  • 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闲聊看史标签:李渊,隋朝,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国防部门,虎牢关大战

    李渊选择赦免王世充、杀窦建德,其实是因为两人归唐的过程不一样。王世充相当于是主动投降,而窦建德则是被生擒的。不过最终,王世充其实也没逃过一死,而是被离奇的刺杀了。要想说明白这事,其实还得从之前的三方大战说起。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在太原正式起兵。因为准备比较充足,短短三个月内,就一路打到了长安。然后在

  • 窦建德:隋末出身最低的枭雄,手握十万大军,为何会败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窦建德,李世民,隋末,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

    公元621年,七月,长安。当窦建德被五花大绑,推到长安街头的时候,目之所及,周围是一片黑压压的前来围观的唐朝百姓。然后,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窦建德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此时,窦建德仍是没想明白,为何他会落到这一步。相比隋末群雄中的其他人,窦建德其实更像是那种真正的乱世枭雄。出身底层,为人纯良,却

  • 窦建德: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会在最巅峰时,被李世民三千人打垮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隋军

    公元621年,七月,长安。当窦建德被五花大绑,推到长安街头的时候,目之所及,周围是一片黑压压的前来围观的唐朝百姓。然后,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窦建德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此时,窦建德仍是没想明白,为何他会落到这一步。相比隋末群雄中的其他人,窦建德其实更像是那种真正的乱世枭雄。出身底层,为人纯良,却

  • 隋末一代枭雄王世充,最后为何会死的不明不白?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王世充,隋末,窦建德,李密,宇文化及,李世民

    在很多演义小说当中,王世充这个人,往往是以一个奸诈狡猾的形象出现,并不算什么正面角色。正是因为他性格太过狡诈,导致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不齿于他的人品,不愿为他效力。这也是他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相比演义小说里的王世充,正史上的王世充,可就要厉害太多了。虽然性情一样狡诈阴狠,但其人生经历,却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