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窦建德死前的感慨:一时的仁义可称王河北,一世的仁慈却命丧黄泉

窦建德死前的感慨:一时的仁义可称王河北,一世的仁慈却命丧黄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4/1/20 5:52:04

如果隋朝末年的群雄割据中没有李世民,那么最终统一天下的很有可能是身在河北的夏王窦建德。

从兵变起家到占据河北,窦建德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就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境内无盗匪,商旅可以在任何地方夜宿,除了高超的治国能力,窦建德的军事造诣也很高,击败宇文化及,俘虏李神通,兵马数十万,良将上千员。

可是窦建德依然失败了,他的失败离不开李世民,更离不开王世充。

单雄信枪挑李世民

在皇位上刚过把瘾的王世充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李世民来了。

意气风发,战斗意志极强的李世民进入东部战场后,在慈涧遭遇了第一个生死时刻,仅率少数人马勘察地形的他被王世充的三万大军合围了。

绝对的危机,李世民体现出了他为何能够驰骋天下而不败的原因,过人的胆识和勇气。百人对战万人,镇定自若、身先士卒的李世民感染了每一个参与护卫的战士,杀出重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

李世民杀出重围

强烈的杀气也让王世充的部下直面内心的恐惧,洧州长史张公谨未战献怯,献城投降。显州、陈州、尉州紧随其后,本是铁板一块的郑国,七零八落,敌我交叉。

除了献州,王世充部下秦叔宝、程知节、李君羡等早已投奔李世民,战斗未开始,王世充就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每逢战阵,李世民必定亲临前线侦查地形,这是他打仗的习惯,却也屡次让他陷入危机之中。慈涧突围没多久,李世民就在邙山脚下遇到了第二个生死时刻。

若非尉迟敬德死命相救,李世民必定死在了单雄信的长枪之下。

窦建德出兵

大难不死,得到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王世充的部下继续投降。墙倒众人推,王世充还没有倒下,他的部下们就开始近乎疯狂砍断他的根基了。

王世充只剩下最后一个对付李世民的机会,他终于想到了河北的窦建德,只是不知道夏王愿不愿意支援他这个过去的死敌呢。

窦建德当然愿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他更是了然于胸,兵强马壮,战斗意志旺盛的窦建德意图在王世充与李世民两败俱伤之时,突然南下。李世民若败,可趁其疲惫不堪时发动进攻,进取关中;王世充若败,则吞并洛阳,两分天下。

窦建德未到,李世民已经驻兵邙山脚下的青城宫,王世充再次发动突然袭击,唐军惶恐,唯有李世民骑着“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在随从的掩护下,直插敌营。

唐军大阵,奋勇向前,李世民却遭遇了第三次生死时刻,飒露紫速度太快,跟在李世民身边的人竟只剩下丘行恭一人。

此战打得非常惨烈,郑军损失严重,唐军内部班师之声不绝于耳,唯有李世民认为这是攻破洛阳的最佳机会。

两败俱伤,窦建德终于决定出兵了。

窦建德出兵

生擒窦建德

南下首战,击败孟海公,俘虏其众,通过虎牢关,便可直插李世民中军深处。

千钧一发之际,王世充的侄子,驻守虎牢关的王行本却丢掉了这个重要关隘,咫尺之遥,窦建德被拦在王世充身外。

唐军众将再次想到了班师回朝,与战胜王世充时不同,此刻,唐军面前的局面是极其困难的,几个月来连续作战已经到了身体极限,硬碰窦建德,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

一向遵从避敌锋芒的李世民却一改常态,进入虎牢关,直面窦建德十万大军。

李世民虎牢关前迎战窦建德

在李世民看来,这是一统河南、河北的最好机会,窦建德精锐尽出,虎牢关前将其击败,则天下大定。他力排众议,当即决定,围困洛阳的同时,打掉窦建德。

二十三岁的李世民,眼神是坚定的,三千兵马对抗十万大军,毫无畏惧。

窦建德又被李世民挡在虎牢关外一个多月的时间,急需救援的王世充日子更难熬,洛阳被全面围困,缺粮断水,食不果腹,城中数万百姓被饿死,更多的则是因饥饿而不得不吃土因而被噎死的人。

洛阳的困局让窦建德更加心慌,一旦王世充抵抗不住,出城投降,满盘皆输。

紧急情况下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心静如水,窦建德的定力显然不如李世民。迫切需要决战的他钻进了李世民“示敌以弱”的口袋中,成为被遛的对象,十几万大军跑了一趟又一趟,又渴又饿,疲惫不堪。

气喘吁吁的窦建德在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进计划时,李世民却已经整装待发了,窦建德的会开了没多久,李世民就到了。

一个是毫无防备的疲惫之师,一个是准备充分的精锐力量,虎牢关前,窦建德所有的梦想全部破碎,他被生擒了。

生擒窦建德

斩杀单雄信

当装着窦建德的囚车出现在洛阳城下时,站在城墙上的王世充是否会想到昔日的李密,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重蹈了李密的覆辙。

进入洛阳城,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朝王世充的几名属下挥了屠刀,单雄信、朱粲、段达等人死于洛水河畔。

单雄信被杀

李世民为什么非要杀掉这些已经投降的将领,这当然有他们自身的主观原因,功劳大、能力强、名号响亮,杀掉他们足以震慑余下投降的人,让活着的人更加畏惧李世民的权威,而在另一个方面,典型的杀鸡给猴看,谁是猴?当然是还没有被剿灭的梁师都、刘黑闼以及南方的反王们。

至于被圈在死亡名单中的单雄信,虽然他是徐世勣的拜把子兄弟,哪怕徐世勣以自己的官职去换单雄信的一条命,李世民都不可能放过他。

单雄信罪大恶极,曾经在战场上差一点就刺穿了李世民的心脏,而更重要的是,单雄信这个人轻于去就。

后世人称单雄信为义薄云天小关羽,其实他更像是小吕布。瓦岗内讧,翟让被杀,单雄信跪地求饶,投靠李密;李密失败,单雄信不奉诏令,转而投奔王世充,致使洛水河畔,瓦岗军尸骨累累。

单此一点,李世民就不可能留他,就像没有人再愿意给李密一个机会一样。

李世民非杀单雄信不可

双雄落幕

回到长安,李渊做了一个令人乍舌的决定,将仁义加深的窦建德斩首示众,反而留下了恶贯满盈的王世充,打发他去蜀地苟活余生。

窦建德的被杀在意料之中,同样是崛起于隋末割据的浪潮中,李渊欺负弱小,谋杀小皇帝杨侑,屠戮功臣刘文静,斩薛仁杲全族,灭李轨一家,李渊的夺位之路是在腥风血雨中走过来的,是在李世民一场场战斗中打下来的。

腥风血雨的李唐开国之路

可窦建德不同,灭宇文化及,他礼待萧皇后;徐世勣叛逃,无罪释放了他的父亲;活捉李神通,连监狱都没让他进;河北人尊敬他、爱戴他,天下百姓仰慕他,盼望着他。

或许是能力、胆识比不上年幼的李世民,但在仁慈上却远远高于李家父子,可正是这个仁义害死了他。

你窦建德凭什么比我们李家还要仁义,这难道不是你日后造反的基础吗!

窦建德被杀没多久,无罪释放的王世充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被独孤修德乱刀砍死了。独孤修德与王世充有杀父之仇,却在防守严密的驿馆中无端被杀,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李渊。

在隋末群雄逐鹿中,被李渊消灭的势力无一例外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作秀的功夫很好,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捅的全是刀子,在这一点上,他还真是继承了姨父杨坚的风格。

更多文章

  • 他是窦建德的后代,一杆镔铁棍成为唐军虎将,勇斗罗通大战飞钹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窦建德,罗通,唐军,虎将,程咬金,薛丁山

    薛丁山征西的故事留下众多精彩的战绩,当年那些隋唐英雄的后人也是脱颖而出。罗家将罗章凭着家传枪法,他成为了军中的第一虎将;秦怀玉传下来的枪锏武学,也造就了小将秦英,他成为了唐军中的传奇英雄。作为秦怀玉的长子秦汉,身残的也却练就了一身绝技,成为唐军的一员步军虎将,相比实力相当的秦汉,唐军还有一位传奇人物

  • 窦建德昂然就缚,口出“不请自来”语,尽显侠义情怀,让人起敬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李密,唐军,朱元璋

    就在白士让这一槊就要刺下之际,突然窦建德喝了一声:“且慢!”声音不大,却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威力。白士让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凝视着躺卧在尘土里的这个人。杨武威也赶来了,见白士让的长槊僵在空中,诧异地问:“怎么啦?”他和白士让一样,并不知道躺卧在地上的这个人就是威震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两人勒马细看这人,只见

  • 窦建德雄踞河北如日中天,为何却突然消亡?原因主要有2个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窦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皇帝,李世民,河北省,唐朝,军事制度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义,打起了反隋的旗帜。在众多起义者中,有一个名叫窦建德的人,他出生于公元573年,号称是东汉大司空窦融的后代。不过实际上,窦建德的祖辈都是农民,世代在农村务农。窦建德年轻时重视信义,也特别重视承诺,跟其他人相处时也很仗义。有一次,窦建德的同乡死了父母,因为家庭贫困连下

  • 夏王窦建德民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字言字语标签:窦建德,夏王,李世民,瓦岗军

    隋朝末年,义军林立,各霸一方,河北的瓦岗军和窦建德最为强大。当时,瓦岗军驻守幽州,窦建德驻守乐寿。已对隋朝政权构成威胁,有一年,隋场帝急调王进元带兵三万北上,又派涿郡通守薛世雄率兵三万南下,妄图南北夹攻,消灭起义军。窦建德得这个战报后,召集将领商议对策。有的说:“联合瓦岗军,决一死战。”有的说:“王

  • 李世民擒获王世充和窦建德,为何杀了窦建德,却要放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

    作为一个领导者,尤其是古代的皇室成员,在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时,是具有相当大的智慧的,比如李渊与李世民在擒获窦建德与王世充之后对双方的处理方式,就是十分值得我们后人仔细思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人生智慧,不妨让我继续为你详细分析,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在隋朝末年,天下一片混乱,经过

  • 李渊杀窦建德失去河北民心,唐朝大半时间河北人不是造反就是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李渊,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李世民,唐朝

    隋末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民变蜂起,照说书人的说法,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但李渊从称帝到一统天下却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因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可谓天下无双,统一天下的势头犹如风卷残云,唯一让李渊头疼的地方就是河北。当时的河北不是现在的河北省,而是黄河以北地区,冀州、幽州一带的泛称,这里人口众

  • 窦建德具备帝王气象,他的失败除了对手强悍外其实还有必然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宇文化及,李渊,项羽

    窦建德具备帝王气象,他的失败除了对手强悍外其实还有必然因素风中一粟也说历史2022-06-2602:43四川关注公元621年,随着虎牢关一役李世民生擒窦建德,随后逼降王世充后,唐初群雄争霸战进入尾声。可李渊对待两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王世充被流放,而窦建德却被处死于长安,时年49岁。为什么李渊对二人的

  • 洛阳虎牢之战,秦王李世民如何率军击破王世充、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唐军,李渊,秦王,唐朝,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唐太宗,书法家,虎牢之战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洛阳虎牢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极其重要战役。战役背景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唐高祖李渊攻克长安称“唐

  • 李世民战虎牢:胸怀大局,随机应变;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老四讲事标签:唐军,大军,唐朝,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战虎牢,唐太宗,书法家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7月,秦王李世民率领七名总管、二十五名将领和十万大军进击洛阳,征讨王世充。8月,洛阳的外围战打响了。连续数月的外围战,王世充处处失利挨打,部属相继叛投大唐,战局越来越囧困。于是,王世充就派人向窦建德求援。一、窦建德参战,李世民随机应变。就在洛阳指日可破的情况下,应王世充求助的

  • 虎牢关下窦建德束手就擒,李世民威震天下!唐王朝终于问鼎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窦建德,李世民,虎牢关,王世充,唐军,尉迟敬德

    窦建德的失误就在李世民和窦建德在虎牢关相峙的时候,洛阳城下也爆发一场小规模战斗。武德四年四月十五日,齐王李元吉不听李世民之前的部署,擅自和王世充部将杨公卿、单雄信在洛阳城外干了一仗,先胜后败,还害得行军总管卢君谔也战死了。洛阳城的战事算是波澜不惊,王世充已经翻不起大浪了。而虎牢关这边的对决才是重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