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窦建德死后,有很多人为其扼腕叹息?一个石碑揭露真相

为什么窦建德死后,有很多人为其扼腕叹息?一个石碑揭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759 更新时间:2024/1/19 8:28:32

窦建德,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崇尚豪侠,为乡里敬重。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高句丽之时,担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遂抗拒东征。带领孙安祖进入高鸡泊,举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归顺高士达起义军,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称雄于河北一带。

最终,到了武德四年(621年),为了拯救郑王王世充,带兵攻打虎牢关,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和俘虏,押解长安处死。

每当历史爱好者读起关于窦建德的故事,总会觉得扼腕叹息。窦建德不同于一般的草莽流寇,这个家伙身上,虽然有骜不驯的气质,但是,他待人宽厚、亲政爱民、信守承诺。更为难得的是,在那个封建迷信成风的年代,窦建德是为数不多的“唯物主义者”。

窦建德遭人诟病的缺点很少,以至于他的生死大敌,一个唐朝的小官殷侔,竟不顾忌讳替他树立了一块纪念碑,还亲笔写下一篇慷慨激昂的碑文:

“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这篇碑文末尾的四句话,堪称窦建德生平的真实写照,一个有希望建立王图霸业的枭雄,竟因为莫名其妙的“天命”,中道崩殂,着实令人惋惜。正因这篇碑文,后人才格外感慨窦建德的失败。

为了一个无德行无能力,且背信弃义的小人王世充,窦建德竟率十万主力前往虎牢关,与如日中天的秦王李世民殊死决战。结果,这场恶战成就了李世民的伟业,窦建德本人则被押送到长安砍了脑袋。

十一年辛苦经营的基业,就这样为了一个人品败坏的小人付诸东流,这场仗打得真是要多窝囊有多窝囊。后人在总结这场虎牢关大战之时,都觉得窦大王犯下两个原则性错误:

首先,窦建德不该挑起这场战争,王世充这个家伙本就是个丧尽天良的王八蛋,根本不值得窦建德赌上身家性命相救。李世民兵强马壮,正值事业巅峰,窦建德若顾全大局,根本不应该拭其缨锋;

其次,就算窦建德有一万个理由出兵,也不应该直取虎牢关,与李世民的主力硬碰硬。若窦建德采纳国子祭酒凌敬的计策,转道进攻太原,搞一出“围魏救赵”,没准能解王世充之围,至少,不会让自己身陷囫囵。

实际上,后人对窦建德仍存在曲解。

其实,窦建德有不得不救王世充的理由,而且,进攻虎牢关也是无奈之举。窦建德被俘后,李世民责备道:“我征王世充,关你何事,你越界而来,冒犯我军士的锋锐!”建德说:“今日,若我不自己来,日后,恐怕有劳你远取。”

所以说,以上两点对窦建德原则性错误的总结纯属谬论。

曾有人抱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支援那些拉丁美洲的独裁国家,甚至,说这些国家不值得援助,但是,艾森豪威尔却依旧慷慨大方地帮助了这些国家。其实,国际政治无外乎就是这么回事儿,不论古今中外,类似的情况大同小异。

王世充虽然是个丧尽天良的王八蛋,但是,他却是个有实力的家伙,他的兵力可以牵制唐军的主力,消除窦建德的后顾之忧。若王世充与唐军僵持不下,窦建德就能获得喘息之机,积蓄力量。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窦建德才不得不容忍王世充这个小人盘踞在自己的大后方,这样窦大王才能专心对付大唐在山东的守军,并借机夺取大半个中原。

试想,当时若王世充被唐军干掉,那么,窦建德辖区北方就会面临罗艺。要知道罗艺可是与大唐穿一条裤子的军阀,过早地与罗艺交手,对窦建德来说没有一丁点好处,反而弊病无穷。李世民虽兵强马壮,但在讨伐王世充时还是费了一番手脚的,若窦建德不趁着这个机会与王世充联手攻打李世民,等李世民解决了王世充后积蓄实力,届时等待窦建德的下场岂不是更惨?

至于凌敬的计策更是荒谬,太原是李渊父子的“龙兴之地”,是大唐王朝的“革命根据地”。窦建德若想从河北直取太原,起码要率军翻越一座太行山。且不说这段路有多艰难,若唐军及时两面夹击将窦建德堵在太行山上,恐怕窦建德也会回天乏术。更何况,此时的李渊父子已稳居长安,太原的战略地位已不重要,至少不会逼得唐军“救魏”。

后来,一个叫刘武周的军阀占领了太原,李氏父子不还是安之若素?

按说,窦建德进攻李世民时,双方的兵力应该差不多,虽然,《新唐书》中着力渲染这场战争李世民以少打多,但毕竟这是唐人的史书,所以,真实性有待考量。

从两军的表现来看,决战之际双方是势均力敌的,不过,窦建德此时刚刚击败了孟海公,又因长途跋涉全军人困马乏,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就地扎营疏通粮道,与李世民打持久战。如此布局,唐军若撤退,窦建德即可顺理成章地蚕食王世充的地盘,若唐军不撤,战局亦对窦建德有利。可惜的是,窦建德带着疲惫不堪的将士们羊入虎口,遭到李世民的偷袭,最终功败垂成。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以后人眼光说出的话。但是,对于战场上的当事人来说,也许一个小小的失败就会让自己掉了脑袋,关于自己的历史亦戛然而止,再也没有复盘的机会。

参考资料:

【《窦建德碑》、《旧唐书》、《新唐书》】

更多文章

  • 洺水之战唐朝统一战争后期最强对手败亡,他无法成为第二个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薄荷糖的味道呦标签: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唐军,李世民,萧铣

    唐朝统一战争中,刘黑闼是李唐完成统一过程中一个意外的对手,他本是窦建德的部将,在窦建德被杀后被众人推举而出,领兵反叛李唐,起初所向无敌,连败唐军,半年时间就恢复了窦建德时期的地盘范围,河北、山东之地再起战火,不过最终在洺水之战中,李世民率部击溃了刘黑闼的主力军,随后刘黑闼被李建成彻底击败,唐朝统一战

  • 窦建德:隋末乱世枭雄,侠之大者,惜乎一念之差,为李世民所擒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宇文化及,李渊,隋炀帝

    窦建德,山东清河郡漳南县人,少年时就仗义疏财,崇尚豪侠,喜结交天下英雄。曾经有七八个盗贼不知死活,到他家抢劫,这简直是撩虎须。窦建德站在门后,单等盗贼入来,来一个砍翻一个,来两个料理一双,一口气干掉了四个。吓得其余的盗贼心胆俱寒,在门外央求归还同伙尸首。窦建德笑着说:“你等狗贼,既没有胆量进来,那就

  •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战略碾压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可谓风光尽显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虎牢关,唐军

    621年的虎牢之战,是李唐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一战。在这次战争里,李唐带领着部队打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军队,之后又把王世充困在了洛阳城内,除掉了中原地区的两股势力,为统一全国打好了基础。隋朝末年,有不断的农民起义,形成了大概三股势力,李密、窦建德、杜伏威。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在今太原起兵,攻下了长安,占

  • 打包了隋朝班底的窦建德为何一战输光?他的三条人生路条条通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窦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李世民,李神通,李渊,唐军,隋朝,军事制度,唐朝

    与李渊、王世充相比,窦建德底子最薄,可崛起的速度却是最快的。他从617年收拾高士达的残兵败将开始,一年时间建国称王,两年击败宇文化及,打包了隋炀帝的政治班底。就当人们视之为“黑马王子”时,窦建德又给了世人一个“惊喜”: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之前的成果全部葬送,还被李世民虏获,斩杀于长安。这种过山车的

  • 窦建德死前的感慨:一时的仁义可称王河北,一世的仁慈却命丧黄泉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李密,单雄信,李渊,唐军,河北省,唐朝,军事制度

    如果隋朝末年的群雄割据中没有李世民,那么最终统一天下的很有可能是身在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从兵变起家到占据河北,窦建德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就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境内无盗匪,商旅可以在任何地方夜宿,除了高超的治国能力,窦建德的军事造诣也很高,击败宇文化及,俘虏李神通,兵马数十万,良将上千员。可是窦建德依然失

  • 他是窦建德的后代,一杆镔铁棍成为唐军虎将,勇斗罗通大战飞钹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窦建德,罗通,唐军,虎将,程咬金,薛丁山

    薛丁山征西的故事留下众多精彩的战绩,当年那些隋唐英雄的后人也是脱颖而出。罗家将罗章凭着家传枪法,他成为了军中的第一虎将;秦怀玉传下来的枪锏武学,也造就了小将秦英,他成为了唐军中的传奇英雄。作为秦怀玉的长子秦汉,身残的也却练就了一身绝技,成为唐军的一员步军虎将,相比实力相当的秦汉,唐军还有一位传奇人物

  • 窦建德昂然就缚,口出“不请自来”语,尽显侠义情怀,让人起敬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李密,唐军,朱元璋

    就在白士让这一槊就要刺下之际,突然窦建德喝了一声:“且慢!”声音不大,却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威力。白士让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凝视着躺卧在尘土里的这个人。杨武威也赶来了,见白士让的长槊僵在空中,诧异地问:“怎么啦?”他和白士让一样,并不知道躺卧在地上的这个人就是威震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两人勒马细看这人,只见

  • 窦建德雄踞河北如日中天,为何却突然消亡?原因主要有2个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窦建德,王世充,宇文化及,皇帝,李世民,河北省,唐朝,军事制度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义,打起了反隋的旗帜。在众多起义者中,有一个名叫窦建德的人,他出生于公元573年,号称是东汉大司空窦融的后代。不过实际上,窦建德的祖辈都是农民,世代在农村务农。窦建德年轻时重视信义,也特别重视承诺,跟其他人相处时也很仗义。有一次,窦建德的同乡死了父母,因为家庭贫困连下

  • 夏王窦建德民间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字言字语标签:窦建德,夏王,李世民,瓦岗军

    隋朝末年,义军林立,各霸一方,河北的瓦岗军和窦建德最为强大。当时,瓦岗军驻守幽州,窦建德驻守乐寿。已对隋朝政权构成威胁,有一年,隋场帝急调王进元带兵三万北上,又派涿郡通守薛世雄率兵三万南下,妄图南北夹攻,消灭起义军。窦建德得这个战报后,召集将领商议对策。有的说:“联合瓦岗军,决一死战。”有的说:“王

  • 李世民擒获王世充和窦建德,为何杀了窦建德,却要放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

    作为一个领导者,尤其是古代的皇室成员,在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时,是具有相当大的智慧的,比如李渊与李世民在擒获窦建德与王世充之后对双方的处理方式,就是十分值得我们后人仔细思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人生智慧,不妨让我继续为你详细分析,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在隋朝末年,天下一片混乱,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