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与家族仇恨无关,或是在掩盖一个真相!

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与家族仇恨无关,或是在掩盖一个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灰脸娱乐说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4/1/14 22:22:10

公元621年,王世充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其中就包括单雄信。然而,即便徐世勣(即 李勣,李世民赐姓,与单雄信是结拜兄弟)极力求情,希望能免除单雄信一命,但李世民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处死了单雄信。

《资治通鉴》:世勣(对李世民)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徐世勣)乃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犹不负昔誓也!」

徐世勣希望用自己的官爵财产来赎单雄信,但李世民却拒绝了。于是,徐世勣忠义两难全,就割下自己的一块肉给单雄信,表示没有忘记当初誓言,以后也会照顾好单雄信家人。此后,单雄信吃下赴死。

如此感人的一幕,李世民却无动于衷,这充分显示了李世民处死单雄信的态度非常坚决,属于必杀单雄信。

这又是为什么呢?先看一看常见的三个观点:家族仇恨,“三姓家奴”,不愿投降。所谓“三姓家奴”,说的单雄信不停的跳槽,“不愿投降”是一直坚持抵抗唐军,至于家族仇恨,《隋唐演义》和正史相处太远。

李世民和单雄信有仇,因为李渊误杀了单雄信兄长,《隋唐演义》中的确有这么一段,但在真实历史上却另有其人。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是北周大将,581年李渊率领隋军与之血战7天7夜,城破之后单禹被俘,因坚贞不屈而被李渊所杀。

其实,最化解不开的“家族仇恨”,也只是单雄信想杀李世民,而不是反过来,单雄信又没有杀李世民家族什么人!至于单雄信跳槽问题,有魏征多吗?跟随王世充而不愿投降,以李世民的心胸,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既然如此,李世民为何必杀单雄信呢?原因可能很简单,李世民在单雄信手下,曾遭遇一场大尴尬,甚至由此而篡改了部分历史。对于让他威严尽失的单雄信,或因此而必杀之。

从史书上看,在公元620年,李世民的遭遇非常神奇,一年差点两次被杀。

《旧唐书·李密传》: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一句“几及太宗”,说明单雄信差不多就要杀了李世民。只是徐世勣的呵斥,于是就吓退了单雄信,“雄信惶惧,遂退”。

这一段历史看起来挺神奇,面对单雄信的利刃,李世民究竟什么表现?从家族仇恨、两军对垒生死决战来看,单雄信也没有理由放过李世民,不杀李世民可以俘虏呀!因此,可能不是徐世勣的“呵止”而“雄信惶惧”,而是李世民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尴尬经历吧。

有趣的是,在《旧唐书·列传第十八》中,还有一段同年发生的故事,主角变成了尉迟恭、李世民、单雄信这三人。单雄信直攻李世民,这一次是被尉迟恭挡住了。

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尉迟恭)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更率骑兵与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人。

这是尉迟恭和李世民打猎,不巧却遇到了王世充的几万步骑。尽管单雄信直趋李世民,却被尉迟恭打败,“横刺雄信坠马”。更神奇的是,他们不仅突围了,“更率骑兵”前来交战,击败了几万人,俘虏了6000人。

几万人都围不住一支打猎的小分队,王世充活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然而,对比这两则描述,却又发现很多雷同:都是单雄信几乎直面李世民。难道上天安排的缘分,让单雄信和李世民如此邂逅?而且,第一次徐世勣“呵止”,用李世民名头就吓跑了单雄信,第二次尉迟恭直接打趴了单雄信,怎么看都有问题,真相很可能被掩盖篡改了。

结合李世民有篡改历史的习惯,所以不难想象:李世民应该直面过单雄信的刀锋,而且两次应该合并为一次,但怎么逃过一劫的,这就不为人所知了,或许非常狼狈不堪吧。

正因如此,即便徐世勣抛弃身家泣血为单雄信求情,但李世民还是必杀单雄信,因为不想单雄信追杀他的这一幕,继续如影随形的折磨着他,或也有掩盖真相之意。当然,李世民杀单雄信,或许还有一些其他次要原因,但想来这一点才是主因。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坚持要杀单雄信另有隐情:这其中有没有杀人灭口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伯当,秦琼,罗士信,李渊

    关于瓦岗五虎将的组成人员,在演义小说中至少有四个版本十个人,咱们今天刨去在历史中不存在的,并且采用比较流行的版本,那么瓦岗五虎将也就剩下五个人了:单通单雄信、秦琼秦叔宝、王玄王君可、王勇王伯当、程咬金程知节也叫程义贞。根据正史记载,这五位虎将中有两人忠义堪比秦琼但结局却很悲壮,虽然结局悲壮,却也义薄

  • 大战凤凰山唐军二十六将血染疆场,青龙星单雄信转世寻仇怒斩群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单雄信,唐军,青龙星,秦琼,程咬金,罗成,李世民,凤凰山,青龙

    济南府中的贾家楼最初叫作贾柳楼,是按照两位掌柜的名字所取,因为秦琼经常喜欢带着江湖朋友聚会在此,酒店生意变得越来越红火,而秦琼与大掌柜贾润甫是非常好的朋友,二掌柜柳周臣索性将招牌改成了贾家楼,秦母六十大寿的寿宴酒席选择在这里。以单雄信为首的绿林道二十二位豪杰赶到了,罗成带着十三位北平府军官来到贾家楼

  • 秦琼为何惹上人命官司被发配充军?看看单雄信背地里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单雄信,秦琼,王伯当,李渊,说唐

    在各种隋唐时期的演义小说中,秦琼和单雄信的关系都是比较好的,只是后来各为其主,站在了对立面,这也算是一个悲剧,不过两人有这样的结局其实在刚开始就有伏笔,两人最开始的相遇实在算不上愉快。甚至两人在还没有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另一种接触。临潼山,杨广和宇文述及其子设下埋伏,准备杀死从这里经过的李渊一家,

  •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醉轻弦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李渊,王伯当

    古代时期对待战俘的方式一般都是赶尽杀绝、铲草除根的,原因也是害怕他们的后代会做出报复的行为,因此不如一开始就把他们彻底清除,这样永绝后患。但也有人尚存慈悲之心,不忍心杀掉敌人的后代,但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好报的。当年李世民放过了单雄信的妻儿之后,也没想到会在几百年后给大唐埋下亡国的祸根。正是“天道好轮回

  • 王世充战败后,单雄信想投降,为何李世民不要,真是因为私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世充,李世民,单雄信,李密,尉迟敬德

    单雄信这个人,在评书里和历史上完全是两个形象。评书里的单雄信义薄云天,武艺高强,但是因为兄长被李渊所杀,所以就是李世民倾心招降,他也誓不降唐,以至于最后被杀。用一句戏曲里的词,就是“他劝我降唐我不爱,情愿一死赴阳台!”但是历史上的单雄信,却是一个实力和人品成反比的人。所谓反复无常,不过是他的缺点之一

  • 妄言隋唐(番外四)瓦岗兄弟本无义气,无人为单雄信求情很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单雄信,李密,王伯当,王世充,秦琼,瓦岗

    相声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从评书和小说故事的层面来看,《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充满了兄弟情谊,而隋唐故事中的瓦岗寨结义的背后则是各怀鬼胎。在隋唐故事的后半段,曾经强大一时的瓦岗军冰消瓦解,瓦岗英雄也各奔东西。从其中主要任务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王伯当等人的结局

  • 秦叔宝和单雄信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好吗?程咬金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秦琼,唐朝,黄易小说人物

    山东“小孟尝”秦叔宝和潞州二贤庄庄主单雄信,一个忠义无双,一个义薄云天,在各种演义和评书中,他们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好兄弟,只不过后来各为其主,站在了对立面,让人扼腕。实际上,就《说唐》来说,两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兄弟,关系并不算很好。临潼山上,捕快秦叔宝救了李渊一家子,是李渊的救命恩人,而李渊却在不

  • 李元霸的大锤不靠谱,秦琼单雄信的百斤铁枪,在史料中都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元霸,秦琼,单雄信,裴元庆,程咬金,李渊

    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双锤八百斤,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双锤六百斤(一说为三百斤),第十六条好汉秦琼镀金熟铜双锏一百三十斤、金鑚提炉枪一百二十斤。这样的重兵器,在漫威系列中,也就是雷神和绿巨人能拿得起来,但要是放在西游系列中,却又轻得像灯心草,只配给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当兵器——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 秦琼从宇文化及兵锋下救了李密和瓦岗军,徐世勣单雄信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密,宇文化及,单雄信,瓦岗军,王世充,徐世勣,李密(隋朝),唐朝,元帅

    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秦琼是瓦岗寨、“大魔国”乃至大唐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这当然是不符合史实的:秦琼在瓦岗军是内马军四骠骑之一,瓦岗军失败,他又被王世充以隋朝皇帝杨侗(原为越王,史称隋恭帝、皇泰主、皇泰帝)的名义任命为龙骧大将军,投唐后最高官、爵、勋为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上柱国。唐朝最高军衔

  • 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英勇善战,有1个致命缺点被千夫所指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单雄信,李密,李世民,王世充,英勇善战

    一般我们在谈及英雄人物时,总是会权衡历史遗留下来的多种资料,很多时候真实人物原型,会与小说中所描写的略有差异。有关于人物的真实形象就需要我们自己去仔细筛选信息,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隋末唐初的著名武将单雄信。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英勇善战,有1个致命缺点被千夫所指。其实历史上关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