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种下祸根

李世民杀单雄信后,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曾想给大唐种下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醉轻弦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3/8 20:00:49

古代时期对待战俘的方式一般都是赶尽杀绝、铲草除根的,原因也是害怕他们的后代会做出报复的行为,因此不如一开始就把他们彻底清除,这样永绝后患。

但也有人尚存慈悲之心,不忍心杀掉敌人的后代,但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好报的。当年李世民放过了单雄信的妻儿之后,也没想到会在几百年后给大唐埋下亡国的祸根。

正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以杀戮开端往往会以杀戮结束。不过要是当年单雄信投降李唐的话,是否会得以善终呢?其实没有这种如果,因为单雄信与李渊的仇怨早已根深蒂固。

瓦岗聚义

隋末唐初的瓦岗军是当时农民起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他们浩大的声势不亚于《水浒传》中的梁山聚义。虽然瓦岗军里没有108条好汉,但有勇有谋之人也不少。

翟让是瓦岗寨的首领人物,他开始起事之后,他的老乡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纷纷加入他的队伍。后来王伯当又引荐了李密加入阵营,李密谋略过人,在他的帮助下瓦岗军势如破竹。

随后瓦岗军一路攻下了荥阳,这里是中原的战略要地,但李密看中的是巩县的那个大粮仓。拿下这个粮仓之后不仅能保证军队粮草的充足,而且这里距离洛阳只有一步之遥。

这个布局是瓦岗军壮大起来的关键,随后瓦岗军又相继攻下了黎阳仓,起义军也增加到了二十万。此时的瓦岗军已经控制了中原一大片的区域,达到了鼎盛时期。

就在此时,瓦岗军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单雄信与徐世绩两人本是好兄弟,他们情同手足一直都彼此信任。然而与翟让、李密等人却有着隔阂,特别是翟让和李密两人的矛盾更加激烈。

起先在王伯当的建议下,翟让将位置让给了颇有谋略的李密。他也顺势自封为魏公,翟让则任师徒,单雄信和徐世绩分别为左右大将军。

后来翟让在部下王儒信的煽风点火之下,又想把“大哥”的位置給夺回来。李密知道了此事后,便设计杀了翟让。

此时恰逢瓦岗军与王世充会战,徐世绩在战争中被砍伤,后来得知李密杀了翟让,单雄信和徐世绩都很愤怒,但如今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于是只能求饶,继续跟着李密。

从这里开始瓦岗军就进入了分崩离析的阶段,后来在与宇文化及的作战中,瓦岗军溃败投降。单雄信投奔了王世充,而李密和徐世绩则投奔了李唐。

拒不投降

单雄信勇猛无敌,特别擅长在马上用枪作战,当年李密没有杀他也是因为爱惜他将领之才。投奔了王世充之后,他依旧深得其信任,并多次领兵作战。

一次李渊派李世民前来攻打洛阳,王世充派单雄信前去迎敌。单雄信想跟李世民单挑,但徐世绩知道他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于是便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于是单雄信退守。

几个月后王世充的军队被李世民击败,他也宣布投降李唐。但单雄信却拒不投降,而他不投降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单雄信本是跟随翟让和李密的,后来又投靠了王世充,如果再次投靠李渊的话,这种朝三暮四的行为在忠义之人的心理是非常不齿的,他不愿意成为世人耻笑的“三姓家奴”。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单雄信与李唐有不共戴天之仇。隋文帝时期,他派遣李渊去攻打周国的东昌,守城的正是单雄信的父亲单禹。

东昌城被围困之后,单禹因为拒不投降而被李渊斩杀。两军交战难免有伤亡,这是可以理解的。单雄信那时对李渊也只是有些许恨意,而正在让他与李家结下仇怨的是李渊还杀了他的哥哥单道。

在影视剧里曾有对这件事有过交代,当年李渊害怕隋炀帝猜疑,于是提议要回老家太原。结果宇文述等人害怕李渊回去后造反,于是派出了杀手半道要取他的性命。

交战中幸得秦叔宝及时赶到打退了刺客,后来李渊骑上马去追击残余部队。没料到途中遇到了单道,但当时的李渊刚经历过大战,只听到马蹄声,还没看见人就拔箭射了出去,结果把单道给杀了。

弓箭上刻着李渊的名字,所以这件事证据确凿也没什么可说的。就因为这次误杀,使得单雄信与李家结下了杀父杀兄之仇,所以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即便是死也不可能去效忠仇人吧。

李世民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之后,于是便下令杀了单雄信。好兄弟徐世绩为他求情结果被拒绝。在单雄信临死前,徐世绩割下自己一块肉给单雄信吃,并承诺会帮他照顾好家人。

虽然徐世绩是偷偷照顾单雄信的后代,但按照当时李世民的势力,想要找到他的家人赶尽杀绝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单雄信的妻女都活了下来,说明李世民是有意放了他们一马。

只是让李世民都没有想到的是,单雄信的后代会在三百年后动摇了大唐的国本。

黄巢起义

公元878年,继王仙芝起义之后,山东的“富二代”黄巢也发动了起义前来响应。这个起义军是唐朝末年最为声势浩大的一支,它们转战了大半个大唐江山,是导致唐朝国力衰弱的直接原因。

黄巢起义军的成就颇有当年瓦岗军的风范,而巧合的是,在黄巢军中也有单雄信的后人,他们被誉为“黄军四杰”,即单兴、单旺、单茂、单盛。

据说这四人是单雄信的第11代后人,在黄巢军中他们虽然名气不大,但也是不可忽视的主将势力。黄巢军后期的发展,也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完成的。

虽然最后起义失败了,但这段起义的历史对唐朝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使得本来正在走下坡路的唐朝直接跌倒了谷底,改朝换代的历史脚步也因为起义而加快了不少。

在黄巢起义后,唐朝垂死挣扎了二十三年后被朱温取代,自从唐朝灭亡,中国正式进入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

也许单雄信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人会参与到了灭亡唐朝的行动当中。这应该也算是一种报仇了吧。难怪许多中国人喜欢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单雄信来说是三百年都不晚。

这样的结局恐怕是连李世民都没有预料到的,当初他的仁慈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大唐的覆灭跟单雄信的后人没什么关系,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小小的力量也足以摧毁唐朝的百年基业了。

更多文章

  • 王世充战败后,单雄信想投降,为何李世民不要,真是因为私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世充,李世民,单雄信,李密,尉迟敬德

    单雄信这个人,在评书里和历史上完全是两个形象。评书里的单雄信义薄云天,武艺高强,但是因为兄长被李渊所杀,所以就是李世民倾心招降,他也誓不降唐,以至于最后被杀。用一句戏曲里的词,就是“他劝我降唐我不爱,情愿一死赴阳台!”但是历史上的单雄信,却是一个实力和人品成反比的人。所谓反复无常,不过是他的缺点之一

  • 妄言隋唐(番外四)瓦岗兄弟本无义气,无人为单雄信求情很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单雄信,李密,王伯当,王世充,秦琼,瓦岗

    相声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从评书和小说故事的层面来看,《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充满了兄弟情谊,而隋唐故事中的瓦岗寨结义的背后则是各怀鬼胎。在隋唐故事的后半段,曾经强大一时的瓦岗军冰消瓦解,瓦岗英雄也各奔东西。从其中主要任务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王伯当等人的结局

  • 秦叔宝和单雄信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好吗?程咬金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罗成,李渊,王世充,秦琼,唐朝,黄易小说人物

    山东“小孟尝”秦叔宝和潞州二贤庄庄主单雄信,一个忠义无双,一个义薄云天,在各种演义和评书中,他们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好兄弟,只不过后来各为其主,站在了对立面,让人扼腕。实际上,就《说唐》来说,两人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兄弟,关系并不算很好。临潼山上,捕快秦叔宝救了李渊一家子,是李渊的救命恩人,而李渊却在不

  • 李元霸的大锤不靠谱,秦琼单雄信的百斤铁枪,在史料中都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元霸,秦琼,单雄信,裴元庆,程咬金,李渊

    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双锤八百斤,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双锤六百斤(一说为三百斤),第十六条好汉秦琼镀金熟铜双锏一百三十斤、金鑚提炉枪一百二十斤。这样的重兵器,在漫威系列中,也就是雷神和绿巨人能拿得起来,但要是放在西游系列中,却又轻得像灯心草,只配给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当兵器——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 秦琼从宇文化及兵锋下救了李密和瓦岗军,徐世勣单雄信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秦琼,李密,宇文化及,单雄信,瓦岗军,王世充,徐世勣,李密(隋朝),唐朝,元帅

    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秦琼是瓦岗寨、“大魔国”乃至大唐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这当然是不符合史实的:秦琼在瓦岗军是内马军四骠骑之一,瓦岗军失败,他又被王世充以隋朝皇帝杨侗(原为越王,史称隋恭帝、皇泰主、皇泰帝)的名义任命为龙骧大将军,投唐后最高官、爵、勋为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上柱国。唐朝最高军衔

  • 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英勇善战,有1个致命缺点被千夫所指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单雄信,李密,李世民,王世充,英勇善战

    一般我们在谈及英雄人物时,总是会权衡历史遗留下来的多种资料,很多时候真实人物原型,会与小说中所描写的略有差异。有关于人物的真实形象就需要我们自己去仔细筛选信息,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隋末唐初的著名武将单雄信。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英勇善战,有1个致命缺点被千夫所指。其实历史上关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很多,

  • 历史上的李世民求贤若渴,为何一定要斩杀曾有意投降他的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李世民,单雄信,李密,王世充,李建成,程咬金

    李世民对人才的重视在历史上是极其有名的。在他的手下,有着长孙无忌这样的经国之才,有着“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武将之中更是有着李靖、李绩、尉迟敬德、侯君集这样的名将。尤其是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还不计前嫌地将原属李建成的魏征给予重用,在史书上留下了”以人为镜“的佳话,那么为何对原瓦岗寨首

  • 民间文学丨李世民处死单雄信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单雄信,李世民,李渊,王世充,宋江,秦琼

    在隋唐英雄里,单雄信虽然比不得秦琼那样有主角光环,武功也比不得李元霸、宇文成都那样天下无敌,但是如果仔细回味,我们会发现,单雄信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首先单雄信是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单雄信作为一个庄主,对于江湖好汉,历来是重义气轻钱财,招揽了不少的江湖好汉,单就这一点来说,单雄信就让人印象深刻。《水浒

  • 面对瓦岗诸将,李世民最恨单雄信,最爱秦琼罗士信,他最怕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秦琼,罗士信,单雄信,李勣

    一、李渊最该感谢的两个人李渊为何仅用七年时间,就横扫天下?其实,主要是靠两个人。其一就是李世民,堪称史上最开挂的牛人。一人就消灭了多半个大唐的竞争对手。如西秦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还有刘黑闼……李建成面对的刘黑闼,是被李世民打丢了魂的。因此李建成才能依靠魏征 “攻心为上”的计谋,

  • 李世民能接受其他英雄,为何非要处死单雄信?对方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李密,李渊,秦琼,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

    隋朝末年,天下难逃大乱定律,各地有雄心壮志之人纷纷自组山头,成立义军,互相争抢地盘。而李渊、李世民父子得天独厚,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给大唐盛世奠基。后来,李世民不念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先发制人杀自己的大哥,夺得了皇位。为此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个比较冷血的帝皇,如果无奈杀兄是为了欲望夺取帝王,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