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湖散人,雅怀深致。唐代冷门诗人陆龟蒙的7首诗,哪首打动了你

江湖散人,雅怀深致。唐代冷门诗人陆龟蒙的7首诗,哪首打动了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林家清欢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1/19 6:21:19

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上,陆龟蒙的名字似乎光芒不盛。

他不喜欢用浪漫的语言和华美的辞藻来修饰诗歌,而是将情致与态度都藏在了平淡的文字中。

他的一生经历过科考、求仕,却都被现实无情地打压。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他最终选择了明哲保身的退隐之路,却始终无法真正地忘怀世事。

陆龟蒙是一个清醒者,却也因此而痛苦,即使隐居也无法完全将现实抛之脑后。

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他“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陆龟蒙,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人称甫里先生。

他出身名门,家中长辈世代为官,六世祖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朝宰相,而五世祖陆象先是唐玄宗朝宰相。

然而到了他这一辈,虽然自幼聪悟,用功苦读,希望能以满腹经纶实现济世之心,却在进士考试中名落孙山。

当时的唐王朝日薄西山,宦官集团与割据势力争斗不休,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在经历一次次打击后,陆龟蒙放下了曾经的理想与抱负,将锦袍玉带换成了布衣芒鞋,回到江南过起了隐逸生活。

他在自传中说自己“性野逸,无羁检”,自称“散人”、“野人”。

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擅长写小品文,讥刺现实、抨击时政,诗以写景咏物和描绘乡间生活为主。特别的是,他创作的《耒耜经》还是现存最早的农具类农书。

一起品读他的7首小诗,感受他的雅怀深致。

1、《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大丈夫并非没有滔滔热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别酒慷慨高歌舞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

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壮士咬牙斩断手臂决不踌躇。

既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是寻常事何须叹息怨尤。

古往今来,离别诗多写离愁别恨,少数则为豁达之语。

而陆龟蒙这首诗,却别具一格,以议论替代说情,慷慨激昂,气势昂扬。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坚强刚毅的形象。

颔联和颈联接着描述大丈夫的形象和人生观,表达了为了实现理想和壮志,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纵观历史上千百篇离别诗,这样激昂雄壮的色彩,也是很少见的。

2、《离骚》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屈原写出《天问》《招魂》这样的经典巨作,

却无法将他的心意,传达到自己的君王面前。

屈大夫啊屈大夫,你哪里知道再奇丽的诗句,

终究还是抵不过媚主小人的一句恶意重伤啊!

“离骚”是中国第一位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者,离开也,意为屈原被驱逐出朝堂,徘徊于江湖;骚者,忧愁也,表达屈原疲惫愤慨又充满无奈的心情。

屈原离开朝堂,写下了《离骚》、《天问》、《招魂》等许多奇丽的诗篇,却无法靠它们赢得君王的心。

陆龟蒙既是为屈原的忠心和才华感到惋惜,也是为抒发自己流落江湖,无法建功立业的苦闷。

3、《和袭美春夕酒醒》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几年来无所事事,漂泊浪迹于江湖,

今日为何却醉倒在黄公的酒垆之中。

酒醒后发现月亮不知何时升到半空,

满身花影映照,酸软无力需要人扶。

这是一首写意清淡的闲适诗,笔调闲散自然,意境平和优美,写得潇洒自如,读来情趣盎然。

“袭美”是知己皮日休的字,两人都在松江甫里隐居,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写下了许多唱和的诗歌。

黄公酒垆的典故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那里曾是竹林七贤经常畅饮的地方,但嵇康、阮籍去世后便再也不曾相聚。多年后,已经身为尚书的王戎乘车路过,心中悲哀,升起无限感慨。

陆龟蒙借竹林七贤饮宴之所,暗示了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也借以标榜自身襟怀的高远。

而诗中明月、美酒、花香、倒影仿佛共同构筑了一幅清雅的画卷,画出了诗情与美景,更画出了花间高士的翩翩韵致。

4、《吴宫怀古》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通往长洲苑的香径,如今已经长满了荆棘,到处都是荒丘蔓草。

当年奢云艳雨、纸醉金迷的吴王宫,如今只有阵阵悲风在徘徊。

吴王夫差在位期间那一切倒行逆施的举措,都足以使国家灭亡,

而且六宫佳丽如云,难道要将亡国之罪归于一个小小的西施吗?

这首怀古诗,前两句写兴亡盛衰,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论点。

怀古诗写兴衰是寻常,陆龟蒙用吴王游猎的“长洲苑”为代表地,而不是传说中象征着宠爱西施的馆娃宫,其实也暗示了自己的态度。

“奢云艳雨”四个字,虽无实写,却将吴王的奢靡与好色写得入木三分,且充满了联想力。

同时也与“事事须亡国”相照应,他荒淫无道,他沉迷游猎,他广纳美人,桩桩件件都为吴国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就算西施是绝代佳人,比后宫中所有嫔妃都能蛊惑圣心,难道就能凭着一己之力颠覆吴国吗?

陆龟蒙认为,亡国的罪魁祸首是帝王本人,抨击了“女祸亡国”的论调,怀古喻今,蕴含深远。

5、《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蘤(huā),古同“花”。

素净雅致的花朵往往要被秾艳的花朵所欺,压下它们的风采,

而像白莲这样冰清玉洁的花,只应该生长在仙雾缭绕的瑶池。

白莲看似无情,心中却常怀幽恨,这样的花朵何人能够欣赏?

当天欲晓而残月尚存时,它在清风的陪伴下寂寞地自开自落。

莲花,一向被人称为“花之君子”,它们“不蔓不枝,中通外直”,它们“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这些都是根据它们的生长特点,总结归纳出的莲花的品质。

然而在陆龟蒙笔下,既不写莲花的美丽,也不歌颂莲花的品格,只是抓住了它颜色的特点,将它写作一位冰肌玉骨、不与人争艳的仙子。

它看似无情却有情,对于凋零和衰败怀着淡淡的愁怨,在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独自默默无语。

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却极有情致,读来余韵袅袅、颇堪回味。

6、《冬柳》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水边小汀上柳树成行,正斜斜地对着我的窗子,

冬日树叶零落、柳枝衰败,在清晨的江畔摇曳。

一阵夹着霜意的寒风吹过,吹断了柳树的枯枝,

那断裂坠落的声音,惊起了一双双栖息的寒鸥。

这首诗描写的主题是静物,即冬日的柳树。

诗人从柳树的位置、衰落的形态写起,宛如一幅衰柳寒江图,静谧、枯寂。

三四句却笔锋一转,化静为动,用霜风劲吹、枯枝断落、鸥鸟惊飞等一系列动态,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个小片段。

动静结合,相辅相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般看到了柳枝的萧条,听到了柳枝的断裂,目送了寒鸥的盘旋,感受到了冬日清晨江边的寒意逼人。

诗人并没有赋予柳树过多的情感寄托和理想表达,而是通过直接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立意构思新奇别致,题材也不袭故蹈常。

7、《秘色越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九月深秋的清晨,微风拂面,露水沾衣,正是越窑的瓷器出窑时;

秘色瓷的颜色似青如黛、莹润似玉,仿佛从千峰万山中夺来翠色。

那些堆放着的瓷器,承接着夜半时分的水汽,留下浅浅一汪露水,

仿佛有人在不为人知的暗夜中,与嵇中散斗酒后留下的残存酒液。

在谈论青瓷时,这首诗的前两句往往是被引用频次最高的,其实后两句才蕴藏着诗人真正想表达的思想。

陆龟蒙身处的时间,是唐朝晚期,当时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天灾人祸不断。他科举不利,做过官卑职小的门客之属,希望能改变现实却始终无能为力,只好离开都城到江南隐居避世。

在江南,他看到了越窑青瓷开窑的壮观场面,看到了精美绝伦的秘色瓷器,在经历火的洗礼后,它们惊艳了无数世人。

震撼于它的美丽之余,诗人也忍不住自伤,自己也经历了无数磨难,却始终报国无门。

看到瓷盏,他想起了“嵇中散”嵇康,那位竹林七贤中最为孤傲不群的青年。

他向往嵇康超凡绝世的理想、傲视权贵的态度,将他作为心灵的寄托和效法的楷模,希望能与他深宵共饮,以销万古之愁。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更多文章

  • 喜报!江南新村党总支书记薛逢喆荣获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历史解密编辑:阿基米德FM标签:薛逢,江南,上海市,党总支,居委会

    喜 报9月27日下午,徐汇区召开“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 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薛逢喆,荣获“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二排左一为薛逢喆区委书记曹立强代表区四套班子,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希望广大公务员和劳动者向受表彰的先进们学习

  • 杜荀鹤: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写得很孤独

    历史解密编辑:烟台美食探店标签:杜荀鹤,旅舍遇雨,诗人,孤灯

    这是文章头部杜荀鹤是一位孤独的诗人,翻开他的诗集就会发现,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在抒发人生不幸的遭遇,很多的作品写得很感人。其实这也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由于始终是郁郁不得志,这也使得他悲痛万分,只能是通过文字去宣泄人生的悲苦,还有对于现实的不满。这也是文人一种排解苦闷的方式,所以作品里的孤独之感,可谓是

  • 《千家诗》140《山中寡妇》杜荀鹤 |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山中寡妇,杜荀鹤,千家诗,诗人,鬓发

    山中寡妇【唐】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译文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桑树柘树全废毁还要交纳蚕丝税,田园耕地已荒芜仍然征税交青苗。时常外出挖野菜连着根须一起煮

  • 【名师名家名人坛】安徽重要历史名人 · 杜荀鹤|傅少森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诗书画标签:杜荀鹤,傅少森,名家,诗词,名人坛

    3M(相遇—相携—相传) 安徽重要历史名人 · 杜荀鹤文/傅少森68、杜荀鹤出身寒微屡不第,复还旧山赋闲归。才华横溢仕坎坷,终未酬志诗坛起。政局动乱朱温荐,翰林学士旬日离。诗作平易言通俗,风格清新荀鹤体。揭露矛盾诉悲惨,描绘现实砭时弊。守贫乐道得真趣,脍炙人口爽有力。以诗为业度日月,忧患不平直道非。

  • 瀛奎律髓87·卷29旅况类七律,杜荀鹤关心民间疾苦,却心胸狭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七律,方干,诗人,首联,唐朝,杜荀鹤,王安石,瀛奎律髓

    前言旅况类七律,方回选录相对五律少了很多,只有二十二首,不过只从中唐以后选取。其中有不少佳句流传较广,例如: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只是全篇皆佳的作品不多。一、南海旅次 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

  •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名作,刻画了一幅自画像,读后让人感触颇多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杜荀鹤,诗人,自画像,杜牧,杜甫

    唐代诗坛精英荟萃,既有光芒万丈的伟大诗人,又有寂寂无名的隐逸才子。从盛唐到晚唐,无数的佳作流传至今,给人以温暖和鼓舞,更让人启迪深刻。晚唐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虽然没有李白和杜甫那样的名气,也不具有李商隐和杜牧那般的文采,但是他的经历曲折,其诗歌作品也充满了现实主义风格,每次读完他的诗作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 “九华山人”杜荀鹤最著名的二十首古诗,感情真挚,语言清新通俗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杜荀鹤,九华山,唐才子传,平生,蚕妇

    杜荀鹤,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

  •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十首古诗,语言清新通俗且爽健有力,善长于宫词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杜荀鹤,宫词,诗人,律诗,绝句

    他出身寒微。曾数次赴长安应考,不第还山。相传他是杜牧出妾之子。他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他就是晚唐诗人杜荀鹤。据说,杜牧在会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时,妾程氏有孕,为杜妻所逐,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杜荀鹤。杜荀鹤早年读书于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7岁时就露头角。但是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

  • 杜荀鹤的《径溪》说明了一个人生哲理——麻痹大意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径溪,泾溪,关羽,朱温,人生,唐朝,诗人,杜荀鹤

    众所周知,危险使人警惕,平顺促人大意。而失败往往就是因麻痹大意造成的。三国时期,关羽统兵伐魏,围困樊城,水淹七军,兵锋所指,无不望风披靡。于是,关羽骄傲起来,放松了对其后路东吴的戒备。结果,吴将吕蒙袭夺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二战期间,美国自以为远离欧洲和亚洲主战场,一边发着战争财,一边歌舞升

  • 1978年出生的广东韶关市原副市长李欣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勤廉标签:李欣,韶关市,纪委,省委,科员

    1978年出生的广东韶关市原副市长李欣被查!他的履历显示,他似乎能力很强,在之前的仕途上,升任之路非常通畅。他大专毕业后,先在广东省公安厅工作,几年后借调到省委组织部,干了两年后在组织部留了下来,2008年他30岁时,一边在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当主任科员,一边挂职任清新县副县长,而且还兼任该县太和镇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