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朱家两朝盛世

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朱家两朝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4/1/23 14:06:59

明朝建文帝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削藩政策。这其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朱棣。建文帝朱允炆大肆打压下,朱棣忍无可忍让无可让。于是便决心遵从先帝朱元璋的想法,起兵讨伐朱允炆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

在燕王军队势如破竹的攻打下,建文帝的城池逐渐被蚕食占领。仅四年的时间,燕王大军兵临南京城下。

建文帝大惊失色,只得削发为僧来保命。燕王朱棣也大刀金马的入城登基,做了皇上。燕王当时何其威风,百万雄师匍匐脚下。

而在朱棣清算前朝官员的罪孽之时,却发现了一位拥有着爱民如子之心的夏原吉。朱棣没有杀他,反而给了他25年的时间。

而正是朱棣的这一举动,居然给明朝带来了两朝盛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夏原吉究竟是何许人也?让我们接着看下去吧。

夏原吉的童年

夏原吉的童年生活十分凄惨。父亲作为元朝末年的官员,在昏庸的制度下也无法在仕途上都提升,虽学识渊博却也只能做个小小县令。

后来被山上的贼人洗劫,夏家便彻底地沦落了。父亲为了保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只能靠给乡中大富大贵人家的纨绔子弟教书,来换取一点微薄的报酬,日子虽然拮据些,但终究是过得去。

夏原吉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继承了父亲渊博的学识,也更早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疾苦。16岁那年,夏原吉的父亲因为积劳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子的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续着私塾先生的工作,他知识渊博为人善良,很快就受到了一众好评。

酷爱读书的夏原吉在教孩子们学习之时,依旧在丰富着自己的学识。最终,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机时,因为出色的学识和口碑,他被推荐去了国子监。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生活中被保送清华北大一般。

夏原吉怀着感恩之心来到了国子监,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来这里,离不开同乡百姓的推举,这也坚定了他要学成之后造福百姓的决心。

于是在这里,夏原吉更加奋发图强。上天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努力的人。夏原吉的刻苦认真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此人便是朱元璋。

朱元璋自己也是草根出身,自然明白普通人想要成功的不易。再加上看到夏原吉如此努力上进,朱元璋便有心帮他一把。

于是在朱元璋的引荐之下,夏原吉来到了户部。在这里,夏原吉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收到了户部的一致好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

朱元璋去世之后,夏原吉也平步青云官至兵部侍郎。虽说已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夏原吉不变的,依旧是那颗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心。

在他心中,尔我诈,政权易主等事都与他无关,他要做的只是处理好手头之事,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好就足够了。所以任由朝堂之外朱棣与建文帝打得不开开交,夏原吉也是安安静静地继续做“账房先生”。

靖难后的夏原吉

在朱棣清理前朝前朝官员之时,大批的官员被拉至皇宫大殿之前,等待着他们的是无法逃脱的死亡命运。在死亡的威胁下,大部分人都已吓破了胆,不断哀求朱棣可以放其一条生路,真是丑态百出。

然而当时身为户部侍郎的夏原吉却毫不在意,在燕王的军队捉拿他之时,他还在户部认真地核对账目,生怕出一丝纰漏。当他被带到朱棣面前时,他只是不卑不亢地说:“可否再给我三天时间?”

朱棣感到十分诧异,便询问到:“将死之人,要着三天又有何用呢?”只听这官员回答:“时值靖难,朝廷中的账还没有核对完毕,我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理清账目,进行交接。之后就算是死也无愧于百姓了。”

朱棣听了此话十分感动,把百姓看得比命还重的人必然是社稷大才,在此情形下,依旧想要完成手中的工作更是难得之极。

夏原吉的表现和那些抱头求饶的官员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朱棣翻阅名册,发现此人名为夏原吉,朱棣便大笔一挥,赦其无罪。

夏原吉还朱棣两大盛世

如此官员,朱棣自然是舍不得杀的,于是他答应了夏原吉的请求 给了他三天时间整合户部的资料,以便交接。

三日期限将满之际,朱棣暗访夏原吉,表达了对其的欣赏,并表示自己麾下正需要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两人一拍即合,夏原吉也继续在永乐朝工作。在此期间,夏原吉也确实没有辜负朱棣期望。众所周知朱棣是一位酷爱打仗的君王,在朱棣御驾亲征期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百姓们的赋税压力逐渐上升。

夏原吉掌管国家财政,看到高额的赋税更是急在心中,他明白,再这样下去,吃苦的只能是平头百姓们,于是他出台了一系列赋税政策,才得以帮助明朝度过难关。

若是没有夏原吉这一系列赋税政策的实施,可能明朝的财政就在朱棣一次次的御驾亲征中崩溃了。百姓们的生活也因为夏原吉的政策有了很大的改善,于是对其爱戴有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夏原吉竟然因为其为国为民,被关入了牢中。原来是因为朱棣第三次御驾亲征之时,询问夏原吉朝中储备还有多少,夏原吉如实相告,并从百姓的角度思考,极力劝阻朱棣打消北伐的念头,认为其北伐只会让明朝的百姓肩上的担子更重。

这样的想法与朱棣相悖,于是朱棣一怒之下将其押入了大牢。但当后来朱棣北伐之时,却发现朝廷之所以还能运转的原因。

正是因为夏原吉之前的决策起了作用,于是心中知道冤枉了他,但碍于脸面,朱棣一直没有赦免夏原吉。只是在晚年时,说了句:“原吉是忠臣啊。”

这也算是朱棣对夏原吉最高的赞扬了。

直到朱高炽在位之时,夏原吉才得以官复原职。夏原吉没有记恨皇室,依旧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尽心尽力。可能在他心中,只要天下百姓依旧拥护和爱戴他,他自己就算是被囚禁余生也心甘情愿吧。

自朱棣赦免夏原吉之日到其去世,共25年之久。在这25年里,夏原吉呕心沥血,为明朝送去了两大盛世,而他都伟大。

正如他自己的那句话所说:“肥了天下,瘦了自己。”。而他的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也令我们十分敬佩。

结语

人的一生,应当像夏原吉一般,有心中愿意追随的东西。夏原吉选择忠于民,而且为了百姓的生计可以呕心沥血,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这不由令人敬佩。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向他学习,找到自己愿意追随的目标然后努力地追求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哪怕是需要我们献出生命。选择一条路然后坚定地走下去,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标签: 夏原吉朱棣原吉朱元璋朱允炆明朝

更多文章

  • 1421年,朱棣将夏原吉下狱抄家,3年后,朱棣却说:夏原吉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棣,夏原吉,朱允炆,明成祖,国防政策,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朝历经两百多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封建王朝灭亡的命运,但总体上来看,还是要比清朝末年要强上许多。在大明十六帝中,有两位皇帝较为出色,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出身硬生生为子孙后代打出一个天下,另一位则是明成祖朱棣,虽说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但他在登上皇位之后励精图治

  • 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奉献给了大明,终是肥了天下,瘦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历史标签:朱棣,明朝,五朝,夏原吉,朱瞻基,朱允炆,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都为了大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而奔波忙碌。但是,他兢兢业业一辈子,自己的日子却过的清贫,就算被抄家,也甘愿为大明付出。可以说,大明盛世是夏原吉的心血,没有他,又何来盛世。而关于

  • 夏原吉:肥了朝廷瘦了自己,朱家给他30年时间,他还朱家五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朱棣,尚书,夏原吉,朱高炽,开国皇帝朱元璋

    1424年的8月12日,朱棣在榆木川卧床不起,生命垂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却突然满眼悔恨,拼尽全力说了一句:“夏原吉爱(护)我!”然后带着遗憾离开了。倘若不翻看史书查阅,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夏原吉是谁?他到底是何身份?也不明白朱棣临终前为何会对他念念不忘?明朝历史上,夏原吉并不是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不

  • 明初“建文忠臣”黄子澄和陈迪,在山东“登州卫”都有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胶东故事会标签:黄子澄,陈迪,进士,登州卫,尚书,朱棣,山东省,陈迪(网球运动员),网球赛事,网球运动员

    靖难之役,是明初的一个历史大事件。燕王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原建文帝麾下的忠臣大加报复,当事者多被处以极刑,其家人亲属也广受牵连,要么一同被杀,要么充军或没官。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被充军者多半都会被发配到相应的卫所当中。胶东半岛属海防前沿,卫所众多。靖难之后,就有不少“建文忠臣”后裔被发配到这里。以“

  • 忠肝义胆的黄子澄,结果却惨被肢解,家中女眷被20人轮流玷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元璋,刘启,周亚夫,皇帝

    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本来天下应该已经稳定了,但没奈何因为皇位选择的问题,结果又导致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史书称之为靖难之役,其结果也是以明成祖朱棣胜利,建文皇帝不知下落而告终。虽然这场战争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谜团,但是,如果要讨论建文皇帝失败的直接原因,那么毫无疑问,建文皇帝的狗头军师一定要被拉出来批评。其

  • 黄子澄:建文忠臣,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女眷世代充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子澄,朱允炆,朱棣,朱元璋

    黄子澄是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一个知名忠臣,出生在今天的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黄子澄参加了会试并成功荣获了第一名,在接下来更进一步的殿试中,也是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朱元璋很是看好黄子澄便让其去伴读东宫,逐渐累官至太常寺卿,在此期间,黄子澄曾经和皇太孙朱允炆谈论过关于削藩的事情

  • 悲情才子黄子澄:丢了状元,误了国事,忠臣变罪人,家眷被逼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朱棣,燕王,黄子澄,朱允炆,李景隆,悲情才子,开国皇帝朱元璋

    公元1399年8月,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不满建文帝削藩,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反叛,拉开了明王朝历时四年之久的皇权争夺战。1402年6月,燕军攻进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一片火海中不知所终,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靖难之役"给后人留下最多的

  • 1402年,黄子澄兵败被擒、大骂不止后身亡,朱棣:妻妹充入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朱棣,黄子澄,朱允炆,朱高炽,朱高熙,明成祖,开国皇帝朱元璋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重去世,享年71岁。但与此同时,他的叔叔们——诸侯诸侯却成了朱允炆的影子,怨声载道,不肯离去。以朱棣为首的十三王,仿佛中了朱允炆朋友的权杖,让他寝食难安。对于祝允山来说,诸侯王的威胁远比北渊大。如果他继续将他控制在叔叔们的手中,势必会成为威胁和削弱他皇位的跳板。此外,为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因何被朱棣肢解,家中女眷遭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皇位,朱标

    最是无情帝王家,诚然,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历史性地位,他们为了权力可以变得麻木不仁,也可以陷害忠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皇帝并非是一个完全的正面形象。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公认的忠臣,他便是黄子澄。然而令世人未曾料到的是,就是以这样一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臣子,却被朱棣杀害了,而在黄子澄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为何被朱棣肢解,家族女眷被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朱标

    就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来说,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莫属。一位靠着自身的才华与本领,最终改变了自己农民的命运,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称得上“传奇”一词,可传奇皇帝朱元璋,似乎也没有逃过子孙争夺皇位的命运。要知道,朱元璋起初最看好的孩子便是朱标,也就是朱棣的兄长。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