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半生风雨,无官无名,徐霞客为何能名垂千古,受人膜拜?

半生风雨,无官无名,徐霞客为何能名垂千古,受人膜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蜀南培培 访问量:3190 更新时间:2024/1/20 22:59:11

从古至今,山水之欢,人皆有之。

世人或寄情山水,或游历名山;或踏青寻花,或隐于群山,无论怎样,世人皆以此为暂时之乐。

可世上却有一人,将旅行、游历当成毕生事业者。

幼年时,他许下宏愿:天下九州,要跋涉八州;山有五岳,要攀登四岳。成年后,他初心不改:朝行山壑,见山川之壮丽;夜宿孤村,闻猿啼鸟鸣。

他便是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

有人说他沉溺山水,是因为他文不成武不就,处心积虑游走他地,实有沽名钓誉之嫌。

可对于徐霞客而言,他人言语,众人意见与他无关,他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人生。

1

万历十五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一个富庶之家中,祖辈皆是文人墨客,官宦世家。

然而其父许有勉虽饱读诗书,可一不愿考取功名,二不愿攀附权贵,整日游览名山,观景游江。

徐霞客也受其父影响,其志不在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是山水之间,群峦之内。

有一次,先生问学生志向,答考取功名者不计其数,可轮到徐霞客时,他却一挺胸膛:“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士农工商,古自不变。明朝亦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他事业在世人眼中依然是旁门小道。

老师恨铁不成钢,数次要求许有勉好好管教儿子,可徐父却说:“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

万历二十九年,徐霞客十五岁时,也曾应过一回童子试,可惜没有考上。

父亲宽慰他说:“功名不是适合所有人,你若无意功名,便不要勉强了,多看些书,多走些路,做一个有学问的人,这样反而更好。”

有父亲的支持,徐霞客更是随心而为,他厌恶科举八股,酷爱地理游记。

他读那些书籍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皆过目不忘。

渐渐地,家中藏书已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书籍,只要看到喜爱之书,即使没带钱,也要当掉自己衣物,再去买书。

徐霞客18岁时,徐父去世,却留给他两项精神遗产,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敢于挑战世俗的冒险精神。

前者让他吸收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后者则让他不拘于方寸,勇于探索未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边山川已满足不了他的好奇心,他想要外出探询更多名山大川,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可又因家有年迈的母亲,他不忍前行。

幸得徐母豁达,通情达理,多次鼓励徐霞客远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万历三十六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终于正式出游。

临行前,他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从此,走上了一条与世人截然不同的路。

每个人的生命不就不同,一味随波逐流,生命只会变得淡然无味。有时候,人就应该前去冒险,只有经历过冒险的人,才会在生命的旅途中,走得更远。

2

徐霞客追求的,从不是静宜的山林,亦不是众人皆知的江川,他追寻的永远是不一样的风景。

那一年,徐霞客来到雁荡山,他想要去寻找位于山巅之上的雁湖。

那里山峻险要,让人望而生畏,向导带他至山脚下,便打算离开:“越过前面三座山峰,便是雁湖了。”

望着巍峨群山,徐霞客没有心生畏惧,而是徒手而上,打算越过三座山锋。

登山之时,便已险象环生,爬至第二座高峰时,山势陡险,如悬于空中,而且越往上爬,越惊险无比。

徐霞客为固定身形,便将腰带解开,系在一块岩石上,抓着布带悬空而上。

突然布带断裂,幸好徐霞客抓住一块的岩石,才没能掉下深渊。

徐霞客惊魂未定,顺势向山壑望去,却见奇树怪石四布,流云飞瀑横生,余辉落下,顿时霞光万道,令人流连。

回到住所,徐霞客依旧情绪难平,随后写下了《雁荡山游记》。

徐霞客一生游历山川湖海,不仅不畏自然之险,更不惧鬼神之威。

一次, 徐霞客行至湖南茶陵麻叶洞。有人说其中藏有神龙妖怪,万不可入,可徐霞客偏要一探究竟。

山洞崎岖,却瑰丽万千,石笋垂天而下,石柱拔地而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瞠目结舌。

出洞时,村名间徐霞客毫发无损,皆呼“神人”,顶礼膜拜。

徐霞客不以为然,世人愚昧,皆因见识太少,只有走过,看过,才知世界之大,才是万物真相。

《尚书·禹贡》曾记载长江发于岷山,岷江为长江正源。徐霞客怀疑事情的真实性,却被众人反驳:“《尚书》相传由大禹所作,孔子编纂,从古至今,都是经典。”

可他却说:“千百年已过,河流当有所变化,未经验证而以为相信书本,实为愚蠢。”

于是徐霞客便决定,亲自考察长江源头。

途中艰险无数,有人劝他返乡,不必受着风寒露宿之苦,可他去意已决,绝不回头。到达金沙江时,他已身患重病,但望着滚滚而来的金沙江水,他确定这便是长江源头。

在他出行前,所有人都觉得他是“痴人说梦”,可徐霞客从没有过怀疑过自己,他的世界只有远方,只有心中所愿。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一路发现,一路探索,一路成长。

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怀疑过往种种,在疑惑与现实间,重自我与外界的联结,去做不会做的事,去演绎不一样的人生,而这便是一个人成长的意义。

3.

徐霞客的世界,充满着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朋友曾问他:“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你游历天下,有何意义?”

徐霞客弹地而起,兴奋道:“那一年,我从绝壁凿坑攀援黄山,虽数次遇险,但我登上黄山,放眼四望,景色壮丽绝伦,绝非其他山色可比。我身心顿时澄澈,觉得虽死九次亦未悔。”

因为执着,他九死一生,只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因为无畏, 他出生入死,只为实现曾经的誓言。

他有一个和尚朋友,法号静闻。

静闻极为虔诚,曾用鲜血写就一本《华严经》。他毕生之愿,就是将这部经书奉于大理鸡足山,迦叶菩萨道场之内。

徐霞客感动于静闻的执着,便与他一同前行。行至湘江,突听闻啼哭之声,众人不愿理会,只有静闻前去询问。

谁知哭声尚未停下,便一伙强盗赶至,捅了他两刀,徐霞客也钱财尽失。

半年后,静闻因伤去世,留下遗言:“若死,可以骨往”。

徐霞客失去挚友,悲痛异常,痛哭道:“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他决心完成朋友的遗愿,将他用鲜血所写就的《华严经》,送往鸡足山。

那时他已足疾加重,几乎无法行走,可却为了故友,忍痛而行。经贵州,入云南,攀岷山,过澜沧江,终于在400天后,徐霞客走到了鸡足山。

他将经书供于寺内,将遗骨葬在山间,此时心中之喜悦与哀痛之情皆有,于是写到:“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徐霞客这半生都在路上,无拘无束,无怨无悔。

崇祯十四年正月,徐霞客在家中病逝。

临终时,他说:“汉代张骞,唐代玄奘,元代耶律楚材,皆受皇命而行四方。而我一介布衣,却凭一己之力游历天下。虽死,无憾。”

确实如此。

徐霞客短短56年的生命里,他大半生都在游历。也正因为如此,他所遇到的人与事,也成就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所见过的山与水,也铸就了名垂千古的《徐霞客游记》。

4

很多人都不明白,《明朝那些事》写尽了大明江山的风雨飘摇,写透了帝王将相的起落沉淀,可却在结尾,花许多笔墨来讲述一个“不务正业”的徐霞客。

也许从俗世角度讲,徐霞客既没有光耀门楣,也没有荫泽子孙,他是失败的。

可对于徐霞客来说,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三百多年前,人们看不起徐霞客,觉得他是怪人,觉得他一生没有意义;

三百多年后,我们却钦佩徐霞客,觉得他是英雄,觉得他一生值得尊重。

有一句话这么说:“我们这一生都在路上,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每一刻,都是自我的修行。”

正是这无数的脚步,无数的风雨,才成就了此刻的你我。

愿你我既能心中有梦,也能眼有山河,不负这青春热血,不忘那日月星辰。

文/琳小柒

更多文章

  • 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野外生存技巧与贝爷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徐霞客,贝爷,野外生存,贝尔格里尔斯,旅行家,徐霞客游记,旅行,禅师,贝尔·格里尔斯,明朝,散文家,攀登家

    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们走出户外,广泛参与到各种旅游活动中去,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旅游日”要定在5月19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公元1613年5月

  • 记载了很多群体事件的《徐霞客游记》,在明朝是敏感书籍|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宴标签:阳山,峡谷,黄山,钱谦益,周敦颐,文史宴,徐霞客游记

    “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此言也可用于中国17世纪的地理学家徐弘祖身上。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生于长江岸边的苏南江阴。二十六年,行程两万余里,遍及十六省,大半个中国,留下五十万言游记。甚至已有学者提出“徐学”的概念,专为研究徐霞客和他的游记,地理的、历史的、民俗的,甚至文学的……“异类”徐霞客和他的

  • 徐霞客单靠“穷游”走遍了半个中国?读他的游记,事实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游记,穷游,驿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而且伴随着国人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以前那种观光旅游业过渡为休闲旅行。旅行中, 人们了解了从没有去过的地点的风土人情、秀美风光、人文地理、美食美景,而那句“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也成为当下年轻人们追捧的语句。然而,旅行虽让热爱生活的人们

  • 今有驴友探险,古有徐霞客差点迷路,哀牢山险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心城以北plus标签:峡谷,游记,山峰,驴友,明朝,徐霞客,哀牢山,散文家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哀牢山”,这一在近现代怪事频出的奇山位于云南境内,其地势本就险峻、复杂,山底与山顶之间的温差大,冷热交替。这也是哀牢山为何频发遇难事故,难以搜寻遇难者遗体,甚至由事故衍生出诸多怪异怪谈的直接原因。现代

  • 动车通了 跟着徐霞客游保山

    历史解密编辑:云南新闻广播标签:徐霞客,保山,崇祯,腾冲,云南,永昌

    2022年7月22日,作为中缅国际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开通运营。从此,你可以乘坐动车造访保山这个徐霞客笔下的“西南一大都会”。当你走过保山,有一天闲暇的时候打开《徐霞客游记》,你会发现,霁虹桥、卧佛寺、龙王潭、哀牢山玉泉金井、金鸡温泉、太保山、龙泉池……或者是腾冲的叠水河瀑布、大洞

  • 徐霞客:没考功名也不上班,却一生都在游山玩水,他哪来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李自成,明朝,唐伯虎

    提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驴友,那么明朝的徐霞客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徐霞客出生于一个富足的书香人家,其祖上更是曾经富甲一方,不过由于其高祖徐经涉嫌科举舞弊案(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科举之途之所以止步解元,就与这桩科举舞弊案有着极大的关系),徐家也由此开始走下坡路。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徐家传到徐霞客

  • 高铁直达!唐风遗韵、美食销魂的浙江小城,徐霞客游记开篇就是它

    历史解密编辑:趣事小豆标签:唐风,宁海,古风,小红书,浙江省,徐霞客游记

    400年前有位少年立志走遍天下于是从1608年开始,22岁的他开始了为期30年的旅行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大河后来他把旅行经历写成了书它就是《徐霞客游记》今天的宝藏小城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摄影@小红书-Judie这里有700年历史的“石头王国”石头屋子石头窗,还有保存完好的骡马古道摄影@小红书-球丝全

  • 江阴徐霞客镇成功创建“江苏省健康镇”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时报融媒体标签:江苏省,徐霞客镇,江阴市,健康镇,徐霞客,江阴

    近日,由江苏省爱卫会命名的2022年江苏省健康镇村(社区)名单出炉,其中江阴市徐霞客镇成功创建“江苏省健康镇”,该镇新须毛村成功上榜“江苏省健康村”。近年来,徐霞客镇紧紧围绕建设“大美霞客”的总目标,以健康镇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基础,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健康镇创建工作,先后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

  • “旅行达人”徐霞客:达人之所未达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桂林,名山,明朝,陈继儒,散文家,旅行达人,徐霞客游记

    『编者按: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中国21个省区市,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有着怎样的旅行经历?诗人徐刚在光明日报撰文解答。文章如下:』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区市,“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过30年游历考察,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 全国各地徐霞客研究会专家学者发唁电沉痛悼念傅宗科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徐霞客,傅宗科,冯友兰,唁电,于光远

    柳哲京城游学堂的一位朋友告我“傅宗科先生走了”,我没听说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过年前后,我们还有联系呢!看了傅先生微信,又百度搜索,证实傅先生确实走了,在今年的4月8日,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北漂学者柳哲前几天,在微信还是qq,好像看到先生头像,心想他可能又有消息告诉我吧,由于忙,也没太在意!今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