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专一是种态度,更是种成功方式,比如一辈子都在“旅游”的徐霞客

专一是种态度,更是种成功方式,比如一辈子都在“旅游”的徐霞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4/1/18 22:17:06

隋唐开科举以来,科举考试便成为了古代读书人的“正途”,所谓士农工商,读书人在古代有着很高的地位。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中还有明算(算学)这一科目,唐宋时期也是我国科技文化的鼎盛时期,而到了明代只有进士这一科了,而且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文体则是格式化的八股文了。在明代,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在研究四书五经以考取功名为目的的,潜心研究医学、农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人数较少,地位也不高。当时明代的舆论环境就是读书人就应该考取功名,研究其他学问都有点旁门左道的感觉。明代出身耕读世家的徐霞客(1587年-1641年)只在其十五岁时参加了一次童生试后便毅然决然放弃了科举考试,后来其用了30多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其作品《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是颇有价值,徐霞客也成为了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大地理学家。

把一生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游历”上,这种在当时的人看来超级“离经叛道”的事情,徐霞客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事得从徐霞客的高祖徐经说起,高祖是个什么祖?高祖就是爷爷的爷爷。说徐霞客的高祖徐经之前,还得先从明朝的科举制度说起。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要想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一般要先经过童生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关,过了这三关的就是生员了,就取得了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乡试的资格了,说起生员可能比较陌生,在明代秀才其实就是生员的俗称了。当上了秀才就拥有了免除徭役、见知县不用下跪等特权,就算是进入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最基层了。那考取秀才容易嘛?在明代白发苍苍依然奋斗在童生试的考试道路上的大有人在。当了生员就可以参加明朝正式的科举考试了嘛?否,这些生员还得参加各省的提学官举办的考试,列一、二等者才能参加乡试,称科举生员。

刚才说了要想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一般要先经过童生试,那有一般就有二般,那二般是啥呢?在明代能够参加乡试的除了科举生员,还有就是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国子监是啥?它是明代的最高学府,它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学生,还有来自外国的学习大明先进文化与制度的留学生。监生的来源比较复杂,有学霸级的秀才(生员)因为学习好而进入国子监的,也有举人进入国子监的称为举监,官员子弟进入国子监的称为荫监,通过捐钱进入国子监的称为例监。例监往往是被人看不起的,这种花钱买来监生的人在明代也往往很有自知之明,多不去参加乡试。还是那句话,有一般就有二般甚至三般,明代有一个叫罗圭的人,参加了七次童生试都没考过,直接考急眼了,他家里也有钱,索性就直接拿钱买了个监生,但在乡试、会试中却接连获得第一名,这是憋了多大的一股子劲,他也算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架百折不挠的“战斗机”了。考中乡试的人叫举人,中了举人在明代就算是有“质”的飞越了,就算家里住的是茅草屋也会顿时“蓬荜生辉”,四乡八里的人都来巴结了,因为中了举人后就可以做官了。会试是在京师举行,应试者为各省的举人,考中的被称为贡士,殿试是由明朝的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应考者为贡士,均不落榜,只是重新确定名次,殿试第一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了,在古代中个状元那真是在“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

接着说,徐霞客这位高祖徐经作为当时明朝的读书人当然不能免俗,也是热衷于功名的。而且徐家当时是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的大富人家,并且家里藏书甚巨,什么天文、地理、游记之类的也很多,徐经的父亲徐元献也曾在乡试中考得了第三名,后来因为用功过度二十九岁就病故了。徐经在乡试中中举人的名次是第四十一名,也算是个才子,在同时期的江南地区还有另一位才子唐伯虎(唐寅),他在应天府的乡试中是第一名,两人心心相惜,是铁哥们。公元1499年两人共同去京城参加会试,但是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太高调,挥金如土,嘴巴还把不住门,到了京城依然如此,于是就遭人嫉恨了,会试中三场考试结束后,“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的流言便传满京城了。在明代官僚系统中有一类官叫言官,级别不高,但是能量巨大,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拿六科(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给事中来说吧,给事中的头头都给事中不过是正七品,下有左右给事中为从七品,另还有给事中(从七品)若干。言官们风闻奏事,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百姓生活逮住就“喷”。户科给事华昶听说这件事后立马弹劾这场会试的主考程敏政受贿泄露了考试题目,一时间闹的满城风雨。大明朝廷的“脸面”顿时挂不住了,于是下令严查,但是并没有找出实据,但是经过锦衣卫的言行拷问,来京时徐经确实向程敏政送过见面礼,唐伯虎也向程敏政乞文时送了金币。于是明朝朝廷各打五十大板,华昶因奏事不实被降职,程敏政被罢官,徐经和唐伯虎被剥夺了做官的资格,发充县衙当小吏使用。这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件事是却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此案的三名被告皆不服,而且是非常的不服。程敏政被罢官后不久就被气死了,说的文雅一点就是含恨而死。古代的官与吏区别很大,吏是官府中长官自己招聘的办事人员,很难得到晋升,回到家乡后唐伯虎坚决不当小吏,不久与妻子感情失和,从此纵情于酒色。徐经也备受打击,三十五岁时便英年早逝了。

此事对江阴徐家的子孙应该产生了某种“心理”打击或者“心理”影响。徐霞客的曾祖父徐洽也是有田产万亩,到徐霞客父亲徐有勉这一代基本是有点家道中落的感觉了,徐有勉喜欢纵情于山水,喜欢在江南地区到处“旅游”,拒绝考取功名。徐霞客的母亲王氏更是一个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能干的女子,王氏的织布技艺堪称精湛,“好艺植,好纺织”《秋圃晨机图引》,她嫁到徐家后便弄了一个织布的家庭作坊,最多是织机有20多台,徐家从此殷实了起来。王氏在约41岁时生下了徐霞客,可谓中年得子,徐霞客对其母也极为孝顺,王氏活到了80多岁。王氏通达开明,对于这个儿子徐霞客到处远行的梦想不仅在经济上更是在精神极为鼓励,因为王氏本人也极为喜欢“旅游”,当地人甚至徐氏族人觉的徐霞客不参加科举是“朽木不可雕也”,但开明的徐霞客的妈王氏却不这么认为,为了身体力行地给儿子加油打气,王氏还曾陪徐霞客在近处游历。并且徐霞客的第一任夫人出身江阴名门的许氏对于自己丈夫的远行事业也是极为理解支持的。就这样在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正式开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正式出游,他的母亲此时已经60多岁的王氏为他亲自戴上了亲手缝制的远游冠,从此直到他五十四岁去世,人生的多数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有几个问题解答一下:第一,徐霞客是到处“游山玩水”嘛?不是。作为一个国际上公认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做的是地理以及人文等等方面领域的考察,是对大自然的深度探索,对于祖国的很多大江大河大山等地他都做了深入的考察,考证出黄山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对于温泉、火山、各地的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等也有深入的考察,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比欧洲人至少早了100多年以上。在旅行途中,徐霞客不仅要面对来自人的危险,在30多年的旅行中多次被歹人抢劫偷盗敲诈勒索甚至遇到生命危险,还要面对来自自然的“凶险”,徐霞客去的很多的地方都是人烟罕至的荒山野岭,连当地向导都不敢去的地方,他一定也要去。作为一个大侠,徐霞客虽然是一个野外生存高手和探险专家,非一般能比,但是面对大自然的“险峻”,他也曾差点丢掉性命,探险其实一件要命的事。另外,白天考察结束后,在晚上无论是住寺庙还是旅馆农家,甚至是露宿野外时也要点上篝火写当天的“考察日记”,还有就是写家信来寄托对家中妻儿老小的思念。几十年的考察,徐霞客的游历日记有260余字,他生前未做整理,后来遗失了有200万字的资料,剩下的材料经过后人整理形成《徐霞客游记》,此书内容涉及地理、民族、文化风俗、矿产、水文、气候、动植物等多个领域,比如对金、银、煤、锡、大理石等矿产的产地都有详细记载,对于他所到之处的交通、商业、城镇、风俗等都有详细记载,这既是一部科学巨著也是一部哲学和文学巨著,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科学以及文学、史学价值。所以游山玩水能是这个玩法嘛?

第二,徐霞客这么常年的游历,经费从哪里来?主要靠家里支持,也有友人的接济,另外他属于“穷游”十分节俭。徐霞客共兄弟三人徐弘祚、徐弘祖、徐弘禔,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大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徐家分家时,徐霞客这一户分得了有200多亩田产,但是徐母王氏比较长寿,活了80多岁在1625年去世,徐母持家有方,对徐霞客也极力支持,徐霞客又有妻妾操持家务,这些产业是徐霞客游历的主要经费来源。有奇人那就有欣赏奇人的人,作为明末的一个奇人,徐霞客也交了很多朋友,比如曾官至明朝礼部侍郎的钱谦益、曾任南明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的黄道周等人。另外在游历途中,徐霞客也会结识一些朋友和当地的名士,另外徐霞客的友人也会介绍其他人给徐霞客,这些人有时也会给予徐霞客帮助,比如徐霞客人生游历的最后一站是西南边陲,在那里他身患重病以致不能行走,公元1640年,仰慕徐霞客的云南纳西族土司丽江土知府木增不仅为其提供路费,还派八名纳西族壮士护送徐霞客经过五个月到湖北黄冈,在那里徐霞客乘船回到了江阴老家,1641年徐霞客病逝于家中。另外徐霞客“穷急眼”时有时也会借贷,抵押物一般都是他家的那些佃租。徐霞客是属于典型的“穷游”,经常借宿和蹭吃饭的地方是寺庙,也有道观,他在寺庙吃住大部分情况是不花钱的,或者只花很少的钱。

第三,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仅是一位大地理学家、文学家以及旅行家,还是一位野外生存专家和探险高手,更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大侠。公元1636年,徐霞客开启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旅行对西南边陲的考察,他的老友静闻僧人用血抄写了一部《华严经》,打算放到云南鸡足山迦叶菩萨道场供奉,知道徐霞客要去云南,两人结伴同行。公元1637年初,两人在湖南遇到劫匪,静闻为保《华严经》受伤,徐霞客的财物也被抢的一干二净。后来他们到了广西南宁,不久静闻和尚就在那里病逝,静闻和尚生前曾嘱咐徐霞客:“我志不得达,死愿归骨于鸡足山”,徐霞客离开南宁两个多月返回,得知静闻和尚已死,极为悲痛,带着静闻的骨灰以及《华严经》最终来到了鸡足山,完成了老友的遗愿。

第四,徐霞客长期游历主要靠什么交通工具?吃的如何?住的如何?徐霞客的游历主要是靠脚走出来的,车船马等交通工具用的比较少。至于他吃的也很简单,主食是米饭,当然也有鱼肉、鸡肉等肉类和蔬菜水果,偶尔也会下馆子喝一顿酒,主要是为犒劳他的仆人和临时招来的挑夫,因为有时他会有很多行李。住的主要是旅馆以及寺庙,有时也会露宿野外。第五,徐霞客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游历,耽误他的家庭婚姻生活了嘛?没耽误,但是耽误他的“爱情”了。徐霞客的母亲在世时他也是要抽时间回家的,比如他和他母亲约定,春草初萌时出游,秋叶染霜时归来。1607年徐霞客与第一任妻子许氏结婚,两人感情很好,后又纳一妾金氏,1617年许氏病故,后来又娶了继室罗氏,但是罗氏生性狠毒凶悍,两人感情不和。原配许氏的陪嫁婢女周氏与许氏在性情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徐霞客渐渐对这位前妻的婢女周氏产生了感情,两人可谓情投意合,并且周氏还怀上了徐霞客的骨肉,趁徐霞客远行的时候,罗氏强行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周氏嫁给当地的一个李姓男子为妻,地位卑微的周氏为了保住腹中之子,不忍鱼死网破,只得嫁给了李姓男子。徐霞客回家后,气的也是七窍生烟,但是面对既定事实也是没有办法,后来徐霞客与继室罗氏基本就像陌生人一样了,夫妻感情彻底破裂了。后来周氏生一子李介立,算上他,徐霞客共育有四个儿子。

除了徐霞客,明朝还有一位奇人李时珍(1518年-1593年)。李时珍,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他的祖父是一位江湖郎中,他的父亲李言闻是一位当地名医。当时的医者地位不高,李父极力想让儿子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但是李时珍却对医学很感兴趣。李时珍14岁便考取了秀才,但之后三次参加乡试皆失败,李时珍最后决定弃儒从医,并很快成为了当地的名医。1556年,李时珍成为了明朝太医院院判,这也是个正六品的官了,但是仅仅一年李时珍便辞职回乡行医,并潜心医药学研究。经过30余年,著成《本草纲目》,为了写好本草纲目,李时珍也是经常外出考察,走访了很多名山大川,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

更多文章

  • 为何在现代社会,却没人能成为徐霞客?没这六大硬件,都学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旅行,唐伯虎,明朝,艺术家,散文家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明朝著名地理大咖徐霞客。写下的旅行座右铭。他的《徐霞客游记》。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也是最为全面的一部旅行地理著作。这部作品对于我国地理的完善和补充有着重要意义,比如说,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的“地理临摹”就有着非凡意义,比如说正是他让人们认识到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在古代那个

  • 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徐霞客曾三次到此游历,不是杭州西湖

    历史解密编辑:小文笑标签:衢州,徐霞客,江郎山,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西湖,中国文物,自然风光,中国世界遗产

    作为我国众多省份中GDP排名第四的经济强省,浙江省也是我国省著名旅游胜地。浙江省作为我国古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自然丰富。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我们国家很受欢迎。比如西湖,号称人间天堂。不过,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当地一个比较冷门的景点,也是浙江省首个“世界遗产”。不是杭州西湖,徐霞客却来过这里三次。

  • 五一踏青去哪玩?浙江这座看点丰富的古城值得去,徐霞客都多次游历

    历史解密编辑:马且停旅途记标签:衢州,孔庙,孔子,曲阜,孔氏,江南,踏青,古城,明朝,徐霞客,浙江省,散文家

    它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它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史;它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是孔圣人后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乡,在这里保存着中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家庙;它也是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州级城池的所在地,这就是浙江的衢州。或许在杭州、绍兴、嘉兴、湖州等城市的光环下,衢州旅游显得格外的低调,然而这不妨碍我

  • 天台县后岸村,隐藏一条十里铁甲龙,徐霞客称为悬崖盘列的山崖

    历史解密编辑:巩雅逸美食标签:悬崖,石山,明朝,铁甲龙,徐霞客,后岸村,天台县,散文家,自然景观

    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后岸村前,有一道亮丽的景观“十里铁甲龙”,它是由数十个天然巨岩排列而成的石山,虽然没有号称的十里,却也有四五里。攀登“十里铁甲龙”对面山上的观景台,拍摄了“十里铁甲龙”全景图和后岸村鸟瞰图。十里铁甲龙,因石色铁黑,就像乌龙身上的鳞甲,故名“十里铁甲龙”。这一带被徐霞客称为“石壁

  • 它是丽江最早的藏传佛教寺庙,徐霞客曾在这下榻,如今免费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游记标签:徐霞客,丽江,寺庙,西山,佛教,住持

    在丽江旅行,参观徐霞客纪念馆时,突然心生一念:想去芝山的福国寺看看。徐霞客当年来丽江的时候,从未进过木府。木增虽然热情招待了徐霞客,但终究出于各种原因,没有邀请徐霞客进木府,而是安排他下榻在芝山的解脱林(也就是福国寺)。带着一些好奇,我出发前往福国寺。福国寺坐落在丽江芝山的山腰,如果不是自驾的话,交

  • 推荐 | 跟随徐霞客的脚步,畅游玉溪好山好水好风光!

    历史解密编辑:云南文旅发布标签:秀山,澄江,通海,明朝,徐霞客,抚仙湖,玉溪市,散文家

    385年前,徐霞客曾到访玉溪,游览通海秀山,并盛赞抚仙湖。让我们跟随徐霞客的脚步,去看一看曾打动徐霞客的玉溪美景到底有多美!抚仙湖“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是饱览了名山大川的徐霞客对抚仙湖发出的由衷赞叹。琉璃万顷的抚仙湖被誉为云南的高原明珠,抚仙湖水清澈而透明,犹如一面

  • 浙江天台山必去景点,自然人文景观灿烂,吸引徐霞客多次探访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徐霞客,天台山,人文景观,瀑布,石梁

    今天咱们要来说说天台山,这里曾经是天台宗起源的地方,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景点呢。 明代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游历考察三十多年,先后四次进行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徐霞客的游历,不仅是为了寻奇访胜,更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三上天台山,写下两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写于《徐霞客游

  • 徐霞客挚爱!云南这座神仙小城,原始又清凉,舒服到想在这里养老

    历史解密编辑:走吧自驾游标签:徐霞客,泸西,梯田,云南,古村,米线

    灵山秀水,至美泸西!在传说中,古彝部落英雄酋长阿庐,率领九将十八女,幻化而成泸西九峰十八洞的人间仙境。泸西,北依巍巍老圭山,南抵浩浩盘江水,湖光山色倒映着的彝汉风韵,人与自然共同铸就了这一风光旖旎的世外桃源。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用十天的时间,游历了广西府,他登临秀山远眺,把泸西的秀美写进

  • 济公在哪出生?就在浙江这座小城,旅游资源丰富徐霞客都流连忘返

    历史解密编辑:马且停旅途记标签:济公,古刹,徐霞客,天台山,国清寺,浙江省,艺术家,散文家

    知道天台的人不多,但对于号称中国最良心的国清寺——不少游客都有耳闻,而国清寺就在天台县境内。早在1800多年前天台就已经立县,古时候这里就凭借着“山水神秀、佛宗道源”名声大噪。深厚的底蕴让这里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它是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和合文化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它也是五百罗汉应化地、济公活佛出生地

  • 徐霞客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也没完成《徐霞客游记》,作者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学史思今标签:中国,明朝,探险家,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1619年,32岁的徐霞客远游归来,发现小妾连同腹中的孩子,居然被妻子卖了。孩子生下来后,坚决不随徐姓,但令人惊讶的是,正是这个外姓孩子,才使得徐霞客的一世英明得以流传下来。徐霞客原名徐弘祖,生于江苏一个富足的书香门第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博览家中万卷藏书,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曾被誉为“博雅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