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众人皆知,我们喜爱的弥勒佛,他道场在哪里?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众人皆知,我们喜爱的弥勒佛,他道场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草莓七七 访问量:2983 更新时间:2024/1/24 19:13:36

我天天晨练,必经竹林寺,一进山门,总会看到笑嘻嘻的弥勒佛坐像,有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中国任寺庙必有弥勒佛,他老人家自己的道场在哪里,有两地争执,一说贵州梵净山,一说浙江奉化雪窦寺,我倾后者,这应是我国的第五大佛教名山才对。

我曾两次到达奉化,到了奉化县,除参观赫赫有名的蒋氏故居外,雪窦山是必到之地。

大伙知道,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殊菩萨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道场在安徽九华山。中国佛教供奉的是五大菩萨,除了前面四位菩萨外,还有弥勒菩萨。为什么四大佛教名山中单单缺失了弥勒菩萨的道场呢?难道他不如前四位菩萨重要吗?

  非也,根据佛经记载,弥勒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重要,而且特殊。他不仅是菩萨,还是未来佛。所以,在今天的很多寺庙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弥勒既有头戴天冠的菩萨造型,又有和释迦牟尼相似的佛的样子。

奉化的雪窦寺规模不算大,也很精致,始建于唐朝,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到宋朝时,宋仁宗做梦,梦到名山,觉得这个山有灵气。于是派人去找,最后找到今天的雪窦山,所以皇帝赐黄金白两,御用砚台等很多东西给奉化雪窦寺,所赐的经文和袈裟等很多东西,现在还在保存在雪窦寺藏经阁。所以雪窦山又有“应梦名山”之称。

雪窦寺,全称是“雪窦资圣禅寺”位于青峰环绕、飞瀑争鸣的雪窦山之中,这里有高38米的全球最大的坐姿弥勒铜像,雪窦寺和弥勒之间有何紧密联系哪。

雪窦寺寺院影壁上写着“弥勒道场”四个大字。弥勒道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1932年,一个叫太虚的法师成为雪窦寺住持,正是他首次提出弥勒道场在雪窦山。太虚大师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是中国近代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太虚大师圆寂之前,要求把舍利安葬在雪窦寺,太虚大师生前一直有一个心愿,为弥勒菩萨营建一处道场,弘扬人生佛教。他选定了雪窦山,因为这里不仅有布袋和尚的传说,更因雪窦山自然环境优美,“兼有天台山雄伟,雁荡山奇秀,天目山苍润”。

  厚重的历史文化,使雪窦山和雪窦寺获得了佛教界的青睐,著名的佛学大师赵朴初曾明确表示:“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

《佛经》来讲,弥勒是一个历史人物,跟释迦牟尼是从一个时代的人物,出生在南印度的婆罗门家庭。最先他信仰婆罗门教,后来又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在敦煌石窟佛教造像中,弥勒佛像数量仅次于释迦牟尼。而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早期造像中,弥勒造像的数量和释迦牟尼佛不相上下。这说明弥勒在中国历史上曾是仅次于释迦牟尼的民间崇拜对象。但是,到了唐代,阿弥佗佛和观音菩萨则取代了弥勒的地位。

雪窦寺的弥勒是如何来的?一千年前,雪窦寺里有一个神秘的和尚经常光顾这里。这个法名契此的和尚早年在岳林寺出家,有空也到雪窦寺挂单。他是个大胖子,平日里有点不修边幅,大大咧咧,背着个大布袋,四处化缘。大家就叫他布袋和尚。

  契此是一位禅宗的高僧。当他看到农家插秧,便会对人唱道:“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这是一首典型的充满禅机的诗,他整天笑哈哈,也被人们尊称为“欢喜和尚”

  布袋和尚在临死前,预感到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便端坐在一块磬石上,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说完之后,便安然坐化。从偈语中,布袋和尚似乎在暗示众人,其实弥勒就在你身边,只不过你意识不到而已。

  后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便是弥勒佛化身,对弥勒的喜爱和信念由此开始复苏。更可喜的是一位不知名杰出工匠,把这个传说固定在了石头上。他的放浪形骸,他的笑容,实在太生动了。随意就展示了包容、和善、幽默的特质,从此大肚弥勒取代了传统弥勒的造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弥勒佛形象。我看这里看弥勒佛,更显逼真,更生动。

我也有些明白了,信众一进寺庙大门,首先看到笑哈哈的弥勒,亲切,出门就会碰到威严的韦驮,严厉,寺院财物不可乱动的。

更多文章

  • 傅继英敬绘弥勒佛《皆大欢喜》绘于辛未年冬月

    历史解密编辑:傅体书画标签:佛陀,傅继英,弥勒佛,家庭剧,喜剧片,家庭片,弥勒菩萨,情景喜剧,皆大欢喜(时装电视剧)

    傅继英敬绘弥勒佛《皆大欢喜》绘于辛未年冬月在佛教中,皆大欢喜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信念,即让所有的众生都能获得快乐和幸福。佛教中,修行者的目标不仅是自己的解脱和成佛,更是要帮助所有的众生获得救度,让他们解除痛苦、获得快乐和幸福。佛教中,弥勒菩萨被视为普度众生的菩萨,他发愿成佛后,一直在度化众生,让所有

  • 男子因长得像弥勒佛成网络红人,被富婆请回家中,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弥勒佛,网络红人,寺庙,佛学,佛教

    有才无不适,行矣莫徒劳。——高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生活习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赚取金钱,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科考,寒窗苦读九年,一朝中举,就有希望在朝堂上提出自己有用的意见,以

  • 如来佛和弥勒佛都想拉拢她,她却投靠了太上老君,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太上老君,菩萨,弥勒佛,如来,孙悟空,如来佛,道家,如来佛祖

    话说孙悟空在黎山老母指点下前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菩萨出山收服蜈蚣精救唐猪沙性命,到了紫云山千花洞,只见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一领织金袍。脚踏云尖凤头履,腰系攒丝双穗绦。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腹中久谙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饶。悟出空空真正果,炼成了了自逍遥。正是千花洞里佛,

  • 男子因酷似弥勒佛而红,被富婆看中后拿回家“供养”,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弥勒佛,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菩萨,三世佛

    引言在互联网日益发展今天,流量时代也随之来临,无数人梦想着自己能通过网络让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知道自己这号人。于是,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网红层出不穷,或扮丑或扮美,博眼球博关注,其中,最容易受到关注的可能就是俊男靓女。有人戏称:音乐无国界这句话有待商酌,但是,美丽无国界是不可否认的。曾经,有一个男子于

  • 浙江被遗忘的古寺,迄今1700多年历史,建有世界最大的弥勒佛像

    历史解密编辑:柳小红爱生活标签:雪窦寺,弥勒佛,雪窦山,寺院,弥勒,古寺

    提起佛教五大名山,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大多知道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而对于第五座佛教名山一直存在争议,有说是贵州梵净山,也有说是浙江雪窦山,无论是哪一座,如今也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雪窦山,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是陌生的,它的名气甚至都没有贵州梵净山高,雪窦山

  • 男子因长得像弥勒佛成网红,被富婆请回家中朝拜,他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佛像,网红,寺庙,佛法,疯狂,弥勒佛,星云大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总会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比如日全食的出现,水下出现的麦田圈,还有美丽的极光现象,都显得十分诡异。现在有一个人,长得很像弥勒佛。因为长相,他成了网红,有富婆请他回家。他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相信大家对弥勒佛都不陌生。他的样子很和蔼,眼睛里带着笑意,嘴角也带着笑意。他看起来很和善。他乐

  • 男子因外表酷似弥勒佛爆火, 被富婆包养, 如今却从佛祖变乞丐

    历史解密编辑:郝铭说资讯标签:弥勒佛,菩萨,袈裟,佛像,佛教

    说起弥勒佛,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弥勒佛正是中国大乘佛教里的八大菩萨之一,在北京潭柘寺有一副对联,可谓是将弥勒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因为弥勒佛所代表的是乐观豁达、宽容慈悲的处世思想,所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信仰与支持。在中国,

  • 三月三弥勒佛“布袋和尚”重生日,这天注意啥?听听老人咋说

    历史解密编辑:成都市区旅游记标签:庙宇,弥勒佛,大佛寺,布袋和尚

    农历三月初三,是弥勒佛“布袋和尚”的重生之日。弥勒佛是民间最为人所熟知,又极为亲切的笑佛,又称弥勒笑佛、大肚佛、大肚弥勒佛。农历三月初三,也是月和日相同、“双三”的重日,因此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三阳开泰、天地人和的好日子。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大肚弥勒佛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手捻佛珠,还有一副“大肚能容、笑

  • 弥勒佛故事:“你怎么在大殿里撒尿?这是供佛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槽点点标签:佛像,佛龛,僧人,禅师,弥勒佛,天王殿

    当弥勒还是契此的时候,一次跟随母亲到岳林寺拜佛之后,不晓得什么原因,他总是隔江相望的岳林寺,似乎那里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有一次,契此在岳林寺大殿里对一幅经变壁画着了迷。这是一幅“弥勒变”,就是根据《弥勒上生经》所描绘的兜率天宫图。画面上,无数楼台掩藏在五彩缤纷的云雾中,盛开的优昙花(金莲花)似乎飘

  • 黄眉大王只是弥勒佛座下童子,为何抓他那么折腾?如来:给人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弥勒佛,黄眉,如来,孙悟空,唐僧,真武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黄眉大王的真实身份只是弥勒佛座下负责敲磬的童子,即便他手中有人种袋可依然无法与主人抗衡,为什么弥勒佛降服他那么折腾呢? 黄眉大王咱们先试着推测正常的降服模式,弥勒佛到达现场,然后高喊一声“黄眉童儿”,然后这个负责敲磬的童子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