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同志位列开国十大将之三,战功卓著,却严于律己。由于为革命事业奔波,直到年近四十,才与小自己十六岁的女大学生唐棣华结婚,新婚之夜,他首先约法三章:
一,我们都是共产党员,都得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我所处的工作岗位重要,你不能因为要求男女平等而让我迁就你;三,我这里有军队的一些文件,还要经常找人谈话,你不得打听你不应该知道的事情。
虽然做法上令人哭笑不得,却也反映了他的优秀品质。解放后,身居要职的他还居住着漏雨的房屋,即便这样,他还通过接雨的脸盆水量,来判断百姓农业情况,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黄克诚是湖南人,听闻毛泽东大名甚早。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来到广州的政治讲习所上学,而第一节课,教师就是长他九岁的同乡毛泽东。随后的三年时间里,黄克诚在革命思想上受益匪浅,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黄克诚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在新四军一次军事会议上,他在保卫盐城问题上,与陈毅等领导人的意见相左,而事态的发展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紧急电报党中央,毛主席了解情况后,致电前线,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陈毅后来说:黄克诚眼睛虽然近视,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
另外,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以千里眼的洞察力,提出了抢占东北的战略方针。并主动请缨,率领新四军第三师赶赴东北。后来辽沈战役的胜利,也有主持后勤工作的黄克诚一份功劳。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往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彰显了人格的魅力,另一方面却暴露了政治上的不成熟。黄克诚由于直言不讳,一生起起伏伏,他曾经说过:不敢唱反调,还是什么共产党员!
早在红军时期,有一次,他与红三军团政委发生了争论,彭德怀出面相劝:提了没用不如不说,下一次你少放炮。黄克诚说:这做不到,明知不对,让我不说,杀了也不干!彭德怀又说:以后再这么提意见,你就要被撵出红军了!黄克诚固执己见:我又不是哑巴,怎么能有话不说!彭德怀评价道:都说我的骨头硬,我看黄克诚的骨头比我还硬十倍!
到了庐山会议上,彭大将军受到错误批判,有的人迫于政治形势,不得不说了一些违心的话,黄克诚却从不落井下石:我和彭德怀言不及私,相待以诚,相争以理,性格作风比较合得来,如此而已。
黄克诚将军曾经用诗言志:
少无雄心老何求?摘掉纱帽更自由。
但愿天公勿作恶,五湖四海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