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有人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二心,是孙悟空的邪念衍生出的一个妖怪。然而,在《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二心,反倒是借如来之口,明确否定了这一说法。
当真假悟空杀到灵山时,如来问观音菩萨:“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
观音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紧接着,如来说道:“天下有四大灵猴……(此处省去约200字)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吴承恩把六耳猕猴的情况交代得如此清楚,可见,六耳猕猴绝非孙悟空的二心,否则吴承恩何必如此多费笔墨?只需略微提及,说几句暗示性的话便可,这样才有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深意。
不过,如来的话中也有问题。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是吴承恩先生故意留下,才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深意。
如来称六耳猕猴“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也就是说,六耳猕猴具备圣人的慧眼,可以洞悉历史、了解未来,所以才对孙悟空的前尘往事如此清楚。然而,既然六耳猕猴能预测未来,为何还要与孙悟空前往灵山辨别真假?难道他的慧眼突然失灵,预测不到自己将被孙悟空打死?
这显然不符逻辑。真相只可能是:六耳猕猴根本不具备慧眼。那么,如来为何要说六耳猕猴具备慧眼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如来不这样说,如何解释六耳猕猴能对孙悟空的前尘往事如此清楚?如何解释六耳猕猴能伪装得那么成功?可是,如来为何要替六耳猕猴解释呢?
真相很可能是:六耳猕猴是如来的人。如果如来不这样解释,孙悟空肯定刨根问底,难免发现真相。虽然,孙悟空发现真相后,也不敢在如来面前放肆,但至少会让双方都感到很尴尬,下不来台,所以如来有必要这样做。
六耳猕猴是如来的人,显然,六耳猕猴妄图取代孙悟空,也必然是如来的授意。那么,如来为何要让六耳猕猴取代孙悟空呢?其实,我们只需要回顾孙悟空此前对唐僧做过什么,便不难理解如来的用心。
话说,取经团队途径白虎岭,遇到一个善于变化的女妖白骨精。白骨精先后变幻成村姑、老太和老头欺骗唐僧,唐僧却像着魔一般乖乖入套。孙悟空担心白骨精残害唐僧,便连续三次不顾唐僧劝阻,将白骨精变幻的人物“打死”。
唐僧勃然大怒,念紧箍咒惩罚孙悟空,然而,孙悟空尽管痛不欲生,但始终坚持己见,不向唐僧“认错”。
在旁人看来,孙悟空敢于坚持真理,好样的!但是,唐僧和如来却未必这样看,他们会认为孙悟空桀骜不驯,不听从领导指挥。关键是,孙悟空当着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的面指出唐僧的糊涂,让唐僧下不了台,这是一种职场情商很低的表现。有什么问题,难道不能私下和领导提吗?
联想到孙悟空曾大闹天宫,如来无疑更加担心他不服从指挥,甚至到处惹事,自然产生了替换他的想法。可是,如来起初已经答应让孙悟空取经,如果公然替换他,孙悟空难免闹事,便只能通过六耳猕猴作难的方式。
但精明的孙悟空抵达灵山后,顿时发现了如来的用意,待如来说出六耳猕猴的身份后,马上将他打死。如来见六耳猕猴已死,只得放弃取代孙悟空的计划,许诺孙悟空成佛,以此安抚他继续护送唐僧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