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这个电视剧应该都是大家童年难以忘记的回忆。小的时候,不管是动画片版本的《西游记》,还是电视剧版本的《西游记》,只要一放,就能吸引很多的孩子来观看。每一个男孩子也曾幻想过自己能像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身怀绝技,神通广大。
在《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这一段大家也都印象深刻。平日里不管什么妖魔鬼怪,孙悟空都能打赢,但是面对这个假的孙悟空,两人却打得不相上下,难分难舍。真的孙悟空上天入地寻找各路神仙辨真假,大家也都没能找出假的孙悟空。
就连观音见了真假美猴王,也看不出端倪,最后还是如来分辨出了真假美猴王。小时候看电视不会觉得这个真假美猴王有什么问题,可是长大之后再来看这一段,你会发现另有含义。孙悟空在打死六耳猕猴的时候,一向禁止杀生的如来为何没有制止,反而还叹息呢?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说法,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段中,将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进行了调包,被打死的其实是真的孙悟空,而活下来的是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真正的孙悟空,自幼没有拘束,没有规矩,难以管教,就算是给孙悟空装了紧箍咒,使用多种办法管教孙悟空,对孙悟空都没有用,不能制止孙悟空到处惹事。
所以为了更好地控制孙悟空,为了防止取经路上再生事端,所以如来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段,将真正的孙悟空弄死了。活下来的表面上看是孙悟空,但其实是六耳猕猴。这一换并没有什么不妥,反正大家也都看不出来六耳猕猴和孙悟空的区别。
孙悟空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段之前,虽然脾气有所收敛,但是绝对不是乖巧听话之人。他有绝世武功在身,能上天入地,能与之相斗的人非常少,所以他骄傲自大,自命不凡,更不会屈服与唐僧,更不会跟随唐僧,他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段之后,孙悟空就很少惹事,也不会闹着要回花果山,不去取经。他一路上都听从唐僧的教导,为师傅斩妖除魔。这与之前的孙悟空可以说是相差甚大,所以大家才说其实真的孙悟空已经死了。
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本来是一体的,是孙悟空的本真幻化出来的,与孙悟空相差无二。孙悟空会的,六耳猕猴也会,孙悟空能做的,六耳猕猴也会做,孙悟空能变化的,六耳猕猴也会。
这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点。本来孙悟空就是奇才,世间难有几个。但是这个六耳猕猴却能和孙悟空一模一样,就连武功技能什么都一样,这怎么可能呢?不管六耳猕猴再怎么修炼都不会达到孙悟空这样的境界。
再者如来在放出六耳猕猴之后,孙悟空直接一棒就将六耳猕猴打死,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来本来是不杀生之人,面对这种情况,他应该制止孙悟空,留六耳猕猴一条生命,以后让六耳猕猴好好修炼,回归正道。但是如来并没有制止孙悟空,只是浅浅地叹息了一声。
因为如来知道,六耳猕猴的作用就是这个,去除六耳猕猴就等于去除了孙悟空那不好的本真。孙悟空难以管教,就算在五指山下压了这么久,依旧不能让孙悟空有悔改之心。孙悟空答应与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也只不过是为了以后更多的自由。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让孙悟空归佛,那么就一定要去除孙悟空的本性及本真。孙悟空一向活得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去做,从不考虑事情的好坏,也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这是不可取的,这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有所控制,才能皈依佛门。
孙悟空在打死六耳猕猴的时候,如来在旁浅浅叹息,这是因为他知道,从此世上再无调皮捣蛋、洒脱自由的孙悟空了,之后的孙悟空是听话的,懂规矩的。孙悟空本性也不坏,如果他愿意改,愿意顺从佛祖,那么也不至于做到这种程度。
总结:
但是孙悟空是不会改的,他非常顽皮,拒绝被控制,不想被束缚。所以孙悟空如果想要成佛,那么这去除本身就成了一定要做的事了。没有了本真的孙悟空,犹如没有了灵魂的空壳,往后也只会像那些没有七情六欲的神仙们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