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游记:六耳猕猴和犀牛精,不过是两个念头产生的平行世界

西游记:六耳猕猴和犀牛精,不过是两个念头产生的平行世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姜子说书 访问量:1264 更新时间:2023/12/7 21:45:24

  西游记:六耳猕猴和犀牛精,不过是两个念头产生的平行世界!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最让人怜悯的一伙妖魔,便是金平府东北艮地青龙山玄英洞的犀牛精,这三只犀牛的洞府不在别处,恰在灵山脚下不远处,与真佛如来同在天竺国,金平府正是天竺国外郡。

  看官听说,孙悟空给三只犀牛定的罪名是“假装佛像,犯了神佛大忌”,然而这三众在金平府千年,却没有败坏佛教名声,而是实打实地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才换来这里人家心甘情愿的千年供奉。

  “诸佛降祥,人皆回避”,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而这三只犀牛精不过是爱吃香油罢了,众人供奉的佛像却是实打实的佛家大拿们,金平府平日里的供奉,诸佛都有份,难怪如来和观音等人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天庭这边,也晓得三只犀牛精在此千年,毕竟,行云布雨,得是玉帝下令,龙行雨,可知他们与天庭道教相处得也很融洽,难怪天庭的人说这三只犀牛精有些道行,并非妖邪一类。

  孙悟空降妖伏魔之后,不过是换来了四星降妖之庙,以及唐僧四众的生祠,佛像供奉却没了,难怪如来佛祖借着索要物事找孙悟空要说法呢!

  最有意思的是,这地方唤作“西牛贺洲”,换句话说,西方原是犀牛的地盘,也是大力牛魔王的地盘,牛族才是本地的土著,而非佛家的地盘,佛家莫非是后两者?

  其实,姜子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寓意是:西牛贺洲隐喻人心之牛心左性,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也,犀牛精及牛魔王代表魔心,与代表佛性的真如本性,不过是人心的恶与善两个不同念头。他们是平行世界的不同领主,甚至于谈不上善恶之别。

  《西游记》故事里,西天如来佛祖为何说六耳猕猴与孙悟空本是一体两面呢?所谓六耳,却非是第三个人,也并不是六个耳朵的善聆音者,而是代表“耳听怒”的孙悟空,亦是代表人心之六贼。

  正因为如此,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才会长得一模一样,连同金箍儿和金箍棒都是一样的,无人能够分辨他们。

  即便是神兽谛听,已然晓得其中就里,也不敢说破,正所谓:“扬人恶,即是恶,嫉之甚,祸且作”。儒家这一番道理,亦是告诉世人,善恶不过是一念之间,忘却恶,恶便消弭,强调恶,恶将卷土重来。

  《西游记》故事里,南海观世音菩萨赶至灵山,也只说是让师尊如来辨明邪正,而非真假。许诺孙悟空坐莲台,告诉唐僧一切恶行乃六耳猕猴所为,不关悟空之事,不过是隐恶扬善,助人修行罢了!

  《西游记》故事里,六耳猕猴不过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美猴王,他并非无端闯入孙悟空的世界,而是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之间有了嫌隙,唐三藏不愿意给美猴王继续修行的机会,把他重新又打入了欺师灭祖的境地。可知放过他人,也是放过自己,天理昭张,报应不爽。

  善聆音,看似天大的优点,却注定了“耳听怒”的恶果,尘世间究竟孰优孰劣、熟善熟恶呢?

  能察理,不过是要世人谨记因果二字罢了,二心生,搅乱乾坤者,悟空也!心外无物,万境随心,心即是宇宙,心即是乾坤,心即佛兮佛即心。

  《西游释厄传》的作者大抵是要告诉你我,这个世界,原是众生的念头所生的平行世界,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如来不过是真如本性,观音不过是自在观,唐僧不过是身本忧,孙悟空不过是心猿,猪八戒不过是贪念,沙僧不过是痴念,西天路上种种魔生,不过是自五行山下猴王出,六贼纷纷,心生者也!

  也许,波是由更小的不能显现的粒子组成的,而这种粒子便是先天一炁,又唤作阿卡莎。也许,人世间不过是天界的影子罢了,梦幻泡影,所谓人生,不过是高维世界的投影。也许,世间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只有一段阿卡西记忆。无所谓真与假,一切都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念,一段记忆罢了!

  西者,心之位也!西行原是修心之路,故曰:“千经万典,只是修心。”人生正果,便是人参果。从《多心经》到《心经》,方知平行世界许多念头形成的物质世界,不过同样来自盘古大地这一个躯体。没有什么粒子,也没有什么波,只有梦幻泡影的先天一炁,只有超越光速穿越时空的念头。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西游记》

更多文章

  • 孙悟空在打死六耳猕猴的时候,一向禁止杀生的如来为何还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孙悟空,如来,唐僧,西游记,猕猴,真假美猴王

    《西游记》这个电视剧应该都是大家童年难以忘记的回忆。小的时候,不管是动画片版本的《西游记》,还是电视剧版本的《西游记》,只要一放,就能吸引很多的孩子来观看。每一个男孩子也曾幻想过自己能像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样,身怀绝技,神通广大。在《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这一段大家也都印象深刻。平日里不管什么妖魔鬼

  • 六耳猕猴究竟是何身份?真的是如来所说的混世四猴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侃书标签:如来,混世四猴,唐僧,孙悟空,八戒,悟空

    在西游记中有一幕让不少人心生迷惑,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劫难中,唐僧再次驱逐孙悟空后,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假悟空,这个假悟空无论是形体相貌还是神通术法都和真悟空一模一样,毫无差别,诸天神佛无法辨别真伪,这个假悟空出现的莫名其妙,实在令人不解。最后真假悟空闹到了如来面前,如来点破了假悟空的身份,说它是混世四猴中

  • 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后,如来为何叹息?他发现了悟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热门音悦标签:如来,唐僧,佛祖,西游记,六耳猕猴,观音菩萨,动画产业公司,孙悟空(七龙珠)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真假孙悟空大战的经典剧情。法术鉴定出了假孙悟空,而假孙悟空就是六耳猕猴。孙悟空一棍打死六耳猕猴,佛祖为何叹息?这是感叹佛祖的慈悲之心还是别有用心?原来他发现了悟空的秘密,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探查他叹息的内心!首先我们来看看六耳猕猴出现的原因:孙悟空眼神犀利,法力强大,能很快看穿

  • 孙悟空真的被六耳猕猴打死了吗?想通了就知道孙悟空到底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唐僧,观音菩萨,八戒,沙和尚,孙悟空,猕猴

    (杨角风谈西游第128期)上一期我们揭开了很多秘密,包括孙悟空的出身,六耳猕猴的来历,他们背后的人,再有就是整个真假美猴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其实写到这里,杨角风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写了,或许自己的脑洞太大,把自己都洞进去出不来了,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来解释这件事,又总是顾此失彼,如法自圆其说。但是

  • 唯一拥有慧眼的菩萨是谁?轻松碾压孙悟空,却对六耳猕猴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悟空,如来,观音菩萨,菩萨,观音,如来佛祖

    吴承恩的《西游记》拥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他笔下的仙佛世界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即便放到21世纪的今天来看,依旧是一部不过时的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也是四大名著里被翻拍最多的,时至今日,依旧有许多导演不断地将《西游记》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在荧屏上和观众朋友们见面。西游记里出现了一种眼睛唤作慧眼。慧眼

  • 六耳猕猴神通与孙悟空一般无二,为何不称王称霸,反而去西天取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如来,神通,孙悟空,六耳猕猴,西天取经,观音菩萨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回味,就拿六耳猕猴来说,他神通广大,法力高强,与真悟空相比也不相上下,为什么不去占个地盘称王称霸,反而效仿孙悟空去西天取经呢?猴子孙悟空没学艺之前就已经在花果山称王了,学艺归来更是威名赫赫,闯龙宫踏地府,大闹天宫,逼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而这六耳猕猴呢,神通

  • 地藏王明明能降服六耳猕猴,为何推给如来?谛听:降服后不好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如来,悟空,谛听,六耳猕猴,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西游记》博大精深,其中真假美猴王的桥段更是精彩纷呈,小编多次在文中说过,其实以孙悟空的实力根本就闹不了天宫,只是为了取经的需要,天庭的神仙集体放水,所以让大家误以为猴子真的有闹天宫的能力。而这六耳猕猴本领与猴子一般无二,将他擒拿住也不是难事。孙悟空但是事实大跌了所有人的眼镜,六耳猕猴居然骗过了观音

  • 六耳猕猴明明可以轻松降服孙悟空,为何还要随真悟空辨真伪?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唐僧,如来,猴子,孙悟空,六耳猕猴

    西游记里猴子多,但是六耳猕猴这一只太特殊了。根据如来的说法,六耳猕猴跟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并称混世四猴。不过像赤尻马猴、通臂猿猴这两类猴子明显不止一只,而六耳猕猴三界就这么一只,最后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从此绝了这个物种。猴子六耳猕猴特殊在哪里呢?依据他的能力,明明可以轻松降服孙悟空,何必还要

  • 为何孙悟空一定要打死六耳猕猴?

    历史解密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沙僧,如来,牛魔王,孙悟空,猕猴

    《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有很多细节都值得回顾,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那就是孙悟空为什么要打死六耳猕猴。其实当时六耳猕猴已经被如来罩在钵里,成了佛祖的俘虏,可是孙悟空还是毅然决然将其处死了。真假猴王 这个后果相当严重,自此以后六耳猕猴灭族了,这说明猴子打死的那一只正好是六耳猕猴一族中的最后一

  • 混世四大灵猴中有三个出现在花果山,却独独少了一个六耳猕猴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如来佛祖,美猴王,石猴,孙悟空,猕猴,花果山

    在《西游记》中,有混世四猴一说,而且这还是用如来佛祖之口说出来的;在观音菩萨的一再的追问下,如来佛祖才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中。”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