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很多谜团。除了菩提祖师的身世之谜,另一个让人争论不休的谜团就是六耳猕猴之死。孙悟空真假难辨。三界中,唯有闻法与如来,才能分辨真假。但听真言就算知道也不敢说,所以三界如来是他们当中唯一能分辨出六耳猕猴的。
在如来公开六耳猕猴的身世之前,灵山诸佛都没有听说过三界的六耳猕猴。如来是这样介绍六耳猕猴的:“
……我看假悟空也是六耳猕猴。这只猴子站在一处,就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普通人说话也能知道。故善于听,能听得懂,前后知晓,无不明了。同真悟空同音,六耳猕猴亦是。
通过如来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六耳猕猴的神通,其中之一就是善于倾听,有点像带风的耳朵,能够听懂,这说明六耳猕猴非常聪明。知前知后,说明六耳猕猴具有预知未来的神奇能力。
既然能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六耳猕猴自然会知道要见如来。死亡只会发生一次,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假的。进入灵山又如何?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双心论”。克制欲望,沙僧代表毅力,白龙马代表学经之心,孙悟空代表唐僧之心。所以,白龙马和孙悟空就是成语中的“心猿意马”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既然孙悟空代表的是唐僧的心,那么这颗心不仅有佛的一面,还有魔的一面。大佛的一侧代表正气,就是孙悟空。魔方代表邪恶,是六耳猕猴。
正念与邪念并存。在六耳猕猴回来之前,孙悟空杀死了将军强盗。这一次唐僧再次念出神咒,孙悟空离开了取经队伍。只有三件事,这已经是孙悟空第三次被赶出师门了。这时,孙悟空的恶念出现了,于是六耳猕猴诞生了。
六耳猕猴的行为也证明他是孙悟空的恶念。 .六耳猕猴的目的不是唐僧的肉身,也不是长生不老。他不是要杀唐僧,而是要无忧取经,而这些都是孙悟空梦寐以求的。
邪念常生,有六耳猕猴,故如来对诸佛解说:“你们皆一心,且看二心相斗。”书名也是《一身难修真寂》,所以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是一身两心。
一身两心不可分离,于是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起去灵山拜见如来。
什么是灵山?只好跟着过去。
果然,六耳猕猴到了灵山之后,就被如来灭了。最后死去的是六耳猕猴。只有消灭了六耳猕猴,彻底铲除心中的恶念,唐僧才能到达灵山,取经。
综合来看,六耳猕猴所代表的邪念并不是很强,所以才被孙悟空所代表的正念引到了灵山,然后又被灵山的正气所灭。真假孙悟空这一集的主题是恶能胜善。
不要以恶小而为之,当心中生起恶念时,应立即消除,不要心存侥幸。
如果六耳猕猴代表的邪念比孙悟空代表的正念强,六耳猕猴引导孙悟空回去,那么六耳猕猴就不会去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