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宁二府是古代封建大家族的典型,满口的礼仪道德,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簪缨望族的背后,藏污纳垢,隐藏着很多难以启齿的私密之事。
仆人焦大就曾直接大骂府里的人“爬灰”和“养小叔子”。
那么荣国府的当家奶奶——风情万种的王熙凤除了被小叔子贾瑞爱慕外,与侄儿贾蓉到底有没有不为人知的亲密关系呢?
两人为何会给人一种暧昧不清的感觉呢?一切还要从一场没有说完的对话谈起。
欲言又止的话语
书中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到荣国府打秋风,王熙凤在自己院里见了她。刘姥姥刚要开口说明此行来意时,东府的贾蓉过来借玻璃炕屏。
王熙凤便止住了刘姥姥的话,与贾蓉对答起来。
在王熙凤表明玻璃炕屏不在家借不了的时候,已经成家的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贾蓉半跪在炕沿上跟王熙凤撒娇讨饶起来。
两人嬉笑怒骂,聊得热火朝天,最后贾蓉成功借走了玻璃炕屏。
一个俊俏的少年,一个美貌的少妇。虽说是侄儿和婶子的关系,但年龄相差并不大,两人毫无顾忌地说说笑笑,很难不被人误会。
更暧昧的是后面贾蓉起身出去后,王熙凤又叫回了他。想了一会后,对贾蓉笑到:“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
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了,如果说前面两人只是行为举止略有不妥,那么王熙凤这欲言又止的话真的是让人浮想联翩。
什么样的话既不能当着人说,又非得在晚饭后这个容易瓜田李下的时间,再让贾蓉过来说呢?
并不存在的奸情
王熙凤欲言又止的话以及话中似有似无的暗示,贾蓉谄媚轻浮的样子,落在在场的刘姥姥眼中,想必都是婶子与侄儿打情骂俏,并且约定了时间偷情乱伦的行为吧。
然而纵观全书,王熙凤和贾蓉虽然保持着比较亲密的关系,但是两人之间应该没有任何不轨之事。
首先,王熙凤对感情是忠贞的,她是瞧不上贾蓉这种好色风流之徒的。
平儿曾这样对贾琏形容过王熙凤:“她醋你使得,你醋她使不得。她原行得正走得正,你行动便有个坏心,连我也不放心,别说她了。”
平儿人品端正,又是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她说王熙凤的作风没有问题,那么大概率就真的是没有任何问题。
第六十八回,王熙凤因为贾蓉撺掇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情大闹宁国府,对着贾蓉就是破口大骂:“天雷劈脑子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种子……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
骂的贾蓉只能磕头如捣蒜的赔罪,两人的这种状态完全不是偷情的关系。
其次,王熙凤和秦可卿的关系是极好的。王熙凤不仅在秦可卿生病时多次探望,而且在她死后也十分哀痛,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
她们二人的感情还是有几分真心在的,王熙凤应该不会与自己闺蜜的老公偷情。
最后,王熙凤就是一个爽辣的性子。贾琏曾经说:“她不论小叔子侄儿,大的小的,说说笑笑,就不怕我吃醋了。”
可见王熙凤并不是对贾蓉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日常为人处世就很大大咧咧。
以凤姐的精明,她如果真想和贾蓉说点什么亲亲密密的话,就不会当着刘姥姥和周瑞家的开口。
选在晚饭后也只是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有时间而已,能够光明正大的约贾蓉说话,可见她内心是坦荡的。
揭开谜团的秦钟
抛开他俩关系暧昧的猜测,那么王熙凤可能就是想问贾蓉一点事,又觉得当着刘姥姥的面不便说,所以打算晚上空了的时候再说。
虽然书中对两人之后的谈话内容没有写出来,但是完全可以从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中找到答案。
当天掌灯时分,凤姐在王夫人处说话时提到一句:“今日珍大嫂子来,请我明日过去逛逛,明日倒没有什么事情。”
再联想到王熙凤对贾蓉说的话,明显就是尤氏在贾蓉之前邀王熙凤明日过府逛逛,王熙凤看到贾蓉,突然想起这件事了,于是叫回贾蓉想打听一下缘由。
这样的话虽然没有什么避讳的,但当着外人总归是有些不方便,所以没有问出口。
等到第二日,王熙凤如约到了宁国府,还带上了要跟着来的宝玉。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也在宁国府,秦钟就是这一串事情的关键人物,他出现在宁国府并不是巧合,而是在等王熙凤。
尤氏婆媳邀请王熙凤过来的根本目的,就是想求她帮忙让秦钟到贾家学堂读书,所以特意安排秦钟过来给凤姐看看。
王熙凤显然已经和贾蓉聊过了,知道了尤氏婆媳邀请她的目的,所以她顺水推舟的点名见了秦钟,夸奖了一番还给了见面礼。
只不过宝玉的意外到来让事情变得更加容易,他一眼就喜欢上了人品出众的贾蓉,两人亲亲热热地在一块说话。
秦钟言语中主动提及了自己无处读书的处境,宝玉便揽下了这个差事,表示可以一起去自家学堂读书。
秦钟明显是有备而来,在交谈中不仅表示了自己暂时在家温习旧课的情况,又言明了如果有一知己一起读书才好,还催促宝玉速速促成此事。
他的这番话原本是为王熙凤准备的,恰巧碰上了宝玉,便稍加修改用到了宝玉身上。
在回荣国府的路上,王熙凤也向宝玉表示道:“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
由此得知,尤氏婆媳已经向王熙凤说了这件事,有了宝玉凤姐不用亲自去办了,只需提醒宝玉抓紧去跟贾母说就好。
结束语
王熙凤虽然外貌美艳,体格风骚,平日说话做事又不拘小节,但是她并没有做出自降身价,与侄儿贾蓉保持暧昧的事情,小小的秦钟便能解开所有的困惑。
明明只是凤姐的好奇心作祟,却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桃色事件。
《红楼梦》的写法很细腻,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不能孤立地去看某一处,而是要联系前后文发生的事情加以理解分析,否则便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