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继承到了第三代出了大问题,以至于颠覆了常识的认知。
贾代善死前上遗本,导致皇帝插手贾家第三代继承,造成《红楼梦》荣国府的不同寻常。
一,贾赦袭爵,却住进敕造荣国府旧园改造独立门户的院落中,不插手荣国府当家事,并失去敕造荣国府继承。
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本贾赦应该像贾珍继承宁国府那样,既袭爵,又当家,全部继承世袭。
可事实上他只继承了爵位,敕造荣国府和荣国府当家人都被贾政分袭了。
对于贾政当家,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什么贾母未死跟着小儿子,贾母偏心之类。这种观点适用民间小家庭,却不适用荣国府的世袭。
荣国公世袭具有法律效力,继承人有且应该只有一个。
能导致荣国府第三代贾赦袭爵,贾政当家的局面,贾家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安排,只有皇帝才能下旨。
根据贾政字存周的名字来看,贾政像周武王取代哥哥伯邑考为继承人,一样名正言顺,合理合法。
而贾赦字恩侯,也暗示他失去荣国府当家人的继承,是因为犯了大错。袭爵都是皇帝开恩,父亲死前上本求来的。不多赘述。
既然贾政的二房取得了荣国公爵产敕造荣国府的世袭继承,获得当家人资格,就要在自己儿子中选拔接班人。
贾政有三个儿子:贾珠、贾宝玉和贾环。两嫡一庶,且嫡长子贾珠早逝,留下嫡长孙贾兰。
那么,谁才应该是贾政第一继承人,为荣国府第四代当家人呢?
从贾家的继承来看,宁国公和荣国公都将爵位传给嫡长子。
贾代化长子贾敷早夭只剩次子贾敬,便由贾敬继承再传贾珍。
荣国府这边贾代善也是将爵位传给长子贾赦。虽说出了意外,让贾政分袭敕造荣国府,到底还是嫡长子袭爵顶梁。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贾政的继承人肯定是贾珠,即便贾珠死了也是嫡长孙贾兰。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嫡子因母贵而贵,是以要立嫡不立庶。
嫡长子为大,要立长不立幼。
是以贾珠长房当为继承人。
不过,先秦时代坚持嫡长子继承制,随着时代越近,便越被宽泛执行。
继承人的选择更多以能力为标准。同为嫡子,嫡长子不一定是唯一选择。比如整个唐代的皇帝,真正嫡长子的就很少。
唐代以后律法更赋予了庶子与嫡子相同的继承权力,也拥有了继承权。
《大明律》更是规定:财产继承,不管妻生、妾生、婢生,均按数均分。奸生子(私生子)折半继承。在唐律基础上,进一步模糊嫡庶。《大清律例》基本沿袭前代。
是以清朝的皇帝继承基本打破了嫡庶之说,嫡子不多。唯有道光一人是嫡(长)子。
再说回贾政的继承人,贾珠一死贾兰还小。继承人的培养却迫在眉睫,必然就落到了二儿子贾宝玉的头上。
一来,贾宝玉年纪大,成年后应该比贾兰更有能力担当,也更服众。
二来,贾宝玉辈分高。自来继承人大多是传子不传孙。有儿子就要先以儿子为继承人。朱元璋任性一回,代价惨重。
三来,最关键的是贾政的继承人,也是敕造荣国府的继承人。需要与爵位继承人步调一致。
贾赦的继承人是贾琏,为第四代荣国公世袭二等爵的将军。
贾政这边的继承人,必须要跟随爵位继承人在第四代中选取。于是,第五代贾兰被刷下,只能在贾宝玉和贾环中择优选择贾宝玉。
虽说嫡长子继承被淡化,但有嫡子还是以嫡为主,庶子为辅。但若嫡子不贤,则庶子也能继承。
为此,王夫人故意“养坏”贾环,不能威胁贾宝玉的继承权。
赵姨娘一不做二不休要害贾宝玉,也说的清楚,只要宝玉一死,这偌大家业可不就是贾环的。
甚至贾宝玉和贾环都出意外,也轮不到贾兰,只因他是第五代。
无论如何,贾政的继承人之争,只是第四代的贾宝玉和贾环。贾兰身为第五代,即便是嫡长孙也因父亲去世失去继承顺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