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5000年,上万年的历史,我国历朝历代从来不乏优秀的文臣武将,楚汉霸王项羽,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再近一些,还有宋代的岳飞、辛弃疾。
这些人都曾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唯有一个朝代,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留下的似乎都只有屈辱。
这个王朝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这个曾经兴盛过的王朝,如今留在史册的名将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有这样一位侍卫大臣,征战四方,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他的画像不仅成功的挂在了紫光阁的荣誉之墙上,而且先后四次被乾隆称为“武臣之冠”。
紫光阁是何等地方?这是紫禁城用于会见邦交使节的地方,能够将画像挂在这里的,必然是经过乾隆皇帝亲自筛选,点头认可的
那么,这位将领究竟是谁?能被乾隆皇帝如此看重呢?
这位是位大臣,名叫海兰察,他出生在,一片茫茫的大草原上
雍正11年,为了抵御沙俄的入侵,黑龙江将军衙门设置了塞外第一兵家重地——呼伦贝尔城。
随着布特哈索伦布八旗迁徙到这里,这片荒芜的地方开始修筑起大量的城池,不少京城的商家也开始迁往这里,呼伦贝尔草原的人口就逐渐稠密了起来
海兰察,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在索伦左翼旗扎拉木泰霍勒浩特的营地中,海兰察一出生就惊动了所有人,只见他肤色黝黑,双眼不似寻常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紧闭双眼,显得十分有神,就连体型就要比寻常的孩子大上一些。
他的哭声足足传了数里之遥,引得附近的族人纷纷前来观看,不少人见到这个孩童,都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这孩子不认生,将来必定是个可塑之才,就连为他祈福的女萨满也是这样说的。
海兰察影视形象
但是海兰察的成长历程却并没有多少喜悦可言,虽然出身在世袭佐领人家,但是由于出身旁系,所以从海兰察的祖父开始,他们就已经失去了承袭家族职位的权利。
而海兰察更是幼年就失去双亲,孤身一人闯荡在这片大草原上。
尽管在族人的照料下,海兰察不愁吃穿,可是他无法从这些族人身上感受到一丝半点的温暖,他就像是一匹野马,没日没夜的奔驰在这片大草原上。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海兰察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布置陷阱、打猎、攀爬等,海兰察样样都是做得最好的,就连族中的长辈对海兰察这样的本事也是十分的欣赏。
后来随着呼仑贝尔城逐年扩建,即将成年的海兰察不得不为自己谋一份差事,在一次因缘际会中,海兰察凭本事救下了一名遭遇狼群的商贾,然后随着他进城开始学做起了生意。
在这位商人老板的带领下,海兰察开始频繁地出入盛京、卜奎等地方,为他们的草地卖货。
他在这些地方第一次接触到了汉人,开拓了眼界,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这位朱掌柜更是将海兰察视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将一身本事一样不落的全部教给了他。
但是在这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海兰察的内心逐渐发生了变化,当时朝廷的战事不断,各地都是生灵涂炭,海兰察认为自己有必要为民众、为国家出一份力,因此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参军。
对此,朱掌柜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是他并没有阻拦海兰察,因为他早就看出,海兰察并非池中之物,他对海兰察不无感慨地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从小就不是吃草的牛,是一只熊一头虎,我曾经找人偷偷给你看过相,他们都说你是一个贵人,贵不可言啊!如今你想参军,我自然是十分赞成的,只愿你用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挣出个功名来。”
乾隆二十年,海兰察以牵马手被征入索伦兵营,很快,他就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战争:远征新疆,平定准噶尔之乱。
准噶尔当时是蒙古四部之一,位于天山北麓和博克河、萨里河。
但是康熙年间准噶尔不得首领噶尔丹借助沙俄的势力,频繁扩张领土范围,先后侵占了古喀尔喀部、哈萨克、布鲁特部,后来又侵扰西藏、青海等地区。
尽管朝廷先后几次派兵平叛,却始终是不能斩草除根。
准噶尔之乱便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乾隆皇帝上位之后,为了避免噶尔丹进一步扩张领土,扰乱边境的安宁,便决定,无论耗费多少财力物力人力,都一定要保住边境的领土和安宁。
但是他们在边境僵持了两年时间,依旧没能分出胜负,尽管朝廷曾多次下令出兵,准噶尔叛兵也基本上全部处于弱势地位。
可清军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地势,不敢贸然出兵,再加上当时他们的粮草运输困难,没有人敢轻易冒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车千斤重的粮食,除掉中途的损耗,运到地方之后就只剩下了五百斤,不耐储存的蔬菜,更是能烂掉将近一半。
朝廷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耗费在平叛准噶尔上,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向叛军发起了进攻。
一日,海兰察和一队索伦士兵在山中砍伐木材,准备安营扎寨的时候,忽然看到有十几个巡逻斥候的绿营兵,被一队准噶尔叛军穷追不舍。
海兰察一眼就认出了为首的叛军将领,这个人名叫巴雅尔,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骑兵。
眼看清军遭难,几名正在伐木的索伦士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着兵器就冲了上去。
巴雅尔眼中只有那几名落荒而逃的绿营兵,自然是没有将这几名索伦兵放在心上,几名叛军很快就追着前面的人去了,只留下巴雅尔和海兰察对峙。
巴雅尔原本以为,不用几个回合,他就能将海兰察的头颅斩下,结果双方你来我往地打了片刻,巴雅尔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反而被海兰察打下马。
身为草原上的汉子,巴雅尔不再狂妄,他割下衣袍一角主动交予海兰察,并作为俘虏随海兰察回去见了领军内大臣富德将军。
就这样,海兰察凭借军功被赐封“额尔克巴图鲁”勇士称号,晋升三等侍卫,海兰察在军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次年,海兰察被调入京城,成为皇宫侍卫,皇宫中森严的法度,繁杂的规矩,将海兰察磨练的愈发稳重,他的追求开始不再执着于武力,而是更加谨慎的审时度势,学习揣摩为官之道以及在官场中的“生存守则”。
毫无疑问,此时的海兰察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在皇宫中生存的条件。
也是这一年,他凭借秋狝中的好身手,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
秋狝,就是秋季的围猎,号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便经常在这样的场合中,挑选出来骑射更加出类拔萃的人,最为内侍的备选。
秋狝一般是皇帝首开,但是一心射虎的乾隆皇帝运气不佳,射了许久只射到一只兔子,七八天过去之后,也只射到了几只狍子。
打猎原本是索伦人的天赋,但是此时的海兰察只是一个三等侍卫,一等、二等还没动手,自己也断然没有先动手的理由,因此他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欲望,看着众位亲王、贝勒和阿哥们在猎场中奔驰。
清朝狩猎图
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此时的乾隆皇帝已经打到了兴头上,一心想要打到一个大猎物的他,骑着高头大马,逐渐脱离了队伍,然后一头扎进了林子中。
海兰察心中一惊,沉思片刻,当即勒马追上了皇帝,然后藏身在旁边的灌木丛中。
果然,林子旁的沼泽地中竟有一只毛色锃亮的猛虎匍匐其中,乾隆急忙将手中长弓拉满,准备满载而归,结果此时的马因为感受到了老虎的威胁,一时受惊,竟然一跃而起。
猝不及防间,乾隆一箭射出,竟然只浅浅伤到老虎的皮毛,就这样,被激怒的猛虎猛然跳起,张开血盆大口就朝着乾隆皇帝扑了过来,乾隆帝急忙转头就跑。
结果慌乱之中,乾隆皇帝竟然险些坠马,最糟糕的是,灌木丛中竟然窜出另外一只猛虎,两只猛虎齐齐向乾隆逼近。
说时迟那时快,海兰察急忙骑马赶了过来,边跑边朝这个猛虎射了一箭,结果这箭正中虎口,这只老虎庞大的身躯轰然倒下。
海兰察见状,急忙将弓箭换在左手上,朝着另外老虎又是一箭,这一箭打中了老虎的眼睛,就这样,海兰察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救了乾隆皇帝一命。
这让皇帝对其十分赞赏,精湛的箭术,无与伦比的胆量以及对皇帝的忠心,乾隆对其是赞不绝口。
但是当提及他想要什么赏赐的时候,海兰察却摇摇头说道:“这是臣分内之事,如果陛下赏赐的话,前不久臣见令妃娘娘身边有个丰腴的小宫女十分机灵,很是喜欢,希望陛下能赏赐。”
乾隆愣了一下,从来都是见自己的部下争功夺利,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不求名利的侍卫,一时间,他的眼中又多了几分认可。
而海兰察之所以讨要这样的赏赐,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如果要的太多势必会引起乾隆的不满,自己也将会成为争名逐利之人中的一员,而这样的赏赐既能表明忠心,又能表明自己不图功名的决心,成为乾隆帝眼中的“另类”。
果不其然,很快海兰察就被提升为头等侍卫,骑都尉,晋云骑尉世职,图像紫光阁!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救了皇帝升职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将图像挂在紫光阁就足见皇帝对他的器重,毕竟当时在场的,有这个资格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而这个侍卫竟然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海兰察影视形象
可是职位重,就意味着海兰察肩上的责任更重,行差更是不能踏错分毫。
乾隆三十二年,海兰察以副都统职,出征缅甸。
他作为领队侍卫,出征虎踞关,为清军东路军,参赞大臣额勒登额没什么谋略,富察皇后的哥哥傅恒及时接手,结果单兵直入缅甸境内两千里,却迟迟攻不下老官屯。
关键时刻,海兰察及时带领索伦兵赶到,利用与会共计锡箔的方式,拿下了这块难啃的地方。
缅甸军自知腹背受敌,只好宣布投降。
这一次战斗,让乾隆皇帝彻底看到了海兰察身上的能耐,大喜之下,乾隆帝授命海兰察为蒙古镶黄旗副都统,并转为蒙古白旗副都统。
为了防止缅甸再起事端,乾隆命海兰察镇守云南,将边境事务全权交由他处理。
乾隆三十二年,海兰察在大金川、小金川这样复杂的地势下,带领索伦兵以一当十,连破十三城,打出了索伦兵的威风。
后来,藏兵准备在贡嘎山偷袭清军的粮台,海兰察即使设下埋伏,斩杀敌军上百人。
这一战中,海兰察攻坚克苦,可谓是战果颇丰,尽管被意料之外的敌人偷袭了大营,但是凭借当机立断的决策,海兰察依旧力挽狂澜,将整个部队救了下来。
大小金川平定后,海兰察被授予了军功一等超勇侯,赐双眼花翎。
回到京郊之后,海兰察又被皇帝加授了丰厚的赏赐,画像紫光阁,位列前五十功臣,并晋升为领侍卫内大臣补公中佐领。
后来两次图像紫光阁,一次是因为平定台湾之乱有功,另外一次也是平定大乱,四次位列紫光阁位居第六。
海兰察一生战功赫赫,在中年时期还遇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一生可谓是十分圆满。
曾经也有人问他是如何将兵书上的知识运用在战场上的,结果海兰察却表示:“我不认识几个汉字,读不懂兵书,唯一读过的一本就是《三国演义》,还是很早之前的满洲文本。”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兵书可以讲兵法,但是敌人不会,所以要想掌握就得自己领悟。
海兰察一生赤诚,忠心耿耿,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初九,在京城四七条家中病逝,结束了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