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乌尔登和海兰察面对乾隆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结局截然不同

乌尔登和海兰察面对乾隆赏赐,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结局截然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东北老刘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2/29 23:32:26

清朝的乾隆,在登基为帝之前,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爸爸雍正皇帝勤勉理政,这就让乾隆的治国之路变得顺畅了不少,且他也算是没有辜负祖先,将清朝的国力一度发展至鼎盛时期。

当然,皇帝治理国家离不开自身的战略与政策,也离不开不顾生死守护万里河山的前线将士。

乾隆手下就有两位十分器重的武将,曾在多次战役中充当先锋,拿下战功,可是在讨要赏赐时却一个要了官,一个要了女人。

而这两位武将最后的结局也走了两极。

乾隆的两名武将

清朝乾隆看好的武将之一名叫海兰察

海兰察的家境不是那么好,没有贵族支撑,想要改写自己普通老百姓的命运,只有进宫为皇帝效命。

一身武艺的海兰察选择的报效朝廷的道路,就是当一名武将,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其实也算每一位正当少年时的热血好男儿所向往的。

彼时海兰察很快就迎来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在征讨准噶尔部时,海兰察冲在最前面,他不仅身手好武艺高,还能在战场上沉着静分析敌军优劣,最后给出可行性的战略。

因此初出茅庐就多次立功的海兰察很快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升为一等侍卫。

而乾隆的另一名武将叫做乌尔登。

乌尔登的家世比海兰察好,贵族世家不愁吃不愁穿,就愁一个一举成名的机会。但在外立功虽好,可哪比得上在皇帝跟前鞍前马后,所以乌尔登进了宫里当值。

只是最后“成功引起乾隆注意”的乌尔登还是被送到了军营。

当然这也是乾隆的有意提拔,边疆多纷争,敌国势力虎视眈眈,反叛组织蠢蠢欲动,清朝的稳定需要大好男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金川之战

海兰察和乌尔登这两位有实力有功名的武将,在金川战役中终于碰上了面。

不过前期海兰察,由于身体原因没能来到前线,由乌尔登和温福两人对抗叛军。

后来温福被杀死后,海兰察立马赶来了前线参与战斗。

海兰察和乌尔登两个联手组成炸组合,一个善于杀敌,一个善于谋略,打了个完美的配合,很快便结束了这场困扰清王朝五年的金川战役。

论功行赏

将士输了,罚,将士赢了,赏。

赏罚分明才能更好地激发战士们的斗志,所以乾隆一直等着海兰察和乌尔登讨要赏赐,因为乾隆认为,这样可以知道两位最倚重的武将态度如

据悉,当时乾隆叫两人尽管开口,要求一律满足。

乌尔登率先拍马屁说自己不要什么赏赐,只想能够统领更多的士兵,为乾隆分担战局压力,为大清王朝镇守四方百姓。

乾隆暂时按下不表,又询问海兰察想要什么赏赐。

海兰察却只道自己一名武将,没什么大志向,爱的无非是粗俗的金银,貌美的女子。

闻言乾隆大喜,当即赏赐了海兰察数倍的金银美女,而对于乌尔登的赏赐,就显得较为随便了。

这次的论功行赏算是个暗中的较量,明眼人海兰察知进退,正在想方设法地跳出局外,而局中人乌尔登却明晃晃将野心暴露。

因为乾隆听出了乌尔登的言外之意,乌尔登表面是为乾隆效力,实则是想要更多的兵权,也是因为这次赏赐,海兰察和乌尔登注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结局。

海兰察和乌尔登的结局

等清朝边疆再起硝烟,海兰察和乌尔登又一次联手御敌,只不过这次的“常胜”组合不灵了。

因为战略上的判断失误,加之天气和粮草等客观因素,海兰察和乌尔登败了。

据悉,乾隆对这次战役的失败问责时,给海兰察和乌尔登的惩罚截然相反。

海兰察遭到了乾隆的贬官处理,乌尔登则是直接被问斩,没有一点翻身的地。

而在之后平定叛乱时,乾隆又重新重用海兰察,海兰察也不负所托,屡立战功,再次步步高升,成为乾隆最倚重的大臣。

所以,乾隆将乌尔登斩杀,真的只是因为一次战役的失败吗?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点乾隆不可能不知道,将士行军打仗需要足够的信心才能鼓舞士兵,但也得做好一步踏错万劫不复的准备,这是一名将领应该有的心理素质。

要说乌尔登真正的死因,其实还是祸从口出。

要知道伴君如伴虎,乾隆培养势力是为自己所用不假,但是身为皇帝也绝不能容忍自己的臣子对兵权虎视眈眈。

更何况乌尔登本来已经出身贵族,拥有更多的兵力完全就是在为清朝的稳定埋下隐患。

自古皇帝最怕的就是功高盖主,权力倾斜,乌尔登最终也为了自己的口无遮拦、愚蠢无知买了单。

标签: 乾隆海兰察乌尔登清朝康熙平定

更多文章

  • 救驾有功的海兰察,为何只让乾隆皇帝赏赐他一个胖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海兰察,乾隆,福康安,清廷,清朝,宫女

    古今多少事,说来与君听。清朝乾隆期间,出现过一位名将——多拉尔海兰察,他一生征战沙场,屡立战功,从一名八旗骁骑营士兵荣升为一等超勇公。他的画像四次进入清朝专门摆放功臣画像的紫光阁。就这么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却有一个癖好,喜欢肥胖的女人,甚至达到痴狂的地步。就连乾隆皇帝问他需要什么赏赐时,他回答说

  • 传奇将军海兰察:曾单挑两头猛虎救乾隆,四次位列紫光阁

    历史解密编辑:阿七说史标签:海兰察,乾隆,紫光阁

    中华上下5000年,上万年的历史,我国历朝历代从来不乏优秀的文臣武将,楚汉霸王项羽,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再近一些,还有宋代的岳飞、辛弃疾。这些人都曾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唯有一个朝代,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留下的似乎都只有屈辱。这个王朝就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这个曾经兴盛过的

  • 大清名将海兰察:生吃动物,只喜胖妇,行军中直接用水牛解压

    历史解密编辑:倾情说情感标签:乾隆,皇帝,动物,索伦,水牛,海兰察,大清名将

    “乾隆朝海兰察,其在军雷达勉,勇武过人,曾多次受伤,战功显赫,不争名利,且毕生忠诚,似驴。”身为西山十戾之一,海兰察为清朝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存在。根据记载,他为多拉尔氏,属鄂温克族人士,满洲镶贡旗人。虽然说海兰察的家族、出生时间都不怎么明确,可却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所谓人狠、话少、拳头硬,大致就是

  • 海兰察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什么赏赐?回答:就赏我一个胖宫女吧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乾隆,海兰察,雍正,宫女,清朝,康熙

    乾隆十四年,大小金川叛乱得到平定,乾隆皇帝龙颜大悦,遂和功臣海兰察前去狩猎。但在狩猎的过程中乾隆皇帝却不小心摔下马背并且被野狼围住,好在海兰察足够勇武,将野狼砍杀后救下了乾隆,乾隆脱险后非常高兴,问到海兰察想要什么赏赐。而海兰察却说到:“就赏我一个胖宫女吧。”乾隆听后十分疑惑,那么为什么海兰察只要一

  • 演员安亚平去世,他是《三国演义》的马超、《康熙王朝》的魏东亭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安亚平,马超,魏东亭,西游记续集,康熙王朝

    记者 刘雨涵 实习生 刘小雨据演员秦浩透露,演员安亚平于6月28日因喉癌晚期在北京病逝,享年57岁。安亚平留下了许多荧幕上的代表形象,他曾在1994年版《三国演义》中出演马超,在《康熙王朝》中出演魏东亭,还搭档过六小龄童出演《西游记续集》,在剧中饰演“鼍龙”。演员秦浩在微博悼文中写道:“蜀中再无马超

  • 历史真相:帮康熙生擒鳌拜的,并非魏东亭、韦小宝,而是索额图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魏东亭,韦小宝,索额图,鳌拜,康熙

    #百家号好片推荐官#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魏东亭,是康熙帝幼时的玩伴,后来的贴身侍卫。受康熙帝暗中安排,魏东亭秘密训练摔跤手,最后帮助康熙生擒了鳌拜。金庸小说里的韦小宝,本是社会底层人物,被江洋大盗茅十八带到北京,偶入皇宫,成为假太监。随后,他结识了康熙帝,并帮他擒鳌拜。其实,魏东亭、韦小宝都是

  • 《雍正王朝》中,因魏东亭之死而揭秘的暴利行业:大清漕运衙门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魏东亭,漕运,总督,清朝,康熙,雍正王朝

    在古装历史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那就是康熙的发小魏东亭因为在主管漕运的时候,发生了欠款,又无法及时筹措到弥补欠款的银两,因而畏罪自尽。此外,在往后面,康熙还以办事不利的罪名罢免了田文镜户部核查处的差事,甚至限定他必须在三天内离京。当时看到这里的朋友应该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身为漕运总督的魏

  • 康熙王朝:魏东亭为何要弹劾姚启圣,真的是为了三千万两白银吗?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魏东亭,姚启圣,康熙,皇上,索额图,康熙王朝,小说剧,明朝,国防部长

    《康熙王朝》第二十七集,魏东亭给康熙写了一份奏折:“皇上,奴才泣血上奏!自迁界禁海发生后,闽、浙、粤三省,夏秋两季的税收大减,至今尚不足往年一半。皇上严令的三年内筹措粮银三千万两,奴才倍感艰难。奴才苦思冥想,如卧针毡,生怕耽误皇上的平噶尔丹、驱逐沙俄等宏图伟业!”这份奏折,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大清上

  • 蜀中再无马超,世上再无魏东亭?演绎者安亚平与历史人物有多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马超,魏东亭,安亚平,马腾,曹操,刘备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如果要用这句诗形容三国演义中的一位人物,我想非马超莫属。他外形俊美,气质不凡,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被时人称之为锦马超。鲜为人知的是,三国演义中马超的扮演者安亚平老师也是一位如马超一般身经百战,演技精湛的老戏骨。今年58岁的安亚平本应该处于演艺事业的巅峰期,然而昨日却突然传来噩

  • 《雍正王朝》中,太子卖官鬻爵,拿魏东亭开刀,康熙为何不追究?

    历史解密编辑:掠影后有感标签:魏东亭,康熙,雍正,胤礽,邬思道,雍正王朝,后宫题材电视剧,小说剧,古装剧

    "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这是剧中康熙知道太子胤礽为归还国库欠款卖官鬻爵后独自嘟哝的一句话,语气中充满了失望和悲哀。可是康熙却并没有追究此事,关乎用人大计,太子如此草率行事,任其官员上任后年入十万雪花银的贪赃之事置之不理,似乎不在情理。康熙为何要容忍此事?这还得从他下这个任务说起。追比国库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