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剧《雍正王朝》中,如果提起武将,很多人第一反应一定先想到年羹尧。
诚然,年羹尧作为雍王府出身的包衣奴才,一步步从胤禛的小跟班,成长为掌控二十三万兵马的西北大将军,除了源自于他和雍正的密切关系之外,也自有年羹尧本身的过人之处。
由于年羹尧那骁勇善战、杀伐果断的做事特点,再加上其大起大落的人生历程,很多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人们对另一个武将岳钟琪,往往没有多少关注。
也许是因为年羹尧这个角色太过光芒耀眼,导致他身边的岳钟琪反而没有了多少存在感。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剧中岳钟琪的一系列表现,并进一步探讨一下他和年羹尧的对比
岳钟琪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尚且在担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尧的手下做一个普通的军官。
那个时候的年羹尧稍微动一下眼神,岳钟琪就会乖乖地帮年羹尧揉肩捶背,没有一点违和感。可见作为年羹尧的下属,岳钟琪非常会来事,也非常有眼力见。
由于岳钟琪被自己用起来如此顺手,在年羹尧执行查找《百官行述》的任务之时,特意带上了岳钟琪,命其作为副手,协助他管理、指挥这次跨界执法行动。
众所周知,这次千里奔袭江夏镇,既要办得仔细,还不能留下明显证据,难度系数非常大。
而岳钟琪,做得似乎比年羹尧想象得还要到位。
为了达到剿灭江夏镇、同时侵吞所有财富的目的,岳钟琪不惜把自己破了相,好以此作为荡平江夏镇的借口。
这个举动和胤禛泡冷水澡逼自己患上伤寒,以及九阿哥当众向年羹尧下跪,有得一拼,足以入选本剧几大狠人名场面之列。
在拿刀划破自己脸颊那一刻,岳钟琪做得非常游刃有余。
仿佛他划的不是自己的脸,而是别人的。
年羹尧是个狠人,岳钟琪也是。
年羹尧是个聪明人,岳钟琪的智商也是相当在线。
所以,岳钟琪逐渐成为年羹尧的心腹。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个问题:岳钟琪为什么如此心甘情愿地支持年羹尧做事呢?
想来想去,或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岳钟琪深知年羹尧是胤禛身边的大红人,通过年羹尧知悉胤禛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夺嫡的大热人选。
所以,岳钟琪死心塌地地支持年羹尧,就是为了间接抱紧胤禛的大腿。
这种做事干脆、利落,而且从不谈条件的下属,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
岳钟琪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一切,终于随着胤禛逐渐登顶帝位、年羹尧得到重用,而得到极大的变现。
在年羹尧奉胤禛之命,担任节制西北四省的大将军之位,岳钟琪也追随年羹尧的脚步,成为年羹尧手下的二号人物。
虽然还是二号角色,但是岳钟琪此时和年羹尧的关系早已今非昔比。
当一个人的位置足够高的时候,他作为二把手的特殊性会逐渐凸显出来。
因为上面的人,要利用他去制衡一把手。
而他,就不能再和一把手同声出气,否则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无论年羹尧有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岳钟琪却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这个定位。
或许在年羹尧看来,岳钟琪能有当下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一步步提携。但是岳钟琪内心十分清楚,决定他能够走到这一步,并且能够走得更远的,从来都不是年羹尧,而是胤禛。
在当下这个位置上,岳钟琪不仅要揣摩年羹尧在想什么,更要时刻清楚胤禛希望他做什么,怎么做。
在年羹尧统领西北大军剿灭叛逆期间,出现过这样一个细微的桥段,岳钟琪未经年羹尧的知晓,便直接向胤禛汇报工作,结果被年羹尧痛斥一通。
胤禛有意无意让年羹尧知道这个细节,或许算得上是对年羹尧变相的敲打,想让他知道,如果做得太过分,岳钟琪将是替换他的备胎。
然而,年羹尧始终不相信,自己追随多年的主子会当真拿他开刀。
直到图里琛拿着圣旨,直接剥夺了年羹尧作为西北大将军的职位。
而年羹尧才发现,原来胤禛把他换下来,会像换掉一件外套一般容易。
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岳钟琪的存在。
年羹尧显然低估了胤禛换掉自己的决心, 也高估了岳钟琪对自己的“忠心”。
岳钟琪坐到年羹尧大将军之位的那一刻,也自有一番感慨:自己多年的小心、努力没有白费。
从寂寂无名的下级军官,成为大将军,岳钟琪的蜕变之路,一点也不比年羹尧轻松多少。
剧中虽然没有交代岳钟琪的最终下场,相信有了年羹尧的前车之鉴,岳钟琪必然会懂得如何走好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