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赵姨娘似乎是公认的弱势、憋屈、糊涂、愚蠢,是个倒三不着两的小人物。
贾母当面骂她混账老婆,王熙凤骂她狐媚子霸道“做娘的春梦”,亲生儿子贾环敢打骂她,亲生女儿探春不认她,她拿了宝钗送的礼去找王夫人自讨没趣;就连贾府的下人婆子都敢撺掇她去闹事干粗活儿……
这都是赵姨娘的表面形象,真实的赵姨娘实在非常可怕,细思极恐。
她能在王夫人的眼皮底下生儿育女;可以花大价钱买通马道婆帮她谋害最得宠的凤姐和宝玉;可以随便就把巫蛊纸人放到宝玉和凤姐卧室的床上;
她可以让外书房的幕僚给她打五百两的白条,可以支使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帮她偷东西,还可以在大观园里打闹撒泼,事后却没有一个人追究她。
只要细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赵姨娘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她在贾府的地位没有那么卑微,她的手段没有那么拙劣,她每次闹事其实都达到了目的又全身而退,就连儿女和她的关系也没那么糟糕。
可是说到底,赵姨娘也不过是贾府家生女上位的婢妾,文化水平和双商都不太高,她是如何在贾府游刃有余的自保,并且不停兴风作浪的呢?
当然是背后有高人指挥撑腰,这个人不是贾母、贾政、王夫人,更不可能是王熙凤,而是贾府长房老大——贾赦。
赵姨娘:家生丫鬟上位,深谙豪门潜规则,装疯卖傻让她成为“人生赢家”
赵姨娘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大,就像一个经常跑出来觅食外加恶心人,却永远不会被打死的小强一样。
在王夫人这个的管控下,贾政和她一连生了三个孩子,直到快四十岁,王夫人生不出来了,儿女双全了,主母地位稳了,才新纳了一个赵姨娘。
赵姨娘看似很幸运,贾政老牛吃嫩草,又是憋闷了多年,对她可以说是独宠。可赵姨娘接连生下探春和贾环,几年之内儿女双全绝不只是因为她运气好,而是因为她有办法。
看看贾政的另一个妾周姨娘就知道,王夫人是绝不允许妾随便生孩子的,尤其是生儿子。或者对比一下《红楼梦》中的其他人就知道这些权贵豪门生孩子多么不容易。
贾代善六个小妾,愣是没有一个庶子,贾赦那么多姬妾也不过只有俩儿子;贾珍那么风流,只有独生嫡子贾蓉;贾琏的庶子不明不白地流产了……或者其他人家,林黛玉的她爹也有几房姬妾,却白白绝后,薛家竟然也没有一个庶子庶女。
一对比就发现赵姨娘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不但生了,还儿女双全,还平安养大了。女儿探春非常出色,得当权者宠爱,儿子贾环虽然看上去猥琐不争气,但是丈夫贾政拿他和宝玉一般对待,甚至还认为他读书举业比宝玉更有前途。
如果贾府不抄家败落,贾环将来不管科举是否考上功名,都可以和贾琏一样捐个五品官做做。就算分家出去单过,赵姨娘的晚年其实是很享福的,至少薛姨妈会很羡慕,邢夫人、王夫人可能都会眼馋,因为人家的儿子是亲生的。
那么赵姨娘是如何走上人生赢家道路的呢?她不过是贾府家生女上位的婢妾,她的文化水平不高,脑子也不见得多聪明,但是她却深谙贾府这座公府豪门的生存技能,是个精明的人。
赵姨娘比《红楼梦》中出现的大多数丫鬟都精明太多,比如袭人、晴雯、香菱等都比赵姨娘差远了。
袭人虽然有野心,但是过于冒进贪婪,不守本分,得罪了很多人;晴雯虽然双商都很高,但是恃宠而骄,注定难以长久;香菱就是个实心眼的傻姑娘,读书读成了书呆子,丝毫不动人情世故。
只有平儿还能各方面压过赵姨娘一头,可惜平儿也是太要面子,所以她只能在凤姐手底下讨生活,也很难真的生儿育女,有出头之日。
赵姨娘是个胆大心细脸皮厚的人,她知道贾府当权者的底线是要脸,也摸透了贾府下人们的心思是利益,她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她根本不要什么体面,她最在乎的就是儿女。她比谁都明白半奴半主的姨娘的如果没有儿女是多么悲惨。
为此不惜她不惜整天装疯卖傻的闹很多笑话,让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个倒三不着两的糊涂人,愚蠢人,没脸没皮的下流货色。这样一个姨娘,就算她生了孩子能有什么威胁呢?她教育长大的孩子能有什么出息呢?
王夫人虽然也没文化,糊涂颟顸,但到底是大家闺秀,是要脸面重名声的人。赵姨娘越是表现的蠢,王夫人就越不把她当回事,更懒得去搭理她。
就算赵姨娘生了探春和贾环,王夫人也根本不放在心上。探春就抱过来养,能赚贤德名声,将来长大了联姻还能帮扶宝玉;贾环就扔给赵姨娘自己养,自己再往歪路上纵容引导一下,就是个废物而已,对宝玉没有任何威胁。
就连赵姨娘本人的存在,都可以用来衬托王夫人的端庄贤德。要是小妾个个贤惠懂事,那主母岂不是不够突出?
别看王夫人给儿子宝玉选小妾,要袭人不要晴雯,选贤不选色,那是为了让她未来的儿媳妇别太突出,否则名望太好她掌控不了,而她自己本身资质平庸,却贤名在外,可真要多谢赵姨娘这些年的衬托啊。
真实的赵姨娘有多恐怖?每次闹事都能达到目的全身而退,串通贾府内外不在话下
可是在贾府这个虎狼窝里能自保有余,专房独宠,又成功养大了一双儿女的赵姨娘,她才不是什么傻白甜,真糊涂。
赵姨娘总能把握好时机出丑闹事,却总能能全身而退,想要做坏事害人的时候竟然有能力串通贾府内外,连王夫人的大丫鬟彩云彩霞都和她一条心,外面的书房的清客相公也听她的话,这其实是很恐怖的。
赵姨娘的不堪世人皆知,平儿认为“赵姨奶奶原有些倒三不着两”;探春人前不认她做娘,还骂她“自己呆,白给人家干粗活”;亲生儿子贾环一点儿不如意就要“扭头暴筋瞪着眼蹾摔娘”;
王熙凤骂她狐媚子霸道“做娘的春梦”,贾母当面骂她“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就连外面管账的贾琏要抠钱,也是从赵姨娘的丫鬟的工资下手……
赵姨娘太懂得是什么时候该闭嘴,什么时候该闹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情世故更是十分精通。
先说赵姨娘闹事,一次是因为兄弟赵国基的丧葬费去找探春撒泼,一次是因为芳官骗了贾环去和小戏子大打出手。
好巧不巧,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探春理家期间,虽然每次都把探春气哭,但是探春也都巧妙的帮她遮掩下来,其他人也不会为了要整她去得罪伤害探春,所以虽然闹得很凶,却都不了了之。
赵姨娘可能早就算好了是这个结果,所以她才故意闹的,而且她只是方法很不堪,却并不是全不占理的。
赵国基丧葬费事件,她因为比不过袭人就去大闹,但是平儿去了之后她立刻不闹了,哪怕平儿传了王熙凤的话,说可以加一些钱,她居然也不闹了,而是悄悄溜走了。
她闹完之后,探春也算是因此立威,那些刁钻的仆妇再没有人敢欺负她,等于是赵姨娘给探春做了垫脚石。
芳官骗贾环茉莉粉是蔷薇硝事件,本身就是芳官不对,这其实还是麝月的主意,让随便打发了贾环。可见宝玉屋里的丫鬟就是瞧不起贾环,故意欺负人。赵姨娘去给儿子讨回公道,实在没什么问题,她的问题在于言行过于低俗粗鲁了。
好歹也是个有儿女的妾,正儿八经的姨娘,居然和一群小戏子厮打成一团,闹得狼狈不堪,实在是过于搞笑荒唐,说出去都难以置信。
赵姨娘就惯会做这种出人意料的事情,可是追究起来也不能把她怎样,虽然荒诞,却没什么大错,顶多就是觉得她不懂事,不体面而已。
当该隐忍缩头的时候,赵姨娘可是咬住牙比谁都能抗,都能忍的,不仅能隐忍不发,还能上赶着表现奉承讨好。
比如贾环烫伤了宝玉,王夫人大骂“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赵姨娘半个字都不敢说:“素日虽然常怀嫉妒之心,不忿凤姐宝玉两个,也不敢露出来,如今贾环又生了事受这场恶气,不但吞声承受,而且还要走去替宝玉收拾。”这就是看上去张狂无礼神经质的赵姨娘面对王夫人的态度,四个字概括就是:做小伏低。
比如凤姐隔着窗户听见赵姨娘骂贾环,就把贾环叫出来指桑骂槐:“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赵姨娘的表现是“不敢则声”。
比如赵姨娘跟王夫人告状说凤姐少发了丫鬟的月钱,凤姐踩着门槛对她屋里一通臭骂:“……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虽然王熙凤严格追究起来是个晚辈媳妇,但是人家是正妻,还是管家媳妇,赵姨奶奶被骂道了脸上也没有任何表现,好像骂的不是她一样,不但不敢还嘴,不敢闹事,后来王熙凤过生日凑份子,赵姨娘还交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赵姨娘在王夫人、王熙凤压制下非常服帖,丝毫不敢不规矩。但是她都是装的,她背地里下死手可是半点也不含糊,招招致命。
赵姨娘对马道婆说:“难道就眼睁睁地看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两个不成?”可见赵姨娘在夹缝中求生的艰难,当她听马道婆说:“明不敢怎样,暗里也就算计了”,立马就对了心事认为“这话里有道理,心内暗暗的欢喜”,可见平时内心暗戳戳的不知道想了多少坏主意。
连一双好鞋面子都拿不出来的赵姨娘不惜花巨资“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买通马道婆的目标也很明确:“你若果然法子灵验,把他两个绝了”。
看见了吧,赵姨娘是个非常心狠手辣的人,而且懂得审时度势,敢想敢干,打击敌人稳准狠,平时的做小伏低,委屈穷酸都是装的。这哪里是个忍气吞声的婢妾,分明是个腹黑的猎手。
她不仅有主张有决断,而且还有超乎想象的人脉资源。马道婆嫌钱少,赵姨娘立刻“叫过一个心腹婆子来,耳根底下嘁嘁喳喳说了几句话。那婆子出去了,一时回来,果然写了个五百两欠契来”。
谁给她打的白条?当然是荣国府外书房的清客相公们,赵姨娘是不识字的,这么大的数目,这些清客相公说写就写,只能证明也是赵姨娘熟悉和信任的人。她一个内宅半奴半主的妾室,居然连二门外的幕僚都交往到了,你说赵姨娘厉害不厉害?
更厉害的是,赵姨娘很轻松的就把马道婆剪得凤姐和宝玉的纸人和“一并五个鬼面纸人”都放到了凤姐和宝玉卧室的床上。
这些巫蛊的东西在古代都很忌讳,宝玉和凤姐都是贾府里龙凤般得宠的主子,身边奴仆众多,他们的卧室不能随便进,床铺更不可能随便接触到。马道婆给安排的每人六个纸人放起来也不太好操作,稍有不慎就是要命的勾当。
宝玉也就罢了,按照李嬷嬷的说法,是个“丈八的台灯”。虽然屋里有二三十个丫鬟婆子,但也有懈怠的时候。比如刘姥姥逛大观园就睡了宝玉的床,宝钗大中午也闯进了宝玉的卧室不止一次。
可是王熙凤是已婚人士,她和贾琏是有独立小院居住的,而且门口有六七个小厮守门听使唤,屋里有个滴水不漏的平儿姑娘守着,丰儿等也都是精细忠诚的人。
最要命的是赵姨娘和宝玉凤姐根本没啥往来,都是互相厌恶的人,赵姨娘自己去干这件事的可能性为零。
可是赵姨娘根本毫不在意,她鬼使神差的就办妥了这件事,把这些纸人都放在了凤姐和宝玉卧室的床上,动作非常快。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有人在帮她,还不止一个人,帮她的人还都不是泛泛之辈,都是宝玉和凤姐身边得力的人。
因为那些边缘的粗使丫鬟婆子平时都不能进主子的卧室,赵姨娘干这种事肯定要找有资格在卧室活动的人,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不用提早晨打扫的时候,那时候主子都在屋里,大丫鬟们也都看着,是不能下手的。
书中曾写道赵姨娘“素日又与管事的女人们扳厚,互相连络,好作首尾”,她平时跟荣国府那些婆子管事的关系也的确比较热络,很可能是买通了凤姐和宝玉身边的大丫鬟或者贴身婆子来做这件事。
不过很可惜,赵姨娘虽然做到了这件事,马道婆也很给力,但宝玉和凤姐是天选之人,这个害人计划还是失败了。试想如果没有通灵玉救护,凤姐和宝玉就真的要死在赵姨娘手里了,连棺材都准备好了,现在你们还敢小看赵姨娘吗?
如果说魔魇事件是暗度陈仓的阴谋,那么赵姨娘常年笼络交好王夫人贴身大丫鬟就属于明修栈道的算计。
作为一个不受待见的妾,养着一个不受待见的庶子,赵姨娘居然有本事让主母的两大贴身丫鬟都成了她的心腹,心甘情愿偷主母屋里的财物给她们母子受用,当真好大的本事。
晴雯说:“太太那边的露再无别人,分明是彩云偷了给环哥儿去了”,彩云说:“偷东西原是赵姨奶奶央告我再三,我拿了些与环哥是情真。连太太在家我们还拿过,各人去送人”
可见赵姨娘让彩云偷王夫人的东西并不是秘密,也不是她一个人偷,彩霞也偷东西孝敬赵姨娘和贾环,彩云还和贾环暧昧,金钏就曾让宝玉去东小院捉拿彩云和贾环偷情。
彩霞更是赵姨娘看重的“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王夫人把彩霞发落回家,赵姨娘还专门跟贾政求了一回。
彩云和彩霞(有可能是一个人)为啥要背叛王夫人,还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讨好赵姨娘母子?当然是因为想做贾环的妾,但是王夫人这边没有门路了,门路让袭人堵死了,加上金钏的惨剧,将来就算轮到玉钏也轮不到她们了,她们要自己想别的门路。
赵姨娘也非常大胆,直接勾结王夫人的大丫鬟。她不害怕王夫人惩治吗?她害怕,但是她很了解王夫人不会因为这些事惩治她。
因为王夫人要立贤德的名声,如果嚷出来小妾唆使婢女偷窃,那么只能证明主母刻薄,王夫人再蠢也不会这么干的。至于偷窃背叛的丫鬟打发出去就行了,一句话的事儿。
其他人就算抓到了把柄也不会怎样,赵姨娘还有个护身符探春,王熙凤、平儿、贾宝玉都会看在探春的面子上,不忍心打老鼠伤了玉瓶。
可是,赵姨娘真的这么厉害吗?也不是,看书中赵姨娘明里暗里的种种表现,也不是个干大事,筹谋算计的材料。她一个内宅女人,就算整天在贾府四处乱串,到处拉拢,她的手也伸不到外面的书房去。
贾政是个端方刻板的人,肯定不会帮她作乱,那么能帮她的人就只能是贾赦。
贾赦为什么要支持赵姨娘?当然是想利用她们娘儿俩制造混乱争家产
贾赦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物,可能是因为他在《红楼梦》中戏份比较少的原因。
可是他每次出来表现都很突出,不是在搞事情吸引贾母注意,就是在埋怨贾母偏心,要么就是表达对贾政当家的不满,要么就是让儿子出去搞钱,或者卖女儿抵债……
反正贾赦这个人物的标签就围绕俩关键词:权利和利益。
贾赦只对一个人主动付出过,那就是贾环。他对贾环的诗给予了高规格的口头表扬“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还送了东西“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更关键的是贾赦还当众对贾环预言:“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环当时一定是受宠若惊,因为他亲爹都没有对他这么好。贾琏当时一定满脸问号,内心思索:难道爵位不是我的吗?
可见贾赦就是对贾环另眼相看的,他可不是什么出于大爷般的父爱在照顾贾环这个不得宠的庶子,他是想要利用贾环搞事情。他捧着贾环,那就是在打压宝玉,反正宝玉是没什么出息的材料了,连贾政都对他放弃治疗了。
大家族里的人事关系复杂,各个房头都有自己的打算,反正资源就那么多,大家都想争夺,那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长房的贾赦是个老奸巨猾的人,早就看透了宝玉不是科举读书的材料,将来他的爵位肯定是贾琏袭,那么等贾母归西,二房的管家权肯定也要重新夺回来,他作为荣国府的爵产继承者,要重新搬回荣禧堂当大家长。
嫡子宝玉没出息,不能管家理事,贾政只要活着一天就很可能让贾环顶上来跟着贾琏学学处理事务。可是如果贾环是自己人,那是不是就更方便夺回管家权了呢?答案很明显:是的。
贾赦看准了二房的内部矛盾,其实就是王夫人母子和赵姨娘母子的矛盾,既然宝玉有软肋,贾环可以扶持利用,为什么不呢?
也只有贾赦能有这个能力,能串通荣国府外书房的幕僚,那些幕僚平时肯定没少在贾政面前说贾环的好话,比如作诗的时候拍马屁非常及时,否则贾政不会对贾环那么认可。
就像每个皇子都有支持的大臣,这些幕僚中也有很多认为贾环将来可能比宝玉有出息,毕竟读书举业才是正道,“禄蠹”才是俗世中的人生赢家呀!既然他们有人支持贾环,赵姨娘又很得宠,那么写个借条算啥呢?
这些清客相公吃的是荣国府的饭,主子是贾赦还是贾政,贾宝玉还是贾环对他们来说都一样,只要能混到银子就好。
赵姨娘当然是愿意跟贾赦合作的,她可是荣国府的家生奴才出身,太明白谁有爵位谁老大呀!
贾母一死,肯定是贾赦当家名正言顺,贾赦愿意帮她们母子一把,将来这份家私他们能多捞一点儿是一点儿,因为在王夫人和宝玉手里根本更没有活路啊!平时王夫人贾母都不惜的看贾环一眼,等将来结婚分出去单过,只怕就要和贾芸贾芹家那些庶支一样惨淡了。
所以,赵姨娘其实也没的选择,只要有人愿意和她合作,哪怕是马道婆那种江湖骗子,她也愿意下足了注赌一把,何况贾赦这种大佬呢!
赵姨娘买通马道婆谋害凤姐和宝玉的事情,时候很可能是查出来证据的。毕竟那些小纸人都在床上,尤其是宝玉病好之后,专门提到“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等话,凤姐更不是个好惹的。
但是这件事不仅关系到赵姨娘,还关系到贾赦,一旦追究起来,荣国府可真就要天塌地陷,伤筋动骨了,宝玉凤姐毕竟也都好了,应该是贾母做主压下了这件事。
但是,贾母心里到底存了个疙瘩,从此更加不喜欢长房了。书中也曾明确写到“贾母近来不大作兴邢夫人,所以连这边的人也减了威势。凡贾政这边有些体面的人,那边各各皆虎视眈眈。”
因为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胳膊折了袖子里藏”虽然保一时的太平,却激发了未来更大的危机,比如查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