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多半采用谐音,而隐藏最深的莫过于蒋玉菡

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多半采用谐音,而隐藏最深的莫过于蒋玉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行视之 访问量:645 更新时间:2023/12/30 4:34:42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之中的巅峰之作,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存在让其余小说黯然失色,不仅仅剧情之上的宏大,同时还有一系列隐晦的暗喻。

相比《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单调的剧情而言,《红楼梦》可谓处处都下了功夫,从衣食住行,到人名、地名,乃至屋内堂外的名字,都经过了细致的考究才确定的。

时至今日,《红楼梦》早已形成了专门的红学,用于研究《红楼梦》之中的问题。

曲艺,灯谜,建筑,礼法,饮食,服饰,药理,诗词歌赋等涉及面之广令人惊叹,在曹雪芹的笔下,这一系列的事物相互交织,形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对于其中每个人物的名字,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单拿出来,都是可以单独去解读的。那么《红楼梦》之中都有哪些人物、地名暗含作者的深意呢?

01 那些暗含深意的名字

首先就是大荒山和无稽崖,这两个地方,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出现的地方,那么这两个地方有什么深意呢?

首先就是大荒山,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

直接说明了这本书其实就是作者的一番荒唐之言,正应对了作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之说。

而无稽崖则与大荒山相呼应,告诉作者,书中所言不过是无稽之谈,无需去深究。但继续向深处考虑,就会发现,无稽崖还有别意。

在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之为勿吉,基本上通古斯民族祖先通称为勿吉,无稽与勿吉同音,也就说明这书其实是在暗讽满清贵族。但当时清政府统治天下,作者无法直言,只得采取这样的办法。

接下来我们再说几个地方,同时也是《红楼梦》故事引出之地。

原文如此写: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

在这里面有十里街,仁清巷,还有葫芦庙,而葫芦庙里住着葫芦僧,最后葫芦僧又断了一桩葫芦案。

十里街暗合势力,仁清巷暗合人情。

再次告诉我们,作者所讲的无非是人情和势力,而读书之时我们所看到的也离不开势力和人情二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利益盘根错节,向我们展示了封建时代的官官相护。

至于葫芦庙、葫芦僧、葫芦案,通篇而言无非就是糊涂,为官的糊涂,为父母的糊涂,为子孙的糊涂,到头来,一塌糊涂,自取灭亡。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名,例如胡州——胡诌,再有怡红院——遗红怨,潇湘馆 ——消香馆,蘅芜院——恨无缘。其实很多地方都已经暗示了人物的解决。

宝玉的看破红尘,黛玉的香消玉殒,宝钗的有缘无分。

那么除了地点,便是《红楼梦》之中复杂的人物了。

02 人物之名的特殊

首先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苦命鸳鸯。

林黛玉前世乃是绛珠仙草,所谓绛珠其实就是红色的珠子,在这里绛珠便是黛玉的血泪,对应了黛玉好苦的性格,依旧最悲惨的下场。而且在书中,宝玉曾写绛芸轩,刚好对应了绛珠二字。

贾宝玉的前世则是上界仙人神瑛侍者,“瑛”者实是似玉之美石,但非玉。

在天界之时,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以水浇灌,最终修成女体,因而在神瑛侍者下凡之后,便也跟随前去,要以血泪还恩。到了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什么是木石前盟了。

同时也看出贾宝玉和林黛玉并未缘分,二人之间不过是恩情罢了,最终走不到一起是必然的。

再有就是甄费,甄士隐和贾化,贾雨村,这两人一个是真事隐,一个是假语存。

并且还是一开始便出现的人物,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作者所写乃是真事,但不得不以假语为脱。因此我们在看书之时,才会感到其中之真切,但却无原型。

《礼》中曾言:“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所谓君子之道,费而隐,言外之意告诉我们甄士隐是一位君子。

而《孟子》云: “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告诉大家,贾雨村并不是一位坦荡的真君子。事实也证明,贾雨村的确是一个为了攀爬高位不择手段的人,根本无法和甄士隐相比。

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贾宝玉和甄宝玉之间的关系。

不论是出身,还是外貌,乃至性格,贾宝玉和甄宝玉都极其相似,这二人宛如天生兄弟一般。但就是出身、经历都大相径庭的这么两个人,最终却走向了两个极端。

贾宝玉看破红尘,追寻修道而去,甄宝玉则步步攀登,在科举之路上步步为营,迎娶李绮,四处走动,重振甄家家业。

对于甄宝玉这个人物,一直以来都颇具争议。

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认为,贾宝玉并非神瑛侍者,而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也就是通灵宝玉。在神瑛侍者下凡的时候,跟随神瑛侍者一同下凡,投胎成了贾宝玉。

而神瑛侍者则投胎为了甄宝玉。因而贾宝玉和林黛玉才是有缘无分,到头来一场空。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贾宝玉是作者曹雪芹的理想化形象,而甄宝玉则是现实的写照。

在小说之中,甄府接驾四次,刚好对应了现实之中江宁织造曹寅接驾四次,至于贾府、王府就只能接驾一次。

而且甄府的吃穿用度,乃至于家族的嫁娶,和现实中曹府的都非常接近。

因而很多人都认为贾宝玉是曹雪芹的理想人物,甄宝玉则是现实写照,尤其是甄府的衰败,对应了曹氏的衰败。

不过最终甄宝玉大彻大悟,开始振兴家业,其实也暗含了作者想要重振家业的想法。

曹雪芹半世潦倒,蹉跎不遇,贫困半生,小说之中甄宝玉中举,也算是曹雪芹对自己的慰藉了。

再有贾府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应叹息。

其实也就直接说明了贾府最终的结局,无疑是要走向失败的。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看贾府之中的长辈。

首先就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两位老爷,贾政贾敬,合起来就是假正经。

其实严格来说,贾政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贾政为人端正,礼贤下士,先顺父母,管教子女,一心为了贾府好。然而正是这种贴近于儒家倡导的正,造就了他的悲剧结果。

书中曾这样评价贾政:他想做好官,可是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遭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

因此贾府的衰败其实和贾政没有太大关系,他想要家族兴旺,但却没有好的办法。

至于贾敬,则是家族衰败的重要根源。

他一味好道,在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府内乱成一锅粥也不曾管教,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败亡。

至于贾赦,则是名副其实的摆设,在贾府之中不被贾母看好,整日游手好闲,贪财好色,明明是长子,却没有半点长子、长兄的样子。

每日不是赌博就是找小老婆,甚至把自己的女儿作为抵债工具嫁给孙绍祖,被折磨致死,也不曾过问。

可以说贾府的衰败,和他离不开关系。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说一下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的存在,可以说对整个小说的推进都有着重要作用。何谓风月?

一为情爱,二为清风明月,既有明,亦有暗,向读者展示了书中线索。并且还告诉大家,风月宝鉴分为正反两面,对于这个解读,清代的读者就给出了答案。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

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表象,应该看到书中背后所体现的内容。

就连作者都提醒读者,“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这句话乃是风月宝鉴自己所说,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看书切记不要只看到表象,没有理解了作者的真实意图。

其实身为读者,亦是如此,《红楼梦》的评价之所以如此之高,正是在于其背后所体现的内容。

身为读者,如果仅仅看到了表象,看到了一时的繁华和衰败,看到了大观园之内的莺莺燕燕,看到了四大家族的奢侈无度,那么就没有真正看懂这本书。

曹雪芹增删数十载,才成此书,耗尽心血,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在品读之时,必然要细心、谨慎去读,而不是囫囵吞枣,不知所言,不明所以

更多文章

  • 袭人嫁蒋玉菡,是不是薛宝钗妒忌不容?抽丝剥茧才发现还真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薛宝钗,贾宝玉,蒋玉菡,贾政,袭人,贾琏

    袭人是王夫人看中之人,已经给了名分和待遇。如果当初撵走晴雯向贾母汇报时,王夫人不是咄咄逼人,引起贾母不快。哪怕贾母不专门叮嘱一声“不许告诉别人”,王夫人都能给袭人“正名”,让贾宝玉收房。然而,就差那么一点点,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袭人因此离给贾宝玉做妾,成为永远无法企及的奢望。最终,贾宝玉迎娶薛宝钗不

  • 《红楼梦》袭人不是“完璧之身”,蒋玉菡娶她,为什么不介意?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侃娱乐标签:袭人,优伶,蒋玉菡,贾宝玉,曹雪芹,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中的蒋玉菡是个算是比较神秘的人物,我们不知其父母不知其家乡。他是作为忠顺王府的一个优伶出场的,而且是一名特别出色的优伶,此人也是贾宝玉一直想见的人。两个人初次见面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却也心生好感。那时候,谁都不知道以后的他们会有进一步的关系——宝玉最亲近的丫头袭人将来会与蒋玉菡结为夫妻。“袭人是

  • 琪官蒋玉菡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蒋玉菡,贾宝玉,袭人,宝玉,贾府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李祎峰蒋玉菡就是琪官。他是忠顺王府的一个戏子,也是忠顺王爷特别喜欢的一个戏子。“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他应该还有一种身份,就是男宠。戏子在那样的年代就是下

  • 花袭人嫁给蒋玉菡是悲剧开始!落入忠顺王魔掌,沦落风尘替夫还债

    历史解密编辑:南山橘暖读书时标签:贾政,蒋玉菡,花袭人,贾宝玉,史湘云,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很多读者被程高本和脂砚斋误导,认为花袭人是《红楼梦》中结局最好的人,虽然没能当上宝玉的妾,但也嫁给了俊美多情又有钱的蒋玉菡,算是个不错的归宿。这简直就是在做梦!别忘了那一床破席的悲剧预示。古代什么女人才会被比喻为“破席”?一向怜惜女子的作者为什么给了袭人这么恶劣的隐喻?其实花袭人的结局应该比书中所有

  • 史湘云的丈夫到底是谁?从卫若兰到冯紫英,作者故意不给明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史湘云,冯紫英,卫若兰,贾宝玉,曹雪芹,蒋玉菡

    史湘云定亲之早让人意外。第三十一回开始,史湘云来到贾家,就被说她大喜了。(第三十一回)王夫人道:“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们着。”……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大喜就是王夫人说的被人相看。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

  • 读《红楼梦》:史湘云与冯紫英很般配?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冯紫英,史湘云,宝玉,贾珍,贾琏,元春,贾蓉,红楼梦

    作者:韩雪丽(一)冯紫英这个人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冯紫英是贾府的世交之子,父亲是神武将军,贾府也是军功出身,贾赦贾珍都是将军,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三等将军,这位神武将军可能也是世袭的,冯紫英可能也是世袭之位,不过这位似乎比贾家的子弟要出息些,起码跟着去铁网山,而且秦氏生病时,他出场了,给贾珍介绍了他从学的

  • 史湘云的丈夫,是冯紫英还是卫若兰?细读原文发现曹雪芹早有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曹雪芹,史湘云,冯紫英,卫若兰,贾宝玉

    史湘云定亲之早让人意外。第三十一回开始,史湘云来到贾家,就被说她大喜了。(第三十一回)王夫人道:“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们着。”……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大喜就是王夫人说的被人相看。古代社会“父母之命媒

  • 史湘云前世是三生石,被叔婶苛待,曹雪芹为何安排她嫁给冯紫英?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清朝,画家,曹雪芹,史湘云,冯紫英,贾宝玉,林黛玉,小说家

    红楼梦演义117:喜定亲,女儿有姻缘,论阴阳,麒麟影双子上一回讲到晴雯撕扇子,引出麝月为王夫人在怡红院埋伏的眼线。且麝月与碧痕双双与贾宝玉有过“偷试”行为。日后麝月在晴雯和林黛玉的问题上造成重要影响,不多赘述。且说端午节一过,史湘云就又来到贾家。此时她的身份与之前不同。与冯紫英的婚事已经定妥,只是此

  • 秦可卿病情涉及家中丑事,如此隐秘之事,贾珍为何要告知冯紫英?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珍,冯紫英,秦可卿,薛蟠,香菱,贾宝玉

    封建社会女人的隐私会受到严格管控,豪门贵族中主子的秘密,尤其是涉及到女人生理现象之事,比如出现妇科病、怀孕等症状都会秘而不宣,不会轻易向外人透露。秦可卿生病后连续两个月经期没来,宁国府为此请了三四位太医在家里轮流诊病,但仍然无济无事,只能大家商议方子用药,在这种情况下,秦可卿的病情越治越重。束手无策

  • 女儿失踪,甄士隐为什么要遁入空门?

    历史解密编辑:汪承林说故事标签:女儿,甄士隐,江歌妈妈,中国古文献

    PART.11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总是父母的牵挂和依托。甄士隐在面对女儿的失踪,他不辞辛苦的到处寻找。找了之后,他发现没有任何踪迹,就果断放弃了。可放弃之后,他就发现自己整个心里的崩溃和脆弱。不仅无法面对老丈人的嫌弃,认为他无所用处。更加无法安心照顾生病的妻子,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就连,正常的工作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