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是清朝名将,历仕康雍乾三朝,多次替清朝平定西北边患,曾被乾隆皇帝誉为“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就是这么一代名将,但在雍正时期却被判了一个斩监候这又是为何?其实主要还是岳钟琪让雍正失了颜面。
岳飞的后人在清朝建功立业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岳钟琪系南宋名将岳飞第三子岳霖的嫡系后裔,他是岳飞第21世孙。岳钟琪出身于武将世家,其父岳升龙是康熙朝名将,曾先后参与平定三藩之乱以及三次随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
岳升龙在康熙时期屡立战功,因此被晋封为四川提督兼议政大臣,所以岳钟琪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本来岳升龙是希望儿子能读书考进士,走仕途之路,但是岳钟琪生性却不好读书,就喜好学习老爹排兵布阵和舞刀弄枪。
因此以岳钟琪当时的文化水平去考科举肯定是考不中,没办法,岳升龙只能托关系走后门给岳钟琪花钱捐了一个候补知府的官职,知府是正经的文官,主要在于处理地方政务,这也说明岳升龙一直都是期望岳钟琪从政而不是从军。
但是蒙古准噶尔部的再次反叛给了岳钟琪机会,他果断地申请从文官知府转职为武官,最终岳钟琪还是没有按照老爹岳升龙的期望发展,还是投身到了军旅之中,这也注定了他日后的命运。
在继续说下去之前得先了解一下蒙古准噶尔部,其实准噶尔部是属于卫拉特蒙古也就是漠西蒙古的强大部族之一,在顺治晚年和康熙初期,在其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崛起,噶尔丹带领准噶尔部横扫大草原,并强行统一了漠西蒙古各部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将都城定在新疆伊犁,对清朝的西北边境威胁很大。
虽然历经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兵败身死,但是康熙并没有完全征服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与沙俄勾结,企图吞并青藏高原地区,率军突袭了西藏拉萨,杀害了清朝扶持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拉藏汗,还将活佛囚禁起来。
策妄阿拉布坦的嚣张气焰使得康熙震怒,他本想御驾亲征,但是当时康熙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于是康熙任命第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大军赴西北平定策妄阿拉布坦。
早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岳钟琪已经从知府转为武官游击,他在西北边境曾多次率军抵御准噶尔小规模骚扰边境的军事冲突,在胤禵出征时岳钟琪已经因战功升至四川永宁副将了,因此岳钟琪又以副将之职跟随胤禵出征西藏。
在岳钟琪跟随胤禵出征时,他多次向胤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战略,作战还十分骁勇,可谓智勇双全,因此深受大将军胤禵喜爱,胤禵也多次向康熙表彰岳钟琪的战功,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岳钟琪就已经官至老爹岳升龙的四川提督之职了。
当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胤禵虽然是雍正的同母弟弟,但他却属于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一党,他并不服从雍正继位,因此雍正十分猜忌胤禵手握兵权,在胤禵即将剑指准噶尔汗国都城伊犁的情况下,雍正下旨召胤禵回京给康熙奔丧,并以贝勒延信代替了胤禵。
随后策妄阿拉布坦利用康熙去世和雍正猜忌胤禵的机会,一面加强与沙俄的联系,又一面煽动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同时策妄阿拉布坦又向雍正求和,在这种情况下继位之初人心不稳的雍正只得被迫同意了求和。
不过接替胤禵的贝勒延信由于与胤禩关系也比较亲密,雍正对他也很猜忌,因此很快雍正就让心腹川陕总督年羹尧接替了延信成为西北前线统帅。
紧接着就爆发了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的反叛,雍正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全权负责青海平叛,岳钟琪也被雍正任命为征西副将军加奋威将军称号兼参赞大臣作为年羹尧的副手赴青海平叛。
年羹尧和岳钟琪配合默契,二人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在这次平叛中岳钟琪表现其实最为闪耀,是他向年羹尧建议兵贵神速,加速行军,以闪电战形式迅速击溃了罗卜藏丹津的叛军,年羹尧向雍正表彰了岳钟琪的亮眼战功,这也使得日后雍正有了想用岳钟琪代替居功自傲的年羹尧的想法。
虽然罗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队被年羹尧迅速击溃,但罗卜藏丹津还操控有青海大部分地区,之后就是年羹尧坐镇后方,岳钟琪率军队在青海四处追击罗卜藏丹津,直到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彻底消灭了罗卜藏丹津的势力,罗卜藏丹津只身逃往准噶尔汗国。
至此青海地区的领土基本都被岳钟琪收复,雍正对此喜出望外,加封岳钟琪为三等威信公还加太子太保衔,并让岳钟琪在四川提督的职务上兼署甘肃提督,岳钟琪一人等于节制两省军务,除了加官进爵之外,雍正还特意在一柄金扇上题了一首诗赠送给岳钟琪,一时之间岳钟琪和年羹尧都成了雍正朝极受宠信的大将。
岳钟琪代替年羹尧之后让雍正失了颜面
之后很快年羹尧被雍正宣布92条大罪赐死,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之职出现空缺,在清朝初期,川陕总督不同于其他地区督抚,在当时属于边境管辖区,有守卫国土的重任,这个职位手中权力很大,自顺治入关之后,川陕总督之职大多由满洲贵族出任,年羹尧出任就已经算是例外了,加上他还触犯了大罪,因此满清的贵族都建议雍正派满人出任这一职务。
但是雍正却想用岳钟琪代替年羹尧,由于岳钟琪一直与年羹尧搭档,而且他还是岳飞的后人,因此雍正启用岳钟琪接替年羹尧时受到了满清权贵们的一致反对,最后还是雍正信任和喜爱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站出来力挺岳钟琪,胤祥在朝堂上以身家性命为岳钟琪做担保,才使得岳钟琪最终出任川陕总督之职。
后来岳钟琪也确实没有辜负雍正和胤祥的期望,他在就任川陕总督后,在西北地区积极推行雍正新政,使得雍正新政中的改土归流和摊丁入亩政策在西北地区顺利实行。尤其是改土归流的政策后来还引发了一些土司叛乱,又是岳钟琪率军平定了这些土司叛乱,使得改土归流最终顺利推行下来。
不过岳钟琪作为南宋时期抗击女真人的名将岳飞的后人,他又为女真人所建立的清朝政权效忠,他在清朝中还是有些尴尬的,在雍正五年(1727年)时,四川成都大街上就出现了一个疯子沿街高喊:“川陕总督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人要带兵恢复汉人江山驱逐满清鞑虏!”
这个疯子喊街的事可着实把岳钟琪吓坏了,岳钟琪赶紧命人把他抓起来押送到京城交给雍正处理。当时雍正还是十分信任岳钟琪,他对岳钟琪表示绝不相信这种风言风语,为了安抚岳钟琪,雍正还特意下旨将这个疯子游街示众后斩杀。
在疯子喊街事件过去没多久,雍正六年(1728年)又爆发了曾静案,书生曾静听闻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消息后,就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建议其效仿祖先岳飞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信写好之后曾静就派学生张熙把这封信送给了岳钟琪,这封信让岳钟琪更加害怕,于是岳钟琪将计就计假装回信想邀请曾静面谈商议,曾静在见到岳钟琪之后就和张熙一起被抓了起来,岳钟琪立刻将二人交给了雍正。
雍正对此还是表现得十分信任岳钟琪,又赏赐他一番。可实际上雍正还是比较好猜忌,两次都有人利用岳钟琪是岳飞后人的身份煽动其反叛,这如何能不让雍正猜忌,但是雍正并没有立刻动岳钟琪,因为雍正还需要用他对付准噶尔,不过疯子喊街事件和曾静事件也为岳钟琪日后险些被杀埋下了祸根。
在雍正七年(1729年)时策妄阿拉布坦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新任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又重新勾结沙俄企图逐步蚕食清朝的边境,雍正对此烦不胜烦,因此雍正决定要攻灭准噶尔。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任命黑龙江将军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率满蒙八旗军从北路讨伐噶尔丹策零,任命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率汉军从西路讨伐噶尔丹策零。
结果傅尔丹的北路大军中了噶尔丹策零的诈降计,傅尔丹轻敌冒进,最终在和通泊之战中清军被准噶尔伏兵埋伏打的是全军覆没,北路共六万清军最终只剩下主帅傅尔丹率两千余人逃脱,随军出征的满清王公贵族死伤不计其数,北路清军基本就算是全军覆没。
傅尔丹全军覆没,也导致了岳钟琪的西路军这头不太好过,噶尔丹策零随即全力应对岳钟琪,结果清军的粮草还被噶尔丹策零所截取,至此岳钟琪所部的军心开始涣散,岳钟琪的部将也都对准噶尔骑兵产生了恐惧,畏敌如虎不敢拼命作战。
岳钟琪的军队因此越发陷入不利局势,即便后来岳钟琪强行收复了乌鲁木齐,但也对战局做不出太大改变,傅尔丹全军覆没,岳钟琪这头也连连失利,这让雍正十分震怒,雍正对岳钟琪的猜忌之心就彻底爆发出来。
盛怒的雍正连续下旨斩杀了岳钟琪的三位副将,这让朝臣们都能看出来,岳钟琪在雍正这算是失势了,于是以大学士鄂尔泰为首的朝臣纷纷弹劾岳钟琪贻误战机,雍正就以此为由将岳钟琪罢免了大将军之职并召回京城命兵部议罪。
岳钟琪和傅尔丹的战败就如同打了雍正的脸一样,要知道清朝在胤禵统率大军期间就曾有机会彻底攻灭准噶尔,是雍正对弟弟的猜忌才使得准噶尔没有被攻灭,因此雍正很想攻灭准噶尔为自己增添武功,所以雍正为了与准噶尔一战,面对沙俄都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先与沙俄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明确了中俄边界线,在这个条约中雍正做出了很大让步,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稳住沙俄全力对付准噶尔。
而且当初雍正决定对准噶尔用兵时,朝廷中很多王公重臣都反对用兵,可以说雍正决定发兵讨伐准噶尔是顶着很大压力的,可是傅尔丹却一把梭哈使得清朝北路大军全军覆没,随后雍正就把希望全寄托在了岳钟琪这里,但曾经对阵准噶尔屡战屡胜的岳钟琪这回却失利了,这等于打了雍正的脸,雍正如何能不震怒。
雍正最终还是没有杀岳钟琪
在雍正十年(1732年)岳钟琪和傅尔丹就被兵部关押起来,但是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兵部才给出了议罪结果,兵部建议雍正将二人斩立决,看到这份议罪结果时雍正沉思了很久,最终他改掉了兵部的议罪结果,将岳钟琪和傅尔丹改为斩监候,岳钟琪也侥幸活了下来。
雍正没有杀岳钟琪也是有诸多因素,首先就是在这份议罪结果出来时,噶尔丹策零最终还是被清朝击溃了,虽然清朝是惨胜,但好歹保住了雍正的帝王颜面,因此雍正的怒气也逐渐消了下去。
其次就是岳钟琪的身份比较敏感,他是岳飞的后人,虽然清朝比较反感岳飞,但是岳飞在民间却深受汉人敬仰。如果清朝堂而皇之地杀了岳飞的后人岳钟琪,那么清朝岂不是失去了汉人的民心,而且雍正还会背上没有容人之量的恶名。
同样的道理傅尔丹没有被杀也与出身有关,傅尔丹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曾孙,是康熙初期的权臣鳌拜侄孙,其家族为清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傅尔丹也能被雍正免除死罪。所以虽然岳钟琪的岳飞后人身份在清朝很尴尬,到最后恰恰也是这个身份救了他一命。
其三就是岳钟琪本身战功就很高,为人还比较谦谨,不像年羹尧那么居功自傲。在雍正时期的战争可以说有一半都是岳钟琪打胜的,而且岳钟琪平素为官清廉且谦虚谨慎,与年羹尧的奢侈贪婪且居功自傲形成鲜明对比。
此前雍正已经诛杀了年羹尧,但毕竟年羹尧居功自傲有很多罪名可以罗列出来,而岳钟琪除了这次败仗之外,根本找不出多余的罪名,况且这次战败又不全都是岳钟琪一人之错,真要追究起来傅尔丹的责任要比他大得多。
所以雍正在已经诛杀了年羹尧的情况下,再诛杀没有太多罪名的岳钟琪就会给后世留下杀戮功臣的恶名,因此谦恭谨慎的岳钟琪还是可以被雍正包容一下的。
其四就是雍正不能把事做太绝,还得给将来做准备,要知道在康雍乾三代帝王中就属雍正的武功最弱,相比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的辉煌武功,雍正能拿得出手的武功只有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这还是岳钟琪给他带来的胜利。
所以在雍正一朝名将没有多少,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名将在年羹尧被杀之后,岳钟琪算是最耀眼的了,而雍正也深知自己在军事上的弱项,虽然噶尔丹策零被击溃,但是准噶尔汗国依然还在,未来还会继续对清朝构成威胁。
因此如果把岳钟琪杀了,雍正很担心未来再爆发战争就没有能派出去的大将可用了,这样的话雍正就不能把事做绝,即便为了将来留后路也得留岳钟琪一命,很可能他和傅尔丹将来还能派上用场。
事实也证明雍正没有杀岳钟琪确实给未来留了一条后路,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乾隆将岳钟琪和傅尔丹特赦贬为平民。
但是在乾隆初期,由于雍正留给乾隆的名将并不多,武将是青黄不接。乾隆在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时,面对弹丸之地的金川土司叛乱,前线的清军居然用了一年多时间都没有平定下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乾隆在一筹莫展之际想起了当初被特赦出来的名将岳钟琪,于是重新启用他为四川提督,派他去前线平叛,结果岳钟琪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乾隆大喜过望,于是恢复了岳钟琪之前的官爵。
此后岳钟琪又帮助乾隆平定了西藏和重庆的起义军,为乾隆初期的十全武功做出了很大贡献。乾隆十九年(1754)岳钟琪在平定重庆农民起义后回军途中病逝,享年68岁。
乾隆得知岳钟琪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并亲自为岳钟琪写了一首悼亡诗,在诗中乾隆称赞岳钟琪为“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认为岳钟琪是康雍乾三朝武将中功劳最大的人,也是对岳钟琪这一生最高的赞誉了。
所以岳钟琪是因战败让雍正失了颜面才会被判了一个斩监候,出于多种因素雍正没有按军法处置岳钟琪,也幸亏雍正没有杀他,否则到乾隆这就无人可用了。
岳钟琪也算是没有辱没祖先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岳钟琪效忠的是国家,并非是某个君王,他为官清廉自守,为人谦虚谨慎,还维护了国家版图完整,因此岳钟琪没有辱没其祖先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