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与仆从
这是一张多次被解析错误的照片。此照拍摄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这一年,醇王府发生了三件喜事:
(1)这一年,什刹后海醇亲王府落成,奕譞率领家眷正式迁入新居。这可是乔迁之喜。
(2)这一年,醇亲王喜逢五十寿诞,全府上下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这可是逢十大寿。
(3)这一年,醇亲王之子光绪正式亲政,这既是醇亲王府的喜事,更是国家的大喜事。
对于醇王府,这一年确实是喜事连连。在《末代皇帝溥仪全析影像》中记载,这张照片就是为醇亲王乔迁新居,喜逢五十寿诞而特别拍摄的。更特别说明,照片中那位持剑者为载沣,捧书者为载洵。
然而,此时载沣才6岁,弟弟载洵才4岁,不论脸型还是年龄,可以明确的是持剑者绝非载沣,捧书者也并非载洵。这四位只是亲王的仆从。
醇王府三喜临门之后,随即全府陷入悲痛之中。1890年,50岁的醇亲王薨逝于王府中。慈禧特加“贤”字谥号。清朝二百多年中,只有两位亲王谥号“贤”,一位是怡亲王允祥,另一位就是醇亲王奕譞。
慈禧与瑾妃
慈禧与儿媳瑾妃都患上了严重的甲状腺疾病,并且已经到了衣领无法遮掩甲状腺肿的地步。1903年,68岁的慈禧甲状腺已经严重到这样的程度。可见,在这之前,她已经患上了甲状腺疾病。
清宫医案上记载,这一年慈禧的面部出现“目皮掣动,筋脉不爽”,“颊间跳动”的症状。可见,慈禧的面部开始出现痉挛。对于慈禧的甲状腺疾病与面部的痉挛,皇宫内的御医也只能缓解却无力彻底根除。
相比较婆婆慈禧,瑾妃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甲状腺疾病。不到而立之年的她甲状腺疾病的严重程度已与68岁的婆婆一样。
婆媳俩都非常喜欢拍照,但每次照相时都会刻意用衣领遮盖住脖子。即使如此,照片放大后,还是能清晰地看到她们肿胀的脖子。
当时,摄影中有涂白、去褶皱、调高光等“美颜”手段,但没有瘦脸,瘦脖子的技术。如果当时通过美颜能将脖子变瘦变细,慈禧一定会命人将自己的脖子美颜一番。
延安公社粮食厂的两名女工
1973年,延安公社粮食厂的两名女工正在工作。所谓的公社粮食厂就是一座座简易的窑洞。两名女工虽然看起来穿着素朴,但在当时已是不错的着装。其中一位正在操作机器的女工在裤子的膝盖处打了一条长长的补丁。由于裤子的膝盖处容易磨破,打上补丁后使得裤子更耐磨。
另一位女工上身穿着黑白相间的格子衣服。这在当时已属于时髦着装。时光飞逝,50年已过,这两位女工现都成古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