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之死,盖棺定论是心思太多,不相信自小抚养他教导他的皇额娘如懿,听信为母报仇潜伏在他身边的侍妾胡氏撺掇,如此枉送了性命。
海兰制造出永琪这个生命,可不是对皇帝的爱慕,而是她在后宫备受欺凌,需要恩宠,更需要一个孩子作翻身工具。
为了证明她亲爱的如懿姐姐不曾用朱砂谋害皇嗣,海兰给孕中的自己下朱砂。而在永琪长大以后,海兰为了表明她和如懿的情分,还把这件事告诉了永琪,这伤害到了永琪,也更把他推向胡氏的温柔。
永琪是泡在权谋中长大的皇子,他会害怕、会提防、会猜忌几乎是一种本能。他一出生,海兰和如懿就是要拿他去争储君之位的,他年少早慧,文武全才,额娘教他权谋,皇额娘教他韬晦,甚至喝一口龙井茶都要提醒他思量“龙困于井”的道理,那时候的永琪确实是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的。
后来皇额娘的嫡子永璂出生,渐渐长大,这就打乱了原定计划。额娘开始教导他要谨守臣子之道,从帝王道突然降级到为臣之道,这落差太大,难免失衡。
那个至尊之位,永琪是要的,他精骑射,通晓满蒙汉语,他是他皇阿玛最出色的儿子,他为什么不能要那个位置?就因为他是皇额娘的养子,而皇额娘有自己的嫡子?
对于储君之位,如懿是怎样打算的呢?这个问题别人不敢问,但容珮私底下是问过的。当时如懿回答,只要她是母后皇太后,永璂或永琪,都不要紧。
如懿这话什么意思?三点意思:
一、储君只能是她的儿子,亲子永璂或养子永琪;
二、最好当然是永璂;
三、如懿自然知道永璂资质平庸,如果亲子果然攀不上至尊之位,永琪上去也行,毕竟永琪是她养大的,不敢不孝,海兰也亲她敬她,不至于出现圣母皇太后压母后皇太后一头的局面,至于永璂,只能当个富贵闲散王爷了,如此也算退而求其次的和睦一家。
所以电视剧中把如懿塑造成无权谋无所图,只希冀“年少深情、不负初心”的傻女人,实在是误导观众。
既然在如懿心里把永璂和永琪排了先后,那么永琪防备她忌惮她,岂不是理所当然?在后宫,为了自己儿子干掉别人儿子的事情还少吗?当年不就是如懿和海兰密谋,利用纯妃苏绿筠换芦花被,害死了孝贤皇后的嫡子永琏吗?和敬公主远嫁、永珹出嗣、豫妃失宠,哪一桩哪一件少了他这位皇额娘的手笔?
从前固然是养育之恩,可那时候皇额娘自己没有儿子,如今永琪哪来的自信,皇额娘会对亲子和养子一视同仁?
所以永琪渐渐疏远了永璂,他得了附骨疽也不敢声张,他怕在皇阿玛心里因不够健康而减分,当然更不敢让江太医来医治,那可是皇额娘二十多年的心腹太医,皇额娘还把最亲近的陪嫁侍女惢心嫁给了他。江太医是皇额娘的人,可不是他永琪的人……
他越来越喜欢胡氏,因为只有她会劝他“爷,您要顾着自个儿的前程……”温香软玉抱满怀,她的柔情,她的体贴,她对他追求前程的支持和理解,永琪没法不沉溺,他一步一步走上死亡之途。
但永琪落得这么个结局,该负最大责任的是他的额娘海兰。宫里的孩子,要得到皇阿玛的疼爱不容易,可亲额娘的疼爱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母子的利益都是捆绑在一起的。
但他永琪的额娘不一样,他额娘海兰最爱的人是如懿姐姐,她把永琪称作“我和姐姐的孩子”,她让永琪小小年纪就参与宫斗,永琪就是她和姐姐的工具人,用来争宠,用来倚靠,用来图来日的两宫皇太后之位。可当姐姐有了亲生孩子,她就天天“为臣之道”,还因为永琪稍稍流露的“不臣之心”而狠狠抽过他耳光。
永琪的亲额娘,最亲的人不是他,有抚养之恩的皇额娘,理所当然把他排在亲子之后,所以永琪一步步掉入侍妾胡氏的温柔陷阱,奇怪吗?压根不奇怪,他有第二条路走才叫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