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开篇为何要用甄士隐贾雨村两人,他俩人与下文有何关联

《红楼梦》开篇为何要用甄士隐贾雨村两人,他俩人与下文有何关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豆梅 访问量:4892 更新时间:2024/2/12 5:03:17

《红楼梦》第一回到第五回的叙事线索堪称故事的序幕,通过甄士隐贾雨村的半生沉浮,牵连出后文其他人物的命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说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一番开场白后,故事展开了。据说开天辟地时,留下一处窟窿,女娲巧用石头将其完美修复,但有一块顽石未被使用,两位游历人间的神仙,从顽石身边经过,可怜它的命运,便将它拾起,做成两块完美无瑕的美玉,携它入世了。

姑苏城内的仁青巷,有一户姓甄的人家,主人家叫着甄士隐,是一位年事已高辞归故里的官宦 ,他家旁边有一座叫做葫芦庙的寺庙,里面常年香火不断,也是落魄士子的安身所在。贾雨村原是湖州官宦之后,因家道中落落魄于庙中,原想进京赶考,却因囊中羞涩,迟迟没能行动。

甄士隐家境不算富贵,到底也算殷实,每日带着三岁的女儿修竹剪花浊酒吟诗逛街赏玩,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他是爱才之人,平日里总是接济住在葫芦庙的贾雨村,俩人关系很是亲厚。中秋节夜里,甄士隐同往常一般,邀请贾雨村在院子月下饮酒。

酒水下肚,贾雨村将自己心里的苦闷道出,没曾想甄士隐早有打算,只等着贾雨村说出口,便着手相帮。他将事先准备好的50两银子赠送给贾雨村,让他放心进京赶考。贾雨村在得到银子后,只是口上说了句感谢,当天夜里便收拾行囊离开了,并未同甄士隐告别,等到甄士隐第二天来为贾雨村送行时,葫芦庙中早已没了贾雨村的身影。

从增银这件事来看,贾雨村并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有些急功近利,忘恩负义,眼光短浅,攀附权贵看不起人的心理。虽然,他得到了甄士隐的增银,但他的格局太小注定走不远,在当官一年后便被贬官成了林黛玉的老师。

甄士隐在贾雨村离开不久后,家庭发生了变故,三岁的女儿英莲在元宵节当天走失,遍寻无果。三个月后,葫芦庙着火,因甄家就在葫芦庙的旁边,也被烧了个精光。无奈之下,甄士隐投靠了他的岳父,被骗光了所有财产,将他们无情的丢去乡下种田。读书人那做的惯农活,在思女心切生活无望中,甄士隐遇到了游历人间幻化成陂脚和尚的仙人,从此看破红尘,真的隐去了。

相信看过《红楼梦》开头这一集的观众,心里都有一个疑问,为何在开篇时,要用上这么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他们的存在到底有何作用。

《红楼梦》这部小说又名《石头记》,主要以刻在石头上的故事展开,作者曹雪芹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看惯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却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他无法用真实的人事物来讲述故事,只能以谐音的方式将真实隐去。

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看似无关紧要,但却是隐射全篇的主题。甄士隐谐音“真是隐”,暗示甄士隐骨肉分离、遭遇火灾、家破人亡的人生惨剧,揭示了賈家由盛转衰的结局。甄士隐最后看破凡尘,悄然出世也说明了贾宝玉的命运。贾雨村则是“假语存言”,用他的一生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完整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黑暗内幕,官场内部的阴暗险恶。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林黛玉被贾雨村背叛之后,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当了续弦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雨村,香菱

    题:林黛玉被贾雨村背叛之后,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当了续弦!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

  • 读《红楼梦》:贾雨村给贾府和王家送的什么礼物?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府,贾政,元春,盘缠,贾雨村,林如海,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韩雪丽1、薛大少的案子贾雨村一直谋划二次上岗的事,这是个有雄心目标的人,当年上京没路费,也没有止步不前呀,一路走一路弄盘缠,哪怕写字卖文,也一直奔向目标,最后得了士隐五十两银子,搞定了盘缠,一举成名,入了仕途。这样的贾雨村,是个特别自信和乐观的人,他相信他的能力,也相信他的运气,只要行走在路上

  • 人人皆羡慕娇杏,谁留意过贾雨村的妻子?她为何新婚即逝?

    历史解密编辑:卓思卓语标签:贾雨村,贾琏,罗玉凤,尤二姐,娇杏,黛玉

    卓语前文解析娇杏的命运,没想到竟然炸开了锅,炸出很多伪粉丝。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红学每过一个阶段,就会有人搞奇谈怪论,号之为【红学翻案】。好比薛宝钗,清朝时期她是世人皆知的反派,但后来被逐渐逐渐翻案。尤其是经过87版“鬼斧神工”的改造,就成了古典第一淑女了。近年来的翻案潮流,又青睐上贾雨村了。具体怎

  • “钗于奁内待时飞”,宝钗给了贾雨村啥好处,让黛玉恩师出卖门生

    历史解密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贾雨村,宝钗,黛玉,贾政,林如海,薛宝钗

    “钗于奁内待时飞”,宝钗许给贾雨村什么,让黛玉恩师出卖门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林黛玉最后死在17岁这个花样年华。她是怎么死的?是贾母撒手人寰?是王夫人和薛宝钗的不怀好意?抑或是婆子、丫头碎嘴下的人言可畏?笔者相信,黛玉死前遭遇了上面所有的恶意,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的老师——贾雨村的

  • 林如海推荐贾雨村去贾府,他为什么忽然问贾政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政,贾府,官职,贾雨村,林如海,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红楼梦里有不少细节描写,细细品读起来,往往别有深意,如果粗粗读过,可能就错过了作者的一番苦心。比如红楼梦第三回,就写到了一处细节,在林如海要写荐书推荐贾雨村去贾府找贾政帮他官复原职多出力时,贾雨村忽然问了一句: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有人专门给你写荐书,推荐你去找一个有能力帮你的人,

  • 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路费,帮他进京赶考,为何贾雨村不辞而别?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路费,贾雨村,甄士隐,脂砚斋,中国古文献

    咱们继续说说贾雨村这个人。很多人吐槽贾雨村,甚至对他的忘恩负义深以为耻,觉得他见风使舵,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因此,有人关注到这样一个细节,贾雨村在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后,第二天天不亮就匆匆进京去了,甚至没有当面跟甄士隐告别。甄士隐那么器重贾雨村,前前后后对他也颇为照顾,为什么贾雨村走的时候,连声招呼

  • 贾雨村,曾是落魄文人的榜样,却活成天下读书人的反面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贾雨村,甄士隐,林如海,贾府,贾敬

    说说贾雨村这个人。一提到贾雨村,估计很多人都会给他贴上“奸雄”“小人”“忘恩负义”这些标签。这也难怪,谁让这厮那么快就黑化了呢?为了攀附贾府,竟然对恩人之女见死不救。为了向贾府表忠心,竟然讹石呆子拖欠官银,夺了扇子打了人……贾雨村的种种行径,可以说是个十足的小人,脂砚斋都说他有莽、操遗容,是末世奸雄

  • 读《红楼梦》:林如海为什么不遗余力帮助贾雨村复出,有何警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政,贾雨村,林如海,林黛玉,甄士隐,红楼梦,中国古文献

    作者:李大奎《红楼梦》第三回写林如海托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去京都外婆家生活,实则不遗余力帮他复出,这是为什么?前文交代,贾夫人"一病去了",6岁的女儿林黛玉只得"守制读书",她的家庭教师贾雨村便欲"辞馆别图"。可刚当上扬州巡盐御史的父亲林如海却极力将贾雨村挽留下来,要他继续教女儿林黛玉念书。第三回便

  • 贾雨村用一副对联,还原黛死钗嫁,林黛玉是发妻,薛宝钗只是续弦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林黛玉,薛宝钗,贾雨村,贾宝玉,贾探春,甄士隐

    贾雨村没中举前,于中秋夜作了一首诗和一副对联向甄士隐明志,表达求助之心。甄士隐因此慷慨解囊,资助他五十两银子,并两件棉衣进京赶考,才有日后金榜题名的仕途。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号雨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他自诩为匣中美玉只等识货之人出嫁,好像梳妆盒中的宝钗,只待时机飞黄腾达。读书人说的

  • 《红楼梦》里的绝妙讽刺:绛珠仙子林黛玉,给伪君子贾雨村当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红居士标签:林黛玉,贾雨村,甄士隐,曹雪芹,红楼梦

    贾雨村、林黛玉的师生关系,从《红楼梦》情节推进来看,仅仅充当了“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垫脚石。贾雨村进京打通关节,意欲谋职,林黛玉则应外祖母史老太君的再三要求,不得不“抛父进京都”,师生两人合为一处,贾雨村沾了林黛玉的光,林黛玉得了贾雨村的安保之便,一路平安进京。这对师生的关系,似乎止步于此,曹雪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