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良妃卫氏:康熙也有一个香妃

良妃卫氏:康熙也有一个香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3807 更新时间:2024/1/19 7:48:32

作者:青灯

历史上记载康熙的嫔妃答应官女子两百余人,正史并没有突出康熙的最爱,所以即使康熙的女人再多,流传更多的还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的大事件。

可是在两百位女子中,确实有女子很传奇。

(一)良妃的出身

良妃卫氏在历史记载上,最出名的就是生了一个被雍正皇帝忌恨了一辈子的儿子。而良妃也托儿子的福,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有史料记载,良妃卫氏被康熙所厌弃,曾经唾骂皇八子胤禩,乃是辛者库贱妇所生。

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也是因为这句话,大家认为良妃的家世并不好,是罪臣。可是并非如此。

良妃确实是辛者库出身,因为良妃的父亲阿布鼐是内管领,是一个正五品的官职。

内管领的意思是皇宫内的一个管家,是下人出身。所以良妃的家世不好,但是也绝不是罪臣之女。

清朝的时候,因为八旗女子必须选秀的原因,所以卫氏因为父亲的原因,顺利的留在宫中,成为了宫女。

成为宫女的卫氏,就这样走进了康熙的眼中。康熙宠幸卫氏,根据史料记载,是因为卫氏身体带有异香,也就是说,最初的香妃,并不是乾隆年间,而是在康熙年间,就出现了带有异香的卫氏。

因为卫氏独有的香气,所以即使卫氏的家世不显,还是成为了康熙的贵人。

(二)母随子贵

卫氏成功怀孕,生下了康熙的八皇子,也就是日后九子夺嫡的主力八贤胤禩。

康熙年间有这样一条宫规,皇子必须要妃位以上的人养育,所以身为贵人的卫氏,没有资格养育自己的儿子。

康熙将胤禩抱给了惠妃养育,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禩因为地理原因,就这样成为了皇长子胤禔的队友。

根据史料不难看出来,卫氏虽然是满人,但是却有着江南女子的温柔。有野史记载因为卫氏得宠,所以在康熙照顾不到的时候,卫氏一直受人欺负,养成了卫氏小心翼翼的性格。

而卫氏的性格全部遗传给了儿子胤禩,所以自小知道生母艰难的胤禩,一直努力上学,即使身份低微,依旧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皇子中的佼佼者。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的关注。

胤禩随母,没有皇子的高傲慢待,反而一直是随和贴切的。也是这样的性格,让胤禩广结善缘,朝臣之中人望极好。所以才有了八贤王的称号。

13岁的胤禩开始接触政事,康熙满意他的能力,所以将胤禩封为贝勒,也是这个时候,一直都是贵人的卫氏,借着儿子的光,成为了一宫主位,封为良嫔。

而后,康熙册封良嫔为良妃。成为了仅有的五位嫔妃之一。惠德宜荣良。

卫氏因为儿子升职,自然母子兴衰荣辱一体。

(三)康熙还是喜欢良妃的

康熙喜欢胤禩时,他就是听话的好大儿。康熙不喜欢他时,胤禩所有的努力就成了泡影。

康熙认为胤禩结党营私,谋取皇位,当众大骂胤禩,并且直言,胤禩不配为皇。

胤禩为了挽回岌岌可危的父子情,在康熙寿辰时,千里迢迢送上海东青,只是到了康熙面前的时候,海东青已经奄奄一息。

康熙认为胤禩这是在诅咒自己,直言父子之恩绝矣。

所以很多人认为,康熙之所以说出辛者库贱妇这句话,是因为康熙不喜胤禩。

可是康熙并不是一个迁怒的人,康熙五十年,已经是良妃的卫氏,因病去世。康熙亲自为卫氏举行了葬礼,亲自写了悼

康熙给了卫氏如此的抬举,可见在康熙的心中,卫氏曾经有过一个位置。

也有人说,辛者库贱妇这句话,是有人为了讨好雍正,所以被加上去的。

良妃卫氏和康熙后宫之中,其他女子没有不同,只是良妃的兴衰,不再康熙,而在儿子胤禩身上。

在良妃心中,儿子才是唯一指望。

标签: 康熙卫氏香妃良妃惠妃雍正

更多文章

  • 良妃20岁便生下了胤禩,为何45岁还只是个良嫔,康熙并不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弘扬讲体育标签:康熙,良妃,皇太极,皇帝

    杨幂主演的电视剧,《宫锁心玉》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电视剧中的八爷和四爷的斗争也被很多编剧所热衷,进行了多次的改编。就连八阿哥的生母良妃也被拿来进行创新编撰,加入了一些穿越色彩。历史上的良妃确有其人。而且良妃也一直处在悲戚的生活之中,良妃20岁的时候便生下了皇子胤禩,按理来说应该得到康熙皇帝的宠幸。可

  • 正史上的良妃出身辛者库,与康熙的感情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良妃,胤禩,宜妃,惠妃,德妃,正史,辛者库,康熙帝,小说家,化学武器,慈禧太后,金庸笔下角色

    良妃卫氏,是康熙从辛者库挖掘出的“美人”,虽然被宠幸,但在后宫中的地位相对很低。按照“子凭母贵”、母以子贵”的清朝制,这些似乎在良妃卫氏身上所不能体现的,也就是这样的差距,使卫氏自己本人落得寂寥的一生,也间接导致了儿子胤禩人生悲剧,不得不感慨,无情最是帝王家!辛者库属于清朝最常见“奴仆”“辛者库”在

  • 良妃在康熙眼里是辛者库贱籍,既然如此嫌弃,为何还要封她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康熙,辛者库,良妃,宫女,卫氏,后妃

    康熙的八皇子爱新觉罗胤禩在早年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就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办理政务,康熙曾经命他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但是在康熙废太子后,胤禩就已经产生了夺嫡之心,和同党开始跃跃欲试,后来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八阿哥胤禩拉帮结派,导致康熙对他

  • 雍正暴亡之谜:是吕四娘刺杀,还是丹药中毒?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吕四娘,雍正,张廷玉,皇帝,乾隆,田文镜,康熙,丹药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雍正发病,但照常处理政务。次日,两位皇子即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到晚上七点(戌刻)后,雍正病势急转直下,已近危重,急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到寝宫前,鄂尔泰和张廷玉恭捧雍正御笔亲书密旨,宣布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第三天,子时,即凌

  • 传说雍正被吕四娘刺杀,头都没了,正史中的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雍正,吕四娘,乾隆,张廷玉,妃嫔,太监

    清十二帝中,雍正可以说是最勤奋的一个。同时,也是锐意进取,革除弊政,比较有作为的那个。如果没有雍正,大清朝恐怕都不用等到列强入侵,就已经亡于农民起义的大浪潮中了。雍正在位十三年,时年五十七岁就突然离世。正因为雍正死得非常突然,所以,对于他的死因,就有了很多版本的猜测。其中,比较主流的说法就有多种。如

  • 民间流传雍正被吕四娘所杀,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实在经不起推敲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吕四娘,雍正,乾隆,清朝,年羹尧,嘉靖皇帝

    雍正之死,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其死亡的原因,只是记载了雍正死亡的时间,单纯从时间上来看,雍正之死过于突然,再加上雍正去世后,乾隆不允许皇宫中讨论雍正之死,这就更加让人疑惑了,雍正究竟是因何而死呢?民间传说讲了一个雍正的死亡原因,说他是死于非命,当初那个谋杀雍正之人,正是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她潜入皇宫之

  • 雍正皇帝的死因真的和吕四娘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清朝,吕四娘,曹雪芹,小说家,雍正王朝,雍正皇帝(小说)

    雍正皇帝是清朝最有争议的皇帝,不仅他的皇位饱受诟病,就连他的死都存在诸多疑点。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的清晨,雍正突然在圆明园中暴毙。当时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突然重疾身亡,但是详细的病情及死因却并没有提及。正因为如此,雍正的死才逐渐成为清朝的一大悬案,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有关雍正的死因除了官

  • 吕四娘飞剑斩雍正是真是假?还是看看她两个师父两个仇人的履历吧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雍正,吕四娘,长平公主,乾隆,康熙,清廷

    雍正是清朝难得的几位有为之君之一,但是他可能也是清朝人缘儿最不好的皇帝——他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得罪尽了天下官员和读书人,要是有人说他好话才怪呢。所以即使在清朝,骂雍正的笔记小说也没有人认真去查禁,所以才有了“吕四娘飞剑斩雍正”的传说。能写小说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这些“才子”原本以为一登龙门身

  • 雍正皇帝的灵柩为啥匆匆从皇宫移到寺庙之中?是因吕四娘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吕四娘,雍正,张廷玉,文字狱,大义觉迷录

    史书上对雍正皇帝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但大多数是野史记载,正史记载很少,据说雍正皇帝死后,其灵柩仅在皇宫停放了19天,之后就匆匆从皇宫移到寺庙之中,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的雍正皇帝一、雍正驾崩之因雍正十三年(1735 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

  • 雍正真的是被吕四娘暗杀?笔者:这样的记载只出现在两本野史中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雍正,乾隆,清朝,康熙,皇帝,文字狱,明朝,刘恒,吕四娘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没错,笔者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这位清世宗雍正。提起雍正相信没有几位朋友不知道,因为这几年清宫剧热播,尤其是《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最火。除却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以外,雍正本人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起码在笔者看来,他绝对是清朝最勤奋、对百姓最好的皇帝。可能有朋友会问,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