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不久于人世前的某一天,大侠洪熙官把徒弟陈东发叫到病床前,让他扎好马步,然后把手按其头上让他起立,陈东发使尽全身力气,却不能站起。
洪熙官是广东花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概是明末清初时候的人。他的师父是明末时期的一代宗师蔡九仪。蔡九仪也是广东人,但从青年时期起就跟随明末名将洪承畴驻扎辽东。后来洪承畴降清,蔡九仪愤然离开了部队,投奔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少林寺里学了八年的武功。
蔡九仪学习武功的目的,除了防身自保之外,还因为他想培养一批反清的人才。蔡九仪回到广东之后,开始广泛地收徒教授武功。洪熙官在亲戚的引荐下拜入了蔡九仪的门下学习少林武功。
洪熙官天资聪慧,又勤学苦练,没有多长时间就已经小有所成。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查,蔡九仪带领洪熙官等人躲入了南少林,一边避难一边学习武功。然而,几年之后,不知道什么人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朝廷。清廷派出重兵围剿南少林,在一片喊杀声中,南少林化为一片灰烬。而洪熙官、方世玉等人则潜逃回了广东,继续从事反清复明的事业。
逃到了广东之后的洪熙官隐居在广州的大佛寺中,继续修炼少林武功。就在这时候,平南王尚可喜向朝廷上书请求“退休”,接着康熙皇帝发布谕令让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撤蕃。这道命令的结果众所周知——吴三桂联络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参与谋乱,并且派遣间谍在广东组织反清的地下武装。在这样的环境下,洪熙官认为反清复明的时机已经到来,也以自己的方式组织反清的势力。
洪熙官在大佛寺聚集了一批高手,同时在城外的一所禅寺里也建立了据点,由方世玉兄弟负责。方世玉家是做丝绸生意的,他便利用家里存放丝绸的仓库作为集会的场所,把在自己家里的纺织工人发展成为会员。可惜这些纺织工人大都是市井小民,经常去跟人打架,被抓进衙门就什么都招了。最终,洪熙官和方世玉的举动被朝廷发现了,接下来又是一场大逃亡。
洪熙官很有些屡败屡战的精神。在突出重围后,他逃到了广东肇庆,继续组织反清活动。洪熙官把此次反清活动的基地选在了肇庆鼎湖山的庆云寺,他在寺里广纳徒弟。可惜,这个时候的洪熙官再次遭遇厄运——他们的活动被人告发,清廷又一次派人包围了庆云寺。洪熙官仗着自己的绝学杀出重围,隐遁于江湖之中。
受到多次打击的洪熙官对反清复明的事业逐渐失去了信心,他隐居在大榄永宁洪山村附近,依然以教拳授徒谋生。
洪熙官有个儿子叫洪文定,有一次去洪山村寻找父亲的下落。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叫陈东发的人。陈东发也是个武术爱好者,一
直想拜名师学艺。当陈东发知道他是洪熙官的儿子时,故意说路程太远,要到第二天才能起身,把洪文定留宿在了自己的家中。在洪文定
熟睡的时候,陈东发往洪文定的包袱里放了银两。
第二天两个人一起来到了洪熙官的住处。洪熙官打开洪文定的包袱,发现里面有很多白银,就问洪文定是怎么回事。洪文定一时间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陈东发便说这是自己的一点心意,想拜洪熙官为师。洪熙官与陈东发交流之后,见陈东发为人忠厚老实,就答应了他。
这个时候的洪熙官已经是一代武术大师,他将少林拳与南拳的很多功法融合起来,创立了一种独有的拳法。因为洪熙官的姓氏是洪,所以这种拳法就被称作“洪拳”。当然,洪拳的得名说法众多,这可以看作是其中之一。洪熙官创立洪拳之后,将洪拳绝技教授给了陈东发。
然而,洪熙官虽是大侠,却也有一个武林中人的通病,那就是师父教学的时候会留一手。其实,在古代,那些靠教徒弟为生的拳师们不到最后时刻一般不会把绝招教给徒弟,一来是为了防止徒弟抢了师父的风头,还有就是你把所有的绝招都教给了徒弟,徒弟把东西学完了,自然也就不会继续交学费了。洪熙官也是如此。
去世前不久的某一天,洪熙官把陈东发叫到病床前,让陈东发扎好马步,然后把手按在了陈东发的头上让他起立。陈东发使尽了全身力气,却不能站起来。
洪熙官便告诉他如何移动脚的位置,如何发力,经过调整之后,陈东发可以轻松地站起来了。这时候,洪熙官对陈东发说:“我一生的武功已全部教给你了,今后要好好做人,不可妄自逞强”。这之后不久,洪熙官就去世了。
说起来,影视作品中的洪熙官的人生可以算是轰轰烈烈了,但历史上真实洪熙官的一生其实还是很憋屈的。他从少年时期起就立志反清复明,却不断地受到各种打击,直到去世,也未能成功。然而,换个角度来说,作为南拳的一代宗师,他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东西。总之,洪熙官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却也是一个成功的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