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骚扰柳湘莲被暴打一顿,柳湘莲避走他乡,薛蟠也无颜在京城厮混,便随着铺子里的老掌柜出去学做生意,也躲躲羞,这一去就是大半年。
那一回贾赦突然派贾琏去平安州“干事”,再没想到路上碰见了薛蟠和柳湘莲在一起。于是便忙问原因。
(第六十六回)薛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进京。从此后我们是亲弟亲兄一般。到前面岔口上分路,他就分路往南二百里有他一个姑妈,他去望候望候。我先进京去安置了我的事,然后给他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事,大家过起来。”
薛蟠讲述的经过大部分是实情,但是细节处却经不起推敲,也就只有他实心眼,才相信柳湘莲适逢其会。
柳湘莲打了薛蟠后,离家出走去了哪里根本就没有交代。他本是京城破落户,虽不富裕但认识的人非富即贵,朋友圈资源雄厚,倒也活得潇洒快乐。
当初不堪薛蟠骚扰愤而出手教训,担心被报复出门躲避灾祸,到底不甘心失去京城生活,还想要回京的。
之前贾琏听人说他回来了,问贾宝玉小厮茗烟却又不知道,以为不过是谣传。但事实上柳湘莲极可能真的“回来”过。
他回京城为打探薛蟠的消息,也要想办法解决双方的矛盾。听闻薛蟠去做生意没有回来,便想出了办法。
双方不过一时意气动了拳脚,想要化干戈为玉帛,或者柳湘莲低头认错,或者柳湘莲对薛蟠有恩,以恩报怨。以柳湘莲的性格当然喜欢第二种。
于是,薛蟠在平安州遭遇“强盗”,极可能是柳湘莲幕后策划导演的一出戏。
强盗无论是真还是假,无论是柳湘莲出走后加入的同伙,还是柳湘莲认识的江湖朋友。打劫薛蟠都是一次精心预谋的事故。就为了让柳湘莲上演英雄救“狗熊”的戏码,彻底与薛蟠冰释前嫌。
从贾琏听闻柳湘莲回来,再到薛蟠遭遇“打劫”的关联,推测这伙强盗是柳湘莲的朋友,故意做“托”的可能性更大。
薛蟠说柳湘莲还要先去见姑妈再回京去,从此好好过日子也有问题。姑妈何时不能看,非要半路分手?
柳湘莲看姑妈是假,回头去打发安排那伙强盗“托”才是真。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训有方,保不住日后作强梁”脂砚斋批语[柳湘莲一干人],也证明柳湘莲与“强盗”是一伙,薛蟠被他骗了。
不过,柳湘莲到底没有对薛蟠有什么伤害,二人化干戈为玉帛也是好事。但是这件事背后的伏笔可是细思极恐,绝不简单。
首先,当时贾琏被贾赦派去平安州,去干一件重要的大事,那么巧遇上薛蟠被强盗打劫之事,重点在平安州不平安。
其次,薛蟠走了一路都没事,偏偏平安州遇到了强盗,证明平安州在日后贾家抄家的事上至关重要。
薛蟠,字文龙,又被称呆霸王。当日他打死冯渊抢走香菱,就伏笔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被拆散的结局。
又根据石呆·子逢冤被害失扇子的故事影射,贾宝玉和贾家被贾雨村等小人陷害,迫使林黛玉(湘妃)和贾探春(麋鹿)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
贾宝玉就是冯渊和石呆子,香菱、湘妃扇子都预示林黛玉,而呆霸王薛蟠则是帝王之意。
林黛玉判词图画“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也是帝王的象征,暗示林黛玉结局被帝王裹挟,身不由己。与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的故事契合。
薛蟠在平安州被柳湘莲有意设计,埋伏强盗打劫,贾琏下平安州干事适逢其会,分明就暗示了贾元春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的地点就在这平安州。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家抄家是卷入了北静王与皇帝的一场皇权之争。由五百龙禁尉发起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冲突,对应了王熙凤的笑话“聋·子放炮仗”。结果北静王一伙失败,被皇帝一网打尽,贾家因此被抄家。地点就在平安州。
曹雪芹草蛇灰线,故意借柳湘莲设计薛蟠在平安州遭遇强盗,伏笔日后“虎兕相逢大梦归”的真相,通过贾琏适逢其会,可信程度十之八九。您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还请帮忙点赞、收藏,能关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