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为什么要将河湟地区割让给西夏?最后又是怎么解决的

司马光为什么要将河湟地区割让给西夏?最后又是怎么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22 更新时间:2024/1/11 5:15:53

宋神宗驾崩后,司马光主持朝政,他出手凶猛,一下子就废除了一多半的新法,但还有“四害”未除。这“四害”就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青苗法、差役法、将官法、与西夏重新议和。

如果说司马光废除将官法还有情可原,那么在“与西夏重新议和”的问题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原来,为了与西夏和好,他想把王安石用无数将士鲜血换来并苦心经营多年的河湟地区送给西夏,以示诚意。

此令一出,群臣都懵了,苦苦相劝,“割让土地,事关重大,我等无权决议。就算要割让土地,也应该找个专业人士问一问。若那些土地真的没用,再割让不迟。”司马光一听,言之有理,于是请来了久居西北的将领张路。

史料记载,张路听说司马光要割让河湟一带后,彻底疯了,抱着地图就来找他。看完地图,司马光恍然大悟,再也不提此事,“与西夏重新议和”也只能寻找其他途径解决了。

司马光连地图都没看过,就敢如此大放厥词地要放弃土地,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只能说此时的司马光为了废除新法,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不久,西夏的大梁太后病逝,惠帝李秉常再次亲政。李秉常是个坚定的“鸽派”,根本不想与宋朝开战,便主动示好,请求休战。得知敌人“服软”,司马光甚是高兴,与西夏重新和好。虽然这种和平仅仅延续了七年,但不管怎样,司马光眼中的“四害”算是解决掉一个。

至此,废除差役法和青苗法也要被提上日程了。然而,司马光惊讶地发现,废除这两法要难得多,因为有个人始终跟自己唱反调,那就是刚刚回朝的苏轼

经过了民间的“洗礼”,苏轼已经从当年那个不解民情的官员蜕变成体贴百姓的好官,他认为差役法利国利民,于是全力反对废除,且常调侃司马光,“您这么做,就像两个鳖互踢一样。”司马光不懂其意,问:“两个鳖不能互踢吗?”苏轼回答:“就是不能互踢啊!”至此,司马光才明白,苏轼是把自己这番举动嘲讽为两个短腿互踢的土鳖,看着挺用力,实际根本踢不着对方。

司马光大怒,跟苏轼争论起来。苏轼叹了口气,说起当年的事。宋英宗时期,为了对抗西夏大军,宰相韩琦建议在陕西一代征召百姓,刺字为军,让他们开赴前线,与敌人作战。司马光强烈反对,因为这些士兵没有训练过,就是一群炮灰。可韩琦一意孤行,结果军队死伤无数,还助长了西夏的嚣张气焰。苏轼说得口干舌燥,司马光就是铁了心,非要废除差役法。苏轼气极了,下朝回家后大骂:“司马牛!司马牛!这个司马光真是一头倔牛!”

虽然苏轼为司马光起了外号,但也没改变什么。司马光还是力排众议,废除了差役法。消息传到江宁府,王安石在确认无误后,无奈道:“此法一罢,天下事尚可为乎?尚可为乎?”说完气得往床上一躺,不吃不喝。没过多久,王安石在悲愤交加中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就此病逝。

标签: 司马光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颖贵妃:比乾隆小18岁,一生未育却能晋升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颖贵妃,清朝,野史秘闻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所以在历史上的妃子简直是多得数也数不清,尤其是在乾隆的后宫,乾隆是清朝出了名的风流天子,他的风流事迹不仅是在宫中,甚至都延伸到宫外,而乾隆一生中宠爱的妃子无数,有跟他同龄的,有比他稍微大一点的,当然也有比他小很多岁的。毕竟是在皇宫之中,能够成为皇上的女人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

  • 孝恭孙皇后开创了明朝的三个先河,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古装剧《大明风华》播出后,宣宗孙皇后孙若微出现在很多人的视野中。历史上真实的孙皇后是个工于心计之人,她还开创了明朝的三个先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宗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宣宗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与孙家来往密切。她见孙氏不仅美丽,

  • 古代都是嫡长子继承爵位,为何张飞的爵位却是其次子张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爵为西乡侯,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张飞死后,继承他爵位的不是嫡长子张苞而是其次子张绍,要知道演义中的张苞武力强悍,在刘备伐吴和诸葛亮前几次北伐中出任先锋立功很多,按理来说继承爵位的应该是他,那么继承张飞爵位的为何偏偏是其次子张绍?下面小编就

  • 唐寓之暴动发生背景简介,唐寓之暴动最后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寓之暴动,战史风云

    南齐时庶族地主企图挤入士族行列,享受封建特权而发动的暴乱。南朝庶族地主为了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政府的黄籍上注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改成百役不及的士族。刘宋以来,这种改注籍状,诈入仕流的庶族地主很多,自宋明帝泰始三年(467)至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 扬州九郡的黄籍上,被检查出诈注户

  • 蜀汉为什么非要征伐曹魏,而不是向西向南打占领更多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三国,历史解密

    蜀汉在实现三分天下以后,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征伐曹魏,向北发展。对于这种情况,有人不免突发奇想:蜀汉为什么只是一味地向北发展,为什么不向其它方向发展呢?向其它方向发展,把国土面积变大了,以此为基础,再来和曹魏争夺天下,不是更加有利吗?用这个问题来问蜀汉是有道理的,毕竟这个问题对东吴来说没有意义。东吴

  • 康熙吃巧克力是什么反应?康熙时期有巧克力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康熙,野史秘闻

    说到康熙吃巧克力这件事情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小编一直以为康熙这个时代是吃不上巧克力的,但是事情就是这么的有意思,康熙还真的吃上了巧克力,那么当时康熙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康熙的当时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康熙统治时期,清朝宫廷用品中就已经出现了西洋钟表,油画等物品,康熙皇帝本人对于西

  • 海瑞是历史上著名的情关,他三妻四妾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海瑞,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海瑞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父亲实际上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是能够勉强维持一家子生活度日罢了,而且在海瑞出生没多久之后,他的父亲便劳累过度,而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海瑞

  • 如果没有嫡长子,那么皇帝会在众多皇子中选择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皇帝是古代历史中的词语,在这皇权之下,有多少纷争与危险。我们无法知道,更无法感受。古代的皇帝没有表面上那么光彩,他必须心系百姓,每一个决定都要为了后世着想,立太子这一个决定,就足以让皇帝忧心忡忡,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就会留下千古骂名,然而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为何蒙古骑兵能够大杀四方呢?不只是蒙古马优秀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世界,成吉思汗,战史风云

    一说到蒙古,就会让人想起他们那支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这支军队的建立应归功于雄才大略的铁木真。正是他把一个许多部落的部族,建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军事组织。也正是由于他出色的组织指挥才能,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尊称他为“成吉思汗”,意为“非凡的领袖”。很长一段时间,蒙古人被人称赞为“马背上的民族”,这不是开

  • 明朝的大太监们为何会权势熏天 又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太监,历史解密

    宦官制度是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而诞生的一种特殊制度,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宦官正式登上了历朝历代的大舞台。从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到东汉末年的十常侍独霸朝纲,再到唐朝末年的仇士良操纵皇帝。每一朝的政治舞台都有宦官的身影。然而,如果要说知名度,当然还得首推明朝。明朝的宦官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