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何舍近求远,非得让福康安从黑龙江调兵?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何舍近求远,非得让福康安从黑龙江调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丙润老师 访问量:763 更新时间:2023/12/8 8:26:18

这场战争,乾隆皇帝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得打赢,而乾隆皇帝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放眼当时全国的部队就会诡异的发现:没有一支能打仗的士兵。

尼泊尔的士兵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非常奇葩的,这一点咱们之后会详细讲解。

而当时以乾隆皇帝的实力来看,八旗子弟兵几乎全都是酒囊饭袋,周边的这些汉人的士兵部队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并没有贬低乾隆皇帝的意思,主要是乾隆皇帝手中的士兵和尼泊尔士兵和尼泊尔的士兵相比较的话,基本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当时乾隆皇帝望眼看去,只有一个地方拥有着这样一支士兵,可以和尼泊尔的士兵正面较量一番,没错,这支士兵就是从黑龙江发兵的索伦兵。

越是随着深入了解历史,你就越会发现这支部队非常的不一般,简直是当时牌中的王牌,特种兵当中的特种兵。

第一点,战争的起源。

在18世纪的时候,准确地说是在18世纪的前期,尼泊尔那边有好多的部落以及地方势力在这些地方势力和清政府之间相安无事,还能够开开心心的交朋友。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部落全都臣服了当时的清政府,或者里面的几个主要部落臣服了。

臣服之后其实尼泊尔那边也没有什么能够上供的,双方之间就保存了一个蜀国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就行了。

但是尼泊尔那边突然崛起了一支部队,然后这支部队属于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类型,闲着没事就爱炸炸呼呼的,而且四处乱琢磨,逮到一个人就打一顿,一来二去就惹到了大清朝。

当时的尼泊尔虽然四面出击,但是尼泊尔的地理位置实在是不太好,一来二去就相中了清政府的西藏地区。

尼泊尔当时是这么想的,反正西藏地区天高皇帝远,你清政府的人就是想过来,也过不来,那既然如此我就打你一个冷不防。

而且尼泊尔那边还使用了贸易战,这个贸易战非常经典,他采取了一种贸易回流的方式,具体的方式我懒得给大家讲。

当时尼泊尔那边最简单的认知就是西藏这边有自己的钱币,然后尼泊尔那边说了,我这边出一枚钱币换你那边两枚钱币,而且必须得换,这就相当于一下子抢掉了整个西藏地区一半的资金流。

这一下子惹恼了当时的清政府,这个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双方之间的兵力布局,此时已经到了乾隆53年,也就是公元1788年。

尼泊尔那边出动的部队是3000人的军队,而当时的青藏这边有青藏当地的藏兵1600多人,然后清军500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士兵,把这些士兵合集在一块又加上后期从四川青海等部分地区抽调过来的4000士兵,明面上看这些士兵非常的多。

但如果想要防御住尼泊尔那边的人进攻,而且还要守住偌大的西藏地区,明显是不够的。

最恶心的是什么?是清政府这边派着自己的士兵跨越荒山野岭,野林稀里哗啦的前赴后继地赶过来之后,发现压根没有打仗。

为什么没有打仗呢?因为西藏这边已经和尼泊尔那边私下议和了,西藏这边说了你也别打我,我这个人也怕疼,那这样吧,干脆咱们就称兄弟,你是我的好大哥,我是你的好小弟,偷偷摸摸的,我每年私底下给你一些钱,想什么你直接给我说,我这边都能拿得出来。

这可惹恼了清政府,按照清政府的想法,天底下从来只有我欺负别人,好家伙,人家欺负到我头上了,你这个西藏地区还直接给人家投降了,太屈辱了。

如果这件事情到此结束倒也没什么结果,等到尼泊尔的人过来索要的时候,西藏这边刚好换了一个主要领导人,换了这个主要领导人又不吃那一套,相当于是违约了,把尼泊尔的人给耍了一顿。

其实这也算不上违约,本身尼泊尔这事做的就不地道,所以双方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就加大了。

尼泊尔这边灰溜溜地回去之后越想越窝火,干脆就反了他吧,反正咱们之前的这种中蜀国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朗,反正我也想要点东西。

就这样尼泊尔那边决定了,退一步越想越气忍一步越来越难受,干脆咱们就打一仗。

当时乾隆皇帝这边其实已经找到了部队,那就是从黑龙江这边发出来的士兵,但是由谁来当统帅成为了一个难题,而且这个统帅如果选不好的话,搞不齐军心,还得动荡一下。

所以这个时候乾隆帝左思右想选择了一个人当将领,那个人就是福康安

另外在这里有个小插曲,民间其实一直是有野史的关于福康安的身世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在这里大家自行脑补一下就行,咱们没有必要讲的太过明白。

这一支士兵有什么特点呢?特点就是特殊在他们的生活地方,就位于华夏明的极寒地区,东北地区甚至有的时候极端情况下能够达到零下5度10度。

为什么要求这样的士兵过来征战呢?因为当时和尼泊尔那边做对抗也是需要雪山遍地的。

而且是在西藏如此高原之上,就算是数量再多的人上去冲上去之后,一个高原反应也就全都完犊子了。

所以在那个时候乾隆皇帝想的不单单是速战速决这么简单,还需要克服一切的地理条件或者人文因素。

而且当时能够抵抗的除了从西藏地区能筹集出来的人数之外,就只能从东北发兵。

但当时西藏地区又非常特殊,因为西藏地区本就是多方地区的利益结合体,而且这一次本身出问题就是在西藏那边出现的。

如果在西藏当地处理不当没有办法强行镇压的话,那么将会危及到清政府对于西藏甚至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

所以乾隆皇帝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发生,既然如此,那就要做到一击必倒必须使用自己的拿手好戏。

而且这一支部队因为长年累月生活在极其边远地区,擅长使用弓箭,身体素质那是远胜于普通士兵,不能说一个打俩,但最起码在高原地区和敌军来个硬碰硬是没有任问题的。

也就是因为乾隆皇帝的这一战略部署,等到福康安率领着部队到达边境地区,然后和敌人战斗之后,也不过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就完全平定了这一次叛乱,而且这一次叛乱平定的,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经历了这一次战乱之后,尼泊尔也彻底成为了清政府的附属国之一,自此开始的数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面,压根就不敢有任何造反的心思。

当然后期英法等部分西方列强进一步崛起扩张,然后导致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签订,这又属于后话了,咱们暂且不谈。

这一场战争虽然讲得简单,但是其前后发展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至于中间的调集兵力和前后之间的部署问题更是难如登天。

而乾隆皇帝通过自己的统筹把握,把这件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也足以证明乾隆皇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标签: 福康安乾隆尼泊尔黑龙江

更多文章

  • 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福康安,乾隆,孝贤纯皇后,雍正,金庸,傅恒

    乾隆对福康安的好,超过想象,完全不像皇帝对臣子的那种好,甚至,乾隆亲口说福康安是“吾儿”。这是不是坐实了“福康安就是乾隆的儿子”这件事?不见得!1、世人怀疑“福康安是乾隆之子”的几个理由福康安剧照“福康安是乾隆之子”见于太多的野史、小说当中。喜欢看武侠小说的,通过金庸老先生写的小说《雪山飞狐》、《书

  • 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儿子呢?这里来掰个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覃仕勇说史标签:福康安,乾隆,嘉庆帝,嘉庆,康熙,傅恒

    从好几个地方看,福康安极其可能是乾隆的私生子。比如说,福康安自小是在宫中长大的——要知道,在清朝,在宫中生长的只能是皇子。其他的一律免谈。即使皇孙,也只能生长在藩王府里,没有批准,都不许入宫觐见皇帝。想当年,康熙曾破例把未成年的乾隆带回紫禁城小住,这就成为了乾隆吹牛吹一辈子的资本。而福康安不但在宫中

  • 飞狐外传:剧情变水,程灵素治好苗人凤双眼,田归农投靠福康安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追剧标签:福康安,飞狐外传,程灵素,苗人凤,田归农,袁紫衣

    由连奕名执导,秦俊杰、胡润东以及梁洁、邢菲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武侠剧《飞狐外传》正在热播,这部剧改编自金庸同名小说,属于冷饭热炒,还算是有点热度,演员的演技也整体在线,可以拿来当作下饭剧一看。在近期的几集剧情中,感觉整体看点不足,剧情变水明显,都是在讲胡斐和程灵素相识相知的一点琐事,热度明显下降。根

  • 和珅、阿桂、福康安、和琳,这四位乾隆朝的宠臣,谁权势最显赫?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福康安,阿桂,和珅,乾隆,和琳,清廷

    和珅、阿桂、福康安、和琳,这四人皆为乾隆朝的宠臣,深受乾隆皇帝的重视,其地位较之其他臣子都要高出一大段。那这四人谁的权势更为显赫呢?首先,我们来看官职。和珅,他是清朝,乃至是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身兼官职最多的大臣,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包括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

  • 飞狐外传:胡斐“狸猫换太子”闯福康安府救人,程灵素深情被辜负

    历史解密编辑:微谈说影视标签:胡斐,福康安,程灵素,狸猫换太子,马春花

    文/微谈说影视程灵素:“我有一句话,你好好听着。倘若你再进福康安府去抢马姑娘的儿子,你另请名医来治她的毒罢。我马上便回湖南去。”这是胡斐救出马春花后,程灵素对胡斐说过的话,真是时时刻刻掏心掏肺在为他考虑。可是马春花在福康安府中被下毒暗害的悲惨遭遇,又触动了胡斐的侠义心肠。他回忆起昔年在商家堡遭擒吊打

  • 飞狐外传:林雨申将苗人凤演成杨逍可接受,但看到福康安真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悦至尚标签:飞狐外传,杨逍,福康安,林雨申,苗人凤,胡一刀

    世人眼中的武侠世界里,有侠肝义胆的生死兄弟,有义薄云天的孤胆英雄,亦有至死不渝,不离不弃的儿女情长。但同时,也有尔虞我诈的人性丑恶,扑朔迷离的层层心机。总之,江湖里的故事,一切,都变成了皆有可能。或许,正是这份新鲜的不确定性,才让无数的人,对武侠的世界,感到深深的痴迷。故而,这些年来,金庸老先生的那

  • 清宫疑案:乾隆皇帝与福康安之间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福康安,乾隆

    清宫疑案:乾隆皇帝与福康安之间的关系,确实不一般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子,孝贤皇后的内侄,从小就被乾隆皇帝带入宫中培养。福康安长大后,乾隆帝对他十分器重,先后封他做御前侍卫统领,后又升为户部尚书,封为贝子,乾隆还想封他为王,只是碍于朝中大臣们的看法,不好无缘无故的封赏,于是,他便为福康安挑选精兵良将,让

  • 清朝异姓王福康安,武将却爱乘轿出行,险些因其丧命却又因其保身

    历史解密编辑:狼君子见标签:乾隆,银子,轿夫,轿子,清朝,福康安

    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清朝的爵位制度,与汉朝的“非刘氏不王”有几分相似,外姓除了清初的几个降将被封王外,其他的最高只能封公爵。不过到了乾隆年间,却出了福康安这个特殊人物,受到了“生封贝子,死赠郡王”的殊荣。作为一名有特殊贡献的武将,福康安出行却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坐轿子,即便是在战

  • 清朝解密福康安的真实身份,他和乾隆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福康安,乾隆,清朝,总督,傅恒

    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们都知道,乾隆的白月光是富察皇后,富察皇后有个弟弟叫傅恒,傅恒和尔晴后来生的儿子就是福康安。但历史上,傅恒其实是富察皇后的哥哥,而且福康安也不是傅恒的骨肉,而是乾隆的私生子。这种宫闱秘事正史中当然不会明确记载,但朝野上下却传的沸沸扬扬,说有一次富察皇后过生日,傅恒夫人也就是富察

  • 清朝礼亲王昭梿作证:金庸笔下的陈家洛冒充福康安事件真实发生过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福康安,金庸,陈家洛,乾隆,亲王,和珅

    谨以此文向金庸先生致敬。咱们今天要讲的故事跟老先生的名著有关,也就是探讨一下他老人家笔下“陈家洛冒充福康安”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可以请出清朝礼亲王昭梿来作证:这事儿真实发生过!一等嘉勇忠锐公贝子福康安究竟是不是乾隆的儿子?金庸先生说是,不但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就连乾隆也跟雍正没有血缘关系。在金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