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纳兰性德:清朝宫廷的浪漫侍卫,活31岁,遇4位女子,写348首词

纳兰性德:清朝宫廷的浪漫侍卫,活31岁,遇4位女子,写348首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间史名人录 访问量:2372 更新时间:2023/12/31 2:08:55

熟悉清代历史的人都知道,纳兰明珠康熙年间权倾朝野的肱骨重臣,他一生履任要职,在支持康熙议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抗御外敌的一系列重大国事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个人的能力与贡献不容忽视。

公元1652年,纳兰明珠迎娶了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爱新觉罗氏,而后生下了惊艳了整个大清朝的词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极擅写词,遂有“清朝国初第一词手”的美誉。

在他短短的31年人生之中,共遇到了4位令他倾心不已的女子,留下了348首清丽雅致的词,有人说他是清朝最浪漫的侍卫,也有人说他是清朝最浪漫的情种。

身为重臣明珠长子的纳兰性德乃是出身高贵的满清才子

公元1655年1月19日,清朝重臣纳兰明珠的府邸中传来一阵男婴降世的响亮哭声,仆妇下人喜滋滋地奔走相告:福晋生啦!是个活泼健康的小阿哥!

早就在门厅处守候着大福晋爱新觉罗氏平安产子的纳兰明珠甫一听到自己喜获麟儿,也高兴得双眼放光、笑得合不拢嘴。

初为人父的明珠望着襁褓中的婴孩思索了良久,随即脑海中就浮现了一个适合给儿子取的好名字:纳兰成德。

而因为后来康熙帝的太子保成的名字中有一个“成”字,故为了避太子的名讳,小小的纳兰成德又改名为“纳兰性德”。

因为父亲纳兰明珠乃是朝中的肱骨之臣,生母爱新觉罗氏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女、多尔衮的侄女,所以出身高贵、倍受珍视的世家公子纳兰性德生来就注定超卓非凡,优异出众。

在世人眼中荣华天赐的纳兰性德虽说丝毫都不必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但他自幼便聪慧超群、喜读诗书,10多岁就凭借词赋佳作步入文坛、同很多清代的名仕互相往来并结为知己。

天生就心怀清志的纳兰性德还矢志不渝地发奋苦读,想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证实自己、入仕报国。

功夫不负有心人,纳兰性德于18岁时考中了举人,21岁那年考中了进士及第,康熙皇帝见纳兰性德才学昭显,便命其主持编纂了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

由于该部著作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故纳兰性德由此而颇受康熙帝的赏识,亦为其日后在朝堂上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入仕之后的第三年,爱才惜才、喜爱写诗的康熙帝便将纳兰性德拔擢为一等近身侍卫。

自那以后,纳兰性德便经常随王伴驾,同康熙一起狩猎巡游、谈诗论经,成了人人艳羡的一个武职官员。

说纳兰性德才学高显也好、运气超强也罢,总之,他只用了10年便达到了很多文人仕子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仕途高位,的确可以说是羡煞旁人。

然而,命运却并没有一直眷顾这位出身高贵的满清才子,纵使纳兰性德在清代文坛上的成就令人瞩目,为满清文学史增添了一笔世间难得的亮色。

但他因不喜整日逢迎的侍从生活、无趣无聊的职务以及被倍受创痛的感情世界所累,竟在盛年之际因病而匆匆辞世,终年还未满31岁,的确可惋可叹、甚是可怜。

纳兰性德的作品多以情词为主,清丽雅致、惊艳千古

在朝堂之上,纳兰性德是个深受帝王器重的随侍近臣,亦是朝廷官员们心中的仕途新贵。但在世人眼中,纳兰性德是诗文艺术的天赋之才,同时也是个至情至性的多情种。

纳兰性德为人文武兼备、重情重义,他儒雅倜傥、淡泊名利,因此才能不为官场上的虚浮庸伪之风所浸染,以一颗玲珑细腻之心将生平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都物化成情思旖旎的文字倾泻到纸笔之上,遂才令其有了数量极其丰厚的词作留存至今并倍受世人的推崇与赞叹。

24岁那年,擅长写词的纳兰性德将他的342篇作品进行一番整理之后,编选成《饮水词》、《侧帽集》两部词集。

百余年过后,世人又将纳兰性德的作品进行了筛增补遗,共将其348首词作收录到了一起,合为一部《纳兰词》流传至今。

个性至纯至粹的纳兰性德因为嗜文爱书、不肯落俗,所以才在词坛炼词酌句、琢磨推敲,终成一代词家。

他的《纳兰词》曾产生了“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而纳兰性德本人亦因此而被美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朝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的词作内容涉猎广泛,词风清新隽永,尽管他也经常咏物颂史、描摹江南与边关的风物人情,但他的作品尤以“情词”最为惊艳旖旎,令人拍案叫绝,极富南唐后主李煜的“花间词派风格”。

在词作已属没落的清代,纳兰性德每逢遭受了爱情的离愁不得之苦,就会将满腔的缭乱愁绪化为滑腻柔绮、婉约清凄的情词,用责怨叹惘的口气描写彻骨的爱恋伤痛,读起来往往是别样的沉郁哀怨、感人至深。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写出了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心中的凄凉和苦涩,那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则是纳兰性德对其个人形象的一个概括性总结,而这两句经典至极的佳句让我们“看到”的正是那个多愁善感而又总是伤情的多情才子纳兰性德。

因一往情深的个性,使得纳兰性德“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既然纳兰性德出身高贵不凡、才学惊世耀目,那么为什么世人皆称纳兰性德是一个惆怅无奈的情种呢?

其实,答案都在纳兰性德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当中:纳兰性德挥之不去的忧愁与其屡屡生变的婚姻和情感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其短短的30年生命之中,他的初恋、嫡妻、继室、小妾相继步入他的爱情世界,无论哪一位都给纳兰性德这个多情的才子带去了极多的惋叹与哀伤。

昔年,纳兰性德有一个名为“纳喇氏”的亲表妹,因为她的双亲已故,所以这个表妹很小就被寄养在了明珠府。

纳喇氏样貌清秀可人、性情开朗娇憨,而且喜欢学习的她又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皆精的明艳少女,所以,当年情窦初绽的纳兰性德便暗自对这个表妹倾心不已,总期盼着将来能够将表妹变成自己的正妻。

可惜,康熙皇帝选妃时硬是要从明珠府里择选一位女子入宫近御,故此最终纳兰明珠就将纳喇氏送进了皇宫,据说,这位表妹入宫后就深得圣意,于康熙九年、康熙十一年为皇家诞下了2位小皇子。

而身为一个根本没有实力能与皇帝争夺女人的年轻人,纳兰性德只好从此“作别”了记忆中清纯可爱的表妹纳喇氏,将失去初恋的痛楚都宣泄在纸墨之上、词作之中。

公元1674年春,纳兰性德迎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嫡女卢氏结为了夫妻。身为大家闺秀的卢氏温文尔雅、秀外慧中,的确是纳兰性德梦想中的贤妻。

可天公偏偏不作美,二人成婚3年后,卢氏竟因难产而意外过世,令纳兰性德痛彻心扉并从此开了“悼亡词”的写作历程。

京中媒婆闻听一等侍卫官纳兰性德不幸丧妻的消息后,就一个个抢先来到明珠府想给纳兰性德介绍一房续弦。

尽管尚且年轻的纳兰性德依旧对已逝的嫡妻心有怀恋,但无奈身为家中长子他必须肩负起延续家族香火的任务,所以纳兰性德就在父母的见证下迎娶了继室夫人官氏。

据史籍记载,官氏亦是大家闺秀,其父乃是清廷的“光禄大夫”、官至“一等公”之列。

公元1684年,已近而立之年的纳兰性德,在陪同皇帝南巡的过程中结实了来自于浙江乌程的江南才女沈宛。

彼时,虽然沈宛被纳兰性德的才情和儒雅所打动,而纳兰性德也对才女沈宛钟情不已,但因为当时的汉女子是不可以随意嫁入满蒙官宦之家的。

故此,纳兰性德最终迫于家中长辈们的压力而只能放弃与沈宛永结同心的愿望。

公元1685年夏,纳兰性德因仕途无欢、情感受挫而抱病在床,很长时间都没有转好的迹象。1个月后,纳兰性德禁不住朋友的劝说参加了一次友人的家宴,没想到这次宴饮过后他的病情愈发严重起来。

公元1685年7月1日,一代才子纳兰性德在家中溘然病逝,终年还没有满31岁。

有人说纳兰性德是“人间悲情伤情的惆怅客”,也有人说他是“大清最浪漫的侍卫”、“清朝头号多情种”,无论如何,总是被情所伤的纳兰性德用他的才情和创作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浪漫的诗词元素,令他的细腻绮丽的作品不仅享誉大清词坛,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最经典的两首咏雪词,一首境界极高,一首情致极深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情致,雪花,风骨,诗人,清朝,洛阳春,古典乐,纳兰容若,纳兰性德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在文人的笔下,雪的模样可谓千姿百态、雪之精神也纯洁而高雅。岑参将雪比作“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说雪是“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女词人孙道绚描绘雪“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卢梅坡赞扬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而在近代伟人笔下,雪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或描绘雪的姿态,或赋予

  • 纳兰性德:他是千古第一伤心词人,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纳兰容若,饮水词,李清照,李煜,晏几道,王国维

    纳兰性德:晓风残月后,重见柳屯田” 现在,说起这纳兰性德,对爱好诗词的人,尤其是一些年青人来说,似乎是属于网红之地位,不背上几句“秋风画扇初相见” 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诗词,而且,这一类人往往都喜欢将其称为纳兰容若,就如同叫杜甫为杜子美,叫曹操为曹孟德一般,显得那般地高雅和有文化。 说实话,我对纳

  • 康熙皇帝的侍卫纳兰性德一生被情所困,原来初恋分手与康熙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念故人标签:纳兰容若,康熙,初恋,宫女,侍卫

    纳兰性德,被称为“清代第一词人”,他的词“情”贯穿始终,这位在清代诗词上有深刻影响的人,感情生活却一波三折,他在世的30年中在感情上一再受挫。仔细查阅资料,初恋情人分手原来与康熙大帝有关。正因为纳兰性德一生痴情,虽然拥有过初恋情人、贤惠的妻子、红颜知己,但是哪个也没有长久,这也是纳兰性德“一生都在写

  • 一天一首古诗词 古诗词,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蝶恋花·出塞,纳兰容若,青冢,铁马金戈,边塞

    《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出塞音频:00:0007:25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古往今来,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站在这里,仿佛听见画角声

  • 纳兰性德最有深度的一首词,很多人都没读懂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商隐,诗词,王安石,咏史,纳兰容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咏史是古诗词一大题材,甚至形成一个诗歌类别——咏史诗。咏史诗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历朝历代优秀的咏史诗层出不穷,可谓数不胜数。唐诗中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刘禹锡的《乌衣巷》、杜牧的《过华清宫》、李商隐

  • 纳兰性德最经典的一首词,开篇7字便是名句,道出爱情最美的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诗词,爱情,声乐,清朝,唐玄宗,杨玉环,刘兰芝,李清照,古典乐,艺术家,纳兰容若,纳兰性德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内心的柔情,又有几人知。纳兰性德生于高官之家,但他却没能成为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纳兰性德自幼熟读诗书,文采飞扬。他区别于一般的文官武将,他既有斐然的文采,又有着高超的武艺,还有着细腻的心思。纳兰性德拥有一个短暂的人生,但丝毫不影响其在历史上留下的完美形象。对于纳

  • 纳兰性德最苍凉的一首词,开头如横空出世,结尾却美得醉人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青冢,河山,边塞,蝶恋花,纳兰容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南宋以后,词体渐至衰落,元明两代都未能中兴。直到明末清初,词坛才再有兴起之象,填词风气再次蔓延,因而才有清词之称。清词之中我们最为熟知的便是以悼亡词著称的纳兰性德。有词家评价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唯容若以情并工长短调乎!大意就是能精通长调小令的词人不多,而清代唯有纳兰

  • 叶澜依明知道齐妃的汤有问题, 为何还要喝!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说菜标签:叶澜依,齐妃,妃嫔,皇后,后宫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叶澜依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她明明看见她的猫闻出了齐妃端来的汤有问题,可是为什么她还要喝?一来是叶澜依不想在后宫继续生活下去。叶澜依不喜欢大胖橘,也不想被当成一个物件一样困在宫里。她喜欢的人是果郡王,她做梦都想嫁给果郡王,跟果郡王生活在一起。瞧她每一次看到果郡王,都笑的像一朵花一

  • 齐妃害叶澜依终身不孕,她为何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寞灵小神空标签:齐妃,叶澜依,太后,华妃,甄嬛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为什么齐妃做出了无形的承诺? 她一辈子都不育了!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齐妃和叶澜依在争夺口舌。 齐妃明明有一颗心要代皇后乌拉那拉去修理,却故意在皇后面前献上的恭敬。 重点是她讨厌艾莉丝,不尊重女王。 叶灿依怼天怼皇帝,自然不习惯齐妃,怼了皇帝回去。 怼的齐妃哑口无言。 齐妃觉得自

  • 齐妃给甄嬛下夹竹桃,她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指尖徘徊小运动标签:齐妃,甄嬛,安陵容,董鄂妃,华妃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齐妃在皇后和安陵容的唆使下给甄嬛的食物下了夹竹桃花粉。 她的照片是什么?当然,以齐妃的智商,她没想到会用夹竹桃的花粉杀害皇嗣。 为什么她做了?首先是皇后的唆使。皇后说,甄嬛和齐妃都是汉军旗下的五旗人,出身差,家世不突出。 如果甄嬛生了儿子,那一定会压住齐妃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