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秀清死时有多惨! 余党被圈起来屠杀, 尸体堆有五六人高!

杨秀清死时有多惨! 余党被圈起来屠杀, 尸体堆有五六人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懒的生活日记 访问量:2956 更新时间:2024/1/20 1:25:43

农民起义有一个定势,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每一次都是轰轰烈烈开始,刚有点小成就便开始争地盘、搞内讧,最终开国功臣都被杀光。就像刘邦,一样容不下臧荼韩信

中国历史上不乏农民起义内讧,但杀戮骇人听闻当属太平天国。

当年洪秀全联合韦昌辉秦日纲秘密杀死了杨秀清,场面可谓残忍至极。可惜,韦昌辉却没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场局中局即将上演。

1856年9月1日午夜,北王韦昌辉率约3000广西老兵从江西战场秘密抵达南京,此时秦日纲早已经带着精兵,埋伏在天王府内,准备与韦昌辉会合杀掉杨秀清

本来二人约好等石达开一起行动,但见了洪秀全的妹夫赖汉英和胡以晃之后,二人却决定不等他了,直接将自己的6000多精兵埋伏在东王府。

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他们都曾饱受杨秀清羞辱,士气不是一般的高涨。当北王韦昌辉一声令下,他们蜂拥而至,杨秀清还没来得及从紧急通道逃跑,便被一刀斩杀。

之后便是一场大屠杀。

洪秀全曾有令,只杀杨秀清一人即可。但他们已经杀红了眼。

这些士兵只想着平日的欺辱,见人就杀,无分男女、官位、老幼或职业。军队大肆搜刮杨府,不到几个时辰就“洗劫一空”。杨秀清的首级被割下来,挂在街心的一根木杆上。

杨秀清已死,但这却给洪秀全造成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如何处理六千余名东王余党?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广西紫荆山时就已入教,不但是元老级别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遍布南京大小官职。说是东王余党,倒不如说是洪秀全的信徒,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忠实的拜上帝会众。

但是,洪秀全却决定,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人。

洪秀全与韦昌辉等人商量了一番,定下了有史以来自相残杀的最阴狠的毒计。第一计是苦肉计,由洪秀全颁布诏书,怒斥韦昌辉等人对杨府上下赶尽杀绝的血腥行径,立即锁拿北王韦昌辉和秦日纲,让他们跪在天王府宫门前,每人五百大杖。

五百大杖算是顶级酷刑,一直用来惩处叛徒。天王府的宫女贴出一份2米多长的黄绸诏书,厉声宣读天王旨意,吸引了很多东王余党凑前观看。

紧接着就是第二计,洪秀全的瓮中捉鳖。

东王余党全都受邀观看北王受刑,地点设在天王府。平日出入这里,不得佩戴兵刃,因此人们被缴械时并无怀疑。当韦秦两人跪在天王府开始行刑时,东王余党蜂拥上前围观。人差不多时,大小院门一齐关闭,杖击也停止。随后便是一次世纪杀戮。

他们被关了一夜,直到次日清晨,很多门窗被打开,不是放人,而是向里面投放炸药!

所有出口被守得滴水不漏,士兵们将里面的人几乎全部屠杀。有的人拼命反抗,他们用院墙的石块拼死抵抗了6个多小时才被歼灭,许多人不是被杀死,而是力竭而死。

最后的最后,韦秦二人还冲进去杀掉了最后的活人,尸体堆了五六人高、任由曝晒。

这还没完,在这之后,全城每户都要上报家庭成员,每人都领有一个木牌,如果发现是东王余党,就被押送到刑场砍头,就算妇女孩童都不能幸免。

这样的拉网式排查杀头,持续了好几个星期,只要是吃过东王府茶饭的人都遭了殃。

韦昌辉和秦日纲杀人杀到这个地步,却还不满足,杀戮又持续了三个月,死了好几千人,其中包括全部五百名东王府从前的宫女和女佣 。

为何韦昌辉能做到如此残忍的境地?其实他和杨秀清向来积怨已久。

实权在手的杨秀清经常给韦昌辉穿小鞋,但韦昌辉却还要笑脸相迎:“舆至则扶以迎,论事不三、四语,必跪谢曰:‘非四兄教导,小弟肚肠嫩,几不知此。’”

韦昌辉的哥哥与杨秀清小妾的兄弟争房产,为了让杨秀清满意,他竟将自己的亲哥哥五马分尸,还表示“不足以警众”。但表面越是低微,心中的怒火越是在怒烧。

他在等待一个时机,爆发。

可惜,韦昌辉杀了杨秀清,自己的死期也到来,因为他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更何况他还不自量力地想除掉大boss洪秀全。

有些君王的词典里,从来没有恩义道德,只有卸磨杀驴、以怨报德,洪秀全早已经学会如何当一个冷血君王了。所以,洪秀全成了最终赢家,韦昌辉的人头也送到了石达开的手中,此为后话了。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英国人:如何生育?杨秀清的回答让人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宥沐说史标签:东王,清朝,清廷,杨秀清,洪秀全,孙中山,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在清朝晚期,一个名叫洪秀全的普通人,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触动,迷信信仰发展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宗教运动。他自称为上帝的使者,借此建立了一个名为"拜上帝教"的组织。人们对他的言行感到困惑,但却被他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洪秀全凭借着他的说服力和迷人的宗教思想,迷惑了大批信众,他们相信他的使命是领导他们摆脱

  • 压垮杨秀清的第一根稻草:31岁时的一次意气用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秀清,韦昌辉,太平天国,洪秀全,水师

    手握政权、军权、教权,掌控天京卫戍兵力,东王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没能坚持一天,而是被韦昌辉玩“斩首行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所有,包括最珍贵的生命。更有意思的是,诛杀杨秀清的,正是对他一向“顺从”的北王韦昌辉。大权在握,诸侯王畏惧,杨秀清为何就这么容易被杀呢?1854年2月,31岁的杨秀清在“水营哗变”

  • 洪秀全十多年不出宫,谁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主要不是杨秀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洪秀全,杨秀清,石亚达,韦昌辉,古装片,历史片,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洪秀全进入天京以后,就一头扎入深宫之中,不理朝政。不过,直到天京事变之前,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一直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既然洪秀全十多年不理朝政,为什么太平天国竟然还保持着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呢?是谁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呢?一、神权。“神权”实际上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者,也是最有效的领导者。(洪秀全)

  • 北王韦昌辉之死:诛杀杨秀清后,北王已无活着“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韦昌辉,杨秀清,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李秀成

    1856年11月,洪秀全下诏讨伐韦昌辉,将其视为“北奸”,号召各路兵马围剿北王大军,并将其活捉归案,大卸八块,首级送给石达开。天京事变时,韦昌辉率先赶回天京,诛杀杨秀清,解决洪秀全劲敌,算是大功臣。要知道,杨秀清可是强迫洪秀全加封“万岁”,有觊觎宝座之雄心。有功之臣,不但没得到封赏,还被大卸八块,韦

  • 杨秀清手握实权,为何斗不过只知享乐的洪秀全?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石亚达,傅善祥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时,怀着对清廷的愤恨,同时也是自己考不上科举,报国无门的遗憾,希望建一个自己觉得公平的世界。人在什么时候最迷信,就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才寄托于看不见的神明,洪秀全正是抓住了清朝晚期世人快要活不下去的这种心理,装神弄鬼,骗到了一波信众,跟随自己。并打下了半壁江山,过了一把当皇帝的瘾

  • 美女因为不愿给杨秀清做妾,被他下令“点天灯”,什么是点天灯?

    历史解密编辑:宁亦玉爱娱乐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灯,傅善祥

    “什么做文书,最后还不是做妾被他玩弄,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太平天国的女馆中,一美貌的妙龄女子正哭着跟一个年纪稍长的女人求助,女人听了她的话,也很是忧虑地说道:“他光妻妾就有60多人,为人好色又残暴,姐姐也不忍心你去他那里受苦--------要不这样吧,我将你藏起来,告诉他你逃走了,还好姐姐还有一

  • 杨秀清为何只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率2万太平军去北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杨秀清,林凤祥,李开芳,太平军,林凤,清军

    太平天国当年的北伐,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因为整个北伐过程中,不仅安排的军队数量过少,想要达到清廷的国都北京,却仅仅安排2万多人,这样的战略布局,看起来有点像个笑话。不仅如此,作为太平天国中军事才能数一数二的杨秀清而言,在这次北伐中,只是安排了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个不算多么厉害的将领去进行北伐

  • 第一个女状元,被迫成为东王杨秀清的姬妾,还被扒光衣服鞭笞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东王,杨秀清,傅善祥,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惨了!”第一个女状元被统治者所青睐,却被迫成为东王杨秀清的姬妾,还被扣上干政的帽子,将其扒光衣服鞭笞。她是谁?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叫傅善祥,书香门第出身,但命运坎坷,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世了,家道中落。遵循父亲指腹为婚的遗愿,她13岁时就嫁给比她小6岁的丈夫,一个大孩子嫁给了一个小孩子。在傅善祥18

  • 东王杨秀清能势大压主的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东王,杨秀清,洪秀全,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亚达

    洪秀全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短短几年就烧遍了大清的半壁江山。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3年时间,占了东南半壁江山,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不发生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内讧,大清朝和太平天国可能划江而治,甚至取而代之都有可能。刚过上没几年好日子,1856年,势力膨胀的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结果被

  • 手握兵权、代天父传旨的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杨秀清,洪秀全,太平天国,冯云山,韦昌辉,石亚达

    太平天国的政权结构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中世纪的欧洲、哈里发时代的阿拉伯帝国以及我国西藏地区旧时代的达赖政权都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结构,然而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宗教对国家政治生活其实几乎是没什么影响的。太平天国的政权构建却是依赖于拜上帝教这一意识形态的。太平天国政权作为中国历史上极为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