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史:多铎36岁病逝,带走多尔衮称帝的希望

清史:多铎36岁病逝,带走多尔衮称帝的希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 访问量:3967 更新时间:2024/1/1 2:54:15

1649年,豫亲王多铎病逝,年仅36岁。多尔衮大哭,匆忙带兵从大同返回,身着素衣进入京师,扶柩痛哭,兄弟之情可见一斑。

多尔衮奋斗一生,手握重兵,却无缘继承大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铎英年早逝,带走了多尔衮称帝的希望。

多铎,努尔哈赤的第15子,骁勇善战,深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时代,多铎的地位比兄长多尔衮高,麾下牛录也最多,有35牛录。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在清朝初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其中,多尔衮、多铎关系密切,是一条战线的盟友;阿济格年纪大,骜不驯,跟兄弟关系一般。

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随即以阿济格、多铎分兵征讨各路诸侯,夺取天下,问鼎中原。

随着军事斗争的胜利,李自成、张献忠被剿灭。南明内部相互倾轧,彼此拆台,在清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

形势一片大好,多尔衮威望高涨,同样是摄政王的济尔哈朗如同“虚设”。清朝军政事务,多尔衮说了算。

多尔衮称“皇父摄政王”,给母亲阿巴亥追封“皇后”,还把皇帝的玉玺拿回府上。一时间,睿亲王府就是朝廷,文武官员汇报工作,只需来王府即可。

登上皇帝宝座,多尔衮准备了很久,也下定了决心。多尔衮决定推翻“崇政殿决议”,不当周公,要做燕王朱棣,夺取侄子福临的皇位。

多尔衮准备充分,但豫亲王多铎染上天花,突然病逝,带走了多尔衮称帝的希望。多铎病逝,多尔衮获胜的概率大大降低。

八旗制度下,清朝的军队由各位旗主掌握。单纯看“单旗”的力量,多铎的镶白旗实力最强悍。

多铎的镶白旗,前身是正黄旗,是努尔哈赤的亲兵卫队。努尔哈赤晚年,让多铎接管正黄旗,努尔哈赤的亲兵,也由多铎打理。

努尔哈赤死后,手中的20牛录,一起给了多铎。如此,多铎便拥有35牛录,是八旗中最强大的部分。

代善手握正红旗、镶红旗,合两旗的力量,比多铎强。但是,正红旗、镶红旗单独出列,比不上多铎的镶白旗。

多铎麾下兵马众多,皇太极十分忌惮,对八旗做了调整。几次调整后,多铎的正黄旗,变成了镶白旗;颜色变化,人群构成不变,多铎依然很强。

满洲八旗,还得看镶白旗。山海关之战、潼关之战、河南之战、扬州之战,都是镶白旗打头阵,无坚不摧。

多铎麾下兵马众多,本人战斗力强悍,实力不容小觑。乾隆评价:开国诸王,豫亲王多铎的战功最显赫。

李自成的主力,南明的精锐,都是多铎带兵去消灭。凭借显赫战功,多铎册封“辅政叔德豫亲王”,成为仅次于多尔衮的二号人物。

如前所述,阿济格年纪大,桀骜不驯,跟兄弟关系一般。阿济格纵容士兵劫掠,还想当摄政王,多尔衮大怒,废了他英亲王的爵位。

多尔衮、多铎则是铁杆兄弟,关系非常好,情同手足。清朝初年,内部相互倾轧,多铎是坚定站在多尔衮一边,支持兄长。

1643年,皇太极病逝,多尔衮、豪格争夺皇位,崇政殿上剑拔弩张。多铎率先发言,建议让睿智的多尔衮当皇帝,继承太宗的事业。

多铎摆出事实,从军功、理政、带兵等角度分析,认为多尔衮是最佳人选。可惜,两黄旗坚决反对,索尼、鳌拜手握佩刀,准备决战,多尔衮没有表态。

无论怎样,多铎敢于表态,就是对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要知道,八旗中,有6旗支持皇子继位;多铎建议多尔衮继位,是冒着八旗决裂的风险,但他不在乎。

清军入关后,两白旗、两黄旗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圈地问题”上相互攻击,甚至出现械斗,成为清朝初年的一大特色。

“圈地之争”,多铎支持多尔衮,公开偏袒两白旗,断了驻守河南的两黄旗将士的饷银,事情闹到孝庄太后哪里。

随着矛盾激化,多铎找来何洛会、谭泰,建议多尔衮以“调解圈地”为由,俢筑永平城,随时攻入京师,取代顺治帝。

麾下兵马众多,能力强悍,对兄长又忠心耿耿,还是清朝的二号人物,多铎是多尔衮称帝的依靠。

有多铎在,即便八旗勋贵反对,多尔衮也有把握击败各路对手,坐稳皇位。但是,多铎病逝,带走了多尔衮的希望。

多铎能力强,豫亲王又是“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换句话说,多铎死后,镶白旗旗主由儿子继承,多铎家族还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多尼,多铎的儿子,继承豫亲王爵位,也是支持多尔衮。问题是,多尼能力一般,碌碌无为,没有遗传父亲丝毫的军政素养。

多尼的支持,仅限于“口号”。至于阿济格,没有惹事已经是万幸,多尔衮从不希望这位兄长能给自己助力。

多尔衮死后,阿济格不顾自己人缘太差,居然想当摄政王。顺治大怒,将阿济格及其儿子劳亲一块处死。

1649年,多铎染上天花而死,年仅36岁。此时多尔衮正率领8位王爷,6万大军攻打大同,讨伐姜瓖,战事焦灼,八旗进攻受挫。

闻知多铎病危,多尔衮急忙赶回。抵达居庸关时,多铎病逝消息传来,多尔衮号啕大哭,换上素衣,奔向京师。

多尔衮来到豫亲王府,扶柩痛哭,差点昏迷过去,兄弟之情可见一斑。多铎病逝,多尔衮一度消沉。

1650年,多尔衮外出打猎,在古北口坠落马下,受了重伤,不治身亡。顺治很伤心,亲自迎接灵柩,追封“成宗”。

三个月后,顺治秋后算账,处死多尔衮的亲信谭泰、刚林、巩岱阿等三十几人,并掘墓开棺,剥夺宗籍。

乾隆继位后,恢复多尔衮的爵位、宗籍。多铎也恢复豫亲王爵位,子孙后代继承。

参考书目:《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扬州十日”是文人的虚构?来看多铎乘血屠扬州之威,迫降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多铎,左良玉,马士英,左军,弘光

    其实,四月初二日史可法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返还扬州之时,左良玉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且说,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盛情邀请驻节于九江的“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说服这位朝廷大员和自己一起前往南京,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义性。见了袁继咸,他便从衣袖中取出

  • 皇太极上位后,为何提拔多尔衮、多铎?后来又为何要离间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多尔衮,皇太极,多铎,阿济格,努尔哈赤,亲王,代善,贝勒,军事制度,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在清朝建立之初的清太宗皇太极执政时期(包括后金时期),皇太极跟多尔衮、多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严格来说,多尔衮、多铎俩兄弟跟皇太极有杀母之仇,他们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是被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逼迫殉葬努尔哈赤的。虽然阿巴亥的死在《清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是努尔哈赤遗言要求的:“俟吾终,必令之

  • 皇太极逼死阿巴亥,为何不连其儿子,多尔衮多铎一同除去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阿巴亥,多尔衮,皇太极,多铎,代善,努尔哈赤

    公元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病重,在临终之前,他召见了自己的大妃阿巴亥。也正是因为努尔哈赤临终前,见了阿巴亥一面,且又没人知道,两人说了什么。为了保险起见,以代善为首的四大贝勒,便以殉葬的名义,逼死了阿巴亥。之后,代善等人拥立皇太极坐上大汗之位。既然皇太极已经逼死阿巴亥,为何不连其儿子,阿济格、

  • 史可法无能,导致扬州城陷落,多铎乘取扬州之威,迫降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宠到家了标签:多铎,史可法,左良玉,马士英,弘光

    其实,四月初二日史可法从南京城郊的燕子矶返还扬州之时,左良玉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且说,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盛情邀请驻节于九江的“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剿寇事务”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说服这位朝廷大员和自己一起前往南京,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正义性。见了袁继咸,他便从衣袖中取出

  • 很多人一直回避的话题:多铎按照规定拿走范文程的老婆并不算是抢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多铎,和珅,后金,亲王,范文程,多尔衮

    范文程和他的“后代”一直都在避讳一个话题:自称范仲淹十七世孙的范文程,投靠后金之后得到了一个什么身份?其实也不怪范文程后人避讳,因为那地位太低了,以至于低到连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都觉得不好意思,帮他花一万两银子“赎身”。赎身之后,范文程的老婆女儿才不用担心被主子拿去“使用”了——按照后金的规定,多铎的

  • 王多尔衮当初为何放弃篡位称帝?多铎之死或粉碎了多尔衮的皇帝梦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多尔衮,多铎,皇帝,顺治,摄政王,军事制度,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国防政策

    九五之尊的皇帝一直以来受到百官的臣服,万民的景仰,古来历朝历代有多少的人想要爬上这个高位,杀父篡权、害兄夺位,皇帝的宝座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尸骨堆积而成的。无论是垂帘听政,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想要将属于皇帝的权利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多尔衮是清朝的摄政王,当时的皇帝是年幼的顺治皇帝,那时的多尔衮可谓

  • 多铎:一生大落大起,为满清立下的功劳可不比多尔衮小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霜尘标签:多铎,代善,贝勒,满清,多尔衮,皇太极,阿济格,小说家,努尔哈赤,慈禧太后

    公元1643年八月里的一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原本代表两白旗的阿济格、多铎准备推举多尔衮继任汗位,可见到两黄旗包围了崇政殿,加之代善的两红旗以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态度不明,多尔衮变得犹豫不决。这下多铎急了,当即表示“若不允,当立我”。相较于哥哥多尔衮,名声不显的多铎,此番跳出来表态是否够格呢?

  • 屠杀汉人80多万,还公然抢大臣妻子,开国王爷多铎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多铎,皇太极,多尔衮,努尔哈赤,范文程,亲王

    屠杀汉人80多万,还公然抢大臣妻子,开国王爷多铎到底有多可怕?他是魔鬼刽子手,更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他就是爱新觉罗多铎,你知道历史上的多铎战斗力有多强?现在的北京协和医院就是豫亲王多铎的王府,据说王府底下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是用了这一笔财宝购置了一批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这让协和医院也成为

  • 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乾隆为多尔衮和多铎正名,却唯独漏掉阿济格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乾隆,顺治,皇太极

    在历史上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几个兄弟一直饱受争议,他们因为在顺治时期独掌大权,而最后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不过在乾隆登上了皇位之后,对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人的都进行了追封,虽然这对他们两个已经去世了的人来说没什么用了,但是至少不用再背着罪名了。但是他们两个人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兄弟,就是阿济格,他在自己的

  • 为多尔衮和多铎平反,为何乾隆不为多尔衮的兄长阿济格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阿济格,多尔衮,乾隆,多铎,皇太极,努尔哈赤,顺治,乾隆帝,艺术家,清朝,军事制度

    努尔哈赤有很多儿子,最后将自己的汗位传给了战功卓著的四贝勒皇太极,这个骁勇善战的儿子成功带领军队入关,打下了清朝的百年基业。只要是提起皇太极就不得不说起他的这几位兄弟们,毕竟在权力的争夺战中都不是一路平坦。其中多尔衮和他的兄弟们为大清朝的建立也留下了不可忽略的浓重一笔。但是在乾隆时期却仅仅只是给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