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晚年,对代善说:“我死后,大福晋阿巴亥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她,保护好她的3个儿子。”谁知,代善与阿巴亥提前“约会”,努尔哈赤颜面尽失。
1615年,努尔哈赤看着长子褚英,泪流满面,却又不得不处死他。褚英跟“五大臣”的关系不好,水火不容,努尔哈赤丢车保帅,不念父子之情,杀了他。
代善,褚英的弟弟,是第二任“储君”,努尔哈赤的继承人。褚英死后,代善作为“四大贝勒”之首,麾下兵马众多,掌握正红旗、镶红旗,实力强大。
褚英嚣张跋扈,弟弟代善则很低调,即便他立下赫赫战功,也不跟“五大臣”唱反调,见面就问“叔叔好”,人际关系很不错。
代善能力强,兵马多,为人又低调,是理想的“储君”。正常情况下,没人可以取而代之,但皇太极还是逆袭成功,因为代善也有“软肋”。
代善,长相英俊,举止优雅,对异性很有吸引力,也就犯下了错误。代善三次被大汗“重罚”,都是因为不能处理好跟妃子的“关系”,结果栽了。
1620年,“大妃事件”爆发,努尔哈赤愤怒到极点。代善提前与大福晋阿巴亥“约会”,让努尔哈赤颜面尽失,在“后金”成为笑柄。
女真族有“收继婚”习俗,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他的资产包括妃子。努尔哈赤也不例外,他对代善说:“我百年后,阿巴亥就交给你了,你好善待她,保护好她的三个儿子。”
努尔哈赤晚年,非常宠爱阿巴亥,也喜欢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但是,这3个孩子还小,八旗内部斗争激烈,他们难以生存。如此,努尔哈赤希望代善能承担“责任”,照顾他们。
代善、阿巴亥,两人相差7岁月,代善就如同“哥哥”一般。努尔哈赤对代善所说的话,阿巴亥也知道,她迟早要跟代善生活在一起。
阿巴亥很精明,她知道八旗内斗激烈,要想生存下来,必须得有“靠山”,代善就是最好的选择。代善是“储君”,实力雄厚,为人友善,值得托付。
为了表示诚意,阿巴亥经常给代善“送饭”吃,亲自做菜。为了掩人耳目,阿巴亥也给皇太极“送饭”,但皇太极非常精明,没有接受,并不“吃饭”。
除了“送饭”,阿巴亥经常深夜拜访代善,与他一起饮食、喝茶。阿巴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拉拢代善,让他保护好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皇太极雄才大略,对大汗的位置觊觎已久,便指使德因泽告发他们,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因为德因泽的告发,代善、阿巴亥处境被动,陷入舆论的漩涡。
德因泽,宫廷中一位婢女,没啥地位。皇太极给她丰厚的钱财,让她去努尔哈赤面前告发代善、阿巴亥“私自约会”,不遵守礼节。
德因泽的“告发”,努尔哈赤很恼火,便派人去调查。结果没错,代善、阿巴亥确实在“约会”,平日里往来密切,不把自己这位大汗放在眼里。
代善、阿巴亥提前“约会”,事情板上钉钉,努尔哈赤颜面尽失。但是,努尔哈赤有过承诺:自己百年之后,让代善来照顾阿巴亥,故而不好以此治罪。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努尔哈赤觉得很“尴尬”,大汗还活着,代善就提前与大福晋“约会”,岂不是打脸吗?所以,必须要处罚阿巴亥、代善,否则无法向民众交代。
努尔哈赤以“私藏财物”为由,不但下令搜查阿济格的财产,还派人去乌拉部算账,在阿巴亥的娘家搜查,找出“私藏的财物”。
阿巴亥“私藏财物”,确有其事,她需要安全感。代善是“靠山”,但财物才是保障,为了给自己的三个儿子过上好日子,阿巴亥也有“私房钱”。
搜查财物后,努尔哈赤让阿巴亥回娘家居住,不要再来“后金”,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都不能去外公家探望母亲。
阿巴亥离开后,努尔哈赤闷闷不乐,无精打采。一年时间不到,努尔哈赤亲自去乌拉部迎接阿巴亥,继续让她当大福晋。
德因泽,因为“告发”有功,努尔哈赤将她纳为侧妃,享有同桌吃饭的权利。但是,德因泽也很倒霉,因为她是妃子,又知道皇太极的事;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让德因泽殉葬。
至于代善,努尔哈赤不好当面斥责,毕竟自己说过“百年之后,阿巴亥由你来照顾”。代善与阿巴亥提前“约会”,虽说不合适,却也是努尔哈赤有言在先导致。
1620年的“大妃事件”,努尔哈赤对代善很不满意,虽然没当面发作,却已经有了更换“储君”的想法。
次年,代善处理家事不公平,区别对待岳托、硕托、萨哈廉。借此机会,努尔哈赤废了代善,但不再册立新的“储君”。
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