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松赞干布蛮横侵犯,非要一个公主不可-《大唐上阳》077

松赞干布蛮横侵犯,非要一个公主不可-《大唐上阳》077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巴黎邮报 访问量:939 更新时间:2024/1/20 8:04:38

任见:松赞干布大肆侵犯,非要一个公主不可-《大唐上阳》077

第二十章 驯骢有术

皇上的衣服太溜光了,按在大腿上的手滑动了。不向外滑动,它向内滑动。滑动着,就碰上一个东西,那东西正在仰着头偷听朝廷信息呢。

武媚娘干脆扭身喂皇上,同时下面的手也不急于回来了,让宽大的袖子滑下去,遮掩了手,就势在皇上的地盘摸索起来,似乎想侦查清楚那东西到底想干什么。

077

李世民老是自得“天下无事”,皇上也是乌鸦嘴,多事之秋就来了。

入秋,先来了一番人事调整,任命吏部尚书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由总理大臣擢升为大总管一级官僚,主管选用僚吏之事。

高士廉有学问,自以为是北齐朝廷宗室,不宜乱做社会交往,早早就去闲住在终南山,过清静日子。杨广大业年间,朝廷欲创大业,广纳人才,请他出山任治礼郎,即礼乐司工作人员。

高士廉的妹夫长孙晟病逝,他将妹妹高女士接回家中,并厚待小外甥长孙无忌、小甥女长孙姑娘。后来高士廉发现李渊家二郎才华出众,能力超群,便将小甥女长孙姑娘嫁给了李世民——长孙姑娘即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李世民又任命给事中马周为中书舍人,朝廷事务顾问。

马周机敏善辩,组织人事部门每年给他的评定,都是夸赞之辞。

“马君议论事情,旁征博引,纵横古今,提纲挈领,删繁就简,用词准确,切中事理,一字不可增,也不可减,听者心服,难以忘怀,全无倦意。”云云。

其他官员也有调整的。人事调整刚过,边关传来警报——吐蕃侵犯松洲,贼蹄曾直到弘州。

松洲,在今天的四川松潘。弘州,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南,领开远、河滨二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庆城县北,陵迁谷变,早已不存。

西部高原上,长久不得安宁,乃是有“吐浑”和“吐蕃”这两吐的存在。吐浑又称吐谷浑,是个酋长,第二个字读音“浴”,后来演变成一个大的部落,以其人名做部落名了。吐蕃,次字读音“波” ,是藏人先民的部落。

四年前的贞观八年,就是公元634年,吐浑进袭唐朝的青海、甘肃一带地方,唐朝派遣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把他们赶到了青海湖边。唐军撤回,吐浑再次寇扰,打到凉州,今天的甘肃武威。

李世民发火了,下决心收拾它。一边派遣使者冯德遐安抚慰问吐蕃,一边起用已经离休的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李道宗和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为副将,同时出征的,还有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和降归唐朝的东突厥军队,杀奔西部。

吐浑跑了,跑到距唐军千里外的地方。

诸将商议,准备回军。李道宗说不行,得追穷寇。请示李靖,李靖说:“追!”

李道宗率骑兵精锐,急行十日,在库山——今之青海湖东南追上吐浑的兵马。吐浑部凭险殊死作战,李道宗派千余骑绕道袭击其后,吐浑腹背受敌,大败而逃。

李靖分兵两路进行追击。李大亮、薛万彻由北路前进,切断敌人通往祁连山的退路。李道宗、侯君集由南路追截,在苦寒的无人之地行军千余里,追上吐浑头领伏允可汗,大破其众。

李靖打仗,炉火纯青,对付吐浑,岂在话下。把吐浑可汗的牙帐掀了个底朝天,杀了可汗,俘虏了其老婆,直到可汗的儿子宣布投降归顺,才带着几十万牛羊马匹等战利品,浩浩荡荡回到长安。

吐浑平息了,吐蕃又作乱,骑兵长驱,刺进弘州——甘肃碌曲西南地方。

几乎在平息吐浑之乱同时的公元634年,唐使冯德遐奉皇上李世民之命安抚慰问吐蕃,吐蕃大酋长松赞干布接待了冯德遐,之后,松赞干布遣副官禄东赞随冯德遐入唐,进行外交回访。

禄东赞带来不少金银财宝。什么意思呢?松赞干布听说唐朝女子漂亮,尤其是皇家公主,金枝玉叶,认为弄一个做老婆非常好,金银财宝是求婚用的。

禄东赞自然把求一个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当成了头等大事,献上国书——政府介绍信,听过了李皇上的教诫,就开始求婚。李世民未予许可。

禄东赞回到吐蕃,向大酋长松赞干布编造说:“臣初次到大唐,大唐招待礼遇甚厚,答应嫁公主来。但是据说吐浑首领也入唐朝拜了,应该是吐浑居中离间此事,唐朝待臣,礼节渐淡,最后又不答应通婚了。”

松赞干布闻之大怒,当即发兵攻打吐浑,号称大军二十万。

吐浑遭受唐朝打击,三年时间没恢复过来,尚在软弱之中,抵挡不了吐蕃,被吐蕃捡了个现成的。吐蕃取胜之后便在当地抢劫,掠得吐浑百姓的大量牲畜和财物,最后连党项、白兰诸羌也都打了,攻占了党项、白兰等羌族的地盘。

侵略战争打得太轻松,吐蕃收降了吐浑、党项和白兰诸羌族首领,松赞干布不过瘾,原形毕露,兵马也停不下来,继续打,就打到了唐朝的地盘,大举进攻松州和弘州。

吐蕃冒犯唐朝的松洲和弘州,公开的理由是为了迎娶唐朝公主。但是,求亲、迎亲,有如此野蛮的吗?

吐蕃军队驻扎在松州西部边境,一边抢夺物产,一边派使节拿着金银绸缎到松洲城下,声称迎娶公主。

你道是土钵头——输入法,请显示为“吐蕃头”——旦夕之间情感等级上升为新版本,要整一个金枝玉叶的大唐公主玩一玩?没那么复杂,他也就是吃饱喝足,膀大腰圆了,要横着走路罢了。

十年前党项有个“细封”部落归降唐朝,唐朝在其原地设置轨州,供应官费,拜其首领为刺史。党项诸部一看有甜头,纷纷归服唐朝,唐朝又相继设立了崌州、奉州、严州、远州等党项自治州。

最后,势力强盛的党项拓拔部在唐朝的招抚下,也来归降,唐朝在其地设立了懿州、嵯州、麟州、可州等三十二个小型自治州。

党项在吐浑以南。白兰与党项临近,“勇战斗,善作兵”,爱打打杀杀,“俗与党项同” 。也归服了唐朝,建立了吃大唐财政饭的自治州。

党项及白兰的自治州,均隶属于松州,在军事上受辖于松州都督府。

党项、白兰等羌族地盘都投降吐蕃之后,军队也都归吐蕃节制,吐蕃势力忽然变得更为强大,进攻松洲,轻易就胜了。松洲都督韩威大败,举州为吐蕃吞吃了。

但吐蕃连年用兵不息,松赞干布手下的将领也厌战,没办法只好自杀,两年自杀的有八个人。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八月,大唐皇帝李世民对疯狂的吐蕃极为震怒。

唐朝消灭东突厥后,国势日盛,威震四海。所谓和亲,送公主或宗室女子给异邦,是一种赏赐。一般是在外族表示臣服,为了进一步加强外交关系时才送女子的。吐蕃处于扩张时期,周围邻邦皆遭攻击,并未臣服唐朝,赐婚和亲给“蚕食它国”的强盗,有什么意义?蠢猪才赐婚。

李世民下决心对吐蕃重兵出击。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司令,以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司令,以大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道行军司令,共督“步骑五万击之”。

五万唐军,对战吐蕃号称的二十万人马?吐蕃有二十万军队吗?

其实,吐蕃吹牛了。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军队有“四如”——每“如”含“四十东岱”。听着很怪,音译,“东岱”的意思是“千户” 。当时的所谓“四十东岱”刚刚编制,假若每户出一个兵,也就一千人左右,四十个“千户”算满了,它也不过能聚拢起来四万到五万的兵力。

因此,总体看,唐军与吐蕃军的兵力大体相当。

不过,松赞干布气势蛮横,要求娶一个唐朝公主。史载其致书唐主,叫嚣说:“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尔所有公主。”

唐军参战的四位唐军将领,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简,都不是等闲之辈,皆系能征善战之军事家。

唐军出战的时候,吐蕃攻打松洲城已有十多天了。

扎营在松州城外的唐军先遣部队,突然发动夜袭,夜摸营。吐蕃骑兵守城无方,慌忙上马,马匹在城中却用不上,唐军获胜,松赞干布下令撤军退走。

历史记载:唐军“夜鏖其营,斩首千余”,吐蕃逃跑,但吐蕃主力也未受多大损失。

唐军先锋是牛进达部。唐军主力部队尚未到位,仅仅是牛进达的尖兵队即展示了强悍的作战能力,斩首千余级,让吐蕃吃到了苦头,唐军从气势上压倒了吐蕃。

不过,吐蕃松赞干布进攻松州,原本就没有占领土地的愿望。游牧部族,不喜欢统治地方,只爱好抢掠享用,不让他游动,他不舒服。

强迫唐朝赐婚,也是个搞笑的借口。唐朝真的派兵来战,松赞干布就不想厮杀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吐蕃的后方并不稳定。

松赞干布,战争狂人,连兵不息,其本部意见很大,新征服的各部落也需要时间逐渐安抚。继续冒险,他知道得不偿失。

唐朝军队获胜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让吐蕃逃走。原因,一是牛进达部立足未稳,等待主力需要时间,二是吐蕃狡猾,在快速退兵的同时遣使谢罪,使得唐军觉得没必要继续追击,赶尽杀绝。

一个强大的王朝,对其周边势力,并非都要消灭,只要使其臣服就算达到目的了,吐浑就是这样受到唐朝接纳的,接纳了,一方土地就安宁了。

吐蕃原先没有吐浑强势,它是后来居上的。作为西南新兴势力,唐朝此前跟它没有什么外交来往,也没有跟它交过手,谈不上友谊,也说不上威胁,李世民和整个唐朝军界对它不是特别关注。

松州之战后,吐蕃放弃了吐浑和党项的土地,让它们回归唐朝。

吐蕃在西线的掣肘消失,唐朝恢复了对吐浑、党项和白兰的控制,西部边陲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贞观十二年,即公元638年,当时的西部边关形势是,唐消灭了东突厥,但继东突厥之后,薛延陀陈兵二十万,称雄漠北,对唐朝构成新的威胁。西突厥势力虽然有所衰弱,但仍称霸西域。

东北的高句丽,也没有安生过,滋事不休。

这些都是李世民需要密切关注的。

吐蕃自松州撤军,就台阶下驴,只是继续强调,要娶一个唐朝皇家公主。

放弃所有侵占的土地,向大唐朝廷谢罪并请婚,好像很有点“交好”的诚意了啊。

松赞干布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黄金五千两,珠宝珍玩数百件,装在马背上,派遣他的“大论”禄东赞,向长安进贡、请聘。

“大论” ,是吐蕃的宰相一级人物,又称“论”,汉人有时候按照发音翻译成“禄” ,于是这个叫东赞的吐蕃官吏就成了禄东赞。

禄东赞驱赶的马队,离开其老家,跋山涉水,不断迷路,走得艰难无比。使者传送的消息早就到了长安,吐蕃求亲的禄东赞马队还不知在哪儿兜圈子呢。

更多文章

  • 650年, 松赞干布病逝, 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农人小袁标签:李治,李世民,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对大唐的挑衅,他当场下令,要求吐蕃立刻将文成公主送回大唐。没想到文成公主却坚定地说:“我不回去!”松赞干布生病离开人世时,还不到35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这一场政治联姻才刚刚过去九年。虽然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嫁过来之前

  • 三国志11全球打击:耶稣都劝不动松赞干布,只能用武力来逼他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松赞干布,李世民,三国志11,埃及艳后,耶稣,李唐

    特蕾莎女皇领衔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波罗的海最后的领地被李世民领衔的“联合国军”攻破了。三国志11四海清一MOD系列的李唐战报,也随即来到了第23期的故事。本期我们的任务是,让身为老丈人的李世民跟他的好女婿松赞干布,也是这个世界里的最后一个对手推心置腹地聊一聊。如果能够直接劝降,倒也没有必要同室操戈,合

  • 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在西藏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西藏,李世民

    我们中国的地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一般,但事实上,我国的版图也是经过很多次变动的。从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中原大地扎下根,那时就有很多个少数民族与我们比邻而居。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也就难免会出现摩擦,但也会有和平友好的时间。从历史上看,与汉民族交往密切的有蒙古、女真、吐蕃等等。那句著名的“匈奴不灭,

  • 文成公主真是妾吗?她和同为松赞干布妻子的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李世民,吐谷浑

    中国妾文化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深远,起初是为了传宗接代,儿孙越多,宗族越盛,为了保证人丁兴旺,在家庭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男子一般都会有多个妻子,但只有正室是明媒正娶,家里地位也是最高。建国后婚姻法颁布正式实行一夫一妻制,除去中国和日本朝鲜等地,纵观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妾这种称谓,欧洲贵族除妻子外可以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吐谷浑,唐朝,王玄策

    唐朝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为早期的藏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大唐文化。作为古典时期汉藏友谊的桥梁,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仍是我们茶余饭后所热衷的谈资。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是在贞观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而在她嫁入吐蕃国的九年以后——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在松赞干布死后的三十年间,文

  • 文成公主嫁给嫁给松赞干布,过了九年夫妻生活,为何没有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影视瞬间标签:芒赞,芒松,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夫妻生活

    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入藏并嫁给松赞干布,650年,年仅34岁的松赞干布因病去世。也就是说,文成公主与他的婚姻只维持了九年。但九年的时间也不算短,文成公主完全有时间和机会与松赞干布生下一儿半女,但九年的婚姻,二人却没有留下子嗣。倘若追寻原因的话,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了松赞干布的身上。直白点的说,就是松

  • 文成公主被逼为松赞干布殉葬,李治暴怒下令召回,公主:我不回去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李治,唐朝,李世民,吐谷浑,李道宗,唐高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要求吐蕃立刻把文成公主送回大唐。谁知,文成公主却坚定的说:“我不回去!”贞观八年,松赞干布希望能与大唐攀上关系,派使臣来到大唐,向唐太宗求娶一位公主。当时的大唐正值盛世,李世民不需要通过和亲来巩固地位,也不舍得把自己的亲骨

  • 松赞干布死后,没有子嗣的文成公主,在西藏的30年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西藏,李道宗,王朝

    辉煌朝代无外乎汉唐,说起这两个朝代来说,两个十分相似的地方,都是结束了国家分裂,在一个高峰之上所创造的另一个高峰。都有凶悍的北部游牧民族,同时,也都有着击败北方的强大之举。另外,说起这两个朝代,更是有一个共通的地方,那就是愿意通过联姻的方式同周边的政权进行合作。唐朝和汉朝一样,面对青藏高原广袤的区域

  • 雪中悍刀行里面李淳罡重回陆地神仙境界,他能打赢王仙芝吗

    历史解密编辑:无敌通史标签:李淳罡,王仙芝,雪中悍刀行,神仙,天人

    雪中悍刀行,乃是我国著名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的代表作,没有之一。烽火戏诸侯在雪中悍刀行这部小说中,糅合了朝堂之争、武林恩怨、天人大战、儿女情长…等等各种元素。这也使得这本书在很多小说读者心中,有着第一的位置。作为一本玄幻类型的小说,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谁的修为更厉害、谁的功力更为精深。而雪中悍刀行里面虽

  • 徐凤年不愧家底雄厚,武帝城叫阵王仙芝,要把他打成地瓜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王仙芝,徐凤年,武帝,死士

    徐凤年一行人终于来到武帝城,取回老黄的剑匣是徐凤年最大的心愿。他没有急着登上武帝城见传说中的天下第二王仙芝,而是把老黄的路重新走一遍,此时的他深深的思念着老黄。三年的游历,老黄寸步不离地陪伴他,保护他,他们是最亲密的伙伴,亲人。回北椋后,老黄更是因徐凤年接手北椋一事为徐凤年走出了第三条路,换得黄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