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功臣侯君集被抄家的时候,府中搜出两个“食人乳”的美人

凌烟阁功臣侯君集被抄家的时候,府中搜出两个“食人乳”的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4/1/17 11:46:36

侯君集因卷入太子谋反事件而被处死,李世民下令抄家,结果从侯君集家中搜出了两个很特别的美人。

抄家搜出美人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侯君集出将入相,家中有几个美人又能算什么事?

但这两个美人却很特别,只因为这两个美人当真是肌肤赛雪、肤如凝脂,一问才知道她们是喝人奶长大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侯君集也曾无限风光过,跟着李世民平定天下,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坚定地支持李世民。

尤其是当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侯君集和尉迟敬德几乎天天劝李世民赶紧和李建成来个彻底的了断,且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被杀,侯君集的功劳很大,也因此,李世民登基之后,侯君集成为左卫将军,被封为潞国公,得户邑一千户。

而且这只是暂时的,就在贞观四年,侯君集就成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这就是实际的宰相。能够出将入相,侯君集已经成为武将中的翘楚了,得到的赞誉声不断。

635年,侯君集作为李靖的副手讨伐土谷浑,立下大功,四年后,侯君集就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领兵讨伐高昌。

这一仗其实很难打,因为是远距离作战,大唐距离高昌有7000余里,这其中还有2000里的沙漠,所以光是大军前行和粮草供应就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但侯君集也有优势,因为高昌王病死了,新君继位,到底对这场大战产生了影响,当然最后侯君集攻灭了高昌国,高调的班师回朝。

他以为迎接他的是欢呼和赏赐,结果迎接他的是冷冰冰的牢狱,只因为他在高昌的时候犯了错误:私自发配一些没有罪的人;私自将高昌国的宝物据为己有;纵容部下盗取高昌国的金银珠宝。

所以当他班师回朝之后,就有大臣奏请将他下狱,还是宰相岑文本站出来以“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的理由请求李世民不要治罪于侯君集。

李世民本也觉得侯君集功大于过,没想为难他,所以就将侯君集放了出来,本来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侯君集心里过不去。

他觉得自己明明立下大功却因为贪冒就被囚禁,心里特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让他产生了怨望,他曾对张亮说:“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

他甚至还赌气地说:“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当然,这些话张亮都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了解侯君集,知道他不会真的这样做,所以也不在意,待侯君集一如当初,凌烟阁上这样有侯君集的画像。

然而,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后来侯君集和太子李承乾搅合在了一起。李承乾眼看着李世民对李泰越来越好,心里很是恐慌,害怕李世民会易太子,就一直在想对策,甚至后来产生了逼宫的想法和谋划。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承乾听说了侯君集对李世民的不满,就通过东宫千牛贺兰楚石(侯君集的女婿)在东宫经常约见侯君集密谈,侯君集支持李承乾,甚至说:“此好手,当为用之。”

也就是因为这样,李承乾谋反事泄后,贺兰楚石揭发了自己的岳父,不管侯君集有没有参与策划谋反之事,但他在关键时期与太子来往密切是事实,所以他注定无法脱身。

原本李世民考虑到侯君集过去立下的大功想要免他的死罪,只不过群臣争相进谏,要求依律处死侯君集,李世民不无悲痛的对侯君集说:“现在和你告别,以后想你只能看你的遗像了。”说完还哭了。

很快侯君集被处斩,临死的时候他对监斩的将军说:“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

他没想过反,但是确实产生过怨望之心,以至于走到了这一步,希望李世民能够看在他过去那些微功上,留下他一个儿子为他守丧。

李世民是一个心胸宽广的明君,他保不下侯君集的命,但还是能够满足侯君集最后的愿望,于是就赦免了侯君集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将他们流放到了岭南,然后籍没其家。

就在抄家的时候,士兵在侯君集家中搜出了那两个食人乳的美人。《资治通鉴》记载:“籍没其家,得二美人,自幼饮人乳而不食。”

关于人乳的妙用,《名医别录》、《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新修本草》、《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等中都说:“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这后面的三本书中还说:“张苍恒服人乳,故年百岁余,肥白如瓠。”

而清朝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又说:“大人饮乳,仅能得其滋阴养血,助液濡枯,补胃充肌而已。”

从这些记载来看,食人乳长大虽然奇怪,倒也并不是不可能,只能说这是两个被特殊喂养起来的美人。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名将侯君集战功赫赫,为什么被唐太宗李世民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李靖,唐朝,隋朝,李世民,侯君集,吐谷浑,李承乾,李道宗,唐太宗,书法家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侯君集(?~643年),字君集,豳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人。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出身上谷侯氏,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子。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

  • 侯君集叛变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诺:我赐你儿子俩美人,别担心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渊,李靖,隋朝,唐朝,李世民,侯君集,房玄龄,唐太宗,书法家,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叛变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诺:我赐你儿子俩美人,别担心绝后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侯君集,是唐朝开国大将,同时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无论在玄武门之变,还是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侯君集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时糊涂,侯君集却误入歧途,

  • 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的儿子?他又为何被称为吐蕃历代赞普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兜汤看历史标签:赤松,金城,吐蕃,松赞干布,赞普

    提起吐蕃王朝,大家总是理所当然地想到松赞干布,可还有一个人,虽然知名度不如松赞干布,但在文治武功方面却和松赞干布有的一拼,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吐蕃历代赞普的第一人”,他就是赤松德赞,一个将吐蕃推向鼎峰的人。赤松德赞是金城公主的儿子?在一些藏文史料中,常常把赤松德赞说成是金城公主的儿子,比如《红史》《

  • 通俗西藏史(一百二十)-金城公主出嫁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李显,武则天,唐玄宗,松赞干布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从宏观尺度上,讲了尺带丹珠的功绩。按道理说,接下来应该讲这些功绩的细节了。但老布觉得这么讲有点干燥,我想换一个角度,从金城公主这个侧面,来讲讲当时的

  • 金城公主:大唐公主远嫁吐蕃,十三岁远赴高原,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金城,吐蕃,高原,武则天,李显,松赞干布

    公元710年,唐朝景龙四年。这一年,唐中宗李显下令,将自己的养女金城公主,远嫁高原,前往吐蕃和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事件。提起入藏和亲,大多数人更熟悉的,还是文成公主。而对于后来的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很多人则知之甚少。但实际上,相比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的时候,历史其实更加复杂

  • 通俗西藏史(一百一十九)——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松赞干布,吐谷浑,文成公主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咱们之间用了23集的篇幅讲了西域,虽然说讲了这么多集,但说实话对西域这么庞大的题材来说,只能算是浅尝则止。从今天开始,咱们要转回吐蕃本土,接着之前的段落来讲

  • 通俗西藏史(一百二十)——金城公主出嫁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李显,武则天,唐玄宗,松赞干布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从宏观尺度上,讲了尺带丹珠的功绩。按道理说,接下来应该讲这些功绩的细节了。但老布觉得这么讲有点干燥,我想换一个角度,从金城公主这个侧面,来讲讲当时的

  • 通俗西藏史(一百二十一)——金城公主身上的几个谜团(上)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金城,通俗西藏史,松赞干布,吐谷浑,唐玄宗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这期咱来八卦一下金城公主身上的几件秘闻,不得不说的故事!来老布这儿上货的西藏导游们,都注意啦,这两期的节目是能直接拿过来,跟游客白呼的内容,都拿小本本赶紧记

  • 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回不去的是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金城,吐蕃,文成公主,中宗,唐中宗,玄宗

    中考结束的那天,我变了心,回家念高中的想法充斥着脑海,拨通电话,告知父母,父母说你回来,我们车站接你。颇是不舍,实为无奈。舅舅多添一子,我若还在,外婆家的负担越会加重。撂了考具,脱了校服,换上自己喜欢的那件短袖,镇政府家属院门口小卖部里,买了最爱吃的夏威夷冰激凌,坐上发小单车的后座,让他载我转遍了这

  •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为何不回唐朝?大唐不许?叶蕃不放?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唐朝,太后,大唐,叶蕃,南唐

    文成公主有没有请示大唐,要求回归;大唐是否拒绝了文成公主的回归请求;是不是吐蕃阻拦,不允许文成公主回归……这些问题,我都没在史料中找到相关记载。但是我相信,以文成公主的政治智慧,即使可以,她也不会回唐朝去的。在吐蕃,文成公主只是前王后之一(松赞干布有好几位配偶,文成公主并不是地位最尊崇的),也不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