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64《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千家诗》164《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3789 更新时间:2024/1/28 12:29:09

文字由本人根据蒙曼老师讲座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了韦应物的五言绝句《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朝号称“诗国”,重量级的诗人如群星璀璨。随便说起来,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这些盛唐诗人;再想呢,就是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杜牧;再想,大概会想到一些类型诗人,比方说高适岑参等等,反正想到前十名,应该还想不到韦应物。但其实啊,韦应物在唐朝诗人里绝对算是非常有特点的一个。

比方说《红楼梦》里头,香菱学诗热情高涨嘛,整天跟史湘云谈论诗人,那宝钗就曾经取笑她们说:“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这里头所说的韦苏州就是韦应物,因为当过苏州刺史嘛,所以世称“韦苏州”。那两个本不该把写诗当作正经事儿的闺阁女子,却都在整天讲论韦苏州之淡雅,把他跟杜工部之沉郁相提并论,可见韦应物确实是风格鲜明,有独到之处。那怎么样的诗才能叫做淡雅呢?看这首《秋夜寄邱员外》就知道了。

先说题目吧,“秋夜寄邱员外”,一看就知道属于怀人诗。所谓“怀人”就是怀念远方的亲人朋友,一般诗题里头都会有“寄”呀、“忆”呀这样的字眼,比方说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那么韦应物怀的这个邱员外是什么人哪?邱员外,名叫邱丹,是苏州人,韦应物不是当过苏州刺史嘛,和邱丹有过不少的交往。邱丹其实也曾经当过尚书郎,但是呢,因为内心恬淡,后来干脆辞官归隐,到杭州北面的临平山(临平山,在临平北,孤独无依。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临平山,平旷逶迤、邱壑姘美,沿山之古迹名胜,纪述颇多。吴景奎有“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的佳句。顾况有诗名《临平坞杂题》,以临平山径柳、石上藤、薜荔庵、芙蓉榭、焙茶坞、欹松漪、弹琴谷、白鹭汀等命题,作诗!"首记下该山绝佳处。唐诗僧邱丹曾隐居于此炼丹学道,故临平山又名邱山。)学道去了。那韦应物和邱丹惺惺相惜,这首《秋夜寄邱员外》,就是在秋夜里思念临平山的邱员外所写的诗。那这样的诗怎么写呢?

先看前两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所谓“属”啊,就是“正当、正值”的意思,所以在这念zhǔ,不念shǔ。那这是在讲谁呢?讲韦应物自己,说“我在秋天的夜里想起了你,于是走出门去,一边散步,一边给你写诗”。

那你看这两句诗是不是即景即事,仿佛随口说出一样啊。这种感觉一点儿错都没有,但是你仔细想,这两句诗却又自有妙处,妙在哪里呢?妙在诗句里非常微妙的照应关系,具体说来,就是“怀君”和“散步”照应,“秋夜”和“凉天”照应。因为怀君,所以夜不能寐,起来散步;那既然时值秋夜,自然天气转凉,所以在吟咏的时候也会觉出微微的寒意。这就是“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两句诗,十个字,看似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其实关联巧妙,独具匠心,这是结构安排的好处。

那你再看情感把握的好处。咱们比较熟悉的怀人诗啊,感情大多数比较热烈,比方说《夜雨寄北》,上来就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君和我之间的殷殷期盼溢于言表;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劈头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对亲人的思念是一目了然。但是呢,这首《秋夜寄邱员外》不一样,虽然也写怀君,但是却又那么不动声色,简直如同客观叙事一样,可是看到“秋夜”、“凉天”这两个词,你是不是会觉出一种隐约的凄清和孤寂来呀?那看到“散步”“吟咏”,是不是也会察觉到诗人揽衣徘徊(出自《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思念友人的情谊呀?可是呢,这种孤寂也罢,情谊也罢,却都含而不漏,这就是淡雅。

那再看下两句,“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是在写谁呀?这是在写邱员外啊。本来嘛,沿着上一句“散步咏凉天”的思路,我们都以为诗人会接着把吟咏的内容写出来吧,可是没有,诗人宕开一笔从自己跳到远方的邱员外了。邱员外正在临平山中修道,他此刻应该也没有入睡吧?空山寂静,他一定会听到松子落下的声音吧?

大家仔细品味,这两句多有味道啊,他和前两句不一样,前两句是实写,自己做什么就写什么,到这两句就纯然是想象——是虚写,正因为虚写,就写得特别空灵。要知道邱员外是一个弃官修道的高人哪,这样的人怎么表现呢?诗人用了两个意象,一个“空山”,一个“松子”。

唐代诗人之中啊王维最喜欢空山,写了好多关于空山的诗,比方说我们之前讲过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还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等。其实韦应物也喜欢空山,除了这句“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之外,还有“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出自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人在空山之中独来独往,一方面是远离红尘喧嚣,另一方面更是摆脱世事纷争,内心自然会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宁静,这也正是幽人该有的心境,那这是空山。

松子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松子也罢,松树也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啊,都是高人隐士的标配。比方说咱们刚刚讲过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那是拿松树来配高僧;再比如说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那是拿松树来配隐士。松树高大挺拔,经冬不凋,最符合人们对高人逸士的想象了,那松子呢,一向被认为是神仙应该吃的食品。

所以无论空山还是松子,本身都意味着隐居生活、神仙姿态,问题是这两个意象怎么联系到一起呢?你看诗人用了一个字“落”,这个“落”字啊,落得太好了,好在哪儿呢?三个好处:第一个,这个词一出来,季节感也就出来了。空山之中一切都遵循着自然轨迹,春天山花自开,秋天山果自落,一句“空山松子落”正呼应了前面的“怀君属秋夜”,是典型的秋日之景,这就是季节感。那第二个好处,“落”字一出来,山也就活了。本来空山也罢,松子也罢,都是静态的名词,但是“落”字呢,却是一个动态,松子这么一落,不仅仅让诗句有了动感,也打破了空山的寂静。那空山是否因此不寂静了呢?却又不然,因为松子太小了,空山太大了,松子这么一落,看似一动,却只能把空山衬托得更加寂静,这就是所谓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嘛。从静到动,动而能静,这山不就活了嘛。

那第三个好处,一句“空山松子落”,还把下一句诗也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了。“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之中,一颗松果掉落在地上,这是何等细微的声音哪,这样的声音谁会听到呢?只有那不眠的幽人才会听到呀。所以大家想,这句诗多像王维《鸟鸣涧》里所写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啊,都是空山之中,都是不眠之人,都听到了大自然最细微的声音,这是相同的地方。那不同的地方在哪?王维那首诗中的人哪在精神上其实非常孤独,他只和大自然在对话,他只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心里无人,但是韦应物这首诗中的幽人,其实是个被朋友惦念也惦念着朋友的人,秋夜之中他的朋友因为思念他而徘徊,而他也因为思念朋友而无眠。一颗松果就在这个时刻落在地上,也砸中了幽人的心扉,这是什么样的情调啊?如果要用词的笔法来写,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啊,但是这不是词,这是诗,诗人就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明白,这就是诗的蕴藉,也是人的淡雅。

说起来呀,韦应物和王维都是山水田园诗人,诗风也都空灵淡雅,但是呢,这两个人的内在却又有微妙的差异。什么差异呢?王维的内心更凉,更有禅意,而韦应物的内心更热,更有儒生气质,所以王维的人生路径是从做官到隐居——“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在辋川别墅里,修成了“诗佛”。而韦应物呢,虽然是京兆韦氏、高门子弟出身,少年时代给唐玄宗当侍卫,也干过“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出自韦应物《逢杨开府》)这样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的荒唐事。可是“安史之乱”之后呢,国破家亡,韦应物却又幡然悔悟、折节读书,把自己修炼成了一个宅心仁厚的官员,写下“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这样的名句,冷中有暖,清淡中有热情。从这个角度讲,韦应物这首《秋夜寄邱员外》,自有其耐人寻味的力量。

再读一遍,“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的秋天已经很玲珑了,那还有没有更玲珑的呢?还有,所以下一首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阶怨》。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江南名士|韦应物:终老一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标签:韦应物,江南,诗人,刺史,白居易

    原作者: 陈伊功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安史之乱后十五载,经过了玄宗之后肃宗的平乱、代宗的养民、德宗的改税,李唐王朝如同一个喘着粗气的巨人,身上依旧可见重创后的结痂,但也逐渐恢复到平静。此时,北方兵荒马乱留下的一片萧条之色还未褪去,大量躲避战乱的人口因运河交通之便

  • 韦应物:白居易偶像,出身豪门的无赖,却独宠槽糠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韦应物,白居易,唐玄宗,杨玉环,无赖

    出身豪门,自小纨绔,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却又置之死地而后生,凭借一己之力出仕,建功立业做出成绩,让自己的妻儿过上好日子,十分传奇。这就是再说诗魔白居易的偶像—韦应物,韦应物绝对是一个出身豪门的无赖,但他却独宠爱自己的糟糠之妻。一、韦氏出贤能韦应物,字义博,如今的陕西西安人。他的家族在唐朝的时候绝对风光

  • 为何文人都爱酒?李白、苏轼、李清照、曹操、韦应物,无一不爱!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白,曹操,苏轼,杜甫,李清照,韦应物,千古名句

    酒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抒情,无酒不送行,无酒不成敬意…诗人作诗更不能少了酒:从《文选》、《全唐诗》到《酒词》、《酒颂》……数不尽的斐然大作,叙不尽酒之事、歌不尽酒之韵!韦应物: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

  • 韦应物的一首“嫁女诗”,尽显深沉父爱,入选《唐诗三百首》

    历史解密编辑:解忧诗词标签:韦应物,唐诗三百首,诗歌,杜甫,诗人

    有人曾说,男人最是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古代很多文人都曾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子女的爱。或是殷殷期盼,如苏轼的《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或是深深思念,如王安石的《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或是谆谆教导,如陆游的《

  • 韦应物 赠令狐士曹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学诗词标签:滴滴,骑行,唐朝,诗人,韦应物,狐士曹

    韦应物 赠令狐士曹秋檐滴滴对床寝,山路迢迢联骑行。到家俱及东篱菊,何事先归半日程。

  • 韦应物的一首“网红”诗,现代人觉得治愈,真相却有些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韦应物,一首,杜牧,王羲之,玄宗,安史之乱

    空青 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韦应物的故事。唐朝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杜,离天尺五。”这说的是长安城南的两个大家族,韦家和杜家。这两家都在朝堂官场上鼎盛的不得了,同时文学上也有开花。韦家出了个韦应物,杜家有一个杜牧。论资排辈的话,韦家应该比杜家还要早一点。根据

  • 李商隐为爱妻所作的悼亡诗,比元稹更专情,比韦应物更长情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元稹,苏轼,唐朝,李商隐,韦应物,悼亡诗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悼亡诗是古诗词题材之一,虽非大类,却有很高的的知名度。自潘安始创《悼亡诗》三首以来。历代诗坛词坛都有杰出的悼亡诗词,也不乏千古名作。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和《离思》五首、韦应物的悼亡诗十九首都是唐诗中悼亡名作;苏东坡的《江城子》、贺铸的《半死桐》则是宋词中悼亡双璧;还有清代纳兰

  • 韦应物写给外甥的一首诗,最后10字爆红网络,抚慰无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诗作,诗人,唐朝,韦应物,简卢陟,唐玄宗,白雪曲,艺术家

    每天诗词故事,欢迎关注长风在唐代有这么一个的诗人,他出生名门,却从小不学无术,整日声色犬马,放荡不羁,算是典型的纨绔子弟吧。因为平日里喜欢舞刀弄枪,加上有家庭背景,大概在751年他十五岁时,家里动用关系让他做了一名宫廷三卫郎将,也就是唐玄宗近侍。没有任何资历的他一下子当了能够出入宫闱,扈从游幸的官,

  • 《千家诗》32《滁州西涧》韦应物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滁州西涧,韦应物,千家诗,欧阳修,论诗

    方明朗诵《滁州西涧》《滁州西涧》《密州出猎》讲解《逢入京使》《滁州西涧》讲解滁州西涧作者:韦应物朗诵:雅坤 林如 方明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何当共读香云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我们在

  • 韦应物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学诗词标签:裴绪,唐朝,诗人,韦应物,明月夜,杨邈裴

    韦应物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萧萧陟连冈,莽莽望空陂。风截雁嘹唳,云惨树参差。高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当暌一酌恨,况此两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