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韦应物最经典的20句古诗词,恬淡高远,清韵秀朗,值得收藏

韦应物最经典的20句古诗词,恬淡高远,清韵秀朗,值得收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南荒诗词馆 访问量:4748 更新时间:2024/1/22 10:49:38

编辑 | 柳色黄

插画师 | 呼葱觅蒜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其实对于韦应物的了解并不多,但只因一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从此念念不忘,不由得去找寻他更多的诗词来阅读欣赏。

今日便分享我最喜欢的20个经典佳句,和我一起读诗,一起走进韦应物的诗词世界。

01.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简卢陟》

简析: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在网上风行至今,而这句诗原诗便出自韦应物的《简卢陟》。

卢陟是诗人的外孙,简,代指书信。这首诗其实是写给外甥的书信。尘世茫茫,东奔西顾,知音不在,唯有一壶酒,聊以安慰生活的落寞。

曹丕有诗云:“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岁月匆匆,莫耽于过去,忧患将来,且认真度过今日,方不负人生。

02.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简析:

韦应物在淮上与梁州旧友相逢,没想到当日一别,已是十年之后,如今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你我情谊未变,却不负当初青春年少。

时光如流水,你我如今有归处,愿君前程远大,四海任游。

03.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寄邱员外》

简析:

落笔从容,清浅着墨,意深而言短,语淡而情浓,令人回味无穷,清幽空灵之意境不输王摩诘。

04.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观田家》

简析: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初春时节,诗人任滁州刺史,外出见农家在田野中忙碌的春耕之景。

时局变幻莫测,而百姓最淳朴的期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可惜国家动荡,横征暴敛,今日之播种,来日又能有几分收成,作为官员,总感觉很抱歉。诗人心生悲恻,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05.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东郊》

简析:

春雨如烟如织笼罩平原,空中有鸠鸟鸣叫,声音清越,却不知身在何处。清新简白,道尽春色明媚。

06.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长安遇冯著》

简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衣上灞陵雨”,可见朋友还未来得及梳洗,风尘仆仆,如此情境相逢,写出了与朋友久别偶的惊喜之情。

07.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咏露珠》

简析:

佛家言: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知微见著,意境幽深,非比寻常,是心境与文学艺术高度集中体现之绝妙呈现。

08.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简析:

回望渡口,江水茫茫,早已看不见送别的亲友,只余下寥寥的钟声。诗人依依不舍,苍茫的离别心绪与江水钟声融于一体,情景交融,意境空灵,缥缈,实乃绝妙。

09.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简析:

树木已逢秋,人又怎会不老。人如树木,树木如人,人与树相互映衬,体现了诗人极宏大的世界观。

10.

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

——《永定寺喜辟强夜至》

简析:

竹林幽深之处有寺庙,而我乘风雪拜访之,风雪簌簌,落满衣衫。语言清淡浅白,却勾勒出夜访山寺,闲适又幽独的景象,可值得细细品味。

11.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赋得暮雨送李胄》

简析:

江水茫茫,飞鸟难以转还,一“重”字,一“迟”字,写出离别不舍的重量感和钝力感。

12.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赠王侍御》

简析:

赞美王侍御品性与才情,可见诗人对其之尊崇。王侍御应该是王维孟浩然曾有诗《留别王侍御维》。

13.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寒食寄京师诸弟》

简析:

一个“冷”和“独”字,写出寒食节,诗人独坐独卧还独自过节的清冷落寞,以乐景写哀情,更凸显诗人的孤独。

14.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寄端及重阳》

简析:

天光乍亮,晨钟悠远,雪下满山林,人迹罕见,天地一片澄澈,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出一片冰天雪地,远离红尘的世界。

15.

翻翻鸟未没,杳杳钟犹度。

——《晚出府舍与独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寻朱雀街归里第》

简析:

山鸟归林,晚钟清幽,勾勒出一幅日暮归途之景。叠词之美,在于放大了语言情感,读之一唱三叹,富有音律感。

16.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寄李儋元锡》

简析: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韦应物离开长安任职,李儋、元锡是其诗交好友,自从离别之后,曾托人问候,韦应物于次年春天作诗相酬,寄赠以答。

17.

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燕李录事》

简析:

久别重聚,物是人非,乍喜还悲,这一杯酒,真是五味杂陈,道尽了久别相聚的复杂酸涩心情。

18.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闲居寄诸弟》

简析:

古人有红叶题诗和蕉叶题诗之雅事。

诗人独居滁州思念远在长安的亲人,无所聊赖,故而在蕉叶上写诗,一个“独”字,更凸显了诗人孤单和想念,情境悠远,意味深长。

19.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简析:

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

我心如同野渡飘摇的小舟,表达了诗人无为的清净境界和放任自由的仕途追求。

不为功利所累,心如小舟,自在逍遥。

20.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

简析:

绝妙好诗,字字珠玑。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语清新简白,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

运笔恬淡高远,情致之深厚淡化与无情,令人拍案叫绝。

韦应物的故事其实很传奇,年轻时也曾少不更事,横行乡里。成亲之后,一朝醒悟,痛改前非,发愤图强,专心读书,不仅成为诗歌大家,也洗心革面,以务实为本求理,造福一方百姓。从浪荡富贵子弟到伟大诗人,可堪称传奇。

他的诗歌在唐代便广受赞誉,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评价其:“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以王、孟、韦、柳并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他的诗: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到了解这个诗人背后的故事,以及更多优秀的作品,韦应物不再是冷冰冰的名人名称,而是在世上真实存在过,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或许不知道事情的真伪,却可在史书的只言片语窥见他人生的一角。

越了解,越喜欢,下次还会写一期关于韦应物的人物传记,今天便到这里。

已是凌晨四点,头脑昏昏。

(声明: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南荒诗词馆,关注我,与我一起读诗。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

更多文章

  • 韦应物的一首绝妙山水诗,意境深幽,后人赞其为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维,绝唱,七绝,唐朝,诗人,韦应物,陶渊明,山水诗,滁州西涧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韦应物是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清新自然。他以描写景物和隐逸生活著称,偶尔也会在和平之中展露出一丝幽愤之情,写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有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就他的山水诗作来说,在艺术上他常效法陶渊明,也受到了王维的影响。如这首七绝《滁州西涧》写得

  • 韦应物:白居易偶像,出身豪门的无赖,却独宠糟糠妻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韦应物,白居易,王维,诗人,陶渊明

    在中国唐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这四位诗坛大咖。山水田园派诗风起源于东晋的逸士陶渊明,然后渐渐发展到盛唐时期的王孟韦柳等文人才子,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惯于以山野田园的美丽风光为素材,将丰沛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在一派闲适自然的格调中偶尔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隐

  • 韦应物的一篇神作,字字珠玑浑然天成,苏轼仿了一首,反弄巧成拙

    历史解密编辑:绿窗花影标签:韦应物,苏轼,寄全椒山中道士,王维

    文:绿窗花影图:山水清音风雨飘摇的夜晚,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他的寓所,思念起山中的朋友。一腔深挚的情感付诸笔墨,行云流水般,写就一首名诗,整篇字字珠玑,浑然天成。其中一句:“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感动了千百年。寄全椒山中道士唐 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

  •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成网络金句,其实韦应物原句更加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白,诗人,愁思,唐朝,韦应物,千古名句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成网络金句,其实韦应物原句更加高明引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似乎总是孤独的。从李白的一人对月饮酒,而月下只有影子和花相伴;再到陆游的黄昏独自愁绪纷飞,看着半夜的风和雨。诗人总是有着很多无法排解的孤独,

  • 韦应物:曾经的轻狂少年,在声色犬马之后,终于看到了生活的本真

    历史解密编辑:牛锅巴小钒标签:韦应物,王维,杜甫,陶渊明,黄鹂,孟浩然

    唐德宗建中四年,杨开府府上,一场宴会正在热烈的进行中,席间高朋满座,斛光交错,似乎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早已经是过眼云烟,而人世的短暂催促着人们要及时行乐。杨开府端着酒杯开始敬酒。他官拜的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大员,地位尊贵,自然没人敢拂他的面子,大家纷纷举杯,一饮而尽。杨开府满意地看着宾客们,忽然,一位

  • 唐人韦应物八首经典诗,首首都有一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七律,诗人,此诗,唐人,唐朝,韦应物,经典诗,千古名句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

  • 韦应物一首《简卢陟》,其中有两句千古名句,至今依然是网络红句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诗作,诗人,诗篇,唐朝,韦应物,简卢陟,千古名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当下很多看上去很美很流行的网络语言,其实,大多都是从古典诗词中演化而来。前些年,曾经有一首现代古体诗在网络上蹿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中,赠饮天下人。”诗中那忧郁的气质、潇洒的风度、如侠的豪迈,瞬间击中了广大网友的心,大家纷纷为它击节叫好,无数人为之而动容。但可能有些

  • 唐朝诗人官位排名:白居易第一,韦应物力压杜牧,王勃与杨炯并列

    历史解密编辑:人和政通标签:杜牧,王勃,杨炯,白居易,韦应物,唐朝诗人,千古名句

    这是唐朝主要诗人的官位排名:白居易位居第一,韦应物力压杜牧,王勃第7,与杨炯并列。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与李白、杜甫并列,单就官位来看,白居易最高是太子少傅,这可是二品,要比李白和杜甫高不少。韦应物力压杜牧,韦应物可谓是一地的“土皇帝”,为苏州刺史,可是三品大员,

  • 秋分时节,重读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下)

    历史解密编辑:Meta烟中雯城标签:夜喜贺兰三见访,卫青,刘彻,贾岛,人世间

    大家好!在昨天的文章中,我通过《夜喜贺兰三见访》这首诗引出了挚友间交往的“极度自由”,这样的极度自由带给双方的是任何事物都不可比拟的“营养”,也会给双方的心灵带来滋养。今天我将探讨一下挚友间的短暂别离,这样的别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一段时间的“孤寂之感”,但正如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所述,这样的别离将会是人生

  • 黄鹤楼·贾岛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贾岛,黄鹤楼,南浦,黄鹤楼·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