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成网络金句,其实韦应物原句更加高明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成网络金句,其实韦应物原句更加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晓晓聊历史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3/12/26 4:52:11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成网络金句,其实韦应物原句更加高明

引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自古以来,人骚客似乎总是孤独的。从李白的一人对月饮酒,而月下只有影子和花相伴;再到陆游的黄昏独自愁绪纷飞,看着半夜的风和雨。

诗人总是有着很多无法排解的孤独,所以他们用诗歌陪伴自己。如今,日子日益变好,可人心似乎越来越远了。一个人在大城市里打拼,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孤独。时常在半夜想起家乡,想起父母,无处宣泄的孤独要如何排解呢?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古人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孤单,比如:“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等这样的诗句,正是这些诗句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于是他们便成为了网络金句,被人们口口相传。

一、金句来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道出便是人们心中的孤单。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带着满身的劳累和心酸回到家中,能安慰自己的仅仅是一壶浊酒,在如此大的城市里,孤单好像将人们笼罩着。

这或许就是人们心底的孤单,不甘于生活,却又要臣服于生活。有的时候或许想过放弃,可是想到自己还有家人,自己要混出名堂才有颜面回到故乡,于是用这样的一壶酒,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我可以”。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这句话的原句来自于韦应物的《简卢陟》,诗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便是金句的出处,在这首诗中韦应物弹着一首《白雪》,却没能知己聆听,孤独的一个人欣赏这动听的曲子。远在他乡的他,还要忙碌的思谋军事,整日忙碌,却也依旧孤独。

看着山涧的树上有着晨露相伴,山鸟发出的阵阵悲啼,好像在诉说,他的愁绪。此时的他,手中只有一壶浊酒,用它来慰藉他奔波的劳碌。

二、韦应物的“一瓢”更甚一筹原句中“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诗道出了韦应物整日忙碌军事,四处奔波,没有一日闲暇,每天回到家中,思念家人,然而自己不在家人身边,只能饮下一瓢酒,短暂的麻痹自己,借酒消愁,慰藉自己孤单的心。

这里用“一瓢”表现出来诗人的无奈,酒不是精心准备的,而是在悲伤时看见了酒,便借酒消愁,用一瓢更能突出韦应物的愁绪。“一壶”却表现出人精心准备一壶酒,随时带在身上,有饮酒的习惯,无论开心或者愁绪纷飞时,都会饮酒。不能很好的表现当时人们愁绪涌上心头时的样子,不能突出借酒消愁的无奈愁思。

同时,“一瓢”更加符合韦应物当时的身份,他正在为军事繁忙,四处奔波,不能饮酒误事。也表现出诗人当时的环境,并不是很好,这样更加凸显诗人异国他乡,对家的思念。或许在他的眼里,他在意的不再是喝的是什么酒。酒不过是消愁的工具罢了,正是如此,所以一瓢便是取之随意、喝之无味的随意之酒。

三、韦应物为何愁思不断年少时,韦应物也是才华横溢的风流诗人,被人称为山水田园诗歌四大家之一。韦应物自小家境殷实,依靠着家里,也能在当时干出一番天地。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因为君主沉迷声色犬马,无心治国,致使北方动荡,发生了安史之乱,他便流落失职。

经过了这场动乱,韦应物真正明白,要不断学习和思过,才能成就一番伟业。随后,在朝堂的不断影响下,他只能当当地方小官,仍然没能成为影响大局的人物。尽管如此,当地方官的韦应物依旧将地方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被人们一致称为好官。

一心想要干大事的韦应物,没能得到朝廷的赏识,心中十分苦闷。时常与两三好友倾诉自己的苦闷和愁思。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做出了这样一首诗,在好友不能倾诉时,在任地方官之后离开家之后,都让他感到愁绪万千。

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这能不愁吗?再者说,面对自己这样的处境,他如何不愁,如何排解自己的愁绪呢?唯有作诗,在忙碌完军务之后,写上一首诗反思一下自己。同时喝上一瓢酒,借酒消愁,那么他在乎的真的是这样的一瓢酒吗?

当然不是,无论这是什么的酒,是好是坏他都会喝下,他真正在意的不过是无处宣泄的愁绪。随手拿一瓢,不在乎是否是用好的饮酒用具,那时的他只想宣泄自己,慰藉自己,明天起来继续当一个好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没有什么是比酒更解千愁的。虽然自己的远大抱负没能实现,虽然心中愁绪万千,但是他依旧为了更好的自己在努力着,他始终看向前方。现在的网络,虚虚实实,任何东西都不可尽信。

结语:“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这句诗便是在网络中被人误传,虽然文化可以不断创新,但是我们依旧要认真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例如:诗歌、文言文等。即便是成为网络金句,人们也应该知道诗歌本身的出处以及含义。

诗歌,一直是值得被人们传承和发扬。即便是时代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诗歌独有的魅力和价值。在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我们应该坚持保护古文化的传承,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持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最后,无论是一瓢或是一壶,我们应该学习的,是韦应物对于施展自己抱负的决心,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小官,也要认真对待。以及做事认真的态度,吾日三省吾身,不断进步,迎接更美好的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华,愿君多读诗和词!中国古诗词大会《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便是作者喜爱的一套诗词曲解读专业书籍。唐诗宋词元曲,既隽永清丽,又磅礴大气,豪言壮语中又不乏温婉柔情。非常适合现代人反复领会拜读,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长留天地间,不读诗词无以言”,诗词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韵味与文化情致。这正是古典文学诗词曲感动人们的魅力所在。诗词非异物,她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那一句话,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共鸣,并指引我们在生活中乐观积极。

标签: 李白诗人愁思唐朝韦应物千古名句

更多文章

  • 韦应物:曾经的轻狂少年,在声色犬马之后,终于看到了生活的本真

    历史解密编辑:牛锅巴小钒标签:韦应物,王维,杜甫,陶渊明,黄鹂,孟浩然

    唐德宗建中四年,杨开府府上,一场宴会正在热烈的进行中,席间高朋满座,斛光交错,似乎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早已经是过眼云烟,而人世的短暂催促着人们要及时行乐。杨开府端着酒杯开始敬酒。他官拜的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大员,地位尊贵,自然没人敢拂他的面子,大家纷纷举杯,一饮而尽。杨开府满意地看着宾客们,忽然,一位

  • 唐人韦应物八首经典诗,首首都有一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七律,诗人,此诗,唐人,唐朝,韦应物,经典诗,千古名句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

  • 韦应物一首《简卢陟》,其中有两句千古名句,至今依然是网络红句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诗作,诗人,诗篇,唐朝,韦应物,简卢陟,千古名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当下很多看上去很美很流行的网络语言,其实,大多都是从古典诗词中演化而来。前些年,曾经有一首现代古体诗在网络上蹿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中,赠饮天下人。”诗中那忧郁的气质、潇洒的风度、如侠的豪迈,瞬间击中了广大网友的心,大家纷纷为它击节叫好,无数人为之而动容。但可能有些

  • 唐朝诗人官位排名:白居易第一,韦应物力压杜牧,王勃与杨炯并列

    历史解密编辑:人和政通标签:杜牧,王勃,杨炯,白居易,韦应物,唐朝诗人,千古名句

    这是唐朝主要诗人的官位排名:白居易位居第一,韦应物力压杜牧,王勃第7,与杨炯并列。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与李白、杜甫并列,单就官位来看,白居易最高是太子少傅,这可是二品,要比李白和杜甫高不少。韦应物力压杜牧,韦应物可谓是一地的“土皇帝”,为苏州刺史,可是三品大员,

  • 秋分时节,重读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下)

    历史解密编辑:Meta烟中雯城标签:夜喜贺兰三见访,卫青,刘彻,贾岛,人世间

    大家好!在昨天的文章中,我通过《夜喜贺兰三见访》这首诗引出了挚友间交往的“极度自由”,这样的极度自由带给双方的是任何事物都不可比拟的“营养”,也会给双方的心灵带来滋养。今天我将探讨一下挚友间的短暂别离,这样的别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一段时间的“孤寂之感”,但正如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所述,这样的别离将会是人生

  • 黄鹤楼·贾岛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贾岛,黄鹤楼,南浦,黄鹤楼·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 秋分时节,重读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中)

    历史解密编辑:Meta烟中雯城标签: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诗人,诗文,人世间

    大家好!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和大家一同对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这首诗进行了赏析。在秋分时节的午后,读着这样一首颇为应景的诗文,感受着难得的秋高气爽,让思绪随之海阔天空一番,这本身也是一种无比欢愉的享受。如我在处暑节气系列文章中的预告,未来我的自媒体矩阵也会关注一些传统节气,并会借着这一机会对一些应景

  • 唐代贾岛古诗七首,一生苦吟多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贾岛,孟郊,题诗,唐才子传,五律,一生,唐代贾岛,唐朝,艺术家

    贾岛(779—843年),字阆(làng)仙,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人称“诗囚”又称“诗奴”。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剑客 / 述剑唐代:

  • 秋分时节,重读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上)

    历史解密编辑:Meta烟中雯城标签:夜喜贺兰三见访,贾岛,诗人,忘年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9月23日,也是一年一度的秋分时节。秋分时节是一个在传统与科学上兼容并蓄的时节,因为这两者在秋分的解读上极为相似,在二十四节气中,这样的节气十分少见。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样的描述,而从地理学和天文学来解释的话,秋分这一

  • 房山有座寺庙曾是“诗奴”贾岛的修习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家住房山标签:贾岛,房山,诗奴,诗人,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许多人知道贾岛大抵都是因为《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此外,他的一句“僧敲月下门”也让“推”“敲”的故事被讲了一千多年那贾岛又为什么会在字句上这么狠下工夫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曾居于房山,在石楼出家的唐代诗人——贾岛让我们点开视频听讲述人王名赫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