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宰相李吉甫,如何独占高堂,辅佐宪宗成就盛世

一代宰相李吉甫,如何独占高堂,辅佐宪宗成就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3/12/22 13:08:20

刘邺:故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其父吉甫,元和中以直道明诚,高居相位,中外咸理,訏谟有功。

李吉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是当朝御史大夫的儿子,同时也是后世著名宰相李德裕的父亲。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便喜爱学习,尤其擅长写文章。在早些年的时候,凭借着家族的庇护进入朝堂为官,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在朝堂中站稳了脚跟。他曾担任过多地的地方官员,治理过明州,柳州等地方,后来进入吏部考取功名成为了中书舍人。之后又两次被拜为宰相,深受皇帝重用,这期间曾担任过淮南节度使,在他的策划下一举平定了西川等藩镇势力,辅佐唐宪中开创了“元和中兴”。

李吉甫年轻的时候就十分的勤奋好学,对于写文章更是格外擅长,在成名之后凭借着家族的关系进入朝堂为官,在二十七岁那年就担任了太常博士一职。进入朝堂之后的他凭借着多年来的积累拥有着丰富的学习,尤其是国家历史方面,因此得到了当朝宰相李泌的重用。公元792年,李吉甫被外放到明州担任长史,后来又陆陆续续地迁往忠州担任刺史,在这期间他了解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俗,也为他之后担任宰相对国家进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唐宪宗继承皇位之后,特意征召李吉甫回到京城,让他担任考公郎中。在他返回朝堂之后,又被召入翰林院中,担任翰林学士。元和元年,西川节度使带领军队公开反抗唐朝的统治,大家都认为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出兵那可能会遭遇失败。但当时的宰相却极力主张对其发兵,李吉甫也赞同这个观点,于是他便主动请缨成为了军队中的一名谋士。在他的计谋与将军的指挥下,此次叛乱以唐朝的大获全胜告终,李吉甫也首次进入世人的眼帘中。

元和二年,杜黄裳罢相,李吉甫也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时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这之前他就被外放到了江淮地区数十年之久,在那期间他深深知道百姓的疾苦,因此在拜相之后便决心改变这种情况。特别是针对各藩镇节度史肆意妄为的行为,他格外生气,于是便请求皇帝让节度使手下的各州刺史独自为政,独立处理各州的事物。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应该禁止本州的刺史私自拜见节度使,从而来防止他们私底下结党营私。对于他这种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唐宪宗自然十分认可,对他十分的倚重。后来镇海地区节度使行事越发的荒诞,大家普遍认为他必然会发生反叛,便建议唐宪宗现在将他召回朝堂之中对他加以控制。唐宪宗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奈何此人已经不听从皇帝的建议,于是便由李吉甫带着人将其平定。

在宰相之位上的李吉甫可谓是十分引人注目,他本身就颇具才华,再加上皇帝对他的宠幸,因此引起了朝中一些小人的不满。其中便有当时的右仆射裴均,裴均是一位颇有野心的政治家,他想要得到宰相这个职位,于是便在朝廷中结加权贵。当时朝廷正在举行一个另类的科举考试,就是天下学子可以畅所欲言对国家的不满,朝廷不会追究。就有学者在考卷中大力的抨击政治,从而导致唐宪宗非常的生气,裴均趁此机会说这件事是由李吉甫所教唆的,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动摇李吉甫的地位。好在在其他大臣的极力劝说之下,李吉甫最终逃过一劫。

奈何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而李吉甫本就为人正直,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之后的他就找到了皇帝的忌惮,最终被外放到了淮南地区任职。但他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一生为国的心,在淮南的那三年里,他经常上书皇帝议论政治,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军国的关系。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组织当地百姓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使数万顷的农田得到了灌溉,从而得到了百姓的尊重。

宋祁曾言道:吉甫当国,经综政事,众职咸治。引荐贤士大夫,爱善无遗,褒忠臣后,以起义烈。这在国家政治方面,李吉甫却是拥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在他的努力下,唐宪宗积极改革国家,最终出现了一片盛世局面。除了在报效国家方面,我觉得李吉甫还有一个重大的贡献,那便是培育出了李德裕这位优秀的宰相。他们父子二人一心,共同辅佐皇帝,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

参考资料《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九十八》《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七十一》

更多文章

  • 武元衡:他是大唐铁血宰相,想强硬解决藩镇割据,却被人刺死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武元衡,铁血宰相,宰相,薛涛,裴度,白居易

    武元衡: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在广元皇泽寺对面,沿着嘉陵江边有一条数公里长的休闲长廊,两边遍布没人深的芭茅草,类似芦苇一般,每到花开时节,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象是一团团银灰色的云朵,浅浅地飘浮,就着残阳铺江,远处山峦上,流云在快速地移动着,极尽美丽,依栏远眺,好一幅《秋江晚景图》。广元主城区为

  • 少年李德裕,面对宰相武元衡的提问,不予理睬,事后才知真机灵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德裕,武元衡,宰相,王安石,张居正,李吉甫

    唐代名臣李吉甫的小儿子名为李德裕,天资聪慧,颇有文才,再加上李德裕讲礼仪,因此深受周边邻居街坊的喜欢,唐王朝的皇帝听说李吉甫的小儿子的事迹之后,就派人将李德裕请到了宫中与之交流,在交流中,皇帝渐渐喜欢上了李德裕,经常在群臣面前夸奖李德裕的机灵。李吉甫看到儿子深受皇帝的宠爱,给自己涨了面子,因此心中非

  • 大唐宰相武元衡:长安城内死,千秋史上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武元衡,裴度,宰相,长安城,白居易,节度使

    一、巨变前夜公元815年(元和十年)6月2日,天色渐渐暗下来,已是初夏的长安城笼罩在暮色里,渐渐凉爽的空气中仿佛浮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气息。在距离大唐权力中心—大明宫不远处的靖安坊,有一座高宅大院内逐渐亮起火红的灯笼,灯光将大大的“武”字映照得清清楚楚。这里正是当朝宰相武元衡的府邸。时任大唐宰相的武元

  • 试写《赠君子》两首,以证明武元衡对薛涛并无私情但珍惜友情

    历史解密编辑:作家方晓莉标签:薛涛,武元衡,赠君子,白居易,其二

    (来源:作家方晓莉)(薛涛画像,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谈谈武元衡为何对薛涛无私情?也许不应该用“为何”来说,不少人认为,武元衡的《赠道者》是“情诗”:“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将其说得十分唯美,而两个人也几度唱和(但事实上,主要是薛涛和武元衡之诗,可以

  • 唐代诗人宰相武元衡 入蜀7年留下大量唱和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华西都市报标签:武元衡,宰相,裴度,白居易,薛涛,诗人

    武元衡像。2014年,位于成都后子门的摩诃池遗址重见天日。本报资料图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出京,任江州司马时的感怀之作。后世读诗之人大多为诗中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折服,被诗人善感

  • 不一般的武元衡:“状元郎”、“诗人宰相”、“唐朝第一美男”、“大唐宰相被刺案男主”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薛涛,唐朝,元稹,诗人,武元衡,白居易,武则天,大唐宰相,千古名句

    作者:刘樱姝公元815年六月三日,晨,天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像往常一样开(骑)着宝马去大明宫上班。他家住在长安城靖安坊。刚出靖安坊东门,不料有刺客躲在暗处。刺客先射灭灯笼,造成一片漆黑,同行人还没反应过来,刺客又一箭射中武宰相的肩膀。紧接着,刺客以专业手法刺杀了武宰相,还割下死者头颅,扬长而去。其作

  • 新田:路随景延 推动红色景区提质升级

    历史解密编辑:永州新闻网标签:新田,红色旅游,新田县,故居,蒋先云

    永州新闻网讯(新田融媒记者 黄新)8月10日,新田县大坪塘镇大坪塘社区,一条崭新的沥青马路横跨田野,直达红色旅游景点蒋先云故居。蒋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具有影响力的军事将领。今年是蒋先云诞辰120周年,连日来,当地正加快对景区广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提

  • 痴痴梦幻心中爱 路随人茫茫

    历史解密编辑:坦率还傲娇标签:聂小倩,宁采臣,爱情,书生,兰若寺

    阿贝尔·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写道:“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世间如此之大,我们喜欢的事物如此之多;但捡拾起往日的回忆时,那些未曾得到过的东西;那些仍存留在记忆中的事物,往往是最美丽的。所以,你我深深相爱过,却因某些你我

  • 【热点论辩】新现《唐李训墓志》引发真伪激辩!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唐李训墓志,墓志,拓片,遣唐使,史料

    李训墓志原石新发现的《唐李训墓志》(以下简称《墓志》)在2019年底轰动了中日两国。有专家肯定这是一件由遣唐使吉备真备(695—775)书写的真实墓志。然而北大的辛德勇却说,他“第一眼”就认为《墓志》是件伪作。李训墓志盖拓本李训墓志拓片近日,特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李训墓志》原石亮相该展,围

  • 识时务者为俊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孙伏伽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孙伏伽,李世民,唐高祖,李渊,隋炀帝

    孙伏伽,今河北故城县人。公元622年,唐朝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状元。孙伏伽在隋末曾考取秀才,任职隋朝,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官至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贿赂。识时务者为俊杰,孙伏伽在李渊称帝后归顺唐朝。唐高祖武德五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