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化科技史上,中医是唯一历经2000多年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文化科技奇迹。
尤其是中医方剂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奇的药方,中医才能继续大放异彩。
然而,在现代,经常有一些奸商打着古代宫廷秘方的幌子,蒙骗不懂中医的老百姓。他们不关心别人的健康,他们只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
很多卖中药的药商,大多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中药方剂,比如宫廷秘方。如果这方子被皇上所用,那一定是一件好事,这样人们对于这方子的可信度就会增加很多。
魏晋唐时期就有这样的药方在宫廷达官贵人之间流传。只有达官贵人用得起,普通人是享受不到的。
但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却号召人们烧掉这个药方,不要让他流落民间。为什么?
药王孙思邈
唐代医学家、道士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据史料记载,孙思邈年仅101岁。 《旧唐书》说孙思邈至少有120岁。
除了他们之外,甚至还有人认为,药王孙思邈活到了141岁。但不管是哪种说法,孙思邈都是一位活了百余岁的长寿老人,无愧于药王的美誉。
很多人认为孙思邈之所以能活到百岁,是因为他的身体比别人好,其实不然。关于孙思邈的史料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他年少风寒,造医多所,煎药经费耗尽了家财。”
也就是说,孙思邈年轻时多病缠身,时常请来一些大夫为孙思邈治疗。正因如此,孙思邈从小立志学医。只有 18岁时,孙思邈从小就聪明伶俐,被称为“圣童”
西魏大臣
独孤心。
杨坚建立隋朝之前,曾邀请孙思邈入朝,但孙思邈无心仕途名利,认为做官太过世故,只想专心学医。
后来,隋唐以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对孙思邈十分钦佩,便邀请孙思邈进宫。此时的孙思邈已经七十多岁了,相貌、气色、身材、步态都像个少年,李世民对此极为惊叹。
孙思邈不仅是药王,还是道家修行者,所以
李世民见到孙思邈后惊叹道:“这才是真正得道的人啊,原来古代黄帝时代传说中的广成子这样的人真的存在。”
李世民想封孙思邈,被孙思邈直接拒绝,坚持要回乡为百姓治病。后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即位后,也将孙思邈请进了宫中。李治也想让孙思邈留在宫中,还是被孙思邈拒绝了。因为情分,他把徒弟塞进了太医院。
相传孙思邈晚年隐居五台山,享年142岁。
除了这些,孙思邈还嘱咐后人,如果遇到“五十三散”的药方,“遇到这个药方,一定要马上烧掉,不要久留。”
那么,“五石散”是什么方剂呢?
五石粉
“五石散”是一种流传于宫廷达官贵人之间的方剂。汉武帝时期,一些方士
将金、石等矿物烧成石药。
其药性燥热,服用后会让人全身发热,产生一时迷惑人心的效果。它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在西汉名医淳于仪的诊录中,有
服用五色散引起坏疽的事情。
三国时期,曹魏
驸马何晏是五十三的倡导者。五十三又名寒十三。流传于权贵之间。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明白了,五石散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药物。难怪医王孙思邈要号召人们销毁“五石散”方剂。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有很多权贵因长期食用“五石散”而中毒身亡,
, 晋哀帝\ n司马丕
, 北方
魏道武帝拓跋
北魏献文帝
拓跋宏等,一直流传到唐朝,从未间断。
因此,药王孙思邈号召人们销毁此方。
所谓的 ”
无恒德者,不能为医。
从孙思邈的生平可知,他是一位有“医仁”之德的圣人,一生从不贪图仕途和荣华,潜心研究医学,诊治百姓,无愧于“君王”之誉。医学”!
千年过去,传承不改。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本文~
专注国学、历史、文化分享,点击上方名片关注,再次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