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初唐的第一隐士,王勃的叔祖,被誉为五律的奠基人

他是初唐的第一隐士,王勃的叔祖,被誉为五律的奠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静静的猫超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4/2/9 12:08:48

在初唐诗坛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才华横溢,热爱自由;虽生于乱世,却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他性情孤高,嗜酒如命,只要有人以酒诚邀,那么他必会欣然前往;他打破了长期以来诗歌创作内容的局限,被誉为“五言律诗的奠基者”。

这个人就是王绩

他是隋代国子博士王隆的儿子,是思想家王通的弟弟。王家兄弟自小深受家学熏陶,他们一个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个则对诗歌尤其是律诗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人说王绩过于放纵自我,没有担负起一个文人应有的社会责任。

但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位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便会发现,他不仅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更闪烁着耀眼的个性光芒。

贞观十八年(644年),时年56岁的王绩躺在病榻上。重病在身的他预感自己已时日无多,便像陶渊明写下《自祭文》那样,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

在佛道世界观的影响下,王绩一再叮嘱家人,待自己去世后,务必要薄葬。在病榻上呼吸沉重的王绩,心中翻涌起无限感慨,他恍然发觉,此时距离他初次来到长安游历,已经过去了45年。

作为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的诗人,王绩这一生充满了故事性。

在诗歌创作上,他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诗人;在政治生涯中,他三仕三隐,选择与酒为伴。而这一切还要从他年幼时开始说起。

(一)王先生的三仕三隐

年幼时的王绩不仅勤奋好学,而且记忆力极强。据说,王绩在8岁时就已经研读《春秋左氏传》,并且在读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奇思妙想,绝非一个只会读书而不会思考的“书呆子”。

隋开皇二十年,11岁的王绩来到长安游历,并得到机会拜见当时的权臣杨素。在座的那些公卿大臣见到少年王绩便纷纷赞叹——好一个聪慧过人的神仙童子!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杨素,也对王绩啧啧称叹。可想而知,这位翩翩少年该是多么地丰神俊朗、才华过人。

大业末年,王绩以出色成绩考中了孝廉科,由此踏上仕途,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孝廉科是一种察举制考试科目,它设立于汉武帝时期,作为选拔任用官员的途径。所谓“孝廉”指的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就是要孝顺父母、为人廉正。秘书正字这一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编辑。

但入仕时间不长,王绩便推说自己身体抱恙,不适合留在朝中做官。考虑到王绩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朝廷就任命他为扬州的六合县县丞。这个官职和秘书正字相比,没有什么分量可言,虽然秘书正字的官职也不算高,但好歹秘书省位于中枢。不过,王绩既不在意官职大小,也不在意身在何处,只要不耽误自己过逍遥日子便好。

只是,那些看不惯王绩的人耐不住性子弹劾了他。王绩想到,隋朝末年正值乱世,自己又实在不喜欢官场生活,干脆借口风邪患病,连夜乘船远走高飞。临行之前,他不住地感叹:自己就好比陷入了天罗地网一样,这世间处处是束缚,能到哪里去呢?看来只有回乡这一条路了。

临行前,王绩留下一首诗,翩然而去:“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这便是说,就在那沧海白云边,寻一处幽静避人的林泉建造一所住处,此生也不再对功名留意,只想在烟霞之中度过平淡悠然的一生。

此刻的他,放下了当年的风发意气,只想远离朝廷,过着简单自在的日子。

随着唐王朝建立,身为隋朝官员的王绩便在门下省待诏。某一天,王绩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带刀侍卫王静问他:“待招可还顺心吗?”王绩回答:“待招薪水微薄,境况不佳,不过每天倒是有好酒三升供应,所以我还有点留恋。”

江国公陈叔达得知后就说:“三升好酒,不足以留住王先生。”因而特别批准王绩每日可饮酒一斗。“斗酒学士”这个绰号,便是这样来的。

然而,即便每日一斗酒,也未能留住这博学多才又性格不羁的王先生。贞观初年,王绩再次辞官回家,过起隐居生活。像上次一样,他这次依然以身体抱恙为借口。在这段隐居岁月里,王绩结识了一位新伙伴。此人便是隐居在黄河岸边三十余年的仲长子光。他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沉默不语,为人直率。性情孤傲的王绩向来喜欢真诚、坦率的人,而个性真率的仲长子光恰好与他极为投缘。为了方便与仲长子光喝酒,王绩干脆就在仲长子光的住处附近修建了房屋。

王绩雇佣了几个帮佣,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喝酒,田里种着黍,春秋两季酿酒,此外还饲养了一些家禽。这样的田园生活简单质朴却充满了温情,很合王绩的心意。只不过,王绩这第二段归隐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再次入朝为官,并且这一次是王绩自己主动“要”了一个职位。

当时,有一位名叫焦革的人在太乐署任职,特别善于酿酒。也正因此,王绩希望能够出任太乐丞。可是,吏部认为王绩品级不对,这不符合规矩,最终禁不住王绩的一再请求,才许了他太乐丞这一职位。

从此之后,焦革便时常给王绩送去自家酿造的美酒,偶尔他们两人也会举杯痛饮,共享佳酿。遗憾的是,焦革不久就去世了。幸好焦革的夫人依然定期给王绩送酒,不然王先生都无法安然度日。一年多后,随着焦革夫人辞世,王绩再也品尝不到这样的好酒。他只能长叹一声,“看来老天爷不肯让我再喝到世间美酒了啊。”既已无酒可饮,又不愿忍受官场束缚,王绩便再次辞官归隐。从此之后直到去世,他再没有踏入仕途。

(二)从少年得志到永不出仕

王绩这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既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更与他的性格有关。

年少的时候,他春风得意,挥笔写下了一首《咏妓》:“妖姬饰靓妆,窈窕出兰房。日照当轩影,风吹满路香。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

娇艳女子,姿态美好,她走出闺阁,见阳光照在窗上,闻到微风吹来的清香。早些时候拿着轻而薄的扇子唱歌,如今又换上一袭长衫舞蹈。按说不该在曲调上出现失误,但也只是想以此试探一下精通音律的周郎。

领受着各种赞美并且博学多才的王绩颇有一股孤傲之气,他对自己的人生前景充满无尽期许,也对建功立业充满了渴望。但是当他踏上仕途之后,却感觉自己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因为此时的隋朝已经风雨飘摇。王绩在《建德破后入长安咏秋蓬示辛学士》一诗中这样写道:“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孤根何处断,轻叶强能飞。”

遭遇人生低谷时才知道停止,遇到风起时也未必能有归处。不知这孤独无依的境况要延续到什么时候,人生如一片轻叶翻飞不停。一首诗,道尽了王绩心中的孤苦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他的性格也逐渐趋向于追求淡泊无为。

生性孤傲的王绩既看不到人生前景,又无法忍受官场的束缚,在意识到这样的仕途生活并不适合自己时,他先是后退一步担任六合县丞,再想方设法远离朝廷,以求得一个自由自在,这便有了他第一次归隐的经历。此时的王绩早已被残酷的现实磨平了最初的棱角,但他心中依然残存着一些入世的志向。

经历过隋唐更替之后,正值壮年的王绩对新王朝尚存希望。他在《赠李征君大寿》一诗的结尾处写道:“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三国时期的隐士管宁保留祭礼、整治威仪,东汉将领王霸归附光武帝,建立功业,如今我王绩身处新朝,也要追随帝王,看我身披华美裘衣,也要在盛唐做一番事业。可见,王绩内心涌动着万千期待。

然而,这新王朝依然充满动荡,官场也未必比之前干净多少。在《古意六首》中,王绩甚至发出了“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的感慨:一个王朝的盛衰自有其天时,真正的圣贤从不为此操心。言外之意便是他萌生出再度归隐的念头,而他之所以打算归隐,则是因为他实在无法承受精神上的痛苦,他虽有建功立业之心,可惜现实不允许,因为他难以在现实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贞观初年,王绩终于实现了自己“二次归隐”的心愿,他终于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无拘无束和生活上的洒脱恣意。可是退出官场之后也就意味着维持生活会有些困难。孤高的王绩在现实面前做出妥协,决定向朝廷伸手要个官职,这时他性格中的入世一面,占据了压倒性上风。

只是当他第三次出仕又第三次归隐时,心头残存的入世精神和济世建业的情怀也已经荡然无存。王绩对世事彻底失去了兴趣,他在乡野生活中感受着四时风光,也承受着无法消解的精神苦闷。曾经,他也有过知己,比如仲长子光,比如焦革,可如今,他再也没有了可以交心之人。

(三)格律诗的鼻祖

也正是在这种无限孤独的生活环境下,王绩写出了传颂千古,被誉为“第一首”五律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若问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五言律诗是哪首,答案正是王绩的这首《野望》。

在某一天的傍晚,王绩独自来到东皋,眺望原野,他走来走去地徘徊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很显然,此刻的他六神无主,似乎很是烦躁。也可能此刻的王绩有些孤独和憋闷,想找个朋友聊聊天,只是,原野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知己呢?无奈之下,王绩只能把目光投向自然。此时秋意正浓,每一棵树都光秃秃的,每一座山上都披着斜阳余晖,四处一片凋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放牧的农人到了傍晚便把牛羊赶回,打猎的猎户则把猎获的野味带回各自家中。大家自顾自地赶路,似乎都很忙碌。王绩打量着这些农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和自己认识。在当时那个时代,他找不到知音,便只好怀念古时候那些隐居的贤者。

南朝诗风,艳丽华靡,而多言之无物。生活在隋末唐初的王绩,却以质朴的语句写出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他借助于山水景物,传达出隐逸诗情,在秋色余晖中,将短暂的感受凝结成为不朽的永恒。

王绩的那些苦闷心事,藉由这首诗得到了宣泄,他的传奇故事,也随着《野望》一诗而流传至今。

(四)他这一生并不虚度

说起王绩这一生,可能只有两件事办得最好,一是喝酒,二是作诗。但如果王绩本人能够发表意见的话,那么想来他会摆摆手说;这一生喝酒最要紧,其他诸如为官、种田、修史、作诗,那不过是捎带做的而已。

王绩这个人有多爱饮酒呢?他在隐居期间,轻易不肯出门,因为出门会耽误他喝酒。如果一定要出门办事,那么路过酒肆的时候,必然要喝个痛快,甚至“或留数日”。即便老朋友杜之松请他出山讲学,他都直接推辞掉,因为他不愿意为了应酬而抛弃在家饮酒的闲趣。

尽管王绩与酒为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就此虚度。他学会了焦革的酿酒方法,为了与普天下的爱酒人士分享酿酒经验,王绩写下了《酒经》;之后,他又撰写了《酒谱》,详细记述了各种美酒的历史。东周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史官分别是南史氏和董狐,唐代道士李淳风则称王绩为“酒家南董”,意思是王绩真乃酒家史官。

王绩这辈子最崇拜、最欣赏的人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于是爱酒的他干脆给自己取了个“五斗先生”的称号;由于受到陶渊明那篇《五柳先生传》的发,王绩干脆写了篇《五斗先生传》。

晚年的王绩将自己的日子活成了陶渊明的样子,他种田、养鸟、酿酒、写诗、弹琴,与苍山白云为友伴。

或许有人认为王绩过于放纵自我,没有担负起一个文人应有的社会责任。但是,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位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便会发现,他不仅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更闪烁着耀眼的个性光芒;他身上不乏“学而优则仕”的济世情怀,但也展现处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他才华横溢,热爱自由,打破了长期以来诗歌创作内容的局限,被誉为“五言律诗的奠基者”,垂名诗史。

标签: 王勃王绩陶渊明隐士

更多文章

  • 王勃生平轨迹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王勃,版权,生平

    .【转载仅供思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立即删除】

  • 原来,李白、苏轼、王勃、韩愈还有一个共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唐山市图书馆标签:韩愈,李白,王勃,苏轼,成语,王安石,千古名句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最近一个新发现:要论起“成语制造业务”,李白、苏轼、王勃、韩愈四人绝对可以成团出道!他们单人贡献的“成语业绩”相当抢眼 ——据不完全统计,少则三四十个,多则上百!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直呼“绝了绝了”!友情提示:一定要看到最后的韩愈!李白贡献的成语洋溢盛唐的青春气息‍巡游在李白贡献的成

  • 仲春郊外·王勃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垂柳,东园,四邻,唐朝,诗人,外·王勃,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 58GW!创历史新高!王勃华:光伏行业发展形势及展望(PPT)

    历史解密编辑:国际能源网标签:光伏,王勃华,硅片,多晶硅,gw,光伏行业

    编辑 | 国际能源网团队12月1日,在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CPIA暨(滁州)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作《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与未来展望》报告。要点如下:王勃华表示,2022年光伏应用市场迅猛发展,而且这种增长是全球化的。就中国来看

  • 冯唐易老,持节云中,王勃与苏轼情怀各异,都留下了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王勃,苏轼,文帝,李牧,皇帝,信平君,拨弦乐器,民族音乐,千古名句,冯唐(作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都知道这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作者王勃是初唐的天才,文中的名句很多,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等。文中引用了冯唐、李广的典故,李广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冯唐的故事见于《史记》、《汉

  • 古诗词:王勃经典的十首诗词,写尽人间岁月流逝和尘世的别离伤感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山中,鸿雁,月夜,风烟,凉风

    01: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

  • 李白、王勃、李商隐的自我介绍,笑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勃,李白,杜甫,苏轼,曹植,诗人,唐朝,李商隐,辛弃疾,千古名句

    你会怎么说呢?古人会怎么说呢?是不是很好奇?脑海中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了很多诗词?一起来看看古今对比吧~屈原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大诗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名字好听,有内涵,并且认为自己有很多内在的美德以及外在的才能,果然是自信满满,

  • “有什么不懂的,问王勃”——南昌新晋网红今日上岗“营业”

    历史解密编辑:群姐知家标签:王勃,诗人,唐朝,南昌市,滕王阁序,新晋网红

    他来了!他来了!“五一”长假首日,作为南昌市的文旅地标,滕王阁迎来了众多游客。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滕王阁,出现了一位南昌人非常熟悉的唐代天才诗人——“王勃”,他时而担任游客的“背书考官”,时而为游客解答关于滕王阁的问题。相伴着游客中心内《滕王阁序》背诵声的不时响起,穿越千年而来的虚拟人“王勃”,不

  • 嘿,朋友!“王勃”喊你来打卡南昌!

    历史解密编辑:天下英雄城标签:王勃,南昌,打卡,唐朝,诗人,铛铛车,滕王阁序

    4月29日,“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南昌就进入了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的模式!不过大城哥却在人海中发现了一位 “古人”。快看!“王勃”穿越千年来南昌啦!昨天,滕王阁里出现了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唐代天才诗人——“王勃”,他正上岗营业中!原来,滕王阁景区南门游客中心进驻了三台借助VR等高科技打造的“智能背序亭

  • 王勃华:上半年多晶硅产量36.5万吨,组件产量123.6GW

    历史解密编辑:光伏头条标签:王勃华,多晶硅,光伏,硅片,gw

    编辑 |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 团队微信公众号 | 光伏头条【国际能源网 讯】2022年7月21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采用线上直播形式顺利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出席会议并作“2022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