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王绩
王绩
王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有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0 13:09:53阅读:972
在隋和唐初的文坛上,颓靡绮丽的风气正盛的时候,却有个别的作家能自拔于这种风气,例如王绩。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今山西祁县)人,文中子王通之弟,有《东皋子集》,出身于贵族地主,直到晚年都是过着富裕悠闲的生活。有人说他“家贫”,是不符合实际的。可是在大变乱的时代中,兵荒马乱,
王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3 22:44:40阅读:3502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祖籍山西晋中祁县,绛州龙门县人。隋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出授六合县丞。面对天下大乱,弃官还乡。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年,因病去职,躬耕于东皋山(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
王绩:隋唐时期大臣,个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6:37:44阅读:1889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祖籍山西晋中祁县,绛州龙门县人。隋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出授六合县丞。面对天下大乱,弃官还乡。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年,因病去职,躬耕于东皋山(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
王沈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王沈生平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1 7:11:32阅读:3844
王沈_wángchén·字彦伯,王沈又作王沉,高平(今山东巨野)人。西晋时期文学家,著有《释时论》,指责当时的世族制度。王沈,西晋文学家。字彦伯。高平(今山东巨野)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寒素,受豪门世族压抑,仕郡文学掾,郁郁不得志,终于乡闾。曾作《释时论》以发泄内心积愤。《晋书·惠帝纪》载,惠帝“居大
三次做官又三次弃官隐居,王绩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 17:13:41阅读:211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隋末唐初时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绩的故事吧。王绩在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在隋朝时他举孝廉,任命为秘书正字,但他愿在朝中为官,后被任命为扬州六合县丞,之后却被罢官。在唐朝唐高祖时期,王
王绩对于饮酒有多执着?他在诗歌上的造诣如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0 19:34:51阅读:4673
说到王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代文人多好酒,魏晋以来,诗歌风流,一大半都带有酒气。饮酒似乎成为古代文人的必备技能,从古至今,文人与酒就交织在一起,而诗人与酒情缘更浓,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魏晋时期,整个时代都漫着酒味,曹孟德慷慨激昂,“
初唐隐士诗人王绩生平 王绩结局 王绩子女 王绩诗作
历史人物时间:2024/3/2 16:13:26阅读:3382
隐士是个不可多得的荣誉头衔,一要弃官去职,远离江湖;二要薄钱尚德,心近自然;三要才识过人,独立特行。三个要素条件拆开来,相对容易,但如果要全部符合,大浪淘沙,粗筛细选,为数便不算多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隐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我们将目光回到千年之前的大唐王朝,可以在那叱咤风云、兴衰成败的三百年间,在
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代表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7:04:59阅读:1426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绩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
唐朝诗人:王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绩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6 1:02:07阅读:3613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绩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
王绩为何被叫做“斗酒学士”?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9:38:40阅读:2831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时期诗人,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初唐诗人王绩的名气不大,但他在唐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绩是公认的五言律诗的鼻祖,他的诗扭转了文辞艳丽的六朝余风,以古朴自然,意境浑厚的田园诗为代表
他是初唐的第一隐士,王勃的叔祖,被誉为五律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12:08:48阅读:3283
在初唐诗坛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才华横溢,热爱自由;虽生于乱世,却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他性情孤高,嗜酒如命,只要有人以酒诚邀,那么他必会欣然前往;他打破了长期以来诗歌创作内容的局限,被誉为“五言律诗的奠基者”。这个人就是王绩。他是隋代国子博士王隆的儿子,是思想家王通的弟弟。王家兄弟自小深受家学
携程平台增长部总经理王绩强:原生互联网企业正经历一场数字升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13:18:14阅读:4044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众多新兴技术开始赋能数字营销。于是,智能营销已然从工具化走向了业务化。如今,数字化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一环。相较于传统营销逻辑,数字化营销趋对于营销的效果管理,追求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通过数字营销工具赋能业务场景,不仅能够以更快的效率,在更合适的时机,找到更
皖北纪事之五斗先生王绩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11:39:32阅读:2148
五斗先生王绩赵汗青·刘欣华在宿州 城 北武里山麓有 “ 王绩墓 ” ,今属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其地原有龙泉、龙泉寺、东皋诸胜。俗讹 “ 五柳先生墓 ” ,盖因王绩曾作《五斗先生传》也。村名亦因讹得。那么,王绩到底是哪里人?为何宿州有他的墓 ?王绩 —— (585——644)隋代绛州龙门县(今山
皖北纪事之王绩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11:39:18阅读:4622
王 绩赵汗青·刘欣华在安徽宿州北武里山麓有“王绩墓”,今属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五柳村。其地原有龙泉、龙泉寺、东皋诸胜。俗讹“五柳先生墓”,盖因王绩曾作《五斗先生传》也。村名亦因讹得。那么,王绩到底是哪里人?为何宿州有他的墓?王绩——(585——644)隋代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县)人,字无功,号东皋子
王绩:一位优游田园的醉鬼隐士,心中有诗有酒却无远方的初唐诗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16:23:39阅读:3409
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学文学史的都知道,诗进大唐,并不是先讲“初唐四杰”,而是有个前缀的,首先要讲的是唐朝第一位诗人王绩,而那“四杰”中大名鼎鼎的王勃,则是他的侄孙。王绩是被誉为大唐律诗的奠基人,他的声名并不十分地响亮,但他的诗却是满满的唐诗“正声”,似乎唐朝律诗早就是很成熟的载体了,完全没必
《千家诗》212《野望》王绩 |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8:43:36阅读:3580
文字由本人根据郦波老师讲座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野望作者: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王绩的《野望》,诗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所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顾随讲诗:猎马带禽归有生的色彩,王维四句不如王绩一句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7:44:25阅读:1683
前言前面写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太诗味的诗人有什么缺点?》中,提到顾随说陈与义诗中“生的色彩”比较少。顾随认为,曹操、陶渊明的古体诗中,杜甫的近体诗中,生的色彩多。在《顾随评唐宋诗》中,其评价王绩的《野望》和杜审言的《早春游望》时,也提到了生的色彩。并且把王维作为反面案例,评价《观猎》
三仕三隐的太原人王绩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9:48:28阅读:2928
写《最在晋土》时,想从唐代那个诗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寻找其中的“最”。这个内容太庞大、复杂,自己水平不行而放弃。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太原王氏中的王绩是唐代第一位诗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之一。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代名臣魏徵的《述怀》(一题《出关》)是大唐开国第一诗。两种观点并不矛盾。放弃了这
古诗词里的微历史|王绩《野望》:一位隐逸诗人的苦闷和彷徨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8:25:15阅读:246
野 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朝大业年间,王绩被举荐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当时,王绩不想在朝中做事,于是被任命为六合县丞。但王绩嗜酒如命,常荒废公务,被弹
徐小兰 | 愧对王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4:15:42阅读:2848
2023Happy Lantern Festival愧对王通作者:徐小兰中国历代文人中,总是会有一部分站在历史各个时期的最前沿,另有一部分却会站在历史的最深处。当然还有一部分文人,会出现在各个历史时期最敏感的部位。所以,他们,和他们家族的历史,必然地应该是人类文明史最为珍贵的记载,应该是我们最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