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为讨好沛王写了一篇斗鸡文, 却被唐高宗揪住小辫子, 差点被杀

王勃为讨好沛王写了一篇斗鸡文, 却被唐高宗揪住小辫子, 差点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朱成龙康知识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4/25 9:19:29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凭借一篇《滕王阁序》而封神,至今让后人仰望和敬佩。

不过在政治上,王勃的所作所为却着实令人无语,他的人生好似与当官犯冲,往往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会遭遇重大波折。

王勃少有才名,十分聪颖,六岁的时候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便读完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顺带还找出了不少专业的错误,并撰写了《指瑕》十卷来更正。

等到十岁的时候,他更是读完了《六经》,这就相当于自学读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这等天资,绝对是旷世神童,也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读书上的顺利,让王勃觉得没有任何难度,便萌生了去学医的心思,于是他又跟随曹元在长安学了两、三年医,如果他能坚持下来,说不准还能成为华佗那样的神医。

可是学医学累了,王勃觉得还是读书轻松,于是便重新捧起课本,并报名参加了唐朝举行的特殊人才招生考试。

至于说为何不能他不参加正常的招生考试,这是因为当时的王勃在年龄上还不达标,按照古人所讲的“二十而冠”,此时年仅16岁的王勃就是未成年。

可他在这次考试中,愣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至于还被朝廷授职朝散郎,这就意味着,此时的王勃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编制内官员。

未成年的王勃凭借实力取得了古代无数读书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高度,当真让人忍不住夸赞其顶呱呱。

在所有人看来,王勃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即便是整个宰相当当也不在话下,可是让人们没想到的是,王勃却栽在了一篇斗鸡文上。

王勃写斗鸡文

王勃当上了朝散郎之后,经过主考官的介绍,成为了沛王府中的修撰,也就是沛王的陪读和文字秘书。

沛王指的是李贤,这位仁兄可了不得,他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次子,后来他的哥哥李弘猝死后,被册立为了皇太子,期间曾三次监国,受到了唐高宗的称赞和满朝文武的拥戴。

只是李贤有个心狠手辣的亲妈,在权力面前,受到了武则天的猜忌,最终被废为庶人并流放巴州,武则天主政后,被酷吏丘神勣逼死,当然这是后话了。

王勃在沛王府当秘书,很快获得了李贤的赏识,不过王勃对此并不满足,毕竟他的志向是当大官,必须得有皇帝的赏识才管用。

所以王勃有机会就会用自己华丽的辞藻来拍一拍唐高宗的马屁,只是唐高宗对于政事不太感冒,王勃自然没有等到出头的机会。

时间一晃,又过了两年,18岁的王勃觉得是时候做点改变人生的事情了,于是便开始继续在李贤身上寻找突破点。

当时李贤的玩心比较大,平日里总会和弟弟们斗鸡,斗鸡这个活动在古代是很受王公贵族欢迎的,看着两只原本温顺的鸡斗得你死我活,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那么一天,英王李显来找李贤斗鸡,王勃觉得此时应该为李贤的斗鸡鼓鼓劲,于是提笔写下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打算用文字让李显的鸡失去斗志,让李贤的鸡斗志昂扬。

这文章写得洋洋洒洒,令李贤看的十分过瘾,可谁也想不到,这篇开玩笑性质的檄文会传到唐高宗那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唐高宗看到后,龙颜大怒。

唐高宗很生气

在古代,檄文可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这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德政府公告,或者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说白了,就类似于现在的政府公告,是非常正式隆重的官宣,容不得半点玩笑。

可是王勃却用在了斗鸡上,很显然,这是十分荒唐的行径,作为一个聪明的才子,王勃哪会不知道檄文的作用。

他如此这般行径,倒也不全是故意为之,很可能就是开玩笑的,毕竟他还年轻,看不懂朝堂的肃杀。

或许很多人觉得,开个玩笑而已,唐高宗有生气的必要吗,更何况王勃此举还是为了讨他儿子的欢心。

其实,这倒不怪唐高宗小心眼,而是这种檄文实在是太敏感了,拿檄文开玩笑,就是在拿官府的权威开玩笑,无论哪个朝代这都是大逆不道的。

唐高宗为了杀鸡儆猴,自然要抓住他的小辫子,所以直接下命令:

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作檄文,有意夸大事态,实属挑拨二王关系,当立即逐出长安。

雄心勃勃的王勃就这样灰溜溜地被贬了出去,随之而去的还有他刚刚有起色的仕途。

此时的王勃仅仅只有18岁,按理说,年轻便有无限可能,只是紧接着王勃又犯了事,这次犯的是故意杀人罪。

王勃差点被杀

王勃被赶出长安后,去了虢州当参军,相当于地方武装部的文职干事。

本来王勃对于被贬这事就挺闹心,但很不巧的是,当地有个名叫曹达的官奴,因为犯了事躲到了王勃家里。

一开始王勃并不知道此人犯了事,但是等他知晓后,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因为王勃此举已经属于窝藏罪犯,按照唐律,窝藏罪犯也要被处以刑罚。

害怕受到牵连的王勃,便私自将曹达给杀死了,这下好了,王勃直接从窝藏犯变成了杀人犯,被人告发后,王勃也因此犯了死罪。

不得不说,王勃这波操作实在是太迷幻了,让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按照唐律规定,死刑犯需要地方上报到中央核准后才能执行,只要核准完毕,王勃就得脑袋搬家,好在王勃命不该绝,在中央核准死刑的时候,唐高宗换了年号,随后进行了一波特赦,王勃因此捡了一条小命。

只是王勃也连累了他当官的父亲,此举直接让他们王家走向了家族数年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

王勃被特赦出狱后,在家里呆了一年多,此时王勃杀人的事件也已经平息,朝廷还打算将其官复原职,可是王勃实在是怕了,他并没有接受,反而打算去探望被贬到交趾县的父亲。

这一路上,王勃想了很多,当他见到生活窘困的父亲后,内心自责不已,如果不是他的任性妄为,他的父亲也不会遭此一劫,只是他却无力与命运抗争。

在回去的路上,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身亡,终年27岁。

纵观王勃短暂的一生,那篇极不起眼的斗鸡文都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何其悲哀!

参考文献:《旧唐书》等。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王勃华:2022年光伏装机预计85~100GW

    历史解密编辑:光伏能源圈标签:gw,多晶硅,王勃华,光伏,硅片

    光伏能源圈2022年7月2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发表“2022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报告。上半年发展回顾:我国光伏行业在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同比增长均在45%

  • 历史上真实的王勃: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都是人品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勃,命途多舛,李治,李贤,滕王阁序,武则天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本文由百度网友“洞庭秋”原创投稿,《读书狗子》首发初唐文人中,最为光芒瞩目的莫过于王勃。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即使杨炯如何叫嚣“耻居王后”,也改变不了世人将王勃推为四杰之首的事实。一篇《滕王阁序》写在骈文没落的时代,却成为骈文史上的顶峰之作,被誉为最美骈文。单单一句“落霞与孤鹜

  • 王勃,天才中的天才,人生传奇却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范炜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杜甫,名篇,唐朝

    小时候学习的古文中,最让人惋惜的就是《伤仲永》中的小天才仲永了。在古代世代农耕的家庭出身,并且没有接触过任何文学书籍,却能在五岁时就作出供全乡的秀才观赏的诗文。令人伤感的是最终天才儿童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这样的遗憾一直持续到我了解了另一名天才少年——王勃。曾有这样的传言: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李白

  • 中国光伏协会王勃华:善用生态的力量,推动光伏走向更高发展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能源网标签:中国,王勃华,高纪凡,天合光能,光伏协会,太阳能光伏,光伏产业链

    5月10日,“光伏产业生态创新大会”在常州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大会并致辞。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等领导出席。此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作出了“抢占新赛道 培育增长极”的主旨演讲。大会以“同心创生态,携手筑高峰”为

  • 唐诗和诗人的故事:孟浩然诗中岁月温柔,王勃不忘鼓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二小姐标签:孟浩然,王勃,诗词,诗人的故事,诗人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当天才诗人李贺一挥而就地写下这句劝年轻人珍惜时间多读书的诗句的时候,想来,他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会有作者以他的这句诗词为书名,写下包括李白在内的12位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一如诗句中斗转星移,往事不可追的意境,荏苒的光阴让少年白了头发,沧桑的经历也让诗人饱览人

  • 硅料价格涨至31万元/吨,王勃华:工信部已牵头协调,未来市场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王勃华,光伏,工信部,多晶硅,硅片

    红星资本局7月21日消息,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披露了多组数据:在今年上半年,制造端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出口总额约2

  • 从豪迈的《杜少府》到凄凉的离别曲,王勃用生命诠释着人生的跌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杜少府,王勃,杜甫,诗作,杨炯

    打开沉重的狱门,年轻的囚犯蹒跚着走出来。散碎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抬起手,轻轻挡了挡,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双眼微眯着望向久违的天空,思绪慢慢回到了20多年以前……1、王勃的学霸模版公元650年的某天,一个男孩诞生在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王家大院。大院里一片欢腾,父亲王福畴抱着新生的小生命,高兴得

  • 滕王阁序 的作者王勃杀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夏祭八曲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李治,李贤,李世民,杨炯

    高开的才华,低走的人生杀人啦!大唐咸亨三年(672年),一桩杀人案引爆了整个大唐的诗人朋友圈。不为别的,只因为这起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叫王勃。“初唐四杰”中排名第一的大才子堕落成杀人犯,这已经够让人惊掉下巴了,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王勃杀人的理由。当时王勃的官职是虢(guó)州参军,相当于地方武装部的

  • 王勃华:前三季度国内分布式光伏增长成绩取得相当不易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光伏,王勃华,逆变器,硅片,装机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产业仍然呈现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11月11日2022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金坛长荡湖峰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超过4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0%。王勃华补充称,上述400亿美元所包括的光伏出口产品主要是硅片、电

  • 王勃的悲情一生:写诗丢官杀人坐牢乘船淹死,老人家给予精辟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王勃,杜甫,武则天,李世民,李贤,李白,唐朝,艺术家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六月仲夏,淫雨霏霏,连日不绝。从交趾回广州的窄小渡船在汹涌的浪涛中宛若一片秋风中飘零的落叶,随浪起伏。一个神情忧郁的年轻人站在船头,面色苍白如雪。他的名字叫作王勃,刚去探望担任交趾县令的父亲,正在归途。烦心的琐事和晕船的痛苦使他身体分外衰弱,已经两天吃不下饭了,头晕目眩。忽